第297章 狀元遊街
瘋了!逃荒路上清貧首輔以身相許 作者:諸葛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旗子不算大,上頭龍飛鳳舞的寫著這幾字。
沿途不少瞧熱鬧的人,尤其是未婚少女有些則羞澀的往自己心儀的進士身上扔絹花之類,表達感情。
莫說平頭百姓,便是一些大家閨秀都藏身於兩側店鋪,去找自己喜歡的男子。
若有相中的,恰好未成婚,說不得也能成就一段佳話。
可這是怎麽回事?
遠處人聲鼎沸,似乎都在討論此事。
到了近處,有人大喊一聲,“呀,狀元郎已經娶妻了。”
謝懷謙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後麵跟著的便是榜眼和探花郎,隻是他那張臉,那麵旗子,都足以吸引眾人的目光。
寧氏聽見喊聲忙疾步到窗前查看,瞧見謝懷謙走在最前頭。
她回頭詢問舒婉,“二郎、他他他他,他是狀元?”
舒婉含笑點頭,“是,第一名,狀元郎。”
忽視那麵旗子,真的沒法說。
不過也的確減少許多關注,至少扔在他身上的絹花和帕子少了許多。
舒婉摸了摸腦袋,光禿禿的,除了固定頭發的發簪和偷摸紮在裏頭的頭繩,絹花是沒有的。
至於帕子……
舒婉還真有,掏出來係成一團,瞧著不遠處的謝懷謙,隻等人到樓下時扔過去。
狀元郎一行人由遠及近,兩側之人對謝懷謙的旗子指指點點。
謝懷謙對外人如何看待完全不關心,一雙眼睛往兩側查看。
忽而,有人發現狀元郎笑了。
後麵的榜眼和探花郎並一眾進士循著他視線看去,正瞧見旁邊茶樓二樓那兒靠著一女子。
明媚皓齒,相貌極美。
此時女子閑適的靠在那兒跟謝懷謙對視,眼角眉梢含著笑意。
如此美貌,叫人挪不開眼。
樓上舒婉瞧著謝懷謙突然將手中帕子扔下去,謝懷謙心中歡喜,忙伸手接住,又要舒婉揚了揚。
這一幕被許多人瞧見,不禁紛紛猜測起這女子的身份。
榜眼今年三十多歲,早已經成家立業,倒是探花郎今年才二十出頭,又是京城人士,見多識廣,他笑道,“謝兄,這是何人?總不會是你紅顏知己吧?”
謝懷謙瞧著已經過了那茶樓,便收回目光得意道,“那是我娘子。”
榜眼笑道,“難怪謝狀元要寫這旗子,是因家中有美妻,瞧不上其他人了。”
三人都笑了起來。
隻有謝懷謙知道,他家舒婉是有多好。
那邊舒婉在樓上也瞧見隊伍裏的白騰與蔣世旭,蔣世旭在中間偏後,白騰在靠前位置,顯然二甲沒跑。
不過想到謝懷謙所說之事,此次春闈名字也僅僅是個名字,都去地方為官,區別也不甚大了。
熱鬧瞧完,舒婉與寧氏便準備離開了,轉身之際,李太太又喊住舒婉,“謝二太太……”
舒婉似笑非笑的瞧著她道,“喲,李太太還未走呢,不巧,我們得回去了,回頭再見。”
家中出了狀元郎,自然得趕緊回去。
李太太也不好再多說,瞧了眼已經過去的隊伍,越發對白騰滿意。
她滿意與否,舒婉並不關心,與寧氏出來結賬便徑直回家去了。
到家門口沒一會兒謝懷謙也回來了,牽馬之人待他下了馬又拿了賞錢,這才離開。
趙明正拿了鞭炮過來劈裏啪啦的燃放起來,謝家的仆人排列兩隊,大聲道,“恭喜二老爺得中狀元。”
他們聲音很大,也很歡喜。
當初被買進謝家時哪裏曉得謝家竟出位狀元。
尤其是東來,如今都是狀元的書童了。
謝懷謙笑著,舒婉道,“賞,一人賞一兩銀子。”
好日子就該普天同慶,不就是銀子嗎,錢就是王八蛋,沒了她再賺。
舒婉的大手筆叫人振奮。
一家三口進門,東娘已經準備好午膳,一家三口好生吃了一頓。
等晚膳時再將白騰與蔣世旭喊來,大家又喝了一場,熱鬧非凡。
第二日,新晉進士們則要參加榮恩宴。
在宴席上,永和帝並此次殿試會試的主考官等官員一同出席。
席間永和帝對這一科進士大加讚賞,隨後又說了他的決定,“大周建國八十餘年,到朕這一代已經為第三代帝王。京城的確繁華,達官貴人雲集。然而在看不見的地方,卻是有不少百姓積貧積弱。”
永和帝說的極為動情,說到最後聲音都開始哽咽。
一旁的裴閣老等人紛紛垂眸,“臣無能。”
一眾新晉進士雖覺得激動,卻也有些無措。
旁邊榜眼悄聲問謝懷謙,“謝兄,可知所為何事?”
謝懷謙搖頭,“咱們聽著便好,如何決策是上位者之事,我等尚未進入官場,哪裏有插嘴的機會。”
二人不再多說,永和帝抹了一把辛酸淚,歎息一聲,“在會試開始之後朕便夜不能寐,多日冥思苦想又與內閣官員商討之後,朕決定將爾等這一科進士,盡數送到地方上去。”
此話一落,除了裴煥誌與謝懷謙,其他人全都震驚不已。
科舉選官由來已久,前朝也有聽聞殿試之後狀元郎去地方為官之事,可一科進士全都到地方上這事,卻是曠古未有。
當即便有官員噗通一聲跪下,“皇上,此事需得從長計議,此事並無先例。”
一個官員跪下,便有其他官員跪下,紛紛請求永和帝三思。
至於新晉進士,則是騎虎難下,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
永和帝並無不悅,隻瞥向裴煥誌,“裴卿認為如何?”
裴煥誌當即躬身回話,“老臣認為,皇上雄才偉略,此計策極好。”
現場一片寂靜,好幾位官員不解的看向裴煥誌。
唯獨裴煥誌眼觀鼻鼻觀心,卻是一聲不再吭。
永和帝又看向新晉進士們,“眾卿以為如何?”
謝懷謙忙帶頭跪地謝恩,“學生謹遵聖命,謝主隆恩。”
“學生謹遵聖命,謝主隆恩。”
呼拉拉跪了一地,永和帝卻是大笑三聲,“好極。朕先敬諸位一杯,預祝大家馬到成功。”
又道,“我代大周百姓敬各位一杯。”
氣氛瞧著熱鬧非凡,永和帝又說了幾句鼓勵之言,便先行退場。
幾位官員自然也跟著永和帝離去,現場隻剩新晉進士們。
多少進士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金榜題名,可如今突然出這變故,倒叫人措手不及。
探花郎彭清儀似有若無瞥了謝懷謙一眼道,“謝兄似乎並不驚訝。”
如此一言,其他人紛紛看向謝懷謙。
謝懷謙麵色不動,隻反問道,“在下不驚訝是因有些事不該驚訝,倒是彭兄,家中父兄皆為官,消息才更靈通才是。”
沿途不少瞧熱鬧的人,尤其是未婚少女有些則羞澀的往自己心儀的進士身上扔絹花之類,表達感情。
莫說平頭百姓,便是一些大家閨秀都藏身於兩側店鋪,去找自己喜歡的男子。
若有相中的,恰好未成婚,說不得也能成就一段佳話。
可這是怎麽回事?
遠處人聲鼎沸,似乎都在討論此事。
到了近處,有人大喊一聲,“呀,狀元郎已經娶妻了。”
謝懷謙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後麵跟著的便是榜眼和探花郎,隻是他那張臉,那麵旗子,都足以吸引眾人的目光。
寧氏聽見喊聲忙疾步到窗前查看,瞧見謝懷謙走在最前頭。
她回頭詢問舒婉,“二郎、他他他他,他是狀元?”
舒婉含笑點頭,“是,第一名,狀元郎。”
忽視那麵旗子,真的沒法說。
不過也的確減少許多關注,至少扔在他身上的絹花和帕子少了許多。
舒婉摸了摸腦袋,光禿禿的,除了固定頭發的發簪和偷摸紮在裏頭的頭繩,絹花是沒有的。
至於帕子……
舒婉還真有,掏出來係成一團,瞧著不遠處的謝懷謙,隻等人到樓下時扔過去。
狀元郎一行人由遠及近,兩側之人對謝懷謙的旗子指指點點。
謝懷謙對外人如何看待完全不關心,一雙眼睛往兩側查看。
忽而,有人發現狀元郎笑了。
後麵的榜眼和探花郎並一眾進士循著他視線看去,正瞧見旁邊茶樓二樓那兒靠著一女子。
明媚皓齒,相貌極美。
此時女子閑適的靠在那兒跟謝懷謙對視,眼角眉梢含著笑意。
如此美貌,叫人挪不開眼。
樓上舒婉瞧著謝懷謙突然將手中帕子扔下去,謝懷謙心中歡喜,忙伸手接住,又要舒婉揚了揚。
這一幕被許多人瞧見,不禁紛紛猜測起這女子的身份。
榜眼今年三十多歲,早已經成家立業,倒是探花郎今年才二十出頭,又是京城人士,見多識廣,他笑道,“謝兄,這是何人?總不會是你紅顏知己吧?”
謝懷謙瞧著已經過了那茶樓,便收回目光得意道,“那是我娘子。”
榜眼笑道,“難怪謝狀元要寫這旗子,是因家中有美妻,瞧不上其他人了。”
三人都笑了起來。
隻有謝懷謙知道,他家舒婉是有多好。
那邊舒婉在樓上也瞧見隊伍裏的白騰與蔣世旭,蔣世旭在中間偏後,白騰在靠前位置,顯然二甲沒跑。
不過想到謝懷謙所說之事,此次春闈名字也僅僅是個名字,都去地方為官,區別也不甚大了。
熱鬧瞧完,舒婉與寧氏便準備離開了,轉身之際,李太太又喊住舒婉,“謝二太太……”
舒婉似笑非笑的瞧著她道,“喲,李太太還未走呢,不巧,我們得回去了,回頭再見。”
家中出了狀元郎,自然得趕緊回去。
李太太也不好再多說,瞧了眼已經過去的隊伍,越發對白騰滿意。
她滿意與否,舒婉並不關心,與寧氏出來結賬便徑直回家去了。
到家門口沒一會兒謝懷謙也回來了,牽馬之人待他下了馬又拿了賞錢,這才離開。
趙明正拿了鞭炮過來劈裏啪啦的燃放起來,謝家的仆人排列兩隊,大聲道,“恭喜二老爺得中狀元。”
他們聲音很大,也很歡喜。
當初被買進謝家時哪裏曉得謝家竟出位狀元。
尤其是東來,如今都是狀元的書童了。
謝懷謙笑著,舒婉道,“賞,一人賞一兩銀子。”
好日子就該普天同慶,不就是銀子嗎,錢就是王八蛋,沒了她再賺。
舒婉的大手筆叫人振奮。
一家三口進門,東娘已經準備好午膳,一家三口好生吃了一頓。
等晚膳時再將白騰與蔣世旭喊來,大家又喝了一場,熱鬧非凡。
第二日,新晉進士們則要參加榮恩宴。
在宴席上,永和帝並此次殿試會試的主考官等官員一同出席。
席間永和帝對這一科進士大加讚賞,隨後又說了他的決定,“大周建國八十餘年,到朕這一代已經為第三代帝王。京城的確繁華,達官貴人雲集。然而在看不見的地方,卻是有不少百姓積貧積弱。”
永和帝說的極為動情,說到最後聲音都開始哽咽。
一旁的裴閣老等人紛紛垂眸,“臣無能。”
一眾新晉進士雖覺得激動,卻也有些無措。
旁邊榜眼悄聲問謝懷謙,“謝兄,可知所為何事?”
謝懷謙搖頭,“咱們聽著便好,如何決策是上位者之事,我等尚未進入官場,哪裏有插嘴的機會。”
二人不再多說,永和帝抹了一把辛酸淚,歎息一聲,“在會試開始之後朕便夜不能寐,多日冥思苦想又與內閣官員商討之後,朕決定將爾等這一科進士,盡數送到地方上去。”
此話一落,除了裴煥誌與謝懷謙,其他人全都震驚不已。
科舉選官由來已久,前朝也有聽聞殿試之後狀元郎去地方為官之事,可一科進士全都到地方上這事,卻是曠古未有。
當即便有官員噗通一聲跪下,“皇上,此事需得從長計議,此事並無先例。”
一個官員跪下,便有其他官員跪下,紛紛請求永和帝三思。
至於新晉進士,則是騎虎難下,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
永和帝並無不悅,隻瞥向裴煥誌,“裴卿認為如何?”
裴煥誌當即躬身回話,“老臣認為,皇上雄才偉略,此計策極好。”
現場一片寂靜,好幾位官員不解的看向裴煥誌。
唯獨裴煥誌眼觀鼻鼻觀心,卻是一聲不再吭。
永和帝又看向新晉進士們,“眾卿以為如何?”
謝懷謙忙帶頭跪地謝恩,“學生謹遵聖命,謝主隆恩。”
“學生謹遵聖命,謝主隆恩。”
呼拉拉跪了一地,永和帝卻是大笑三聲,“好極。朕先敬諸位一杯,預祝大家馬到成功。”
又道,“我代大周百姓敬各位一杯。”
氣氛瞧著熱鬧非凡,永和帝又說了幾句鼓勵之言,便先行退場。
幾位官員自然也跟著永和帝離去,現場隻剩新晉進士們。
多少進士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金榜題名,可如今突然出這變故,倒叫人措手不及。
探花郎彭清儀似有若無瞥了謝懷謙一眼道,“謝兄似乎並不驚訝。”
如此一言,其他人紛紛看向謝懷謙。
謝懷謙麵色不動,隻反問道,“在下不驚訝是因有些事不該驚訝,倒是彭兄,家中父兄皆為官,消息才更靈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