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發生的時間這麽近,拐走的孩子又有生日相同的共同點,他們之間一定是有聯係的。大頭滿臉是笑,兩手貼著褲縫“啪”一下立正,大聲答道:“是!”然後他又垮下臉:“他們都去排查碼頭車站娼院了,我們兩個人怎麽查?去哪查啊?”碼頭車站送出城,至於娼院,有些被拐的孩子一輩子都會遊落在那裏。“去這幾家跑一跑。”作者有話要說:  霍:我們紈絝都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的。白:你想幹什麽?第16章 有良心懷愫/文第一戶人家,丈夫是個小學教員。為了兒子失蹤的事,妻子病了,他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能想的辦法也都想了:“我跟學校請了假,就在家裏等消息,會不會是綁匪,綁走小傑要贖金的?”如今的世道,孩子丟了,隻能寄希望於是被綁架的,隻有這樣,才有回來的可能性。霍震燁不習慣這種場麵,他讓大頭跟男人交談,自己在屋裏轉了一圈。這一家經濟條件雖然普通,但收拾得很幹淨,還給小男孩用木板隔了一間房間出來,裏麵有他讀書用的東西,玩的玩具。霍震燁仔細看了一圈,沒看出這家有什麽特殊之處。跑完第一家,他們又跑第二家,第二戶丈夫是個政府小職員,家裏有兩個孩子,被拐走的是小兒子。大女兒十歲出頭,在屋裏安慰媽媽,還給霍震燁和大頭倒了茶,她很是期待的問:“爸爸出去找他的朋友想辦法,叔叔,你們是不是找到小凱的消息了?”大頭十分艱難的搖了搖頭:“我們正在努力,掌握的證據越多,就越快能找到你弟弟。”家裏的牆上還掛了一幅全家福照片,照片上的小男孩白白淨淨,胖嘟嘟的,姐姐把他抱在懷裏,衝著鏡頭咯咯笑。大頭問話,霍震燁屋裏屋外看了一圈,姐姐很細心的把弟弟的東西給他們看:“小凱還沒讀書,一直跟我認字,這是他寫的字。”霍震燁沒好意思拒絕小女孩的心意,他拿起本子翻了兩頁,稱讚道:“寫得很好。”小女孩眼眶一紅,忍住眼淚:“先生,請你一定找到我弟弟。”這是失蹤兒童中最小的一個,他才隻有五歲,霍震燁想了想:“你弟弟是年紀最小的,小孩子得救的可能性,比年紀大的孩子要大。”小女孩聽了趕緊把這話傳給屋裏的媽媽:“媽媽,叔叔說弟弟一定會回來的。”隔著門,他們還能聽見婦人低聲啜泣的聲音,大頭低著腦袋,根本不忍心聽下去。走出樓門,大頭才滿懷希望的問霍震燁:“霍公子,你說的是不是真的啊?”倒也不全是假話,霍震燁是按常理推斷:“年紀越小活著的可能性確實更大,小孩子更容易忘記父母。”有些孩子會把拐子當成自己的爹媽,於是逆來順受,反而更容易活下來。那些年紀大些的孩子,一是不好賣,二是更鬧騰,很容易被拋棄,或者說拋屍。大頭不出聲了,他出來的時候信心滿滿的,走訪了兩家就心情沉重。到第三家時,大頭更是滿心憐憫,這一家是個寡婦,前兩家還有丈夫女兒能安慰她,她隻有自己一個人支撐。她也問大頭:“會不會是綁匪,報紙上寫的,綁架小孩子要贖金,隻要把孩子還給我,我什麽都可以給他。”大頭很想對她保證一定會找到她的兒子,可他又說不出口,隻能不停的說:“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的。”出了門就紅著眼眶:“霍公子,什麽有用的線索都沒啊。”霍震燁徐徐吐出口氣,他說:“有,除了生日相同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大頭眨眨眼睛,他兩個眼睛瞪得銅鈴那麽大,他怎麽一點也沒看出來有什麽相同的。這三家人社會地位不同,職業不同,人際關係複雜程度不同,連性格都不相同,哪來的共同點?他們根本就沒什麽交際嘛。“是……是什麽共同點啊?”霍震燁跑了半天,早就餓了,他把車開到街邊的咖啡攤邊,在咖啡攤上買了兩杯咖啡兩個奶油麵包。俄國人在租界裏開麵包房,除了賣麵包,還會在馬路上擺幾張桌子椅子賣咖啡紅茶點心,麵包口感一般,勝在頂餓,但奶油點心和冰淇淋是一絕。吃客主要是英國人,每天三點一刻街邊就坐滿了喝咖啡吃點心的,有水手有商人,還有對麵教堂的神父。霍震燁買了一袋寶石餅幹,黃油曲奇中間點綴紅色綠色的甜果醬,看起來像寶石一樣,所以也叫寶石餅幹,小孩子們最喜歡吃。他把餅幹袋放在車裏,自己喝咖啡嚼麵包。大頭好奇極了:“到底是什麽共同點啊?”霍震燁看著馬路對麵的教堂,他點一點:“他們都信教。”大頭努力回想了一下:“你怎麽知道啊?”霍震燁笑了:“我本來也沒注意到,第一家的窗台上擺了一個聖母小瓷像,第三家的女士,在跟你說話的時候,兩隻手一直握著胸前的十字架。”她可能是在祈禱她的孩子能夠回來。“那第二家呢?”大頭回想,第二家沒什麽東西證明他們是信教的呀。“那個小男孩的寫字本,是教堂發的。”洋教來華,為了吸引教眾,以示與本土宗教的不同,會展現自己的文明開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紙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懷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懷愫並收藏紙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