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的第一天,趙受益拿出西涼的國書,問手底下的大臣們:“西涼的國書你們也看到了,李元昊願意拿出數萬匹馬來交換他的兒子,返回西涼,你們怎麽看?”
司馬君實出列回答說:“臣認為這一次西涼皇子在我們大啟境內遇難,僥幸讓我們獲得西涼皇子李二岔,我們不僅不應該要他們的錢,反而應該排除軍隊護送李二岔返回西涼。”
富鄭公出列說:“一派胡言!他們西涼的皇子出現在我們大啟境內,這還不能說明一些問題嗎?他們西涼人對我們大啟境內虎視眈眈。”
趙受益問道:“那彥國的意思是什麽呢?是還給他們還是不還給他們?”
富鄭公回答說:“回稟殿下,肯定是不還給他們,傳言中這李二岔是李元昊最愛的兒子,隻要能把李二岔留在我們大啟,定然能使他們投鼠忌器,不敢隨意對我們大啟發動進攻,這才是上兵伐謀之道,不戰而屈人之兵。”
司馬君實憤怒的說:“一派胡言!富鄭公妄你也是讀書人出身,其不知道,先賢曾經說過,親親、仁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父子人倫來天地整理知道,陛下向來以仁義聞名天下。富鄭公你是想要陷陛下與不仁不義之境嗎?”
“非也非也,上賢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與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司馬兄豈不聞《戰國策》之觸龍說趙太後隻是呼?李二岔為了兩個和平做出了貢獻,豈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孝順了。”
“讓父子相離豈不是違背人倫之道?豈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朝廷的基礎,沒有了這樣最基本的概念,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甚至可能會覆滅一個國家的大事情。”
“公識說豈不知,亞聖曾經說過: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為了兩國人民的和平此乃大仁大義,等李元昊離世之後,我們再把李二岔護送回西涼也未嚐不可以,到時候李二岔,再好好的孝順李元昊也未嚐不可以。”富鄭公的想法,就是春秋戰國最常用的手段,用質子促使和平,等鄰國的繼承人死了之後,扶持那個人過去當皇帝,這樣就能間接的控製鄰國。
“先聖曾經說過:小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為什麽要讓一對父慈子孝的典範,就這樣分離呢?如果我們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事情,大啟的百姓如何看待我們?這樣做無疑是失去了民心。”
趙受益許是聽的煩了,打斷兩人說:“好了,安靜一點,太子你怎麽看?”
趙昉出列回答說:“兒臣和司馬大人,我大啟自然要有我大國風範,豈能做出脅迫人的事情,更何況父母相聚本就是人倫之道,為什麽要違背他呢?”
“嗯,不愧是朕的兒子,真乃仁義之士人也,雍王,鄂王,你們兩人既是朕的兒子,又是國家的大臣,你們會說說你們的看法?”
雍王趙曦出列說:“兒臣的看法和富大人差不多,我也認為小的仁義應該屈服在大的仁義之前,當初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因為婦人之仁才輸給了漢高祖劉邦,有前車之鑒在前,我們沒有必要重蹈覆轍。”
鄂王趙曦回答說:“父皇,兒臣不同意二哥的看法,兒臣認為這件事情,不如學當初曹操禍水東引之法,把這李二岔送給北齊,讓北齊來煩惱這個問題。”
“嗯,禍水東引之法也不是不錯的想法。懿王聽說你也是繼八叔之後,又一位賢王,朕就來問問你,你是怎麽看待這件事情的。”
“臣回稟聖上,小臣的看法非常簡單,我們現在和西涼處於盟友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他們西涼的皇子,在我們大啟也應該受到貴賓一般的待遇,這樣南方的大理國等附屬國,才會對我們心悅誠服,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信義,喪失了信義的國家,也就失去了威嚴,當然為了救助西涼的皇子,我們這邊也損失了不少的人手,所以適當的找他們索要一些補償也是合情合理的吧,注意,這隻是為了我們救助他們皇子出人力的補償,我們是心甘情願的救助他們的皇子殿下的。以上就是小臣的看法。”懿王全程沒有自稱兒臣之類的話,一直都是用小臣稱呼,對趙受益的稱呼也是聖上,可以說非常的謹小慎微,但也是這種謹小慎微讓趙受益非常的不喜,眼眸中閃過一絲忌怠之色,也沒有多說什麽,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朝堂之上一時就冷了下來,新晉官員王荊公準備上前說些什麽,卻被懿王用眼神勸退了,曆朝曆代的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皇子和大臣們勾結,所以這個時候,朝中是絕對不能有人站出來支持懿王的,誰站出來支持,誰就會死!
眼見著氣氛冷了下來,一直沉默的趙誌衝發言了:“皇兄,我認為太子說的話是對的,而且懿王的話更加佐證了皇妹的想法,我們如果當著所有藩屬國試著的麵放回了西涼國的皇子,那麽那些藩屬國定然會大肆宣揚我們的仁義之道的,到時候定然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趙誌衝自己都認為自己說的話,非常的惡心,但為了二師姐也隻能這樣說了,其實她更想知道支持的是懿王的看法,或者說,在石嘴鎮的時候她也是這樣想的,隻不過,這個方法被一個不該提出來的人提出來了,所以哪怕這是最優選,那也隻能是錯誤的回答,那麽在3位皇子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看法的話,那就隻能是太子的想法了,正好太子作為未來的國君,就算是皇帝也要給幾分麵子。所以肯定要支持太子的意見了,哪怕這個意見真的很惡心。
“此乃國家大事情,皇妹雖然身為長公主,但不可重複當初太平、安樂兩位公主之事,既然大家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出來,那麽就由軍機處投票決定,諸位大臣沒有意見吧?”
一個老臣站了出來,此人是王三旨,王三旨稟告說:“陛下,臣有意見。自軍機處成立以後,聖上您事無巨細皆處於軍機處,聖上可還記得這軍機處是應付北齊進攻的一個機構。”
趙受益臉色一黑說:“軍機處是一個臨時機構,是應對外地入侵時候,能夠集中力量對付敵人而成立的,在成立軍機處之前,樞密院和兵部以及前線的將領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辭,往往導致前線戰機的遺失,當初先皇在高粱河就是因為楊老令公和潘老元勳交接出現失誤,這才導致兵敗如山倒,先皇在時,每次提起這件事情,也是感歎沒有掌握到戰機,錯失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機會,所以朕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軍機處有什麽不可嗎?”
“當然有了,聖上您說的話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聖上,既然是一個戰時的臨時機構,為什麽現在戰事已定,這個機構依然存在,這都不說了,為什麽現在軍機處可以直接管轄六部,甚至諸如今天這樣的事情,也是由軍機處討論結果執行,臣認為應該就此解散軍機處,讓六部解放出來,才能更高效的工作。”王三旨的話如同一石驚起千層浪,雖然在場很多的大臣都對軍機處不滿,但是如同王三旨這般直接站出來的還是少了很多。
這時候朝廷中的另一個大噴子也站了出來說:“陛下,小臣唐奎複議。”在唐奎和王三旨的帶領下紛紛有人站出來逼宮趙受益,趙受益臉色變得鐵青,一向自詡仁義的趙受益,可做不出萬曆那種毆打群官的事情。他也沒想到明明是商量李二岔如何處理事情的,結果怎麽就變成了攻擊自己了,趙受益起身回答說:
“軍機處的成立,朕已經解釋過一次了,你們要是在糾纏,朕也可以再耐著性子為你們解釋一次,但是事不過三,要是朕解釋了,你們還是糾纏於朕,到時候休怪朕無情了,這李二岔的事情事觀於兩國的關係,一個處理不好,就非常有可能會引起兩國的戰火,那麽作為應對敵國入侵的軍機處是不是應該繼續存在,並討論這個問題?”
唐奎站出來說:“陛下,我認為禮部就足以處理這件事情了,完全沒有必要保留軍機處,”
“那好,朕倒是有興趣聽聽禮部是怎麽說這件事情?”
禮部尚書皺眉站了出來:“臣認為這件事情,還是以太子的方法為主,太子高瞻遠矚,不是小臣這樣的能夠比擬的,既然太子已經說了主意了,小臣支持太子的想法。”3位皇子都提出了建議,說誰都不對,尤其是現在這種,幾人爭鬥最關鍵的時候,所以趙概隻能“取公”。
趙受益看了旁邊的太子一眼說:“太子,趙概說你高瞻遠矚,那麽你認為這軍機處有必要存在嗎?”
趙昉看了一眼隊列中的司馬君實回答說:“父皇,兒臣認為軍機處沒有存在的必要,現在朝中的大臣已經足以應對朝廷外麵的變化了,所以兒臣認為,軍機處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趙受益點了點頭說:“既然太子都這樣說了,那就等以後太子上任了之後再來廢除軍機處,朕今日當著所有的麵,給你們一個答案,那就是太子上任之時,就是軍機處廢除之日,現在大家滿意了嗎?好了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軍機處的人留下,其他人退下吧。”說完後趙受益拂袖離去。底下的大臣麵麵相覷,雖然還想著逼宮,但既然皇上都說了,太子繼位之後就廢除軍機處,他們也沒有太多的理由攔住趙受益了。
而在後庭中,趙受益正在大發脾氣,如果隻是群臣進諫,他最多臉色鐵青一下,表示自己的憤怒,但是現在不一樣,作為一國的太子,卻在朝堂之上說出那樣的話,這讓身為皇上的他還怎麽說話,趙受益端起杯子,還沒有喝一口,就直接把杯子摔在了地上,長歎一聲說::“算了,你們把杯子撿起來吧,讓軍機處中的人進來。”趙受益對旁邊的侍女說道。
軍機處等人在侍女的帶領下,很快就進了後殿之中,趙受益已經收斂了情緒問他們說:“這件事情我已經下定了決心,按照懿王說的辦,隻不過這件事情,是你們商量了很久的結果,你們懂我的意思嗎?”
朝堂上一直很安靜的龐籍閉上的眼睛,微微睜開:“微臣知道聖上您的意思了,隻不過聖上,詔書由誰來起草呢?”
趙受益看了旁邊的張堯佐一眼說:“這件事情就由張愛卿來做吧,我們的要求也不高,現在和北齊戰鬥,尤其需要戰馬,告訴他們我們要戰馬匹就行了,其他的錢糧之類就不用給了。”注意!這裏說的戰馬,李元昊遞交的國書是馬,並不專指戰馬,兩種是不一樣的。。
司馬君實皺眉說:“可是聖上李元昊不一定會同意。”
“不同意就再說,記住你們軍機處的職責是什麽,如果你認為軍機處你待著很難受的話,也可以離開軍機處,軍機處從不挽留任何一位大臣,朕不知道今天朝堂的事情是誰指揮的,但是朕今天告訴你們,收收你們的心,隻要朕在這個位置一天,軍機處就永遠不可能廢除,如果你們有什麽不滿的,歡迎你們隨時可以離開軍機處,當然你們有時間可以做太子的思想,朕隻能管好朕這一代,不能管下一代,一如當初商鞅變法一般,太子廢除了。”
司馬君實低頭說:“微臣並沒有廢除軍機處的想法。”
“哼,你最好是沒有,好了,這件事情就這樣決定了,朕的皇妹那裏還有說一下,你們處理一下剩餘的事情,用了晚膳再走吧。”
“是!”
司馬君實出列回答說:“臣認為這一次西涼皇子在我們大啟境內遇難,僥幸讓我們獲得西涼皇子李二岔,我們不僅不應該要他們的錢,反而應該排除軍隊護送李二岔返回西涼。”
富鄭公出列說:“一派胡言!他們西涼的皇子出現在我們大啟境內,這還不能說明一些問題嗎?他們西涼人對我們大啟境內虎視眈眈。”
趙受益問道:“那彥國的意思是什麽呢?是還給他們還是不還給他們?”
富鄭公回答說:“回稟殿下,肯定是不還給他們,傳言中這李二岔是李元昊最愛的兒子,隻要能把李二岔留在我們大啟,定然能使他們投鼠忌器,不敢隨意對我們大啟發動進攻,這才是上兵伐謀之道,不戰而屈人之兵。”
司馬君實憤怒的說:“一派胡言!富鄭公妄你也是讀書人出身,其不知道,先賢曾經說過,親親、仁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父子人倫來天地整理知道,陛下向來以仁義聞名天下。富鄭公你是想要陷陛下與不仁不義之境嗎?”
“非也非也,上賢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與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司馬兄豈不聞《戰國策》之觸龍說趙太後隻是呼?李二岔為了兩個和平做出了貢獻,豈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孝順了。”
“讓父子相離豈不是違背人倫之道?豈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朝廷的基礎,沒有了這樣最基本的概念,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甚至可能會覆滅一個國家的大事情。”
“公識說豈不知,亞聖曾經說過: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為了兩國人民的和平此乃大仁大義,等李元昊離世之後,我們再把李二岔護送回西涼也未嚐不可以,到時候李二岔,再好好的孝順李元昊也未嚐不可以。”富鄭公的想法,就是春秋戰國最常用的手段,用質子促使和平,等鄰國的繼承人死了之後,扶持那個人過去當皇帝,這樣就能間接的控製鄰國。
“先聖曾經說過:小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為什麽要讓一對父慈子孝的典範,就這樣分離呢?如果我們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事情,大啟的百姓如何看待我們?這樣做無疑是失去了民心。”
趙受益許是聽的煩了,打斷兩人說:“好了,安靜一點,太子你怎麽看?”
趙昉出列回答說:“兒臣和司馬大人,我大啟自然要有我大國風範,豈能做出脅迫人的事情,更何況父母相聚本就是人倫之道,為什麽要違背他呢?”
“嗯,不愧是朕的兒子,真乃仁義之士人也,雍王,鄂王,你們兩人既是朕的兒子,又是國家的大臣,你們會說說你們的看法?”
雍王趙曦出列說:“兒臣的看法和富大人差不多,我也認為小的仁義應該屈服在大的仁義之前,當初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因為婦人之仁才輸給了漢高祖劉邦,有前車之鑒在前,我們沒有必要重蹈覆轍。”
鄂王趙曦回答說:“父皇,兒臣不同意二哥的看法,兒臣認為這件事情,不如學當初曹操禍水東引之法,把這李二岔送給北齊,讓北齊來煩惱這個問題。”
“嗯,禍水東引之法也不是不錯的想法。懿王聽說你也是繼八叔之後,又一位賢王,朕就來問問你,你是怎麽看待這件事情的。”
“臣回稟聖上,小臣的看法非常簡單,我們現在和西涼處於盟友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他們西涼的皇子,在我們大啟也應該受到貴賓一般的待遇,這樣南方的大理國等附屬國,才會對我們心悅誠服,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信義,喪失了信義的國家,也就失去了威嚴,當然為了救助西涼的皇子,我們這邊也損失了不少的人手,所以適當的找他們索要一些補償也是合情合理的吧,注意,這隻是為了我們救助他們皇子出人力的補償,我們是心甘情願的救助他們的皇子殿下的。以上就是小臣的看法。”懿王全程沒有自稱兒臣之類的話,一直都是用小臣稱呼,對趙受益的稱呼也是聖上,可以說非常的謹小慎微,但也是這種謹小慎微讓趙受益非常的不喜,眼眸中閃過一絲忌怠之色,也沒有多說什麽,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朝堂之上一時就冷了下來,新晉官員王荊公準備上前說些什麽,卻被懿王用眼神勸退了,曆朝曆代的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皇子和大臣們勾結,所以這個時候,朝中是絕對不能有人站出來支持懿王的,誰站出來支持,誰就會死!
眼見著氣氛冷了下來,一直沉默的趙誌衝發言了:“皇兄,我認為太子說的話是對的,而且懿王的話更加佐證了皇妹的想法,我們如果當著所有藩屬國試著的麵放回了西涼國的皇子,那麽那些藩屬國定然會大肆宣揚我們的仁義之道的,到時候定然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趙誌衝自己都認為自己說的話,非常的惡心,但為了二師姐也隻能這樣說了,其實她更想知道支持的是懿王的看法,或者說,在石嘴鎮的時候她也是這樣想的,隻不過,這個方法被一個不該提出來的人提出來了,所以哪怕這是最優選,那也隻能是錯誤的回答,那麽在3位皇子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看法的話,那就隻能是太子的想法了,正好太子作為未來的國君,就算是皇帝也要給幾分麵子。所以肯定要支持太子的意見了,哪怕這個意見真的很惡心。
“此乃國家大事情,皇妹雖然身為長公主,但不可重複當初太平、安樂兩位公主之事,既然大家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出來,那麽就由軍機處投票決定,諸位大臣沒有意見吧?”
一個老臣站了出來,此人是王三旨,王三旨稟告說:“陛下,臣有意見。自軍機處成立以後,聖上您事無巨細皆處於軍機處,聖上可還記得這軍機處是應付北齊進攻的一個機構。”
趙受益臉色一黑說:“軍機處是一個臨時機構,是應對外地入侵時候,能夠集中力量對付敵人而成立的,在成立軍機處之前,樞密院和兵部以及前線的將領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辭,往往導致前線戰機的遺失,當初先皇在高粱河就是因為楊老令公和潘老元勳交接出現失誤,這才導致兵敗如山倒,先皇在時,每次提起這件事情,也是感歎沒有掌握到戰機,錯失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機會,所以朕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軍機處有什麽不可嗎?”
“當然有了,聖上您說的話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聖上,既然是一個戰時的臨時機構,為什麽現在戰事已定,這個機構依然存在,這都不說了,為什麽現在軍機處可以直接管轄六部,甚至諸如今天這樣的事情,也是由軍機處討論結果執行,臣認為應該就此解散軍機處,讓六部解放出來,才能更高效的工作。”王三旨的話如同一石驚起千層浪,雖然在場很多的大臣都對軍機處不滿,但是如同王三旨這般直接站出來的還是少了很多。
這時候朝廷中的另一個大噴子也站了出來說:“陛下,小臣唐奎複議。”在唐奎和王三旨的帶領下紛紛有人站出來逼宮趙受益,趙受益臉色變得鐵青,一向自詡仁義的趙受益,可做不出萬曆那種毆打群官的事情。他也沒想到明明是商量李二岔如何處理事情的,結果怎麽就變成了攻擊自己了,趙受益起身回答說:
“軍機處的成立,朕已經解釋過一次了,你們要是在糾纏,朕也可以再耐著性子為你們解釋一次,但是事不過三,要是朕解釋了,你們還是糾纏於朕,到時候休怪朕無情了,這李二岔的事情事觀於兩國的關係,一個處理不好,就非常有可能會引起兩國的戰火,那麽作為應對敵國入侵的軍機處是不是應該繼續存在,並討論這個問題?”
唐奎站出來說:“陛下,我認為禮部就足以處理這件事情了,完全沒有必要保留軍機處,”
“那好,朕倒是有興趣聽聽禮部是怎麽說這件事情?”
禮部尚書皺眉站了出來:“臣認為這件事情,還是以太子的方法為主,太子高瞻遠矚,不是小臣這樣的能夠比擬的,既然太子已經說了主意了,小臣支持太子的想法。”3位皇子都提出了建議,說誰都不對,尤其是現在這種,幾人爭鬥最關鍵的時候,所以趙概隻能“取公”。
趙受益看了旁邊的太子一眼說:“太子,趙概說你高瞻遠矚,那麽你認為這軍機處有必要存在嗎?”
趙昉看了一眼隊列中的司馬君實回答說:“父皇,兒臣認為軍機處沒有存在的必要,現在朝中的大臣已經足以應對朝廷外麵的變化了,所以兒臣認為,軍機處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趙受益點了點頭說:“既然太子都這樣說了,那就等以後太子上任了之後再來廢除軍機處,朕今日當著所有的麵,給你們一個答案,那就是太子上任之時,就是軍機處廢除之日,現在大家滿意了嗎?好了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軍機處的人留下,其他人退下吧。”說完後趙受益拂袖離去。底下的大臣麵麵相覷,雖然還想著逼宮,但既然皇上都說了,太子繼位之後就廢除軍機處,他們也沒有太多的理由攔住趙受益了。
而在後庭中,趙受益正在大發脾氣,如果隻是群臣進諫,他最多臉色鐵青一下,表示自己的憤怒,但是現在不一樣,作為一國的太子,卻在朝堂之上說出那樣的話,這讓身為皇上的他還怎麽說話,趙受益端起杯子,還沒有喝一口,就直接把杯子摔在了地上,長歎一聲說::“算了,你們把杯子撿起來吧,讓軍機處中的人進來。”趙受益對旁邊的侍女說道。
軍機處等人在侍女的帶領下,很快就進了後殿之中,趙受益已經收斂了情緒問他們說:“這件事情我已經下定了決心,按照懿王說的辦,隻不過這件事情,是你們商量了很久的結果,你們懂我的意思嗎?”
朝堂上一直很安靜的龐籍閉上的眼睛,微微睜開:“微臣知道聖上您的意思了,隻不過聖上,詔書由誰來起草呢?”
趙受益看了旁邊的張堯佐一眼說:“這件事情就由張愛卿來做吧,我們的要求也不高,現在和北齊戰鬥,尤其需要戰馬,告訴他們我們要戰馬匹就行了,其他的錢糧之類就不用給了。”注意!這裏說的戰馬,李元昊遞交的國書是馬,並不專指戰馬,兩種是不一樣的。。
司馬君實皺眉說:“可是聖上李元昊不一定會同意。”
“不同意就再說,記住你們軍機處的職責是什麽,如果你認為軍機處你待著很難受的話,也可以離開軍機處,軍機處從不挽留任何一位大臣,朕不知道今天朝堂的事情是誰指揮的,但是朕今天告訴你們,收收你們的心,隻要朕在這個位置一天,軍機處就永遠不可能廢除,如果你們有什麽不滿的,歡迎你們隨時可以離開軍機處,當然你們有時間可以做太子的思想,朕隻能管好朕這一代,不能管下一代,一如當初商鞅變法一般,太子廢除了。”
司馬君實低頭說:“微臣並沒有廢除軍機處的想法。”
“哼,你最好是沒有,好了,這件事情就這樣決定了,朕的皇妹那裏還有說一下,你們處理一下剩餘的事情,用了晚膳再走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