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放心了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錯,在安排人方麵,裴寂是有這個權利的。”長孫無忌說道:“而裴寂此人,也一定會趁著這個機會大撈好處,所以,盯著他準沒錯。”
西晉時期,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經曆了兩百年中原大地才重新統一。
這個後塵,大唐絕對不能步入。
李複也從來不知道,在唐初時期,竟然還有遷都這種爭議。
李建成這個太子,竟然還附和李淵,同意遷都。
李世民政變奪位,還真是給大唐續了命了。
長孫無忌再次看向李複的目光,便與方才不同了。
他認同了秦王的話,這個涇陽王,真不像是鄉野中長起來的,他還是真有見識,有才能的。
至少,他的目光,比東宮的那些屬官,要更長遠,看待事情,也更加通透。
這樣的人,難得。
“可是,裴寂會這般愚蠢嗎?在即將要遷都的時候,大肆收好處。”
“明麵上是不會,但是背地裏,一定會。”長孫無忌說道。
整個秦王府的人都跟裴寂不對付,當初劉文靜的死,背後便是裴寂這老賊在背後捅的刀子。
劉文靜,可是秦王倚重的人。
“明日朝會!我要親自去問問!去聽聽他們到底怎麽說!”李世民怒道。
遷都,那是壞他們李唐基業!
“但是要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陛下。”房玄齡說道。
“說有什麽用?要我看,那就打!”程咬金說道:“實打實的,才最有用。”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表明態度,更重要。”李複笑著道:“畢竟,是想要陛下回心轉意的,因此,言語方麵,也要說的好聽,一來能說動群臣,說動陛下,二來,也為二哥博個好名聲。”
“可是十八部那邊,總要有個辦法去對付。”房玄齡說道:“否則,話說出去了,仗打不過,不好交待。”
態度歸態度,但是手底下可不能真拿不出東西來。
“屆時再看,遷都一事陛下不改主意,我的心裏就安定不下來!”李世民說道。
因為李世民要勸說李淵改變主意,因此,今天的這場會議就沒必要再開下去了,李複也就離開了秦王府。
他走之後,秦王府的屬官們並未就此散去,而是討論起了關於李複的事情。
“輔機,關於涇陽王,現在,你怎麽看?”房玄齡問道。
“此人是有才能的。”長孫無忌說道:“而且過了今天,他就是站在秦王這邊的人了。”
“反對遷都,算是與太子為敵了。”杜如晦說道:“不過,遷都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他的封地,在涇陽縣。”
“目光的確長遠,又有利益牽扯,而且,這次行軍打仗,他也在其中。”長孫無忌說道:“所以,他必須站隊在秦王這邊,另外,他不是也看不起太子目光短淺嗎?這是好事,如此,等到出兵的時候,咱們也不用擔心這位行軍都督會有什麽別的心思了,這場仗打贏了,才是共同的目的。”
最多疑的長孫無忌倒是對李複放心下來了。
隻要是為了秦王府好,那便是最好的。
次日早朝,蕭瑀在殿中直接站了出來,反對太子和裴寂的遷都之策。
“朝廷遷走了,那百姓呢?百姓怎麽辦?”
“朝廷自然不會不管百姓,我們會留下一支強大的軍隊來斷後,來保護百姓。”李建成說道。
“強大的軍隊?若是現在有這樣的一支軍隊,為何不現在保衛長安城,要是現在沒有這樣的軍隊,那將來,這樣的軍隊又從何而來呢?”蕭瑀說道。
蕭瑀此人性子直,他才不管你是不是太子,這個決策明顯是要置百姓於不顧了,前腳朝廷走了,後腳突厥人來了,在突厥人的鐵蹄下,百姓將如何?
一個連百姓都保護不了的朝廷,那這個朝廷,還有什麽用?!
“朕也知道,這個決定是大唐的損失,隻是,現如今,也隻能如此啊。”李淵無奈的攤了攤手。
“陛下,咱們是先宮廷,後官府,再百姓,最後是軍隊,如此,便能攔截草原十八部。”裴寂說道。
明知道是秦王領兵對付突厥,裴寂還如此安排,這是擺明了要將秦王往死裏坑。
朝廷一旦離開,秦王在前方便是孤軍。
即便是有蒲州的李靖,李靖也就隻有五千人,對上突厥鐵騎,似乎也沒有什麽勝算。
突厥人太靈活了,能打能跑,而大唐騎兵數量不多,僅僅靠著步兵,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秦王到~~”
殿外的內侍朗聲通傳。
李世民一身盔甲上殿,進來行禮之後,便直接出言反對遷都。
“陛下,遷都之事,萬萬不可,臣以為,大唐從隴右到關中,再到河東河北,已經有了一條完整的防線,長安乃是關中防線最重要的一環,舍棄長安等同於將關中全部舍棄,這片地區,將會再也無法防範草原鐵騎的蹂躪。
二來,朝廷遷都,民心不穩,百姓們會爭相南下,西晉末年的混亂,必定再次出現,軍隊墊後,軍心不穩,草原鐵騎追擊,屠戮百姓,軍隊也難以抵抗。
三來,孔子說,治國靠足兵,足食,民信,百姓信任最重要,民不信則國不立,遷都等於棄百姓於不顧,朝廷又如何贏得百姓信任呢?”
秦王的話,有理有據,朝中不少朝臣都認同他的話,尤其是蕭瑀,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充滿了欣賞,同時,心中對太子的失望,又多了幾分。
李世民牽頭,朝中官員附和,加上李世民立誓,帶兵抵禦突厥,最終是改變了李淵的決定。
遷都之事作罷。
回到秦王府,他們也要商議商議,該如何對付草原十八部來犯了。
後顧之憂已經解決了,他們也要專心應對戰事了。
李複在家中等著消息,雖然知道長安不會被舍棄,但是博弈的過程,必定是凶險的。
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李複要幫著李世民對付突厥,當中也未嚐不是為了自己考慮。
畢竟李淵都說過,涇陽縣,那是直麵突厥兵鋒的地界。
西晉時期,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經曆了兩百年中原大地才重新統一。
這個後塵,大唐絕對不能步入。
李複也從來不知道,在唐初時期,竟然還有遷都這種爭議。
李建成這個太子,竟然還附和李淵,同意遷都。
李世民政變奪位,還真是給大唐續了命了。
長孫無忌再次看向李複的目光,便與方才不同了。
他認同了秦王的話,這個涇陽王,真不像是鄉野中長起來的,他還是真有見識,有才能的。
至少,他的目光,比東宮的那些屬官,要更長遠,看待事情,也更加通透。
這樣的人,難得。
“可是,裴寂會這般愚蠢嗎?在即將要遷都的時候,大肆收好處。”
“明麵上是不會,但是背地裏,一定會。”長孫無忌說道。
整個秦王府的人都跟裴寂不對付,當初劉文靜的死,背後便是裴寂這老賊在背後捅的刀子。
劉文靜,可是秦王倚重的人。
“明日朝會!我要親自去問問!去聽聽他們到底怎麽說!”李世民怒道。
遷都,那是壞他們李唐基業!
“但是要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陛下。”房玄齡說道。
“說有什麽用?要我看,那就打!”程咬金說道:“實打實的,才最有用。”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表明態度,更重要。”李複笑著道:“畢竟,是想要陛下回心轉意的,因此,言語方麵,也要說的好聽,一來能說動群臣,說動陛下,二來,也為二哥博個好名聲。”
“可是十八部那邊,總要有個辦法去對付。”房玄齡說道:“否則,話說出去了,仗打不過,不好交待。”
態度歸態度,但是手底下可不能真拿不出東西來。
“屆時再看,遷都一事陛下不改主意,我的心裏就安定不下來!”李世民說道。
因為李世民要勸說李淵改變主意,因此,今天的這場會議就沒必要再開下去了,李複也就離開了秦王府。
他走之後,秦王府的屬官們並未就此散去,而是討論起了關於李複的事情。
“輔機,關於涇陽王,現在,你怎麽看?”房玄齡問道。
“此人是有才能的。”長孫無忌說道:“而且過了今天,他就是站在秦王這邊的人了。”
“反對遷都,算是與太子為敵了。”杜如晦說道:“不過,遷都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他的封地,在涇陽縣。”
“目光的確長遠,又有利益牽扯,而且,這次行軍打仗,他也在其中。”長孫無忌說道:“所以,他必須站隊在秦王這邊,另外,他不是也看不起太子目光短淺嗎?這是好事,如此,等到出兵的時候,咱們也不用擔心這位行軍都督會有什麽別的心思了,這場仗打贏了,才是共同的目的。”
最多疑的長孫無忌倒是對李複放心下來了。
隻要是為了秦王府好,那便是最好的。
次日早朝,蕭瑀在殿中直接站了出來,反對太子和裴寂的遷都之策。
“朝廷遷走了,那百姓呢?百姓怎麽辦?”
“朝廷自然不會不管百姓,我們會留下一支強大的軍隊來斷後,來保護百姓。”李建成說道。
“強大的軍隊?若是現在有這樣的一支軍隊,為何不現在保衛長安城,要是現在沒有這樣的軍隊,那將來,這樣的軍隊又從何而來呢?”蕭瑀說道。
蕭瑀此人性子直,他才不管你是不是太子,這個決策明顯是要置百姓於不顧了,前腳朝廷走了,後腳突厥人來了,在突厥人的鐵蹄下,百姓將如何?
一個連百姓都保護不了的朝廷,那這個朝廷,還有什麽用?!
“朕也知道,這個決定是大唐的損失,隻是,現如今,也隻能如此啊。”李淵無奈的攤了攤手。
“陛下,咱們是先宮廷,後官府,再百姓,最後是軍隊,如此,便能攔截草原十八部。”裴寂說道。
明知道是秦王領兵對付突厥,裴寂還如此安排,這是擺明了要將秦王往死裏坑。
朝廷一旦離開,秦王在前方便是孤軍。
即便是有蒲州的李靖,李靖也就隻有五千人,對上突厥鐵騎,似乎也沒有什麽勝算。
突厥人太靈活了,能打能跑,而大唐騎兵數量不多,僅僅靠著步兵,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秦王到~~”
殿外的內侍朗聲通傳。
李世民一身盔甲上殿,進來行禮之後,便直接出言反對遷都。
“陛下,遷都之事,萬萬不可,臣以為,大唐從隴右到關中,再到河東河北,已經有了一條完整的防線,長安乃是關中防線最重要的一環,舍棄長安等同於將關中全部舍棄,這片地區,將會再也無法防範草原鐵騎的蹂躪。
二來,朝廷遷都,民心不穩,百姓們會爭相南下,西晉末年的混亂,必定再次出現,軍隊墊後,軍心不穩,草原鐵騎追擊,屠戮百姓,軍隊也難以抵抗。
三來,孔子說,治國靠足兵,足食,民信,百姓信任最重要,民不信則國不立,遷都等於棄百姓於不顧,朝廷又如何贏得百姓信任呢?”
秦王的話,有理有據,朝中不少朝臣都認同他的話,尤其是蕭瑀,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充滿了欣賞,同時,心中對太子的失望,又多了幾分。
李世民牽頭,朝中官員附和,加上李世民立誓,帶兵抵禦突厥,最終是改變了李淵的決定。
遷都之事作罷。
回到秦王府,他們也要商議商議,該如何對付草原十八部來犯了。
後顧之憂已經解決了,他們也要專心應對戰事了。
李複在家中等著消息,雖然知道長安不會被舍棄,但是博弈的過程,必定是凶險的。
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李複要幫著李世民對付突厥,當中也未嚐不是為了自己考慮。
畢竟李淵都說過,涇陽縣,那是直麵突厥兵鋒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