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說實話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聽聞此言,目光銳利,掃視過李複。
與此同時,他也在想李複提出來的這個問題。
實際上,這個問題,他心中有數,但是與李複不同的是,他可不敢就這麽隨意的將話說出來。
一旦被有心人聽去,那他便要掛上個不孝忤逆的名頭了。
他一個皇帝,這種名聲他可不能要。
“陛下,此間隻有你我二人,許多話,咱們無須藏著掖著,若是這問題不解決,禍及兒孫,對於大唐來說,皇帝的事情,就是天下的事情,不解決好,對誰都沒好處。”李複說道:“陛下想一想吧,若是每一代立太子,都鬧出許多事情來,於朝堂,於天下,又有什麽好處呢?”
李複琢磨著,難怪今天李世民看上去火氣就不小,若是尋常,宮女太監出什麽差錯,他也不至於動手。
今天甚至上腳踹人了。
應當是被朝堂上立太子的事情,給堵著了。
若是此事他自己想明白了,自己提出來,讓朝臣們商議,他的氣兒也就順了。
“現在太子已經定下來了。”李世民說道。
隨後,他轉念一想。
當初也是太子已經定下來了啊。
後邊,還不是發生了這麽多事情。
這些事情,也都是他親身經曆的。
“承乾......”李世民低聲念叨了一句,隨後說道:“我會請當世最好的老師,去教導他的。”
李複一聽這話,整個人都無語了。
李承乾的問題,是教導不教導的問題嗎?
太子和其他兄弟之間的問題,是教導不教導的問題嗎?
怎麽就不能把問題往自己身上想一想,不去反思一下自己呢?
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是活脫脫的例子嗎?
這跟名師,有關係嗎?
“陛下認為,息王與您之間的爭權奪利,是因為沒有名師教導?”
李複直接一句話戳穿了這層窗戶紙。
他才不想拐彎抹角的跟李世民打什麽馬虎眼呢。
不管是李承乾還是李泰,李複帶著他們出去玩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兩個人都是好孩子,這會兒兄弟倆關係好著呢。
所有的子女之間不和睦,大多都是老人在裏麵攪和的。
這句話,放在皇室,更適用。
李承乾和李泰的關係是怎麽惡化的?
原因就出在李世民的身上。
他覺得他是個好父親,疼愛自己的兒子了。
實際上呢?
做了皇帝,嘴上一直說著,要對大唐的江山負責任。
一邊惦記著江山,一邊想著自己屁股下的位置,還想著給一個親王兒子,比太子更高的待遇。
在兄弟倆人之間瞎攪和,到最後逼得李承乾謀反。
李承乾不覺得自己冤枉嗎?
從小接受高壓教育,所有人要告訴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太子,成為一個像父親一樣優秀的未來的大唐皇帝。
但是他兢兢業業這麽多年,然後父親不曾誇獎過他,反而一直對他的弟弟,讚賞有加,寵愛有加。
這擱誰身上受得了?
誰不抑鬱?
李世民囁嚅著嘴,想要反駁。
但是這話,無從反駁啊。
他跟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哪兒是什麽名師教導的事兒。
就是兩股勢力之間的糾纏,不死不休的局麵。
任何一個上位,都不會允許另外一個活著......
想到這裏,李世民的臉色冷了下來。
難不成將來,承乾和青雀之間,也會是這般局麵?
怎麽會?
原先李世民想著,請名師教導李承乾,讓他接受儒家文化,往後與兄弟們之間,兄友弟恭.......
但是他完全不明白,李承乾和其他兒子之間是否兄友弟恭,決定權不在他們手裏。
而是在他這個當爹的手裏。
一碗水都端不平。
不對,皇室不能一碗水端平了,所有的資源,得朝著太子傾斜,得朝著繼承人傾斜。
往後偌大的江山,太子,隻需要一個,皇帝,隻需要一個。
李世民是怎麽做的?他是給了李承乾名頭,但是傾斜給李泰太多的資源。
和李淵一模一樣,最後玩脫了。
隻不過他比李淵好一點的是,李承乾造反失敗了,他沒被攆下去成為太上皇。
“陛下若是這樣覺得,那這個問題,也就沒有什麽再議論的必要了。”李複說道:“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了。”
在這邊坐了這麽好一會兒了,李世民還是不敞開了說。
這嗑嘮的,忒累了。
“你是非要逼得朕將大逆不道的話說出口啊。”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為什麽不徹底的把問題分析明白了,然後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避免去犯同樣的錯誤呢?”李複反問:“朝堂上,陛下讓群臣說實話,讓大臣們敢於進諫,以此,皇帝能夠避免很多錯誤。
那在自己的家事上,陛下就不敢直接麵對了?”
李世民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你說的對。”李世民說道:“我與息王相爭奪,最後,不能共存,實際上,原因也是因為,大唐創立,我帶領軍隊南征北戰,身上功勞太多,陛下賞賜諸多,手中權利不少,身邊人才也多,因此,息王不能容我。”
“可是我想著,我登基之後,執政朝堂,除卻北方突厥未平以外,四方安定,不會再有過多的戰爭了。”
“因此,將來承乾他們當中,不會再有人,作為一個親王,像朕當初一樣,手握重兵,開府建衙,招攬諸多人才。”
“大唐,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秦王,第二個天策府了。”
李複點頭,算是認同李世民說的話。
“重要的不是權力,而是希望。”李複一言點破:“當初,太上皇,是否給了二哥,太多的希望。”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當初楊文幹謀反的時候,太上皇親口對他許諾,平定了這次謀反,就立他為太子。
這便是給了他巨大的希望。
後來,這件事,不了了之了。
自己心裏說不失望,那是假的。
就像李複說的這樣,太上皇,給過他希望,而且是給了他大希望。
與此同時,他也在想李複提出來的這個問題。
實際上,這個問題,他心中有數,但是與李複不同的是,他可不敢就這麽隨意的將話說出來。
一旦被有心人聽去,那他便要掛上個不孝忤逆的名頭了。
他一個皇帝,這種名聲他可不能要。
“陛下,此間隻有你我二人,許多話,咱們無須藏著掖著,若是這問題不解決,禍及兒孫,對於大唐來說,皇帝的事情,就是天下的事情,不解決好,對誰都沒好處。”李複說道:“陛下想一想吧,若是每一代立太子,都鬧出許多事情來,於朝堂,於天下,又有什麽好處呢?”
李複琢磨著,難怪今天李世民看上去火氣就不小,若是尋常,宮女太監出什麽差錯,他也不至於動手。
今天甚至上腳踹人了。
應當是被朝堂上立太子的事情,給堵著了。
若是此事他自己想明白了,自己提出來,讓朝臣們商議,他的氣兒也就順了。
“現在太子已經定下來了。”李世民說道。
隨後,他轉念一想。
當初也是太子已經定下來了啊。
後邊,還不是發生了這麽多事情。
這些事情,也都是他親身經曆的。
“承乾......”李世民低聲念叨了一句,隨後說道:“我會請當世最好的老師,去教導他的。”
李複一聽這話,整個人都無語了。
李承乾的問題,是教導不教導的問題嗎?
太子和其他兄弟之間的問題,是教導不教導的問題嗎?
怎麽就不能把問題往自己身上想一想,不去反思一下自己呢?
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是活脫脫的例子嗎?
這跟名師,有關係嗎?
“陛下認為,息王與您之間的爭權奪利,是因為沒有名師教導?”
李複直接一句話戳穿了這層窗戶紙。
他才不想拐彎抹角的跟李世民打什麽馬虎眼呢。
不管是李承乾還是李泰,李複帶著他們出去玩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兩個人都是好孩子,這會兒兄弟倆關係好著呢。
所有的子女之間不和睦,大多都是老人在裏麵攪和的。
這句話,放在皇室,更適用。
李承乾和李泰的關係是怎麽惡化的?
原因就出在李世民的身上。
他覺得他是個好父親,疼愛自己的兒子了。
實際上呢?
做了皇帝,嘴上一直說著,要對大唐的江山負責任。
一邊惦記著江山,一邊想著自己屁股下的位置,還想著給一個親王兒子,比太子更高的待遇。
在兄弟倆人之間瞎攪和,到最後逼得李承乾謀反。
李承乾不覺得自己冤枉嗎?
從小接受高壓教育,所有人要告訴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太子,成為一個像父親一樣優秀的未來的大唐皇帝。
但是他兢兢業業這麽多年,然後父親不曾誇獎過他,反而一直對他的弟弟,讚賞有加,寵愛有加。
這擱誰身上受得了?
誰不抑鬱?
李世民囁嚅著嘴,想要反駁。
但是這話,無從反駁啊。
他跟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哪兒是什麽名師教導的事兒。
就是兩股勢力之間的糾纏,不死不休的局麵。
任何一個上位,都不會允許另外一個活著......
想到這裏,李世民的臉色冷了下來。
難不成將來,承乾和青雀之間,也會是這般局麵?
怎麽會?
原先李世民想著,請名師教導李承乾,讓他接受儒家文化,往後與兄弟們之間,兄友弟恭.......
但是他完全不明白,李承乾和其他兒子之間是否兄友弟恭,決定權不在他們手裏。
而是在他這個當爹的手裏。
一碗水都端不平。
不對,皇室不能一碗水端平了,所有的資源,得朝著太子傾斜,得朝著繼承人傾斜。
往後偌大的江山,太子,隻需要一個,皇帝,隻需要一個。
李世民是怎麽做的?他是給了李承乾名頭,但是傾斜給李泰太多的資源。
和李淵一模一樣,最後玩脫了。
隻不過他比李淵好一點的是,李承乾造反失敗了,他沒被攆下去成為太上皇。
“陛下若是這樣覺得,那這個問題,也就沒有什麽再議論的必要了。”李複說道:“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了。”
在這邊坐了這麽好一會兒了,李世民還是不敞開了說。
這嗑嘮的,忒累了。
“你是非要逼得朕將大逆不道的話說出口啊。”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為什麽不徹底的把問題分析明白了,然後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避免去犯同樣的錯誤呢?”李複反問:“朝堂上,陛下讓群臣說實話,讓大臣們敢於進諫,以此,皇帝能夠避免很多錯誤。
那在自己的家事上,陛下就不敢直接麵對了?”
李世民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你說的對。”李世民說道:“我與息王相爭奪,最後,不能共存,實際上,原因也是因為,大唐創立,我帶領軍隊南征北戰,身上功勞太多,陛下賞賜諸多,手中權利不少,身邊人才也多,因此,息王不能容我。”
“可是我想著,我登基之後,執政朝堂,除卻北方突厥未平以外,四方安定,不會再有過多的戰爭了。”
“因此,將來承乾他們當中,不會再有人,作為一個親王,像朕當初一樣,手握重兵,開府建衙,招攬諸多人才。”
“大唐,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秦王,第二個天策府了。”
李複點頭,算是認同李世民說的話。
“重要的不是權力,而是希望。”李複一言點破:“當初,太上皇,是否給了二哥,太多的希望。”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當初楊文幹謀反的時候,太上皇親口對他許諾,平定了這次謀反,就立他為太子。
這便是給了他巨大的希望。
後來,這件事,不了了之了。
自己心裏說不失望,那是假的。
就像李複說的這樣,太上皇,給過他希望,而且是給了他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