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庇護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內侍有些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哎呀你有事就說,不要吞吞吐吐的。”李淵說道:“說吧,什麽事啊?”
“陛下,方才涇陽王送到您這邊的,不是五千貫,是......五,五萬貫,庫房那邊清點完畢,總共是五萬兩千貫。”內侍告知了李淵。
“多少?”
李淵覺得,自己是不是歲數大了,耳朵不好使了。
父子倆都是會算數的,自己得了多少錢,簡單一推算就知道李複的那個茶葉鋪子這兩天掙了多少錢了。
五萬貫?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怎麽可能掙這麽多。
李淵自己在內心盤算了一下,給自己這邊五萬多的話,那給二郎那邊,就得是七萬多。
宮中五成,他自己留五成,還要刨去先前去徽州帶的那些本錢。
這才三天啊,怎麽可能有五萬貫。
五千貫還差不多,五千貫就足夠讓人震驚了。
一個小小的茶葉鋪子.......而已......
越是往後琢磨,李淵就越是不自信。
最後琢磨著琢磨著,倒是讓他自己懷疑人生了。
難不成,那茶葉的買賣,當真這般賺錢?
茶葉的好,他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而且,來大安宮的這些個老臣們,無一不誇讚新茶的好。
他們家裏若是去茶葉鋪子裏買茶,還真是一點都不稀奇。
長安城有錢的人太多了,茶葉的名聲傳開,都去李複的那個茶葉鋪子裏花錢買茶,的確是能掙著不少錢。
可是話說回來,五萬貫啊!這可是五萬貫!!!
真特娘的多啊!!!
李淵被震驚的自己在心裏都開始罵罵咧咧了。
活這麽大歲數了,頭回見到這麽掙錢的買賣!
“陛下,的確是五萬貫,都已經入了庫房了。”內侍說道。
李淵好半天沒緩過神來。
坐在底下的老臣看李淵這般反應,紛紛關心的詢問他出什麽事了。
李淵擺了擺手,臉上露出笑容,笑嗬嗬的說道:“無事無事,就是方才啊,涇陽王送來的東西,都安頓好了,這手底下的人來跟朕說一聲而已。”
李淵將這個話題敷衍過去了。
他很快就想到,李複的這茶葉買賣這麽掙錢,要是讓外麵的人知道了,指不定因為眼紅要找他麻煩呢。
雖然自己和二郎都是他的靠山,但是名利場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原來如此,涇陽王實在孝順啊。”
眾人紛紛誇讚。
李淵也滿意的點點頭,另外,也跟這幫老臣透露了一個消息,那便是涇陽王宅麾下的產業,是有他的一份的,甚至,還有皇帝的一份,這都是涇陽王見到皇帝削減宮中用度,體貼宮中,所以,想要在錢財上幫幫皇帝。
李淵此言一出,大家又是一陣稱讚。
同時,心裏也明白了,涇陽王麾下的產業,旁人不能動,不然的話,就是與太上皇和陛下為敵啊。
太上皇這是要幫涇陽王......
這些老臣,多是李淵的舊友,雖然從朋友到君臣,但是這麽多年了,交情還是很好的,李淵對待他們也親厚。
當年的李淵就是唐國公了,能夠跟他玩到一起的,也並非是白丁布衣,當年的世家子,如今垂垂老矣,也成為了各大家族裏能說得上話的人了。
這些人在大安宮中得到這樣的消息,回家之後,就會傳遞給他們各自所在的家族。
即便是有人因為茶葉的巨額利潤而眼紅,也要掂量掂量宮中的兩位的袒護了。
李淵很快就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這件事上轉移了,因為這些老臣還在,他心裏不能琢磨錢的事兒,等人都走了,再慢慢琢磨也不遲。
兩儀殿的偏殿,李複和李世民研究了一陣子糧倉的事情。
李世民不太同意李複釀酒的買賣,現在大唐國力還不曾恢複,糧食也是重中之重,而釀造酒水,過於消耗糧食。
早前太上皇為什麽琢磨著要頒布禁酒令?
就是因為糧食少,怕釀酒浪費。
別人李世民管不著,但是李複嘛,這個堂弟,他還是能給些建議,欺負欺負的。
“現在作坊都還沒蓋起來呢,所以釀酒的事情還沒影呢。”李複說道:“就隻是提前準備著而已,而且,都是陳糧,等到有了新糧食入庫之後,陳糧沒地方放,也不能浪費啊。”
李世民點點頭。
“往後大唐的百姓,會種越來越多的糧食,希望有那麽一天,糧倉裏的糧食,堆放的全都是新糧。”李世民希冀的說道。
“二哥勤政愛民,朝堂上諸位臣工兢兢業業,上下齊心,一定會有這麽一天的。”李複笑道。
李世民想要有更多的糧食,想要國庫裏的錢財更加充裕,恨不得今年收上來糧食,明年就領兵去幹突厥。
渭水之盟,雖然沒有給錢,但是在李世民心裏,被人逼到家門口了,這始終是天大的恥辱!
關於火藥的事情,交給了李世民之後,李複就再也沒有詢問了。
這就不是他該問的問題,等到時候要打突厥的時候,估計是能用得上的。
“都希望有這麽一天啊。”李世民笑道:“還有一件事,與你有關係,朕思來想去,要跟你說一說。”
“啥事兒啊,若不是什麽要緊的事兒的話,臣弟可以不聽。”李複笑道:“尤其是關於朝政的事情。”
李複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樣。
“是朝政,但是與你有點關係。”李世民笑道。
“不不不,臣弟與朝政毫無幹係。”李複連連擺手。
“你不要這麽抗拒嘛。”李世民勸慰。
“臣弟沒有什麽大誌向,朝堂上那些勾心鬥角,彎彎繞繞的,臣弟不想去摻和,而且也沒有那個腦子跟他們鬥來鬥去的,臣弟本就不算什麽聰明人,哪兒比得過朝堂上的那些老.......大人們。”
李複“老狐狸”三個字都到嗓子眼了,硬生生的給咽下去了。
“就在臣弟離開長安去徽州之前,不過是上朝一次,結果呢,在徽州就遇到想要了臣弟的命的事兒。”李複雙手一攤。
“哎呀你有事就說,不要吞吞吐吐的。”李淵說道:“說吧,什麽事啊?”
“陛下,方才涇陽王送到您這邊的,不是五千貫,是......五,五萬貫,庫房那邊清點完畢,總共是五萬兩千貫。”內侍告知了李淵。
“多少?”
李淵覺得,自己是不是歲數大了,耳朵不好使了。
父子倆都是會算數的,自己得了多少錢,簡單一推算就知道李複的那個茶葉鋪子這兩天掙了多少錢了。
五萬貫?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怎麽可能掙這麽多。
李淵自己在內心盤算了一下,給自己這邊五萬多的話,那給二郎那邊,就得是七萬多。
宮中五成,他自己留五成,還要刨去先前去徽州帶的那些本錢。
這才三天啊,怎麽可能有五萬貫。
五千貫還差不多,五千貫就足夠讓人震驚了。
一個小小的茶葉鋪子.......而已......
越是往後琢磨,李淵就越是不自信。
最後琢磨著琢磨著,倒是讓他自己懷疑人生了。
難不成,那茶葉的買賣,當真這般賺錢?
茶葉的好,他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而且,來大安宮的這些個老臣們,無一不誇讚新茶的好。
他們家裏若是去茶葉鋪子裏買茶,還真是一點都不稀奇。
長安城有錢的人太多了,茶葉的名聲傳開,都去李複的那個茶葉鋪子裏花錢買茶,的確是能掙著不少錢。
可是話說回來,五萬貫啊!這可是五萬貫!!!
真特娘的多啊!!!
李淵被震驚的自己在心裏都開始罵罵咧咧了。
活這麽大歲數了,頭回見到這麽掙錢的買賣!
“陛下,的確是五萬貫,都已經入了庫房了。”內侍說道。
李淵好半天沒緩過神來。
坐在底下的老臣看李淵這般反應,紛紛關心的詢問他出什麽事了。
李淵擺了擺手,臉上露出笑容,笑嗬嗬的說道:“無事無事,就是方才啊,涇陽王送來的東西,都安頓好了,這手底下的人來跟朕說一聲而已。”
李淵將這個話題敷衍過去了。
他很快就想到,李複的這茶葉買賣這麽掙錢,要是讓外麵的人知道了,指不定因為眼紅要找他麻煩呢。
雖然自己和二郎都是他的靠山,但是名利場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原來如此,涇陽王實在孝順啊。”
眾人紛紛誇讚。
李淵也滿意的點點頭,另外,也跟這幫老臣透露了一個消息,那便是涇陽王宅麾下的產業,是有他的一份的,甚至,還有皇帝的一份,這都是涇陽王見到皇帝削減宮中用度,體貼宮中,所以,想要在錢財上幫幫皇帝。
李淵此言一出,大家又是一陣稱讚。
同時,心裏也明白了,涇陽王麾下的產業,旁人不能動,不然的話,就是與太上皇和陛下為敵啊。
太上皇這是要幫涇陽王......
這些老臣,多是李淵的舊友,雖然從朋友到君臣,但是這麽多年了,交情還是很好的,李淵對待他們也親厚。
當年的李淵就是唐國公了,能夠跟他玩到一起的,也並非是白丁布衣,當年的世家子,如今垂垂老矣,也成為了各大家族裏能說得上話的人了。
這些人在大安宮中得到這樣的消息,回家之後,就會傳遞給他們各自所在的家族。
即便是有人因為茶葉的巨額利潤而眼紅,也要掂量掂量宮中的兩位的袒護了。
李淵很快就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這件事上轉移了,因為這些老臣還在,他心裏不能琢磨錢的事兒,等人都走了,再慢慢琢磨也不遲。
兩儀殿的偏殿,李複和李世民研究了一陣子糧倉的事情。
李世民不太同意李複釀酒的買賣,現在大唐國力還不曾恢複,糧食也是重中之重,而釀造酒水,過於消耗糧食。
早前太上皇為什麽琢磨著要頒布禁酒令?
就是因為糧食少,怕釀酒浪費。
別人李世民管不著,但是李複嘛,這個堂弟,他還是能給些建議,欺負欺負的。
“現在作坊都還沒蓋起來呢,所以釀酒的事情還沒影呢。”李複說道:“就隻是提前準備著而已,而且,都是陳糧,等到有了新糧食入庫之後,陳糧沒地方放,也不能浪費啊。”
李世民點點頭。
“往後大唐的百姓,會種越來越多的糧食,希望有那麽一天,糧倉裏的糧食,堆放的全都是新糧。”李世民希冀的說道。
“二哥勤政愛民,朝堂上諸位臣工兢兢業業,上下齊心,一定會有這麽一天的。”李複笑道。
李世民想要有更多的糧食,想要國庫裏的錢財更加充裕,恨不得今年收上來糧食,明年就領兵去幹突厥。
渭水之盟,雖然沒有給錢,但是在李世民心裏,被人逼到家門口了,這始終是天大的恥辱!
關於火藥的事情,交給了李世民之後,李複就再也沒有詢問了。
這就不是他該問的問題,等到時候要打突厥的時候,估計是能用得上的。
“都希望有這麽一天啊。”李世民笑道:“還有一件事,與你有關係,朕思來想去,要跟你說一說。”
“啥事兒啊,若不是什麽要緊的事兒的話,臣弟可以不聽。”李複笑道:“尤其是關於朝政的事情。”
李複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樣。
“是朝政,但是與你有點關係。”李世民笑道。
“不不不,臣弟與朝政毫無幹係。”李複連連擺手。
“你不要這麽抗拒嘛。”李世民勸慰。
“臣弟沒有什麽大誌向,朝堂上那些勾心鬥角,彎彎繞繞的,臣弟不想去摻和,而且也沒有那個腦子跟他們鬥來鬥去的,臣弟本就不算什麽聰明人,哪兒比得過朝堂上的那些老.......大人們。”
李複“老狐狸”三個字都到嗓子眼了,硬生生的給咽下去了。
“就在臣弟離開長安去徽州之前,不過是上朝一次,結果呢,在徽州就遇到想要了臣弟的命的事兒。”李複雙手一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