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瞧把孩子嚇得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比宮中內廷有錢的也大有人在,這是事實,難不成做皇帝還要惱怒這些?那就太沒有心胸,沒有氣度了。”李淵說道:“咱們李家也本是世族出身,世家大族的底子有多深厚,我清楚的很,二郎也清楚的很,因此啊,你沒必要這般避諱這些。”
李淵說的是語重心長,他也是真心不在意這些東西。
宮中沒有的東西多了去了,難不成還不允許民間有?
外麵有的,將來傳到宮中,宮中也就有了,這不就得了嘛,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事也就是這麽簡單的事。
瞧把這孩子嚇得,有什麽嘛。
“孩子啊,你在外麵長大,人也聰慧,經常有許多新鮮的想法,這是好事啊,有什麽新鮮的想法樂意折騰的,你就盡管去折騰,你瞧瞧,你宅子裏已經折騰出這麽多新鮮玩意兒了,多好啊,這茶葉,給宮中帶來了多少收益,不僅僅是我這裏,你二哥的內帑,也因此寬裕不少。”李淵感慨地說著:“如今我在大安宮中,別的幫不了你,但是有我的這個名頭在,你就放心施為,天塌下來,你叔為你頂著。”
李淵拉著李複的手,諄諄叮囑著。
自家的後輩,自家的孩子,疼愛都來不及,怎麽會因為這些小事讓孩子心裏忐忑呢?
“再說了,你啊,孝順,但凡有什麽好東西,你都給我送到宮中來,宮中也就不缺了,不僅僅是我這邊,你二哥那邊,你不也都送過去嘛,你二哥更不會小心眼。”李淵笑道。
李複聽到李淵的這些話嗎,心中感動極了,連眼眶都覺得有點熱了。
此時此刻的李淵,就像是尋常人家的老人,疼愛著自家孩子一樣,沒有帝王的架子,收起了平日裏的威嚴。
“叔,您對小侄的大恩大德,小侄沒齒難忘。”李複一臉感動的看著李淵。
“傻孩子,你是我的親侄子啊。”李淵笑著,伸手拍了拍李複的後背:“大過節的,好好的。”
“唉,好。”李複臉上揚起笑容。
李複又趕緊讓仆從把帶來的東西一一給李淵看過,而後又交給了內侍,囑咐內侍哪些東西是要經常吃的,哪些東西不宜過量,讓他們提醒著點,不能讓太上皇貪多。
在大安宮忙活了好一陣,外麵的內侍進來說,有老臣到這邊來了。
“叔,既然您宴請的人到了,小侄也就不在這兒耽擱了,小侄就先去兩儀殿那邊見二哥了。”李複說道。
“好,去吧。”李淵應聲。
李複出了殿中,另外一部分仆從正在殿外候著。
帶著他們,李複又去了兩儀殿。
太極殿裏正在準備中午的宴會,李世民在兩儀殿中處理政務。
不過今日是端午節,李世民主要看的還是各地送上來朝賀的奏章。
另外他還要派人給地方上的官員賜衣。
這些早就安排妥當了,做皇帝的,隻需要動動嘴,事情自然有禮部的官員去辦。
今日來兩儀殿的朝臣幾乎沒有,即便是有,也早早的匯報完,趕緊回去更衣準備參加賜宴了。
因此李複到的時候,殿中沒有其他的臣工。
“陛下,涇陽王來了。”
“讓他進來。”
“是。”
依舊是老一套的話,李複在兩儀殿可沒有在大安宮那般自由,想進去就進去了。
這玩意裏麵正在討論啥事兒,自己不小心聽到了,那知道的多了,多不好意思啊。
主要是臉皮薄,在長輩那裏不要點臉了,太上皇頂多笑話兩句,但是平輩麵前,那姿態得有。
跟著內侍進入兩儀殿,李複讓自家的仆從在殿外廊下候著。
這時候送禮物就不用送到跟前了,跟李世民知會一聲交給內侍就好。
“二哥,端陽安康啊。”李複一邊走一邊拱手道賀。
“看你這架勢,剛從大安宮那邊過來吧。”李世民笑道:“每回進宮都是這般,得去先看太上皇。”
“太上皇是臣弟的長輩,應該的。”李複笑著,進到殿中,無須李世民多言,他自己會找地方坐下。
“中午的宴會還得等一陣子呢。”李世民說道:“正好,在這兒陪著我一塊等等吧。”
“門外還給您帶的東西呢,讓這位內監給安排一下吧。”
李世民對著自己身邊的內侍說道:“你去安排吧。”
“是。”
“給二哥您帶的衣裳也在其中。”李複補充了一句。
“恩,還行,我讓人提醒你,沒白提醒。”
“那是,過節有過節的樣子,今年不同往年,這一年來,臣弟的身份不一樣了,行為舉止,人情往來,肯定跟當初做小老百姓的時候不一樣。”李複笑道:“當初臣弟還是一介白身,逢年過節的,也就得過且過了,除卻過年,平日裏也沒那麽多的講究,現在不同了,臣弟還是頭回知道端陽節要給陛下贈衣,朝臣之間也會相互贈衣。”
李複是真的不知道這些習俗,得虧沒鬧出笑話來。
“你不知道,那今日的賜宴,我也提醒提醒你。”李世民笑道:“漢武帝時,文學之士列於朝堂,文采風流,魏文帝也曾大邀詞人,作頌獻賦,因此大唐也是風流不讓曆代,也效仿漢武帝魏文帝,在宮中開禦宴,邀群臣,吟詩作賦。”
“啊?”李複愣了一下。
吟詩作賦。
現場!
當即,李複就開始搜羅腦海有有關端陽節的詩句。
想啊,想啊,想不起來。
這要是在宴會上,一不小心讓自己遇上,可咋整啊。
作詩啊!這他哪兒會啊!
現抄都想不起來。
人就是這樣,越是著急想起什麽來,腦子越是不夠使喚的。
上學的時候背了那麽多詩,這會兒在腦子裏搜羅有關端陽節的,一個字都想不起來。
這咋還畢業就還給老師了呢。
“啊什麽,書都白念了?”李世民笑問道。
“臣弟,哪兒讀過幾本正經書啊,就算是讀過了,那也是讀完就完事兒了,根本記不住。”李複無奈攤手:“讀書,沒背書。”
他可不像李淵那樣的,學富五車,出口成章,引經據典的。
李淵說的是語重心長,他也是真心不在意這些東西。
宮中沒有的東西多了去了,難不成還不允許民間有?
外麵有的,將來傳到宮中,宮中也就有了,這不就得了嘛,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事也就是這麽簡單的事。
瞧把這孩子嚇得,有什麽嘛。
“孩子啊,你在外麵長大,人也聰慧,經常有許多新鮮的想法,這是好事啊,有什麽新鮮的想法樂意折騰的,你就盡管去折騰,你瞧瞧,你宅子裏已經折騰出這麽多新鮮玩意兒了,多好啊,這茶葉,給宮中帶來了多少收益,不僅僅是我這裏,你二哥的內帑,也因此寬裕不少。”李淵感慨地說著:“如今我在大安宮中,別的幫不了你,但是有我的這個名頭在,你就放心施為,天塌下來,你叔為你頂著。”
李淵拉著李複的手,諄諄叮囑著。
自家的後輩,自家的孩子,疼愛都來不及,怎麽會因為這些小事讓孩子心裏忐忑呢?
“再說了,你啊,孝順,但凡有什麽好東西,你都給我送到宮中來,宮中也就不缺了,不僅僅是我這邊,你二哥那邊,你不也都送過去嘛,你二哥更不會小心眼。”李淵笑道。
李複聽到李淵的這些話嗎,心中感動極了,連眼眶都覺得有點熱了。
此時此刻的李淵,就像是尋常人家的老人,疼愛著自家孩子一樣,沒有帝王的架子,收起了平日裏的威嚴。
“叔,您對小侄的大恩大德,小侄沒齒難忘。”李複一臉感動的看著李淵。
“傻孩子,你是我的親侄子啊。”李淵笑著,伸手拍了拍李複的後背:“大過節的,好好的。”
“唉,好。”李複臉上揚起笑容。
李複又趕緊讓仆從把帶來的東西一一給李淵看過,而後又交給了內侍,囑咐內侍哪些東西是要經常吃的,哪些東西不宜過量,讓他們提醒著點,不能讓太上皇貪多。
在大安宮忙活了好一陣,外麵的內侍進來說,有老臣到這邊來了。
“叔,既然您宴請的人到了,小侄也就不在這兒耽擱了,小侄就先去兩儀殿那邊見二哥了。”李複說道。
“好,去吧。”李淵應聲。
李複出了殿中,另外一部分仆從正在殿外候著。
帶著他們,李複又去了兩儀殿。
太極殿裏正在準備中午的宴會,李世民在兩儀殿中處理政務。
不過今日是端午節,李世民主要看的還是各地送上來朝賀的奏章。
另外他還要派人給地方上的官員賜衣。
這些早就安排妥當了,做皇帝的,隻需要動動嘴,事情自然有禮部的官員去辦。
今日來兩儀殿的朝臣幾乎沒有,即便是有,也早早的匯報完,趕緊回去更衣準備參加賜宴了。
因此李複到的時候,殿中沒有其他的臣工。
“陛下,涇陽王來了。”
“讓他進來。”
“是。”
依舊是老一套的話,李複在兩儀殿可沒有在大安宮那般自由,想進去就進去了。
這玩意裏麵正在討論啥事兒,自己不小心聽到了,那知道的多了,多不好意思啊。
主要是臉皮薄,在長輩那裏不要點臉了,太上皇頂多笑話兩句,但是平輩麵前,那姿態得有。
跟著內侍進入兩儀殿,李複讓自家的仆從在殿外廊下候著。
這時候送禮物就不用送到跟前了,跟李世民知會一聲交給內侍就好。
“二哥,端陽安康啊。”李複一邊走一邊拱手道賀。
“看你這架勢,剛從大安宮那邊過來吧。”李世民笑道:“每回進宮都是這般,得去先看太上皇。”
“太上皇是臣弟的長輩,應該的。”李複笑著,進到殿中,無須李世民多言,他自己會找地方坐下。
“中午的宴會還得等一陣子呢。”李世民說道:“正好,在這兒陪著我一塊等等吧。”
“門外還給您帶的東西呢,讓這位內監給安排一下吧。”
李世民對著自己身邊的內侍說道:“你去安排吧。”
“是。”
“給二哥您帶的衣裳也在其中。”李複補充了一句。
“恩,還行,我讓人提醒你,沒白提醒。”
“那是,過節有過節的樣子,今年不同往年,這一年來,臣弟的身份不一樣了,行為舉止,人情往來,肯定跟當初做小老百姓的時候不一樣。”李複笑道:“當初臣弟還是一介白身,逢年過節的,也就得過且過了,除卻過年,平日裏也沒那麽多的講究,現在不同了,臣弟還是頭回知道端陽節要給陛下贈衣,朝臣之間也會相互贈衣。”
李複是真的不知道這些習俗,得虧沒鬧出笑話來。
“你不知道,那今日的賜宴,我也提醒提醒你。”李世民笑道:“漢武帝時,文學之士列於朝堂,文采風流,魏文帝也曾大邀詞人,作頌獻賦,因此大唐也是風流不讓曆代,也效仿漢武帝魏文帝,在宮中開禦宴,邀群臣,吟詩作賦。”
“啊?”李複愣了一下。
吟詩作賦。
現場!
當即,李複就開始搜羅腦海有有關端陽節的詩句。
想啊,想啊,想不起來。
這要是在宴會上,一不小心讓自己遇上,可咋整啊。
作詩啊!這他哪兒會啊!
現抄都想不起來。
人就是這樣,越是著急想起什麽來,腦子越是不夠使喚的。
上學的時候背了那麽多詩,這會兒在腦子裏搜羅有關端陽節的,一個字都想不起來。
這咋還畢業就還給老師了呢。
“啊什麽,書都白念了?”李世民笑問道。
“臣弟,哪兒讀過幾本正經書啊,就算是讀過了,那也是讀完就完事兒了,根本記不住。”李複無奈攤手:“讀書,沒背書。”
他可不像李淵那樣的,學富五車,出口成章,引經據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