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成就感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泰的好奇心和好勝心被李複勾起來了,次日上午見到李複的時候,就告訴李複說他要去看水車的事。
“行,今日上午閑來無事,王叔就帶你們去莊子上,去涇河岸邊溜達溜達。”李複說道。
陸德明今日倒是沒跟著一塊出門,而是留在家裏,繼續研究他的學問。
來莊子上的時候,他還帶了一箱子的書來。
到底是當世大儒,手不釋卷。
李複吩咐伍良夜,要找個岸邊有水車的支流。
伍良夜便帶著一行人,護著他們的馬車浩浩蕩蕩的往遠處去了。
終於,李泰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水車,有了實物,能夠看到具體的東西,以及組成水車的零部件,他顯得十分興奮。
“王叔,我能不能要一張水車的圖紙啊?”李泰問道:“咱們莊子上有做水車的工匠嗎?”
“有啊,有圖紙,工匠都能做。”李複說道。
畢竟是灌溉農田的利器,種地的人怎麽會不了解水車呢?
隻是如今,他們在涇河支流搭建的,都是最簡單的水車,汲水的效率也沒有那麽高。
而李複,則是早就已經想到了該如何改良現有的水車。
他把這個問題拋給三個孩子,就是想看看這三個孩子能夠做到什麽地步,他們自己的思維能夠走多遠。
小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還要高,說不定,他們的想象力,會推動著他們思索出新的東西。
水車豎支流的河麵上,轉動起來,木板槽內會帶動水流上來,而後流到事前挖好的溝壑當中,水順著溝壑,流到田壟裏,這樣一來,的確是比挑水澆地要方便許多。
隻是,若是離著河邊太遠的話,灌溉起來,效率也沒有那麽高,但是勝在省了不少人力。
這便是為什麽同樣一片地,有的地方就是上等良田了。
“隨著河水的流動產生的推力,成為了水車轉動起來的動力來源。”李複說著,來到河邊,蹲下,將手伸到河裏。
“你們也來試試。”李複招呼著三個孩子。
三個孩子來到李複身邊。
此時跟在他們身邊的護衛則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把手伸進去,感受河水流動的力量。”李複說道。
三個孩子仔細感受著。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因為地勢高低的差距,水流的速度也就不相同了,地勢陡峭,水流就快,水流所產生的推力就大,地勢平緩,水流速度就小,就像現在你們所感受的這樣。”李複說道。
“那水產生的力量最大的,是不是就是瀑布了?”李泰問道。
李複點頭:“沒錯。”
李泰心裏琢磨著,要是把水車放在瀑布下麵,這輪子豈不是要轉得飛起?
“走吧,水車見到了,如果想要真的在水渠旁邊裝水車的話,還要因地製宜呢。”李複說道:“還有,水車的運行與停止,總不能借著水的推力,一直讓水車轉下去,有時候,農田裏是不需要灌溉的,若是在不需要灌溉的時候,水車還源源不斷的往農田裏運水,那就成了澇災了。”
一整個上午,李複帶著他們在莊子上到處溜達,除卻思考水車的問題之外,也順帶著看看莊子上的發展。
“以前王叔的這個莊子上很窮的,百姓都吃不飽飯,別看著離著長安城這麽近,但是,自古一個道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怎麽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呢?”李承乾問道:“朝廷安穩,國家無戰事,百姓有吃穿,農田豐收.....這些都是嗎?”
李複認真點頭。
“都是,大環境安穩,無戰亂侵擾,百姓們就能安穩的過日子,努力勞作,朝廷無苛政,官員無私.......”
反正官員無私這四個字,李複才不信呢。
是人就有私心,哪兒有什麽比聖人還聖人的官員,真要是有,那從古至今,官場上都是聖人了。
就沒有貪官汙吏這詞兒了。
一連著好幾天,李複帶著孩子們都是上午玩耍,下午聽陸博士講學。
如此,夏日的時光消磨的也算快。
就是老閻曬得越來越黑了。
李複深表同情,但是沒什麽辦法,幹工地的,就這樣。
而李泰琢磨著水車的事兒,也有了眉目,在李複的提醒下,李泰也發現了,若是給水車裝上木桶或者是竹筒,那麽轉動所攜帶的水量就會更多,就能夠將其帶到更高的地方。
若是打造好水槽,提前挖好了通往田間的水道,那麽,灌溉農田的效率也會更高。
李複和他一起做出了圖紙之後,就找來了工匠,打造出一個改良過後的水車,架在水渠上。
很快,水流在水車的帶動下,沿著挖出來的水道,流向了農田之中。
另外,水車旁邊也增加了人力踩踏的裝置,利用杠杆,能夠以人力增加水車轉動的速度,更快的取水。
水車的成功,讓李泰一連著開心了好幾天,雖然他也知道,最關鍵的地方是在王叔的提醒下改良出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孩子們參與進去的樂趣。
還有就是最後成功之後,為他們帶來的滿足感,那種喜悅,就算是功課做的好,被阿耶誇獎了,也比不上的。
阿耶誇獎算什麽,可是,水車,是實實在在的為種地的百姓省了許多力氣,能夠幫助他們更輕鬆的灌溉農田,說不定得到更好灌溉的農田裏的作物,將來會有更好的收成呢。
這才是大事。
連帶著陸德明,也為他們高興。
皇室中人,不管是太子殿下也好,衛王殿下也好,能夠心係百姓,是再好不過的了。
將來太子是要繼承大統的,而衛王殿下會有自己的封地,將來治理封地,也會成為一位賢王,名留青史。
李承乾將最近這段時間在莊子上的見聞寫信送回宮中,告訴自己的阿耶和母親。
僅僅幾天時間,他們學到的東西可太多了,厚厚的一疊信紙。
次日,這封信就快馬加鞭的送去了長安城,送去了宮中。
“行,今日上午閑來無事,王叔就帶你們去莊子上,去涇河岸邊溜達溜達。”李複說道。
陸德明今日倒是沒跟著一塊出門,而是留在家裏,繼續研究他的學問。
來莊子上的時候,他還帶了一箱子的書來。
到底是當世大儒,手不釋卷。
李複吩咐伍良夜,要找個岸邊有水車的支流。
伍良夜便帶著一行人,護著他們的馬車浩浩蕩蕩的往遠處去了。
終於,李泰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水車,有了實物,能夠看到具體的東西,以及組成水車的零部件,他顯得十分興奮。
“王叔,我能不能要一張水車的圖紙啊?”李泰問道:“咱們莊子上有做水車的工匠嗎?”
“有啊,有圖紙,工匠都能做。”李複說道。
畢竟是灌溉農田的利器,種地的人怎麽會不了解水車呢?
隻是如今,他們在涇河支流搭建的,都是最簡單的水車,汲水的效率也沒有那麽高。
而李複,則是早就已經想到了該如何改良現有的水車。
他把這個問題拋給三個孩子,就是想看看這三個孩子能夠做到什麽地步,他們自己的思維能夠走多遠。
小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還要高,說不定,他們的想象力,會推動著他們思索出新的東西。
水車豎支流的河麵上,轉動起來,木板槽內會帶動水流上來,而後流到事前挖好的溝壑當中,水順著溝壑,流到田壟裏,這樣一來,的確是比挑水澆地要方便許多。
隻是,若是離著河邊太遠的話,灌溉起來,效率也沒有那麽高,但是勝在省了不少人力。
這便是為什麽同樣一片地,有的地方就是上等良田了。
“隨著河水的流動產生的推力,成為了水車轉動起來的動力來源。”李複說著,來到河邊,蹲下,將手伸到河裏。
“你們也來試試。”李複招呼著三個孩子。
三個孩子來到李複身邊。
此時跟在他們身邊的護衛則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把手伸進去,感受河水流動的力量。”李複說道。
三個孩子仔細感受著。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因為地勢高低的差距,水流的速度也就不相同了,地勢陡峭,水流就快,水流所產生的推力就大,地勢平緩,水流速度就小,就像現在你們所感受的這樣。”李複說道。
“那水產生的力量最大的,是不是就是瀑布了?”李泰問道。
李複點頭:“沒錯。”
李泰心裏琢磨著,要是把水車放在瀑布下麵,這輪子豈不是要轉得飛起?
“走吧,水車見到了,如果想要真的在水渠旁邊裝水車的話,還要因地製宜呢。”李複說道:“還有,水車的運行與停止,總不能借著水的推力,一直讓水車轉下去,有時候,農田裏是不需要灌溉的,若是在不需要灌溉的時候,水車還源源不斷的往農田裏運水,那就成了澇災了。”
一整個上午,李複帶著他們在莊子上到處溜達,除卻思考水車的問題之外,也順帶著看看莊子上的發展。
“以前王叔的這個莊子上很窮的,百姓都吃不飽飯,別看著離著長安城這麽近,但是,自古一個道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怎麽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呢?”李承乾問道:“朝廷安穩,國家無戰事,百姓有吃穿,農田豐收.....這些都是嗎?”
李複認真點頭。
“都是,大環境安穩,無戰亂侵擾,百姓們就能安穩的過日子,努力勞作,朝廷無苛政,官員無私.......”
反正官員無私這四個字,李複才不信呢。
是人就有私心,哪兒有什麽比聖人還聖人的官員,真要是有,那從古至今,官場上都是聖人了。
就沒有貪官汙吏這詞兒了。
一連著好幾天,李複帶著孩子們都是上午玩耍,下午聽陸博士講學。
如此,夏日的時光消磨的也算快。
就是老閻曬得越來越黑了。
李複深表同情,但是沒什麽辦法,幹工地的,就這樣。
而李泰琢磨著水車的事兒,也有了眉目,在李複的提醒下,李泰也發現了,若是給水車裝上木桶或者是竹筒,那麽轉動所攜帶的水量就會更多,就能夠將其帶到更高的地方。
若是打造好水槽,提前挖好了通往田間的水道,那麽,灌溉農田的效率也會更高。
李複和他一起做出了圖紙之後,就找來了工匠,打造出一個改良過後的水車,架在水渠上。
很快,水流在水車的帶動下,沿著挖出來的水道,流向了農田之中。
另外,水車旁邊也增加了人力踩踏的裝置,利用杠杆,能夠以人力增加水車轉動的速度,更快的取水。
水車的成功,讓李泰一連著開心了好幾天,雖然他也知道,最關鍵的地方是在王叔的提醒下改良出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孩子們參與進去的樂趣。
還有就是最後成功之後,為他們帶來的滿足感,那種喜悅,就算是功課做的好,被阿耶誇獎了,也比不上的。
阿耶誇獎算什麽,可是,水車,是實實在在的為種地的百姓省了許多力氣,能夠幫助他們更輕鬆的灌溉農田,說不定得到更好灌溉的農田裏的作物,將來會有更好的收成呢。
這才是大事。
連帶著陸德明,也為他們高興。
皇室中人,不管是太子殿下也好,衛王殿下也好,能夠心係百姓,是再好不過的了。
將來太子是要繼承大統的,而衛王殿下會有自己的封地,將來治理封地,也會成為一位賢王,名留青史。
李承乾將最近這段時間在莊子上的見聞寫信送回宮中,告訴自己的阿耶和母親。
僅僅幾天時間,他們學到的東西可太多了,厚厚的一疊信紙。
次日,這封信就快馬加鞭的送去了長安城,送去了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