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信得過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瞧瞧這覺悟。
將來路燈上掛誰,也不會掛他李複。
砍腦袋的刀子,落在誰脖頸子上,也落不到李複這裏。
主打就是一個“從心”。
雖然虧本的買賣,多少也有點不情願。
但是,李世民一個皇帝,好厚著臉皮,讓一個郡王自掏腰包,虧了嗎?
那不能吧?
當初李複說的時候,那是為後續的蝗災做準備的。
他萬萬沒想到,水災給用上了。
為了填滿那四個大糧倉,李複可是掏了不少錢出去。
家裏的錢,都捂不熱乎,就馬上又散出去了。
但是這樣做成果也是喜人的,糧食收的很順利。
世家大族,包括糧商,三四年的陳糧,若是不出手,越來越便宜,一個弄不好,爛手裏了。
而且,保管也是一筆支出,倒不如賣給涇陽王這個“冤大頭”。
“最後就是,朕思索了良久,朝廷這邊,也不知該派遣誰去了,因此才在早朝之前,找你們商議。”李世民說道:“派遣其他人,朕不放心。”
但是他對李複放心。
所以,以李複為主,閻立德和薑確為輔,前往臨潁。
就算是李複不擅長,有這兩人在他身邊,事情也能辦妥。
李複去的作用就隻有兩個,一個是帶糧食過去,確保糧食能夠實實在在的發到災民手中。
另外一個就是監督地方。
這很重要。
從做了太子,到如今改了年號已經大半年了。
李世民心裏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之所以一步一步的緩緩推行,也是因為大唐目前各地尚不穩妥,甚至他這個皇帝,不能完全掌握地方。
地方也沒有完全熟悉貞觀朝廷。
包括他還忌憚太上皇的勢力,也沒有完成對朝堂的完全掌控。
隻是,這些話,他誰都不能說,隻能埋在自己心裏頭。
而這些事,都不是著急就能完成的,就能妥當的。
事緩則圓,慢慢來,目前暫且求穩。
朝廷裏,也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隻是暫且,李世民還不想用他們,更何況,他們未必比李複強。
李世民自詡,在看人這一方麵,他還是很有能耐的。
三個人商議的差不多之後,早朝朝會也要開始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退出了側殿。
“早朝始,各臣工進殿~~”
王德尖銳高亢的聲音傳出殿外。
等候在殿外的臣工,魚貫進入殿內。
臨潁縣的事情,李世民有了決斷之後,在早朝上心裏也就有底了,也就直接開誠布公跟朝堂上的諸多臣工說起今天早上的急報。
並且,也直接宣布了讓涇陽王李複,帶閻立德和薑確前往賑災。
即便是有人站出來提出質疑,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兩個事先知曉的人,用不著李世民開口,他倆就駁回去了。
傳信的人急匆匆的來,李複著著急忙慌的去。
送信的人也說了,是關於救災的事,是大事,耽擱不得,要李複馬上起程。
就這李複還哪兒敢耽擱。
騎著馬帶著護衛就奔著長安去了。
臨潁縣也是因為臨著潁水兒得名,從古至今,人類便是逐水而居,現如今雨水一多,關中澇災,河道的受不住了,加上沒有及時加固抬高河堤,如此,便釀成了這般後果。
入宮之後,李世民還在和幾個臣工商議朝政,內侍稟報之後,便請李複進入殿中。
“臣弟見過陛下。”
“事情你都知道了吧?”李世民認真的看著李複:“現在,還真是到了用得著你的時候了,莫要憊懶,百姓的事是大事。”
“是。”李複拱手應聲,少了往日的混不吝,神色也認真了起來。
這可是災害,河水一決堤,百姓失去家園,流離失所,不敢想有多少人因此而喪生。
這是人間悲劇,李複又怎能推辭。
“你那莊子上的糧倉。”李世民提起了此事。
“臣弟明白,此番前往臨潁,盡量帶,能帶多少帶多少,哪怕多帶一石,都能多幫助一位百姓。”李複說道:“臣弟不心疼。”
現在當然不會心疼,李複現在接著正經活兒了,滿腦子想的都是可憐的災民。
曾經的李複,自己過的不怎麽樣,空有一顆仁慈的心,可是他沒有能力。
現如今,郡王之尊,算是有些能力了。
他也更深刻的理解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他這個郡王的俸祿,太子少傅的俸祿,都是來自大唐百姓的稅收。
李世民看向李複的目光,充滿了欣慰。
尋常時候不著調不要緊,哪怕是喜歡研究些亂七八糟的,喜歡私底下搞產業掙錢,愛財,摳門,這都不要緊。
不算什麽大毛病。
但是在大事麵前,不含糊。
不愧是他們李家的兒郎!
“既是如此,那你需要盡快啟程,從你那涇陽縣莊子上,直接帶人出發,閻立德還在你那裏,你從長安離開的時候,帶上匠作監的另外一個人,此人叫薑確,等到了臨潁之後,他們兩個會幫你的。”李世民叮囑說道:“路途遙遠,任務艱難,你多加小心。”
李複拱手抱拳。
“臣,保證完成任務!”
多少有點一腔熱血在裏麵的。
前幾天下大雨在莊子上忙活那麽多事,李複心裏就在想,莊子上反應這麽快,都有一些莊戶遭了災了,若是別的地方呢?
萬一沒有人組織他們去幹這些事情,莊子上沒有那麽多工匠在幹活,怎麽辦?
結果,李複莊子上那些外來的工匠回家的之後,家裏都遭了災,房屋損壞,農田淹沒。
一時半會兒,他們得顧著自己家裏的事情,是不會再回到莊子上幹活了,家裏都還沒有房子住呢。
連長安周圍都這樣了,其他的地方,是否會有更嚴重的。
但是李複也沒想到,這消息傳到長安城,就成了這個樣子。
整個關中都遭了災,嚴重的地方發了大水,莫說是糧田了,連人都沒保住。
臨潁縣更是,暴雨,河水決堤,整座縣城都被淹沒了。
奏報之中雖然隻是寥寥數言。
但是。
字越少。
事越大。
李複如今不敢想象臨潁縣那邊會是什麽樣子。
一座城.......
將來路燈上掛誰,也不會掛他李複。
砍腦袋的刀子,落在誰脖頸子上,也落不到李複這裏。
主打就是一個“從心”。
雖然虧本的買賣,多少也有點不情願。
但是,李世民一個皇帝,好厚著臉皮,讓一個郡王自掏腰包,虧了嗎?
那不能吧?
當初李複說的時候,那是為後續的蝗災做準備的。
他萬萬沒想到,水災給用上了。
為了填滿那四個大糧倉,李複可是掏了不少錢出去。
家裏的錢,都捂不熱乎,就馬上又散出去了。
但是這樣做成果也是喜人的,糧食收的很順利。
世家大族,包括糧商,三四年的陳糧,若是不出手,越來越便宜,一個弄不好,爛手裏了。
而且,保管也是一筆支出,倒不如賣給涇陽王這個“冤大頭”。
“最後就是,朕思索了良久,朝廷這邊,也不知該派遣誰去了,因此才在早朝之前,找你們商議。”李世民說道:“派遣其他人,朕不放心。”
但是他對李複放心。
所以,以李複為主,閻立德和薑確為輔,前往臨潁。
就算是李複不擅長,有這兩人在他身邊,事情也能辦妥。
李複去的作用就隻有兩個,一個是帶糧食過去,確保糧食能夠實實在在的發到災民手中。
另外一個就是監督地方。
這很重要。
從做了太子,到如今改了年號已經大半年了。
李世民心裏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之所以一步一步的緩緩推行,也是因為大唐目前各地尚不穩妥,甚至他這個皇帝,不能完全掌握地方。
地方也沒有完全熟悉貞觀朝廷。
包括他還忌憚太上皇的勢力,也沒有完成對朝堂的完全掌控。
隻是,這些話,他誰都不能說,隻能埋在自己心裏頭。
而這些事,都不是著急就能完成的,就能妥當的。
事緩則圓,慢慢來,目前暫且求穩。
朝廷裏,也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隻是暫且,李世民還不想用他們,更何況,他們未必比李複強。
李世民自詡,在看人這一方麵,他還是很有能耐的。
三個人商議的差不多之後,早朝朝會也要開始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退出了側殿。
“早朝始,各臣工進殿~~”
王德尖銳高亢的聲音傳出殿外。
等候在殿外的臣工,魚貫進入殿內。
臨潁縣的事情,李世民有了決斷之後,在早朝上心裏也就有底了,也就直接開誠布公跟朝堂上的諸多臣工說起今天早上的急報。
並且,也直接宣布了讓涇陽王李複,帶閻立德和薑確前往賑災。
即便是有人站出來提出質疑,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兩個事先知曉的人,用不著李世民開口,他倆就駁回去了。
傳信的人急匆匆的來,李複著著急忙慌的去。
送信的人也說了,是關於救災的事,是大事,耽擱不得,要李複馬上起程。
就這李複還哪兒敢耽擱。
騎著馬帶著護衛就奔著長安去了。
臨潁縣也是因為臨著潁水兒得名,從古至今,人類便是逐水而居,現如今雨水一多,關中澇災,河道的受不住了,加上沒有及時加固抬高河堤,如此,便釀成了這般後果。
入宮之後,李世民還在和幾個臣工商議朝政,內侍稟報之後,便請李複進入殿中。
“臣弟見過陛下。”
“事情你都知道了吧?”李世民認真的看著李複:“現在,還真是到了用得著你的時候了,莫要憊懶,百姓的事是大事。”
“是。”李複拱手應聲,少了往日的混不吝,神色也認真了起來。
這可是災害,河水一決堤,百姓失去家園,流離失所,不敢想有多少人因此而喪生。
這是人間悲劇,李複又怎能推辭。
“你那莊子上的糧倉。”李世民提起了此事。
“臣弟明白,此番前往臨潁,盡量帶,能帶多少帶多少,哪怕多帶一石,都能多幫助一位百姓。”李複說道:“臣弟不心疼。”
現在當然不會心疼,李複現在接著正經活兒了,滿腦子想的都是可憐的災民。
曾經的李複,自己過的不怎麽樣,空有一顆仁慈的心,可是他沒有能力。
現如今,郡王之尊,算是有些能力了。
他也更深刻的理解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他這個郡王的俸祿,太子少傅的俸祿,都是來自大唐百姓的稅收。
李世民看向李複的目光,充滿了欣慰。
尋常時候不著調不要緊,哪怕是喜歡研究些亂七八糟的,喜歡私底下搞產業掙錢,愛財,摳門,這都不要緊。
不算什麽大毛病。
但是在大事麵前,不含糊。
不愧是他們李家的兒郎!
“既是如此,那你需要盡快啟程,從你那涇陽縣莊子上,直接帶人出發,閻立德還在你那裏,你從長安離開的時候,帶上匠作監的另外一個人,此人叫薑確,等到了臨潁之後,他們兩個會幫你的。”李世民叮囑說道:“路途遙遠,任務艱難,你多加小心。”
李複拱手抱拳。
“臣,保證完成任務!”
多少有點一腔熱血在裏麵的。
前幾天下大雨在莊子上忙活那麽多事,李複心裏就在想,莊子上反應這麽快,都有一些莊戶遭了災了,若是別的地方呢?
萬一沒有人組織他們去幹這些事情,莊子上沒有那麽多工匠在幹活,怎麽辦?
結果,李複莊子上那些外來的工匠回家的之後,家裏都遭了災,房屋損壞,農田淹沒。
一時半會兒,他們得顧著自己家裏的事情,是不會再回到莊子上幹活了,家裏都還沒有房子住呢。
連長安周圍都這樣了,其他的地方,是否會有更嚴重的。
但是李複也沒想到,這消息傳到長安城,就成了這個樣子。
整個關中都遭了災,嚴重的地方發了大水,莫說是糧田了,連人都沒保住。
臨潁縣更是,暴雨,河水決堤,整座縣城都被淹沒了。
奏報之中雖然隻是寥寥數言。
但是。
字越少。
事越大。
李複如今不敢想象臨潁縣那邊會是什麽樣子。
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