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留碑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河堤決堤,這放在啥時候都是大事,朝廷甚至還要專門撥調款項來修河堤。
因此,薑確肩膀上的擔子才是最重的。
隻是不是最緊迫的而已。
眼下最緊迫的是這上千災民的衣食住行。
得確保他們在天冷之前,都住進房子裏,在未來的十來天之內,田地複耕,這樣明年早早的才能有收成。
不然還得挨餓。
朝廷賑災的糧食,也不是源源不斷的,更多的還是要靠地方上自救,自行想辦法。
畢竟,朝廷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要顧全的地方也太多了。
一個臨潁縣,相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屬於微不足道了。
朝堂上就那麽些人,每天天南海北的事情多了去了,處理得完嗎?
朝廷公卿,那也是緊著要緊事去處理。
很顯然,臨潁縣的事情過去這麽長時間了,已經算不得最緊要的事情了,不在頭部了。
形勢穩定下來之後,剩下的就是和以前做過的事情一樣,走流程就是了,救災這種事,都是有模板的了。
不管是武德年間,還是更早的時候,都發生過自然災害。
按照以往的經驗,處理完了就是。
所以李複才覺得,往後能夠從朝廷手裏要到資源的可能性,不會再像之前那麽大了。
之前那是要啥給啥,缺糧食了,從含嘉倉調派過來,缺少其他什麽東西了,朝廷征調不過來的,讓李複自行處理。
所以李複處理了,李二陛下欠了地方官府一腚的饑荒。
慢慢還唄,對於中央來說,那點東西也就不算東西了。
告示下發出去之後,李複還在考慮臨潁縣未來的路要怎麽走。
雖然說等到了明年有了收成,基本上一切就恢複如常了。
可是百姓的財產被衝刷了一遍,即便是想要恢複到以往的生活,那還是差點東西。
差錢。
沒有錢,隻指望著種地,耕牛沒有,以往莫要看家中亂七八糟的東西多,也不值錢,但是真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了,再想想之前那些不值錢的家底,哪個東西都是有用的,都是珍貴的。
再想要重新攢家底,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隻有種地,或者是給別人幹活,掙點零碎。
一年到頭,養活一家子,剩不下什麽了。
想要一個縣城發展起來,還是要有當地特色的支柱產業才行啊。
李複在考慮這個問題,公告是發出去了,餅也給人家畫好了,等到人家回來的時候,總不能就幹瞪眼啊。
想要重建臨潁城,前麵三步走完之後的第四步,就是要讓臨潁城擁有地方特色產業。
弄點什麽呢?
“伍良夜!”李複對著營帳外喊了一嗓子。
“屬下在。”伍良夜應聲。
“伍良夜,交給你個事兒你給我辦了,打聽打聽,之前臨潁縣周圍,有什麽特產,就是這邊有,別的地方沒有的,還有,曾經這邊的百姓除卻以種地為生之外,還有會做什麽。”李複說道:“盡快。”
“是。”伍良夜拱手應聲。
李複則是留在營帳中,思索著該給他們找點什麽活兒做。
農業經濟要有,工業經濟也要有,二者相互結合,作為臨潁縣的立縣之本,強縣之基,富民之路。
除卻百姓居住的地方之外,想要開拓其他產業以達到富民的目的,就要搞產業聚集區,盤活土地利用率,鼓勵百姓開展除種地之外的“二次創業”。
如此才能快速複蘇臨潁的經濟,讓百姓們在短時間內,恢複到往日的生活水平,甚至更上一層樓。
一天的事情結束之後,薑確和閻立德還有趙衝都要來李複這邊複命,順帶著聊一下遇到的問題,還有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這次他們來的時候,就看到李複一臉認真的坐在那裏,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眾人心裏一個咯噔。
難不成又出什麽事了?
“殿下?”閻立德上前小聲打招呼。
李複聽到動靜,回過神來,看三人都到了。
“恩?你們都來了,坐下吧。”李複招了招手。
三人這才落座。
“方才進來的時候見殿下愁眉不展,可是遇到什麽難處了?”閻立德小心翼翼的問道。
李複搖了搖頭。
“也不是什麽大事,我在想,臨潁縣重建之後,百姓們都有了住的地方,地裏也複耕了,但是要是恢複到以往臨潁的繁華的話,隻靠著種地,夠嗆。
而且現在告示發出去之後,往後會有更多的人來臨潁,總不能告示裏寫的慷慨激昂,等人家回來了之後,出錢出力之後,讓人家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吧?”
沒有好處而號召來的人,這辦法隻能用一次。
下次人家就不吃這個餅了。
那至少,給在城裏留個功德碑吧。
把名字給人家刻上去也行,也是一種榮耀。
名和利,總要挑一個給人家。
“那殿下,可是想到什麽了?”薑確問道。
“暫時沒有什麽辦法,但是,不管是河堤旁邊,還是城中,我想著,立兩個功德碑。”李複說道:“為了臨潁縣重建做出貢獻的人,不應該被埋沒,至少讓後來人,得知道,曾經有這麽一幫人,為這出工出力了。”
“包括趙都尉帶來的軍隊,名字也要落在那上頭,這段時間以來,最累最苦的,就是他們了。”李複摩挲著自己的下巴說道。
眼下把這個消息擴散出去的話,能再次讓低落的士氣高昂一段時間,甭管多長時間,有用就行。
人們的疲憊,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了,需要為他們注入新的活力。
這就是李複一下午所想出來的,暫時管用的辦法。
至於再往後,這個buff能持續多長時間,李複就不清楚了。
他能像的招都想了。
連續一個半月,每天的時間都安排的都很滿,軍士們也是叫苦不迭。
畢竟,全都是高強度的勞動。
“殿下此舉,大善。”閻立德眼神裏泛著興奮的光芒。
刻碑留名,流芳千古。
這會使得多少人心動啊。
而且,重建臨潁,本身就是壯舉,刻碑絲毫不誇張。
因此,薑確肩膀上的擔子才是最重的。
隻是不是最緊迫的而已。
眼下最緊迫的是這上千災民的衣食住行。
得確保他們在天冷之前,都住進房子裏,在未來的十來天之內,田地複耕,這樣明年早早的才能有收成。
不然還得挨餓。
朝廷賑災的糧食,也不是源源不斷的,更多的還是要靠地方上自救,自行想辦法。
畢竟,朝廷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要顧全的地方也太多了。
一個臨潁縣,相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屬於微不足道了。
朝堂上就那麽些人,每天天南海北的事情多了去了,處理得完嗎?
朝廷公卿,那也是緊著要緊事去處理。
很顯然,臨潁縣的事情過去這麽長時間了,已經算不得最緊要的事情了,不在頭部了。
形勢穩定下來之後,剩下的就是和以前做過的事情一樣,走流程就是了,救災這種事,都是有模板的了。
不管是武德年間,還是更早的時候,都發生過自然災害。
按照以往的經驗,處理完了就是。
所以李複才覺得,往後能夠從朝廷手裏要到資源的可能性,不會再像之前那麽大了。
之前那是要啥給啥,缺糧食了,從含嘉倉調派過來,缺少其他什麽東西了,朝廷征調不過來的,讓李複自行處理。
所以李複處理了,李二陛下欠了地方官府一腚的饑荒。
慢慢還唄,對於中央來說,那點東西也就不算東西了。
告示下發出去之後,李複還在考慮臨潁縣未來的路要怎麽走。
雖然說等到了明年有了收成,基本上一切就恢複如常了。
可是百姓的財產被衝刷了一遍,即便是想要恢複到以往的生活,那還是差點東西。
差錢。
沒有錢,隻指望著種地,耕牛沒有,以往莫要看家中亂七八糟的東西多,也不值錢,但是真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了,再想想之前那些不值錢的家底,哪個東西都是有用的,都是珍貴的。
再想要重新攢家底,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隻有種地,或者是給別人幹活,掙點零碎。
一年到頭,養活一家子,剩不下什麽了。
想要一個縣城發展起來,還是要有當地特色的支柱產業才行啊。
李複在考慮這個問題,公告是發出去了,餅也給人家畫好了,等到人家回來的時候,總不能就幹瞪眼啊。
想要重建臨潁城,前麵三步走完之後的第四步,就是要讓臨潁城擁有地方特色產業。
弄點什麽呢?
“伍良夜!”李複對著營帳外喊了一嗓子。
“屬下在。”伍良夜應聲。
“伍良夜,交給你個事兒你給我辦了,打聽打聽,之前臨潁縣周圍,有什麽特產,就是這邊有,別的地方沒有的,還有,曾經這邊的百姓除卻以種地為生之外,還有會做什麽。”李複說道:“盡快。”
“是。”伍良夜拱手應聲。
李複則是留在營帳中,思索著該給他們找點什麽活兒做。
農業經濟要有,工業經濟也要有,二者相互結合,作為臨潁縣的立縣之本,強縣之基,富民之路。
除卻百姓居住的地方之外,想要開拓其他產業以達到富民的目的,就要搞產業聚集區,盤活土地利用率,鼓勵百姓開展除種地之外的“二次創業”。
如此才能快速複蘇臨潁的經濟,讓百姓們在短時間內,恢複到往日的生活水平,甚至更上一層樓。
一天的事情結束之後,薑確和閻立德還有趙衝都要來李複這邊複命,順帶著聊一下遇到的問題,還有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這次他們來的時候,就看到李複一臉認真的坐在那裏,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眾人心裏一個咯噔。
難不成又出什麽事了?
“殿下?”閻立德上前小聲打招呼。
李複聽到動靜,回過神來,看三人都到了。
“恩?你們都來了,坐下吧。”李複招了招手。
三人這才落座。
“方才進來的時候見殿下愁眉不展,可是遇到什麽難處了?”閻立德小心翼翼的問道。
李複搖了搖頭。
“也不是什麽大事,我在想,臨潁縣重建之後,百姓們都有了住的地方,地裏也複耕了,但是要是恢複到以往臨潁的繁華的話,隻靠著種地,夠嗆。
而且現在告示發出去之後,往後會有更多的人來臨潁,總不能告示裏寫的慷慨激昂,等人家回來了之後,出錢出力之後,讓人家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吧?”
沒有好處而號召來的人,這辦法隻能用一次。
下次人家就不吃這個餅了。
那至少,給在城裏留個功德碑吧。
把名字給人家刻上去也行,也是一種榮耀。
名和利,總要挑一個給人家。
“那殿下,可是想到什麽了?”薑確問道。
“暫時沒有什麽辦法,但是,不管是河堤旁邊,還是城中,我想著,立兩個功德碑。”李複說道:“為了臨潁縣重建做出貢獻的人,不應該被埋沒,至少讓後來人,得知道,曾經有這麽一幫人,為這出工出力了。”
“包括趙都尉帶來的軍隊,名字也要落在那上頭,這段時間以來,最累最苦的,就是他們了。”李複摩挲著自己的下巴說道。
眼下把這個消息擴散出去的話,能再次讓低落的士氣高昂一段時間,甭管多長時間,有用就行。
人們的疲憊,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了,需要為他們注入新的活力。
這就是李複一下午所想出來的,暫時管用的辦法。
至於再往後,這個buff能持續多長時間,李複就不清楚了。
他能像的招都想了。
連續一個半月,每天的時間都安排的都很滿,軍士們也是叫苦不迭。
畢竟,全都是高強度的勞動。
“殿下此舉,大善。”閻立德眼神裏泛著興奮的光芒。
刻碑留名,流芳千古。
這會使得多少人心動啊。
而且,重建臨潁,本身就是壯舉,刻碑絲毫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