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提點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此看起來,這個孫龜年,倒不像是出身什麽世家大戶,像大唐萬千縣官一樣,普普通通。
普通點好啊,普通一些,裏麵就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繞了。
這樣,即便是未來他們撤出臨潁城,接管這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也不會被其他什麽所影響到。
“來的也是時候。”李複笑道:“坐下聊。”
“是。”孫龜年拱手應聲。
這一個照麵,李複便能看得出來,這個孫龜年,倒也是個規規矩矩的人,至少看上去比較踏實。
若是真出身於什麽高門大戶,那可就不是這般氣質了。
李複在長安城也是見過那些人物的,畢竟,長安城嘛,站在樓上扔個秤砣下去砸個人,都能砸到那麽一兩個高門大戶出身的。
“來這邊之前,在村子裏轉了嗎?”李複問道。
“去轉著看了看,見到災民們都已經安置妥當了。”孫龜年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著。
他這個時間到這邊,總顯得有些不太合適。
但是這也不是他的本意,因為朝廷的任命下來之後,他才能收拾東西來上任,而等到了朝廷的詔書之後,他也是沒敢耽誤,立馬就趕過來了。
“不容易啊,讓著上千人都有住的地方,可是折騰了挺長日子的,從我和閻少匠還有薑少匠他們一起過來,到現在,這都三個月過去了。”李複說道:“我估摸著,年前我們就得回長安城了,到時候這邊一切就有勞縣君了。”
“殿下客氣了,這是下官的分內之事。”孫龜年連忙拱手說著:“即便是殿下不在臨潁縣,下官也一定兢兢業業,與全縣人一同繼續恢複往日的生活。”
“恩,不錯。”李複讚揚了一句:“孫縣君,隨我來。”
李複起身帶著孫龜年來到了掛地圖的架子前。
“你來這邊上任,作為臨潁縣的父母官,對於臨潁的基礎情況是要多了解一些的,目前這裏是咱們所在的地方。”李複伸手指了指地圖上的位置。
“這邊就是臨潁縣新城所在的區域,這一整片都是,未來官府衙門要修在這裏,正中央,這片空地已經預留出來了。”李複接著為孫龜年講解:“當然,目前還沒有來得及修建衙門,所以孫縣君恐怕要委屈一段時間了。”
孫龜年微笑著搖了搖頭,表示這不打緊,隻要跟臨潁縣其他人一樣,暫且有個住的地方就可以了,這裏是受過水災的地方,要求也就沒有那麽多了。
反正如今他是孤身一人前來上任,等到都安置好了,一切都安頓下來之後,再將家裏人給接過來。
“眼下材料和人都是現成的,這陣子,大家夥都在為了過冬做準備。”李複說道:“冬日裏空閑下來,可以召集安置下來的人,修建縣衙。”李複說道:“糧食還有一些,不過,得緊著點用了,不然過完年,就得挨餓了。”
李複重新回到書案邊,取了賬本,交給了孫龜年。
“這賬本上記錄了糧食物資的情況,包括現如今庫房裏還剩下多少,以及以往的開銷,看過之後,剩下的糧食該如何分配,就有勞孫縣君了。”
孫龜年雙手鄭重的接過李複手上的賬本。
他心中也清楚,到了這個時候,這邊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事情也到頭了,人家涇陽王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了。
臨近年關,人家也是時候該回長安城了。
臨潁縣的事情做到這個份上,李複即便是再留在這裏意義也不大,因此,便決定聽詔,回長安去。
“孫縣君,還有一件事。”李複轉過身來看向孫龜年。
“殿下請講。”孫龜年躬身應聲。
“臨潁成旁邊有塊地,我已經讓閻少匠劃分出來了,那塊地,不要動。”李複說道:“後續,還有用。”
“是。”孫龜年應聲。
臨潁縣一場大水結束之後,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地,既然涇陽王說要留出來,那就留出來便是了。
李複滿意的點點頭。
“恩,過些天,我就要和閻少匠他們啟程回長安了,孫縣君,到時候你肩膀上的擔子,就重起來了,這些天趁著閻少匠還在,你還是多跟在他身邊,多了解了解新的臨潁城吧。”李複笑道:“便是本王,往後要在臨潁城做的事情,也不少,至少,都是對當地百姓有好處的,對你的政績也是有好處的。”
“就這麽跟孫縣君說吧,一切,都跟那塊地有關係,往後臨潁城是否能發達起來,就看那塊地了。”李複笑道。
“下官明白了。”孫龜年連忙拱手。
涇陽王這是在點自己呢。
好好幹,將來,還是有前途的。
臨潁縣因為一場大水,朝廷肯定會看到這個地方的,未來一年之內,臨潁縣恢複到什麽樣子,朝廷也會上心,加上涇陽王在這裏要了一塊地,可能還要在這裏做些什麽。
那臨潁縣這個地方,等同於時時刻刻都在被朝廷關注著。
“言盡於此,孫縣君,我要暫且休息了。”
“是,殿下,下官告退。”孫龜年拱手,躬著身子退出了李複的營帳。
入了冬,李複和閻立德兩人也收拾妥當,和趙衝的大部隊一起,要離開臨潁縣,返回長安去。
一大早,軍隊拔營,將士們都在收拾營地裏的東西。
來的時候,東西帶了一大堆,走的時候,也就隻有車馬營帳,盔甲武器了。
那些能用的物資,多數都給了當地的災民,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下去。
連做飯的鍋,都送出去一半,至於回去的路上,大家夥一湊合,也就那麽幾天的功夫,等到了長安城之後,跟上頭申請,最多兵部再將這些送出去的物資,重新撥調一批給他們。
他們反正是餓不著的。
這麽多天的同甘共苦之下,他們跟臨潁的災民們,早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李複的話很觸動他們,即便不是自家的父老鄉親,那也是袍澤家的父老鄉親。
都是親人。
能幫則幫,哪兒有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受難而不管不顧的。
普通點好啊,普通一些,裏麵就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繞了。
這樣,即便是未來他們撤出臨潁城,接管這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也不會被其他什麽所影響到。
“來的也是時候。”李複笑道:“坐下聊。”
“是。”孫龜年拱手應聲。
這一個照麵,李複便能看得出來,這個孫龜年,倒也是個規規矩矩的人,至少看上去比較踏實。
若是真出身於什麽高門大戶,那可就不是這般氣質了。
李複在長安城也是見過那些人物的,畢竟,長安城嘛,站在樓上扔個秤砣下去砸個人,都能砸到那麽一兩個高門大戶出身的。
“來這邊之前,在村子裏轉了嗎?”李複問道。
“去轉著看了看,見到災民們都已經安置妥當了。”孫龜年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著。
他這個時間到這邊,總顯得有些不太合適。
但是這也不是他的本意,因為朝廷的任命下來之後,他才能收拾東西來上任,而等到了朝廷的詔書之後,他也是沒敢耽誤,立馬就趕過來了。
“不容易啊,讓著上千人都有住的地方,可是折騰了挺長日子的,從我和閻少匠還有薑少匠他們一起過來,到現在,這都三個月過去了。”李複說道:“我估摸著,年前我們就得回長安城了,到時候這邊一切就有勞縣君了。”
“殿下客氣了,這是下官的分內之事。”孫龜年連忙拱手說著:“即便是殿下不在臨潁縣,下官也一定兢兢業業,與全縣人一同繼續恢複往日的生活。”
“恩,不錯。”李複讚揚了一句:“孫縣君,隨我來。”
李複起身帶著孫龜年來到了掛地圖的架子前。
“你來這邊上任,作為臨潁縣的父母官,對於臨潁的基礎情況是要多了解一些的,目前這裏是咱們所在的地方。”李複伸手指了指地圖上的位置。
“這邊就是臨潁縣新城所在的區域,這一整片都是,未來官府衙門要修在這裏,正中央,這片空地已經預留出來了。”李複接著為孫龜年講解:“當然,目前還沒有來得及修建衙門,所以孫縣君恐怕要委屈一段時間了。”
孫龜年微笑著搖了搖頭,表示這不打緊,隻要跟臨潁縣其他人一樣,暫且有個住的地方就可以了,這裏是受過水災的地方,要求也就沒有那麽多了。
反正如今他是孤身一人前來上任,等到都安置好了,一切都安頓下來之後,再將家裏人給接過來。
“眼下材料和人都是現成的,這陣子,大家夥都在為了過冬做準備。”李複說道:“冬日裏空閑下來,可以召集安置下來的人,修建縣衙。”李複說道:“糧食還有一些,不過,得緊著點用了,不然過完年,就得挨餓了。”
李複重新回到書案邊,取了賬本,交給了孫龜年。
“這賬本上記錄了糧食物資的情況,包括現如今庫房裏還剩下多少,以及以往的開銷,看過之後,剩下的糧食該如何分配,就有勞孫縣君了。”
孫龜年雙手鄭重的接過李複手上的賬本。
他心中也清楚,到了這個時候,這邊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事情也到頭了,人家涇陽王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了。
臨近年關,人家也是時候該回長安城了。
臨潁縣的事情做到這個份上,李複即便是再留在這裏意義也不大,因此,便決定聽詔,回長安去。
“孫縣君,還有一件事。”李複轉過身來看向孫龜年。
“殿下請講。”孫龜年躬身應聲。
“臨潁成旁邊有塊地,我已經讓閻少匠劃分出來了,那塊地,不要動。”李複說道:“後續,還有用。”
“是。”孫龜年應聲。
臨潁縣一場大水結束之後,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地,既然涇陽王說要留出來,那就留出來便是了。
李複滿意的點點頭。
“恩,過些天,我就要和閻少匠他們啟程回長安了,孫縣君,到時候你肩膀上的擔子,就重起來了,這些天趁著閻少匠還在,你還是多跟在他身邊,多了解了解新的臨潁城吧。”李複笑道:“便是本王,往後要在臨潁城做的事情,也不少,至少,都是對當地百姓有好處的,對你的政績也是有好處的。”
“就這麽跟孫縣君說吧,一切,都跟那塊地有關係,往後臨潁城是否能發達起來,就看那塊地了。”李複笑道。
“下官明白了。”孫龜年連忙拱手。
涇陽王這是在點自己呢。
好好幹,將來,還是有前途的。
臨潁縣因為一場大水,朝廷肯定會看到這個地方的,未來一年之內,臨潁縣恢複到什麽樣子,朝廷也會上心,加上涇陽王在這裏要了一塊地,可能還要在這裏做些什麽。
那臨潁縣這個地方,等同於時時刻刻都在被朝廷關注著。
“言盡於此,孫縣君,我要暫且休息了。”
“是,殿下,下官告退。”孫龜年拱手,躬著身子退出了李複的營帳。
入了冬,李複和閻立德兩人也收拾妥當,和趙衝的大部隊一起,要離開臨潁縣,返回長安去。
一大早,軍隊拔營,將士們都在收拾營地裏的東西。
來的時候,東西帶了一大堆,走的時候,也就隻有車馬營帳,盔甲武器了。
那些能用的物資,多數都給了當地的災民,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下去。
連做飯的鍋,都送出去一半,至於回去的路上,大家夥一湊合,也就那麽幾天的功夫,等到了長安城之後,跟上頭申請,最多兵部再將這些送出去的物資,重新撥調一批給他們。
他們反正是餓不著的。
這麽多天的同甘共苦之下,他們跟臨潁的災民們,早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李複的話很觸動他們,即便不是自家的父老鄉親,那也是袍澤家的父老鄉親。
都是親人。
能幫則幫,哪兒有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受難而不管不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