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課業繁重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錢花出去之後才是錢,堆在庫房裏,那就隻是等著生鏽的銅料。
抬進去的時候金燦燦的,再掏出來的時候,那都綠了。
即便是現在,庫房裏的那些銅錢,有的也都開始發綠了。
李複和李淵開心的聊著天,一邊的三位老臣焦急的等著他們談論那特等茶的價錢,結果等了良久,兩局麻將都打完了,這叔侄倆人也沒說那特等茶多少錢的事。
站在旁邊那個姓胡的忍不住了。
“陛下,涇陽王殿下,方才老臣聽陛下與涇陽王殿下談論特等茶,老臣好奇,鬥膽一問,不知那特等茶若是放在茶鋪裏,售價幾何?”
“恩?售價?”李複看向那位老臣。
“是啊,既然是要對外出售,總是要有個價錢的。”
“那不一定。”李複回應他:“這東西,有價無市的,自然不能用價錢來衡量,一開始,是想要表達一番心意的,隻是因為賑災給耽誤了,如今舊事重提,我這一時之間,也不好定啊。”
李複故意回應的模棱兩可。
“那就按照你原先的想法來嗎,早就準備好了,隻不過改了改時間而已,你也用不著為難。”李淵出聲說道。
“那行,那小侄就還按照原先的想法去做就是了。”李複應聲。
幾句話聊下來,還是沒有問出這特等茶的售價。
但是,這話已經聊到這個地步了,他們也就不好意思再開口詢問了。
為官多年,都是人精,明擺著問了也不會告訴他們的。
恐怕,還有一層原因便是這特等茶的確貴重。
“說起來,你這走了小半年的時間,承乾和青雀他們都想你了。”李淵說道。
“今日出了這大安宮,小侄就去東宮見一見承乾。”李複一邊打牌一邊說道:“讓內侍將青雀和麗質也帶過去。”
“這說起來,你如今也是太子少傅了啊。”李淵說道:“承乾那孩子,又是你的侄兒,你得多上上心啊。”
李複連連點頭:“是,小侄曉得了,隻是,這馬上就要過年了,東宮和弘文館的師傅們,還在授課嗎?”
太子的老師有好幾個,但是李承乾的課業,並非是全部在東宮之中完成。
尋常時候上課,是要去弘文館的,在弘文館中,學習經史書法。
弘文館中的學生不多,也就十幾個,都是皇族貴戚,高官子弟。
李承乾這個太子在弘文館學習,一來是弘文館中教授可也的都是天下有名的飽學之士。
二來,弘文館的這十幾個學生,也是一個圈子,身為太子,跟高官子弟自小相熟,等到將來,太子身邊就有人了。
等到弘文館課業結束之後,李承乾回到東宮,才是跟著太子的老師學習的時候。
李複當初接了太子少傅這活兒......這官職之後,趙德明便跟李複說的清楚,李承乾一天的課業時間,課業地點,聽的李複直咋舌。
難怪後來孩子魔怔了,都這麽努力了,他爹還是覺得孩子做的不夠,一天天拉拉著個驢臉給他加壓。
然後在轉頭樂樂嗬嗬的跟老四享受父子天倫之樂去了。
這擱誰誰扛得住?
“弘文館裏的人,也是朝中官員,到了元日,有七天的休沐時間。”李淵說道:“元日前夕,還是要上課的,休沐也是自元日開始。”
“那元日還有大朝會呢。”李複無奈說道。
這相當於啥,公司給放七天假,但是頭一天,來公司參加年會。
那假期也就是六天了。
一想到李承乾連除夕當天都得上課,怎麽看都覺得,這孩子慘哦。
連個寒暑假都莫得。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人家家裏真的有皇位要繼承,對於繼承人的培養,能不上心嗎?
“那年前小侄還真得帶著孩子們玩一天了。”李複對李淵說道:“過年前後都不能休息,想想都覺得累得慌。”
“這有什麽累的,都是這麽過來的。”李淵說道:“不然你先前說朕經史子集,文章典故信手拈來是怎麽來的?這都是早年間下的苦功夫,肚子裏的墨水啊,那也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
他小時候也是這般,年紀小,偌大的一個國公府,他當家做主,不努力能怎麽辦呢?
“侄兒小時候,也讀書。”李複笑了笑:“不過那時候家裏條件有限,讀的也都是些尋常所能見到的啟蒙書籍,再深奧一些的,小侄就沒讀過了,後來長大了,手裏有點餘錢了,就去買書回來,看著打發時間,也僅此而已。”
背書?背書是不可能背書的,好端端的他幹嘛想不開?
“以前也真是苦了你了。”
李複一聽李淵這話,連忙擺手。
“不苦不苦,一點都不苦。”李複笑道。
真要是在老李家本家長大,從小讀書,練武,君子六藝統統都要學,那真是遭老罪了。
不過也是吃多少苦,得多少果。
隻是現如今的李複,不是幼年的李複,他這輩子不想吃學習的苦。
學習這東西,李複可以主動上下其手,但是對方不能對他強來。
在大安宮打了幾圈麻將之後,李複就要告辭了,他要去一趟弘文館,正好這時候是弘文館那邊的上課時間,他去溜達溜達,看看李承乾和李泰。
李泰也在弘文館上學呢。
臨走之前,李複還叮囑李淵讓他晚上回去看兩眼賬本,順帶著麵不改色的去老頭身邊撈了倆金幣揣袖子裏了。
回去研究研究純度怎麽樣。
才不是因為剛才李淵賞賜給他的籌碼,又回到了李淵手裏。
李複在宮中忙著走親戚,長安城裏,長孫安業見了李孝常的人。
這半年來,李孝常一直在做準備。
“封德彝死了,宇文士及被罷免,朝裏咱們損失了兩位老臣,長孫無忌做了右仆射之後,咱們在朝中,是愈發的舉步艱難了。”長孫安業說道:“等了這麽久,是時候動手了。”
“咱們的人,已經都在長安城外聚齊了.......”
“那咱們,確定一下各自的任務。”
抬進去的時候金燦燦的,再掏出來的時候,那都綠了。
即便是現在,庫房裏的那些銅錢,有的也都開始發綠了。
李複和李淵開心的聊著天,一邊的三位老臣焦急的等著他們談論那特等茶的價錢,結果等了良久,兩局麻將都打完了,這叔侄倆人也沒說那特等茶多少錢的事。
站在旁邊那個姓胡的忍不住了。
“陛下,涇陽王殿下,方才老臣聽陛下與涇陽王殿下談論特等茶,老臣好奇,鬥膽一問,不知那特等茶若是放在茶鋪裏,售價幾何?”
“恩?售價?”李複看向那位老臣。
“是啊,既然是要對外出售,總是要有個價錢的。”
“那不一定。”李複回應他:“這東西,有價無市的,自然不能用價錢來衡量,一開始,是想要表達一番心意的,隻是因為賑災給耽誤了,如今舊事重提,我這一時之間,也不好定啊。”
李複故意回應的模棱兩可。
“那就按照你原先的想法來嗎,早就準備好了,隻不過改了改時間而已,你也用不著為難。”李淵出聲說道。
“那行,那小侄就還按照原先的想法去做就是了。”李複應聲。
幾句話聊下來,還是沒有問出這特等茶的售價。
但是,這話已經聊到這個地步了,他們也就不好意思再開口詢問了。
為官多年,都是人精,明擺著問了也不會告訴他們的。
恐怕,還有一層原因便是這特等茶的確貴重。
“說起來,你這走了小半年的時間,承乾和青雀他們都想你了。”李淵說道。
“今日出了這大安宮,小侄就去東宮見一見承乾。”李複一邊打牌一邊說道:“讓內侍將青雀和麗質也帶過去。”
“這說起來,你如今也是太子少傅了啊。”李淵說道:“承乾那孩子,又是你的侄兒,你得多上上心啊。”
李複連連點頭:“是,小侄曉得了,隻是,這馬上就要過年了,東宮和弘文館的師傅們,還在授課嗎?”
太子的老師有好幾個,但是李承乾的課業,並非是全部在東宮之中完成。
尋常時候上課,是要去弘文館的,在弘文館中,學習經史書法。
弘文館中的學生不多,也就十幾個,都是皇族貴戚,高官子弟。
李承乾這個太子在弘文館學習,一來是弘文館中教授可也的都是天下有名的飽學之士。
二來,弘文館的這十幾個學生,也是一個圈子,身為太子,跟高官子弟自小相熟,等到將來,太子身邊就有人了。
等到弘文館課業結束之後,李承乾回到東宮,才是跟著太子的老師學習的時候。
李複當初接了太子少傅這活兒......這官職之後,趙德明便跟李複說的清楚,李承乾一天的課業時間,課業地點,聽的李複直咋舌。
難怪後來孩子魔怔了,都這麽努力了,他爹還是覺得孩子做的不夠,一天天拉拉著個驢臉給他加壓。
然後在轉頭樂樂嗬嗬的跟老四享受父子天倫之樂去了。
這擱誰誰扛得住?
“弘文館裏的人,也是朝中官員,到了元日,有七天的休沐時間。”李淵說道:“元日前夕,還是要上課的,休沐也是自元日開始。”
“那元日還有大朝會呢。”李複無奈說道。
這相當於啥,公司給放七天假,但是頭一天,來公司參加年會。
那假期也就是六天了。
一想到李承乾連除夕當天都得上課,怎麽看都覺得,這孩子慘哦。
連個寒暑假都莫得。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人家家裏真的有皇位要繼承,對於繼承人的培養,能不上心嗎?
“那年前小侄還真得帶著孩子們玩一天了。”李複對李淵說道:“過年前後都不能休息,想想都覺得累得慌。”
“這有什麽累的,都是這麽過來的。”李淵說道:“不然你先前說朕經史子集,文章典故信手拈來是怎麽來的?這都是早年間下的苦功夫,肚子裏的墨水啊,那也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
他小時候也是這般,年紀小,偌大的一個國公府,他當家做主,不努力能怎麽辦呢?
“侄兒小時候,也讀書。”李複笑了笑:“不過那時候家裏條件有限,讀的也都是些尋常所能見到的啟蒙書籍,再深奧一些的,小侄就沒讀過了,後來長大了,手裏有點餘錢了,就去買書回來,看著打發時間,也僅此而已。”
背書?背書是不可能背書的,好端端的他幹嘛想不開?
“以前也真是苦了你了。”
李複一聽李淵這話,連忙擺手。
“不苦不苦,一點都不苦。”李複笑道。
真要是在老李家本家長大,從小讀書,練武,君子六藝統統都要學,那真是遭老罪了。
不過也是吃多少苦,得多少果。
隻是現如今的李複,不是幼年的李複,他這輩子不想吃學習的苦。
學習這東西,李複可以主動上下其手,但是對方不能對他強來。
在大安宮打了幾圈麻將之後,李複就要告辭了,他要去一趟弘文館,正好這時候是弘文館那邊的上課時間,他去溜達溜達,看看李承乾和李泰。
李泰也在弘文館上學呢。
臨走之前,李複還叮囑李淵讓他晚上回去看兩眼賬本,順帶著麵不改色的去老頭身邊撈了倆金幣揣袖子裏了。
回去研究研究純度怎麽樣。
才不是因為剛才李淵賞賜給他的籌碼,又回到了李淵手裏。
李複在宮中忙著走親戚,長安城裏,長孫安業見了李孝常的人。
這半年來,李孝常一直在做準備。
“封德彝死了,宇文士及被罷免,朝裏咱們損失了兩位老臣,長孫無忌做了右仆射之後,咱們在朝中,是愈發的舉步艱難了。”長孫安業說道:“等了這麽久,是時候動手了。”
“咱們的人,已經都在長安城外聚齊了.......”
“那咱們,確定一下各自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