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不差錢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人一邊說著一邊進了前廳,在廳中落座。
“老趙,準備好茶。”李複說道:“另外,通知廚房那邊,準備酒席,好酒好菜,招呼起來。”
“是。”老趙拱手應聲。
眾人落座不多時,茶水端了上來。
“朝中旱災的事情,可是已經處理的有眉目了?”李複好奇問道。
“有了解決的辦法,其餘的,按部就班的去做就是了。”李世民也是鬆了一口氣。
“商隊那邊,應該已經在往關中趕了吧?”李複問道。
當初給商隊的命令就是,糧食一旦進入關中,就直奔長安。
國庫徹底開放,糧食全都放出去,一點都不剩,等到糧食收上來之後,必定是要先填充國庫的。
國庫是朝廷的底氣,國庫要是空空如也了,朝廷可就要搖搖欲墜了。
“第一批糧食已經收到,入了國庫了。”房玄齡說道:“也算是讓戶部那邊更加安心了許多,就是不知道,這次商隊從南方往這邊運糧食,能送來多少了。”
“調集的錢財,多達百萬貫,我琢磨著,從南方那邊收糧食,可能都用不上。”李複沉吟著說道。
畢竟,自家的商隊,除卻商隊一路上的吃喝拉撒之外,成本用不了多少。
而且走水路的成本比走陸地上,還要節省一些。
雇傭船隻,還有多餘出來的雇傭車馬的費用是一大筆。
最終按照收購糧食能用上的錢財算作七十萬貫,那也不少了。
今年北方的糧價上漲了不少,七錢一鬥,一石糧食七十錢。
而南方相對便宜一些,也要到五十錢一石。
按照這個價錢換算的話,一百石糧食,五貫錢,七十萬貫錢全都花出去收購成糧食,長安國庫糧倉填滿之餘還能順手填一填隔壁洛陽的含嘉倉。
洛陽的含嘉倉可是天下第一大倉,整個中原王朝,最大的糧倉。
但凡有點什麽事,都要從含嘉倉中調撥糧食。
整個含嘉倉要是全都填滿糧食,能夠存儲將近六百萬石糧。
雖然調撥了這麽多錢去購置糧食,可是總歸來說,收不上這麽多糧食來,錢自然也是花不完的。
可花不完歸花不完,整個關中都鬧饑荒,鬧糧荒,朝廷手裏有糧,心中才不慌。
等到長安城這邊的糧倉都滿滿當當之後,才會用剩下的糧食,全都充入到含嘉倉當中去。
這麽說吧,估摸著十年之內,含嘉倉不會是滿糧狀態。
自武德年到貞觀年,含嘉倉那邊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進去的少,出來的多。
不過,到現在,含嘉倉的糧食,也沒有見底。
含嘉倉,一聽都知道是糧倉,實際上,它叫含嘉倉城,自隋煬帝修好了運河之後,到如今,這座倉城已經是大運河最重要的配套設施了。
朝廷的規定,洛陽以東的所有租米全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運至陝州。
“就看南方那邊能收購到多少糧食了。”李複說道:“錢倒不是問題。”
反正總歸是有人買單的。
而廳中眾人一聽李複這豪爽的言語,都不知道該怎麽接這話了。
在長安城,在皇宮,在兩儀殿的時候。
他們才湊在一塊算了一筆賬,說打突厥,國力尚且不夠,沒錢沒糧的。
陛下還因此而不悅。
到了這莊子上,往這兒一坐,怎麽就錢倒不成問題了?
好家夥,涇陽王這口氣,多久沒吃芹菜了。
“反正趁著這個時候,大刀闊斧的幹唄,正好也能通過商隊,摸一摸南方的糧食情況。”李複說道:“朝廷手裏有糧食了,幹什麽不成?”
李世民聽到這話,眼睛一亮。
“那你說,如果朝廷有糧食了,打草原突厥,如何?”李世民問道。
他還是不死心,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一口氣可以憋著,但是絕對不能憋太久。
“打草原?”李複想了想,不遠了,曆史上貞觀四年就把這事兒給幹完了,眼下的話,應該隻差一個機會了。
李世民點點頭。
“沒錯,打草原。”
“打草原,也不是不可以。”李複說道:“差一個機會,朝廷不是把趙德言給派過去了嗎?趙德言那裏有消息了嗎?還有,百騎司對草原上的情報掌控如何?別隻盯著糧倉看啊,盯著糧倉,十年之內都不一定能準備充足起來。”
“咱們在準備,在積攢,那草原上跟咱們一樣,不也是靠著時間累積嗎?”
所以趙德言這個攪屎棍子可是太重要了。
大唐在積攢力量,而草原上也是如此,但是趙德言去了草原上之後,就不一樣了。
那玩意兒,對於草原來說,完全是個拖後腿的,還是個不定時炸彈。
另外,百騎司成立之後沒多久,就有一支隊伍北上了,隱藏在草原上,用不同的身份混在各個部落當中,想方設法的往長安傳遞草原上的消息。
打仗隻打後勤嗎?
還有情報,時間差。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如今李複這宅子的前廳之中,沒有旁人,在場的人,跟兩儀殿裏的配置是大差不差的。
就是少了幾個武將在。
“趙德言的確是過去有一段日子了。”李世民才想起來這個人:“草原上雖然有百騎司的人在,但是情報傳遞不易,最新的消息,還沒有送到長安來,我打算,再派個使節前往突厥,穩住那邊,畢竟,關中的旱災嚴重,若是消息傳到突厥人耳朵裏,難免他們又起什麽歪心思。”
趁火打劫,這是突厥人的老套路了。
但凡南邊有點什麽動靜,他們就會蠢蠢欲動。
李複聞言,臉上的表情有點精彩。
出使突厥帶的這個人選,自己好像知道是誰了。
罵了李靖大半輩子的那個,唐儉。
本來在突厥跟頡利可汗聊的好好的,李靖帶人就踹了突厥的汗帳,兵荒馬亂的,唐儉差點死在那。
唐儉如今都是禮部侍郎了,還有莒國公的爵位在身上,當初還是天策府的長史,一路走來都人生巔峰了,正是功成名就的時候。
“老趙,準備好茶。”李複說道:“另外,通知廚房那邊,準備酒席,好酒好菜,招呼起來。”
“是。”老趙拱手應聲。
眾人落座不多時,茶水端了上來。
“朝中旱災的事情,可是已經處理的有眉目了?”李複好奇問道。
“有了解決的辦法,其餘的,按部就班的去做就是了。”李世民也是鬆了一口氣。
“商隊那邊,應該已經在往關中趕了吧?”李複問道。
當初給商隊的命令就是,糧食一旦進入關中,就直奔長安。
國庫徹底開放,糧食全都放出去,一點都不剩,等到糧食收上來之後,必定是要先填充國庫的。
國庫是朝廷的底氣,國庫要是空空如也了,朝廷可就要搖搖欲墜了。
“第一批糧食已經收到,入了國庫了。”房玄齡說道:“也算是讓戶部那邊更加安心了許多,就是不知道,這次商隊從南方往這邊運糧食,能送來多少了。”
“調集的錢財,多達百萬貫,我琢磨著,從南方那邊收糧食,可能都用不上。”李複沉吟著說道。
畢竟,自家的商隊,除卻商隊一路上的吃喝拉撒之外,成本用不了多少。
而且走水路的成本比走陸地上,還要節省一些。
雇傭船隻,還有多餘出來的雇傭車馬的費用是一大筆。
最終按照收購糧食能用上的錢財算作七十萬貫,那也不少了。
今年北方的糧價上漲了不少,七錢一鬥,一石糧食七十錢。
而南方相對便宜一些,也要到五十錢一石。
按照這個價錢換算的話,一百石糧食,五貫錢,七十萬貫錢全都花出去收購成糧食,長安國庫糧倉填滿之餘還能順手填一填隔壁洛陽的含嘉倉。
洛陽的含嘉倉可是天下第一大倉,整個中原王朝,最大的糧倉。
但凡有點什麽事,都要從含嘉倉中調撥糧食。
整個含嘉倉要是全都填滿糧食,能夠存儲將近六百萬石糧。
雖然調撥了這麽多錢去購置糧食,可是總歸來說,收不上這麽多糧食來,錢自然也是花不完的。
可花不完歸花不完,整個關中都鬧饑荒,鬧糧荒,朝廷手裏有糧,心中才不慌。
等到長安城這邊的糧倉都滿滿當當之後,才會用剩下的糧食,全都充入到含嘉倉當中去。
這麽說吧,估摸著十年之內,含嘉倉不會是滿糧狀態。
自武德年到貞觀年,含嘉倉那邊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進去的少,出來的多。
不過,到現在,含嘉倉的糧食,也沒有見底。
含嘉倉,一聽都知道是糧倉,實際上,它叫含嘉倉城,自隋煬帝修好了運河之後,到如今,這座倉城已經是大運河最重要的配套設施了。
朝廷的規定,洛陽以東的所有租米全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運至陝州。
“就看南方那邊能收購到多少糧食了。”李複說道:“錢倒不是問題。”
反正總歸是有人買單的。
而廳中眾人一聽李複這豪爽的言語,都不知道該怎麽接這話了。
在長安城,在皇宮,在兩儀殿的時候。
他們才湊在一塊算了一筆賬,說打突厥,國力尚且不夠,沒錢沒糧的。
陛下還因此而不悅。
到了這莊子上,往這兒一坐,怎麽就錢倒不成問題了?
好家夥,涇陽王這口氣,多久沒吃芹菜了。
“反正趁著這個時候,大刀闊斧的幹唄,正好也能通過商隊,摸一摸南方的糧食情況。”李複說道:“朝廷手裏有糧食了,幹什麽不成?”
李世民聽到這話,眼睛一亮。
“那你說,如果朝廷有糧食了,打草原突厥,如何?”李世民問道。
他還是不死心,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一口氣可以憋著,但是絕對不能憋太久。
“打草原?”李複想了想,不遠了,曆史上貞觀四年就把這事兒給幹完了,眼下的話,應該隻差一個機會了。
李世民點點頭。
“沒錯,打草原。”
“打草原,也不是不可以。”李複說道:“差一個機會,朝廷不是把趙德言給派過去了嗎?趙德言那裏有消息了嗎?還有,百騎司對草原上的情報掌控如何?別隻盯著糧倉看啊,盯著糧倉,十年之內都不一定能準備充足起來。”
“咱們在準備,在積攢,那草原上跟咱們一樣,不也是靠著時間累積嗎?”
所以趙德言這個攪屎棍子可是太重要了。
大唐在積攢力量,而草原上也是如此,但是趙德言去了草原上之後,就不一樣了。
那玩意兒,對於草原來說,完全是個拖後腿的,還是個不定時炸彈。
另外,百騎司成立之後沒多久,就有一支隊伍北上了,隱藏在草原上,用不同的身份混在各個部落當中,想方設法的往長安傳遞草原上的消息。
打仗隻打後勤嗎?
還有情報,時間差。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如今李複這宅子的前廳之中,沒有旁人,在場的人,跟兩儀殿裏的配置是大差不差的。
就是少了幾個武將在。
“趙德言的確是過去有一段日子了。”李世民才想起來這個人:“草原上雖然有百騎司的人在,但是情報傳遞不易,最新的消息,還沒有送到長安來,我打算,再派個使節前往突厥,穩住那邊,畢竟,關中的旱災嚴重,若是消息傳到突厥人耳朵裏,難免他們又起什麽歪心思。”
趁火打劫,這是突厥人的老套路了。
但凡南邊有點什麽動靜,他們就會蠢蠢欲動。
李複聞言,臉上的表情有點精彩。
出使突厥帶的這個人選,自己好像知道是誰了。
罵了李靖大半輩子的那個,唐儉。
本來在突厥跟頡利可汗聊的好好的,李靖帶人就踹了突厥的汗帳,兵荒馬亂的,唐儉差點死在那。
唐儉如今都是禮部侍郎了,還有莒國公的爵位在身上,當初還是天策府的長史,一路走來都人生巔峰了,正是功成名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