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圖謀名聲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上的朝臣們連忙拱手,作洗耳恭聽狀。
“你們呢,各自也有各自的道理,朕想了想,朝廷的確是不合適派遣什麽官員去監督,但是,此事,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朝廷可以補派遣官員,因此,這就不算做事公事。”
“但是,做善事,這是好事,是私事,也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事情,朕知道,涇陽王府沒有那麽多的人手,想要將這件事做的好,人少了可不行,大家還是要群策群力的。”李世民緩緩開口:“因此,慈善的事情,要抱團去做,有一份這樣的心,付出這樣的行動,對於百姓來說是好事,對於參與進去的人來說,行善積德,也是好事。”
“凡事,都要有個領頭的,此事涇陽王開了先河,但是朕若是說,參與進去的人,全都讓涇陽王來統轄,肯定會有人不服氣,就算是表麵沒什麽,心裏也會不舒服。”
“慈善會成立,以皇後為首。”李世民說道:“各家女眷可以積極參與進去,這些事情,就交給皇後和女眷們來辦吧,涇陽王那邊,朕去安排,如此一來,行善積德的好事,有更多的人參與進去了,有了監管,朝廷這邊,也不會耽誤正經事。”
李世民的話說白了就是,男人做男人該做的事情,既然在朝為官,就做好朝廷的事情,處理好朝政。
至於這些事情,若是自家想要參與,那便留給自家宅子裏的女眷去做就好了。
反正各家做善事的時候,也都是家中有地位的女眷出麵。
尤其是有災害的時候,開設粥棚,各家也都是當家的主母處理這些事情,甚至是帶著自家下人親臨現場,布施施粥。
做起這些事情來,或許她們比朝堂上的這些官爺們更得心應手。
女人們比起男人們,總是心思細膩一些,同情心也比朝堂上這幫官員們多一些。
“朕知道你們有些人的心思是怎麽樣的。”李世民臉上露出一抹譏諷的笑容。
有幾個朝臣連忙低頭,做鵪鶉狀。
“有的人,信不過涇陽王,但是,皇後參與進去了,你們,也信不過皇後嗎?”
“臣等不敢。”眾人連稱不敢。
“除卻皇後之外,還會有朝中重臣的家眷參與進去,若是連她們都不相信,朕倒是想要問問,你們,相信誰啊?”李世民眯著眼睛看著眾人。
“臣等相信皇後娘娘,也相信陛下。”
李世民嗬嗬一笑。
“長孫無忌。”
“臣在。”長孫無忌應聲。
“皇後為首的慈善會,你怎麽看?”李世民問道。
“臣自然是鼎力支持,內子也會參與進去,協助皇後娘娘。”
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齡。
“房玄齡,你的夫人,曾經進過宮,朕也見過,回去說一說,說不定,她也是有興趣的。”
“是,是。”房玄齡笑了笑:“臣之妻,本就對行善積德這些事情,感興趣的很,前幾個月,也是天天忙活著在外麵施粥,有這樣的好事,她一定會更高興的。”
“恩。”李世民表態,又看向了魏征。
今天魏征倒是讓他很高興啊。
總算是說了點令人高興的話,沒有掃興。
當然,就算是掃興,掃的也不是他這個皇帝的興。
這就挺好啦。
李世民想想都覺得心中歡喜。
因為,實在是難得。
“魏征,你是良臣,是直臣,你家夫人,也參與進去。”
“陛下,臣.........”
“這是聖旨。”李世民態度強硬。
連魏征家裏的都參與進去了,這下,還有誰能說什麽?
魏征的夫人,那脾氣秉性跟魏征也是大差不差的,用李複的話來說,這一個被窩裏睡不出兩種人。
某種程度上,魏征的夫人,跟房玄齡的夫人,堪稱“帝國雙壁”了。
牆壁的壁。
能把皇帝的旨意擋在家門外的牆壁。
“是。”魏征拱手應聲。
罷了,也是件好事,而且是皇後牽頭,這事兒能做。
皇後娘娘跟陛下可是不一樣的。
朝堂上商議過,退朝之後,群臣心裏也有了譜兒。
這事兒,回去得好好想想,讓自家的夫人,也能湊進去。
各自心裏都明白,這可是博取名聲的好機會。
家中女眷在皇後娘娘麵前掛名,在百姓麵前留善名,最終這份名聲,都會落到自己身上去。
在朝堂上反對,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名。
名聲都讓涇陽王給得去了,那麽他們這些在朝堂上兢兢業業的官員算什麽?
百姓間有了什麽,朝廷官員做的事情,名聲不揚。
但是涇陽王大張旗鼓的砸錢做慈善,那名聲可是浩浩蕩蕩的就宣揚出去了。
相比之前,他們就不算什麽了。
這可不行。
你可以斂財,甚至可以貪,哪怕是打著做善事的名頭搞拍賣會,事後拍賣會的錢都裝在兜裏,都行。
但是你要做好人,要跟朝中官員搶名聲,搶功績,那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
合著好人都讓你給做了,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就全都是無能之輩。
旱災的事情也是如此。
這麽多人,最終討論出來的解決辦法就隻有發放乞食官文,讓關中百姓出關。
你一回來,停了官文,開始開國庫糧倉,開始南糧北運了.........
你怎麽就這麽有能耐呢?
實際上李複所做的事情,並非朝中官員沒有想到。
連李承乾都知道可以利用運河,將南方多出的糧食運送到關內來。
但是他們不提。
因為他們知道,眼下做不到,不好做,甚至是,來不及。
像李複這樣做,直接開國庫,當中出個萬一。
誰來扛著責任?最終萬一出個意外,誰來承擔這個後果?
沒有人願意去擔這樣一個風險。
而李複敢擔風險,他也有擔風險的底氣。
如果真要是失敗了,無非就是家底散幹淨了。
哪怕是南方糧食因此而漲價,他的家底,也足夠將國庫的糧食補回來。
當然,僅限糧食。
一個月補不齊,那就兩個月,如果錢不夠,麾下的產業繼續掙。
“你們呢,各自也有各自的道理,朕想了想,朝廷的確是不合適派遣什麽官員去監督,但是,此事,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朝廷可以補派遣官員,因此,這就不算做事公事。”
“但是,做善事,這是好事,是私事,也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事情,朕知道,涇陽王府沒有那麽多的人手,想要將這件事做的好,人少了可不行,大家還是要群策群力的。”李世民緩緩開口:“因此,慈善的事情,要抱團去做,有一份這樣的心,付出這樣的行動,對於百姓來說是好事,對於參與進去的人來說,行善積德,也是好事。”
“凡事,都要有個領頭的,此事涇陽王開了先河,但是朕若是說,參與進去的人,全都讓涇陽王來統轄,肯定會有人不服氣,就算是表麵沒什麽,心裏也會不舒服。”
“慈善會成立,以皇後為首。”李世民說道:“各家女眷可以積極參與進去,這些事情,就交給皇後和女眷們來辦吧,涇陽王那邊,朕去安排,如此一來,行善積德的好事,有更多的人參與進去了,有了監管,朝廷這邊,也不會耽誤正經事。”
李世民的話說白了就是,男人做男人該做的事情,既然在朝為官,就做好朝廷的事情,處理好朝政。
至於這些事情,若是自家想要參與,那便留給自家宅子裏的女眷去做就好了。
反正各家做善事的時候,也都是家中有地位的女眷出麵。
尤其是有災害的時候,開設粥棚,各家也都是當家的主母處理這些事情,甚至是帶著自家下人親臨現場,布施施粥。
做起這些事情來,或許她們比朝堂上的這些官爺們更得心應手。
女人們比起男人們,總是心思細膩一些,同情心也比朝堂上這幫官員們多一些。
“朕知道你們有些人的心思是怎麽樣的。”李世民臉上露出一抹譏諷的笑容。
有幾個朝臣連忙低頭,做鵪鶉狀。
“有的人,信不過涇陽王,但是,皇後參與進去了,你們,也信不過皇後嗎?”
“臣等不敢。”眾人連稱不敢。
“除卻皇後之外,還會有朝中重臣的家眷參與進去,若是連她們都不相信,朕倒是想要問問,你們,相信誰啊?”李世民眯著眼睛看著眾人。
“臣等相信皇後娘娘,也相信陛下。”
李世民嗬嗬一笑。
“長孫無忌。”
“臣在。”長孫無忌應聲。
“皇後為首的慈善會,你怎麽看?”李世民問道。
“臣自然是鼎力支持,內子也會參與進去,協助皇後娘娘。”
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齡。
“房玄齡,你的夫人,曾經進過宮,朕也見過,回去說一說,說不定,她也是有興趣的。”
“是,是。”房玄齡笑了笑:“臣之妻,本就對行善積德這些事情,感興趣的很,前幾個月,也是天天忙活著在外麵施粥,有這樣的好事,她一定會更高興的。”
“恩。”李世民表態,又看向了魏征。
今天魏征倒是讓他很高興啊。
總算是說了點令人高興的話,沒有掃興。
當然,就算是掃興,掃的也不是他這個皇帝的興。
這就挺好啦。
李世民想想都覺得心中歡喜。
因為,實在是難得。
“魏征,你是良臣,是直臣,你家夫人,也參與進去。”
“陛下,臣.........”
“這是聖旨。”李世民態度強硬。
連魏征家裏的都參與進去了,這下,還有誰能說什麽?
魏征的夫人,那脾氣秉性跟魏征也是大差不差的,用李複的話來說,這一個被窩裏睡不出兩種人。
某種程度上,魏征的夫人,跟房玄齡的夫人,堪稱“帝國雙壁”了。
牆壁的壁。
能把皇帝的旨意擋在家門外的牆壁。
“是。”魏征拱手應聲。
罷了,也是件好事,而且是皇後牽頭,這事兒能做。
皇後娘娘跟陛下可是不一樣的。
朝堂上商議過,退朝之後,群臣心裏也有了譜兒。
這事兒,回去得好好想想,讓自家的夫人,也能湊進去。
各自心裏都明白,這可是博取名聲的好機會。
家中女眷在皇後娘娘麵前掛名,在百姓麵前留善名,最終這份名聲,都會落到自己身上去。
在朝堂上反對,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名。
名聲都讓涇陽王給得去了,那麽他們這些在朝堂上兢兢業業的官員算什麽?
百姓間有了什麽,朝廷官員做的事情,名聲不揚。
但是涇陽王大張旗鼓的砸錢做慈善,那名聲可是浩浩蕩蕩的就宣揚出去了。
相比之前,他們就不算什麽了。
這可不行。
你可以斂財,甚至可以貪,哪怕是打著做善事的名頭搞拍賣會,事後拍賣會的錢都裝在兜裏,都行。
但是你要做好人,要跟朝中官員搶名聲,搶功績,那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
合著好人都讓你給做了,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就全都是無能之輩。
旱災的事情也是如此。
這麽多人,最終討論出來的解決辦法就隻有發放乞食官文,讓關中百姓出關。
你一回來,停了官文,開始開國庫糧倉,開始南糧北運了.........
你怎麽就這麽有能耐呢?
實際上李複所做的事情,並非朝中官員沒有想到。
連李承乾都知道可以利用運河,將南方多出的糧食運送到關內來。
但是他們不提。
因為他們知道,眼下做不到,不好做,甚至是,來不及。
像李複這樣做,直接開國庫,當中出個萬一。
誰來扛著責任?最終萬一出個意外,誰來承擔這個後果?
沒有人願意去擔這樣一個風險。
而李複敢擔風險,他也有擔風險的底氣。
如果真要是失敗了,無非就是家底散幹淨了。
哪怕是南方糧食因此而漲價,他的家底,也足夠將國庫的糧食補回來。
當然,僅限糧食。
一個月補不齊,那就兩個月,如果錢不夠,麾下的產業繼續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