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爭議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矩身為戶部尚書,去世之後,位置就空下來了,總要有人趕緊頂上去,戶部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上官去處理呢,本來裴矩生病之後,就是戶部的兩個侍郎在頂著,尚書的位置,也該落定下來了。
“另外,裴矩的兒子裴宣機,擢升中大夫。”
李世民給裴宣機升了一級,算是對裴家有個安慰。
況且,即便是升官,也是個散官。
李複坐在殿中,沒有插話。
說起來,以往也不怎麽知道他以前的事跡,但是老頭去世之前說的那些話,加上零零星星從李世民口中聽到的關於他的事情,仔細想想,他年輕那會兒是挺厲害的,但是做過的事情,也頗有爭議。
比如說當初隋煬帝巡幸江都,當時天下大亂,義軍四起,各處郡縣紛紛上奏朝廷,裴矩奏知煬帝。煬帝大怒,讓他回長安接待蕃國使臣,但裴矩卻稱病未去。後來隋煬帝驕奢淫逸,裴矩隻是逢迎取悅,不敢有所諫諍。
再就是裴矩遺言中說的那些話。
與西域諸胡往來,糜費以萬萬計......
這事兒,跟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個,裴矩升了官。
大業五年的時候,隋煬帝西巡河右,裴矩遣使遊說高昌王麹伯雅與伊吾吐屯設等人,許以厚利,讓他們派使者入朝,三月的時候,煬帝西巡,到達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設等人與西域二十七國國主親自相迎,並佩金玉,披錦緞,焚香奏樂,歌舞喧嘩,還讓武威、張掖等郡百姓穿著盛裝跟隨觀看,車馬堵塞,綿延十餘裏,以顯示中原的強盛。
這一番操作,讓隋煬帝是打心眼裏高興,當場給裴矩升了官。
次年,隋煬帝到東都洛陽,裴矩以“蠻夷朝貢者多”為由,建議隋煬帝召集四方藝人,在洛陽端門街陳列百戲,讓官員百姓盛裝華服,任意觀看。三市店肆還設置帷帳,大擺酒席,對蕃民盛情款待。蕃民嗟歎不已,都稱中原是神仙之地。
如此一來,做足了場麵,至於花錢什麽的,君臣根本就不在意。
麵子功夫做的漂漂亮亮的,把隋煬帝哄的開開心心的。
可能是晚年經曆的太多了,回首去看自己的這一輩子,才發現年輕的時候幹的這些混賬事,簡直是大錯特錯。
但是自打裴矩歸唐之後,並沒有做出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來,反而一直都是兢兢業業的處理朝廷事務,從沒有出現任何紕漏,是連魏征都會誇讚的程度。
或者說,在前隋滅亡之後,裴矩就變得不一樣了。
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弑殺了隋煬帝之後,裴矩做了侍中,宇文化及稱帝後,裴矩又成了尚書右仆射、光祿大夫、河北道安撫大使,封蔡國公。
實際上,裴矩所經曆的,不僅僅是四個大的朝代。
中間還有宇文化及的許,竇建德的夏。
李複去裴家的時候見到裴矩的兒子裴宣機,當時也在琢磨,裴宣機也是一把歲數了,怎麽就沒在朝堂上混出個名頭來呢?
裴矩都是戶部尚書了,自己的兒子,就是一個五品的散官中散大夫。
屬於朝廷重視裴矩,順帶著花錢養著裴矩的兒子,給麵子了。
估摸著就是當年裴寂幹的這些事兒,也是影響了自家孩子的前途。
另外就是,可能裴宣機,也沒有特別的才華,足以讓朝廷重視起來吧。
朝廷重要的官職,眼下都是李世民的人在把控著。
一個裴宣機,沒有特別的能耐,為人處世沒有高明之處,朝廷也找不到理由要用他。
裴矩用自己前半生犯下的錯誤,臨死前給李世民提了個醒。
尤其是在李世民正好有了天可汗這個名頭的時候。
這個警醒,來的十分及時啊。
以後李世民每當想到西域,想到接待藩胡,就會想到裴矩的死,想到他死前提醒自己的話。
想想吧,一個八十四歲的老頭,因為朝廷出兵打突厥,在後方供應糧草軍餉等補給,給自己累死了。
是個皇帝心裏就得有道坎兒。
這等老臣,忠臣,臨死之前還為了大唐,為了皇帝,狠揭自己的傷疤去勸諫,明著告訴你,你是明君,是能夠使大唐興盛起來的聖君,你千萬不要犯前朝的錯誤。
這讓皇帝怎麽忘?
因此,裴矩去世,李世民心裏傷心,也感慨。
從裴家回來,再到兩儀殿內商議這些事,他的心情始終都是低落的。
估計得緩個一兩天。
兩儀殿內的人散去,李世民起身,走到門口,望著外麵偌大的天地。
“大唐的良臣,又少了一個啊。”李世民感慨:“懷仁,其實對於裴矩,我心裏的還是很複雜的。”
當初在尚書省,裴矩懟封德彝的話,其實,他聽到了。
隻是,他默不作聲。
封德彝死了也就死了,隻是因為聽到一些話,也沒必要節外生枝了。
“八十四了,歲數不小了。”李複說道。
在這年頭能這般高壽的,也當真是不多見。
“是啊。”李世民歎息著點頭:“都用這個理由來勸說,但是,該傷心的,還是在傷心,不在意的,還是不在意。”
“裴矩臨死前說的那些話,得牢牢的記住,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李世民輕聲說著:“自從登基,我心裏就憂慮,是生怕大唐好也像前朝,壞也像前朝,於是乎,我便盡心竭力的避免出現各種錯誤。”
“不得不說,太極宮的一場慶功宴,的確是讓我心裏高興了好一陣子,還有,西域二十九國尊我為天可汗,我心裏也是得意的。”
現在冷靜下來去想,得意是該得意的,但是萬萬不能一直抱有這樣的心態。
如同李複說的那樣,他們敬畏的,是大唐的強悍,而不是君主個人如何。
“二哥這般年紀,有如此成就,是該得意的,人之常情。”李複說道:“但是高興過後,日子該怎麽過還是要怎麽過的,與尋常並無不同。”
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讚同。
“另外,裴矩的兒子裴宣機,擢升中大夫。”
李世民給裴宣機升了一級,算是對裴家有個安慰。
況且,即便是升官,也是個散官。
李複坐在殿中,沒有插話。
說起來,以往也不怎麽知道他以前的事跡,但是老頭去世之前說的那些話,加上零零星星從李世民口中聽到的關於他的事情,仔細想想,他年輕那會兒是挺厲害的,但是做過的事情,也頗有爭議。
比如說當初隋煬帝巡幸江都,當時天下大亂,義軍四起,各處郡縣紛紛上奏朝廷,裴矩奏知煬帝。煬帝大怒,讓他回長安接待蕃國使臣,但裴矩卻稱病未去。後來隋煬帝驕奢淫逸,裴矩隻是逢迎取悅,不敢有所諫諍。
再就是裴矩遺言中說的那些話。
與西域諸胡往來,糜費以萬萬計......
這事兒,跟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個,裴矩升了官。
大業五年的時候,隋煬帝西巡河右,裴矩遣使遊說高昌王麹伯雅與伊吾吐屯設等人,許以厚利,讓他們派使者入朝,三月的時候,煬帝西巡,到達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設等人與西域二十七國國主親自相迎,並佩金玉,披錦緞,焚香奏樂,歌舞喧嘩,還讓武威、張掖等郡百姓穿著盛裝跟隨觀看,車馬堵塞,綿延十餘裏,以顯示中原的強盛。
這一番操作,讓隋煬帝是打心眼裏高興,當場給裴矩升了官。
次年,隋煬帝到東都洛陽,裴矩以“蠻夷朝貢者多”為由,建議隋煬帝召集四方藝人,在洛陽端門街陳列百戲,讓官員百姓盛裝華服,任意觀看。三市店肆還設置帷帳,大擺酒席,對蕃民盛情款待。蕃民嗟歎不已,都稱中原是神仙之地。
如此一來,做足了場麵,至於花錢什麽的,君臣根本就不在意。
麵子功夫做的漂漂亮亮的,把隋煬帝哄的開開心心的。
可能是晚年經曆的太多了,回首去看自己的這一輩子,才發現年輕的時候幹的這些混賬事,簡直是大錯特錯。
但是自打裴矩歸唐之後,並沒有做出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來,反而一直都是兢兢業業的處理朝廷事務,從沒有出現任何紕漏,是連魏征都會誇讚的程度。
或者說,在前隋滅亡之後,裴矩就變得不一樣了。
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弑殺了隋煬帝之後,裴矩做了侍中,宇文化及稱帝後,裴矩又成了尚書右仆射、光祿大夫、河北道安撫大使,封蔡國公。
實際上,裴矩所經曆的,不僅僅是四個大的朝代。
中間還有宇文化及的許,竇建德的夏。
李複去裴家的時候見到裴矩的兒子裴宣機,當時也在琢磨,裴宣機也是一把歲數了,怎麽就沒在朝堂上混出個名頭來呢?
裴矩都是戶部尚書了,自己的兒子,就是一個五品的散官中散大夫。
屬於朝廷重視裴矩,順帶著花錢養著裴矩的兒子,給麵子了。
估摸著就是當年裴寂幹的這些事兒,也是影響了自家孩子的前途。
另外就是,可能裴宣機,也沒有特別的才華,足以讓朝廷重視起來吧。
朝廷重要的官職,眼下都是李世民的人在把控著。
一個裴宣機,沒有特別的能耐,為人處世沒有高明之處,朝廷也找不到理由要用他。
裴矩用自己前半生犯下的錯誤,臨死前給李世民提了個醒。
尤其是在李世民正好有了天可汗這個名頭的時候。
這個警醒,來的十分及時啊。
以後李世民每當想到西域,想到接待藩胡,就會想到裴矩的死,想到他死前提醒自己的話。
想想吧,一個八十四歲的老頭,因為朝廷出兵打突厥,在後方供應糧草軍餉等補給,給自己累死了。
是個皇帝心裏就得有道坎兒。
這等老臣,忠臣,臨死之前還為了大唐,為了皇帝,狠揭自己的傷疤去勸諫,明著告訴你,你是明君,是能夠使大唐興盛起來的聖君,你千萬不要犯前朝的錯誤。
這讓皇帝怎麽忘?
因此,裴矩去世,李世民心裏傷心,也感慨。
從裴家回來,再到兩儀殿內商議這些事,他的心情始終都是低落的。
估計得緩個一兩天。
兩儀殿內的人散去,李世民起身,走到門口,望著外麵偌大的天地。
“大唐的良臣,又少了一個啊。”李世民感慨:“懷仁,其實對於裴矩,我心裏的還是很複雜的。”
當初在尚書省,裴矩懟封德彝的話,其實,他聽到了。
隻是,他默不作聲。
封德彝死了也就死了,隻是因為聽到一些話,也沒必要節外生枝了。
“八十四了,歲數不小了。”李複說道。
在這年頭能這般高壽的,也當真是不多見。
“是啊。”李世民歎息著點頭:“都用這個理由來勸說,但是,該傷心的,還是在傷心,不在意的,還是不在意。”
“裴矩臨死前說的那些話,得牢牢的記住,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李世民輕聲說著:“自從登基,我心裏就憂慮,是生怕大唐好也像前朝,壞也像前朝,於是乎,我便盡心竭力的避免出現各種錯誤。”
“不得不說,太極宮的一場慶功宴,的確是讓我心裏高興了好一陣子,還有,西域二十九國尊我為天可汗,我心裏也是得意的。”
現在冷靜下來去想,得意是該得意的,但是萬萬不能一直抱有這樣的心態。
如同李複說的那樣,他們敬畏的,是大唐的強悍,而不是君主個人如何。
“二哥這般年紀,有如此成就,是該得意的,人之常情。”李複說道:“但是高興過後,日子該怎麽過還是要怎麽過的,與尋常並無不同。”
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