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齊活兒了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複話音落下,君臣四人的目光都變了變。
“懷仁,你說的,是什麽意思?”李世民問道。
“倭國的島上,有兩處巨大的礦產,一處銀礦,一處金礦。”李複說道:“金礦具體儲備我不知道,但是我隻知道,這兩處礦,十分容易開采,另外,那處銀礦山,產量可不小,支撐起整個大唐新的貨幣體係,完全沒問題。”
石見銀礦將近有四百年的開采史,巔峰開采期,銀產量占據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
一個小小島國,世界三分之一的產銀量,就說明這個銀礦有多厲害了。
要是不厲害的話,也不會被記載的這麽詳細,被惦記上。
銀礦的產銀,不僅僅是作為貨幣在倭國內部流通,甚至還支持著倭國與西班牙,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中原商人之間的往來。
“甚至,那銀礦是由兩套礦化脈係組成,另外一套,是銅礦。”
李複再次拋出了一個重量級的消息。
大唐沒有以銀作為貨幣流通起來,但是銅,對眼下的大唐來說有多麽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一個倭國,島嶼,上麵竟然金礦銀礦銅礦齊全。”長孫無忌的目光落在那長條狀的島嶼上,目光中盡是熱烈。
“是啊,這誰能想到呢?”
“殿下是如何知道的?”杜如晦好奇問道。
“那就要從書中看端倪了。”李複說道:“順帶著,結合前隋的時候,他們對新羅百濟用兵。”
“不過,礦產的事情,大唐這邊,最好派人去一趟。”李複看向李世民。
這種活兒,就需要李世民手底下的百騎司去做了。
最好是混入他們當地。
李世民踱步走到島國地圖上,一腳踩在了九州島上。
“既然他們能來,那咱們就能往。”李世民麵無表情的說道。
其他的,說再多,那也都是將來的事情了。
戰爭,不會馬上就發生,但是礦產,既然有,那就去探明。
不管是金礦,銀礦,還是銅礦,大唐都缺。
至少派遣出去的官員,所探得的礦,好像沒有多少,而且,在儲量上,也比不過李複所說的著礦藏。
李世民心裏在琢磨著。
中原大地上的好東西,現在不開采,將來能夠留給子孫後代。
既然知道外麵有,那就等著國力豐厚之後,先從外麵拿。
反正拿回來,會一直留在這片土地上。
“你們幾個,今日就莫要回去了。”李世民的目光掃視過幾人:“晚上在宮中用膳吧,著人回家送個消息,就說在宮中住下了。”
“是。”幾人拱手應聲。
“朕會讓王德,將相應的書冊竹簡都送到這裏來,但凡是對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有所記載的,全都找來。”李世民笑道:“書,還是要讀的多啊。”
隨後,李世民看向李複,帶著幾分好奇和疑惑。
“懷仁,你與倭國,有仇?”
要是沒有仇怨的話,又怎麽會這樣去注意遣唐使,還熬夜讀書,來甘露殿說這些?
不否認李複說的都是有道理的,而且,低頭看看腳底下的地圖就知道了,李複所說,未來都是可能發生的。
但是,李世民可太了解自己的這個堂弟了。
讓他入朝參政他不肯,讓他做官給權利,他不要。
就躲在莊子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要做的,就勤快的很。
他不想做的,誰都勸不動。
可是遣唐使一來,隔天他就來宮中了,說了這麽多,目的也很明顯。
怎麽看他都是像滅了倭國。
至於金礦銀礦什麽的,更像是一個理由.......
但是仔細想來,這麽多年,他一直都生活在涇陽縣的莊子上,跟倭國,好像也沒有什麽往來啊,甚至都沒有接觸過。
怎麽就這麽不喜歡倭國人呢?
難不成還能是十幾年前,長安城還叫大興城的時候,跟倭國遣隋的使團有過什麽不高興的事情?
倒不是不可能,不過,那時候他才幾歲?
那時候,三伯父還活著嗎?
李世民心裏也是帶有疑惑的。
“不喜歡他們而已,順帶著,惦記著他們的礦產。”李複無所謂的攤了攤手:“買賣做大了,總是用銅錢布帛,太過於麻煩了,所以單純的也覺得,大唐的貨幣體係,也要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這不就拉上左右仆射和長孫尚書一起商量這事兒了嘛。”
李複的臉上帶著人畜無害的笑容。
但是這笑容怎麽看,都不單純。
“長安城的胡商也是越來越多了,問了手底下的掌櫃的,西域各國,用的是這個。”
李複從懷中掏出一枚銀幣,交給李世民。
“咱們大唐呢?武德年間雖然統一,但是再貨幣方麵,依舊沿襲了前朝, 中原戰亂的時候,包括在武德年間,甚至是現在,依舊還存在以物換物的情況。”李複解釋著:“別的不說,就說茶莊,如今買賣比以前更好了,僅僅是長安的茶葉鋪子,節前節後的,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進賬。”
“以東市的茶葉鋪子為例,去年中秋節,最便宜的散茶,都是二十四貫錢一斤。”
“二十四貫呐,一貫錢就是一千枚銅錢。”李複說道:“二十四萬錢,那是多少?用牛車拉都要拉一車。”
“這方便嗎?”
“但凡是大宗貨物交易,哪家不是先打條子,簽花印。”
“隨後來往拉這些銅錢錦緞,就得用好些個牛車馬車。”
“銅錢,作為百姓之間,日常的花銷,是好用的,但是朝廷能否適應當前以及往後的情況,順勢來增加新的貨幣體係,為大宗交易,提供相應的便利。”
“長安城裏的高門大戶,世家豪族,包括普通的有錢人,不管是花錢還是掙錢,都有這方麵的需求。”
“比如說,這一枚銀幣,在大唐,能換到多少銅錢,朝廷沒有法令,全靠著商賈之間自行估量。”李複說道:“一兩銀子,換多少銅錢合適呢?甚至是往後,金作為比銀更高一等的貴重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數目又是如何呢?”
“懷仁,你說的,是什麽意思?”李世民問道。
“倭國的島上,有兩處巨大的礦產,一處銀礦,一處金礦。”李複說道:“金礦具體儲備我不知道,但是我隻知道,這兩處礦,十分容易開采,另外,那處銀礦山,產量可不小,支撐起整個大唐新的貨幣體係,完全沒問題。”
石見銀礦將近有四百年的開采史,巔峰開采期,銀產量占據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
一個小小島國,世界三分之一的產銀量,就說明這個銀礦有多厲害了。
要是不厲害的話,也不會被記載的這麽詳細,被惦記上。
銀礦的產銀,不僅僅是作為貨幣在倭國內部流通,甚至還支持著倭國與西班牙,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中原商人之間的往來。
“甚至,那銀礦是由兩套礦化脈係組成,另外一套,是銅礦。”
李複再次拋出了一個重量級的消息。
大唐沒有以銀作為貨幣流通起來,但是銅,對眼下的大唐來說有多麽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一個倭國,島嶼,上麵竟然金礦銀礦銅礦齊全。”長孫無忌的目光落在那長條狀的島嶼上,目光中盡是熱烈。
“是啊,這誰能想到呢?”
“殿下是如何知道的?”杜如晦好奇問道。
“那就要從書中看端倪了。”李複說道:“順帶著,結合前隋的時候,他們對新羅百濟用兵。”
“不過,礦產的事情,大唐這邊,最好派人去一趟。”李複看向李世民。
這種活兒,就需要李世民手底下的百騎司去做了。
最好是混入他們當地。
李世民踱步走到島國地圖上,一腳踩在了九州島上。
“既然他們能來,那咱們就能往。”李世民麵無表情的說道。
其他的,說再多,那也都是將來的事情了。
戰爭,不會馬上就發生,但是礦產,既然有,那就去探明。
不管是金礦,銀礦,還是銅礦,大唐都缺。
至少派遣出去的官員,所探得的礦,好像沒有多少,而且,在儲量上,也比不過李複所說的著礦藏。
李世民心裏在琢磨著。
中原大地上的好東西,現在不開采,將來能夠留給子孫後代。
既然知道外麵有,那就等著國力豐厚之後,先從外麵拿。
反正拿回來,會一直留在這片土地上。
“你們幾個,今日就莫要回去了。”李世民的目光掃視過幾人:“晚上在宮中用膳吧,著人回家送個消息,就說在宮中住下了。”
“是。”幾人拱手應聲。
“朕會讓王德,將相應的書冊竹簡都送到這裏來,但凡是對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有所記載的,全都找來。”李世民笑道:“書,還是要讀的多啊。”
隨後,李世民看向李複,帶著幾分好奇和疑惑。
“懷仁,你與倭國,有仇?”
要是沒有仇怨的話,又怎麽會這樣去注意遣唐使,還熬夜讀書,來甘露殿說這些?
不否認李複說的都是有道理的,而且,低頭看看腳底下的地圖就知道了,李複所說,未來都是可能發生的。
但是,李世民可太了解自己的這個堂弟了。
讓他入朝參政他不肯,讓他做官給權利,他不要。
就躲在莊子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要做的,就勤快的很。
他不想做的,誰都勸不動。
可是遣唐使一來,隔天他就來宮中了,說了這麽多,目的也很明顯。
怎麽看他都是像滅了倭國。
至於金礦銀礦什麽的,更像是一個理由.......
但是仔細想來,這麽多年,他一直都生活在涇陽縣的莊子上,跟倭國,好像也沒有什麽往來啊,甚至都沒有接觸過。
怎麽就這麽不喜歡倭國人呢?
難不成還能是十幾年前,長安城還叫大興城的時候,跟倭國遣隋的使團有過什麽不高興的事情?
倒不是不可能,不過,那時候他才幾歲?
那時候,三伯父還活著嗎?
李世民心裏也是帶有疑惑的。
“不喜歡他們而已,順帶著,惦記著他們的礦產。”李複無所謂的攤了攤手:“買賣做大了,總是用銅錢布帛,太過於麻煩了,所以單純的也覺得,大唐的貨幣體係,也要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這不就拉上左右仆射和長孫尚書一起商量這事兒了嘛。”
李複的臉上帶著人畜無害的笑容。
但是這笑容怎麽看,都不單純。
“長安城的胡商也是越來越多了,問了手底下的掌櫃的,西域各國,用的是這個。”
李複從懷中掏出一枚銀幣,交給李世民。
“咱們大唐呢?武德年間雖然統一,但是再貨幣方麵,依舊沿襲了前朝, 中原戰亂的時候,包括在武德年間,甚至是現在,依舊還存在以物換物的情況。”李複解釋著:“別的不說,就說茶莊,如今買賣比以前更好了,僅僅是長安的茶葉鋪子,節前節後的,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進賬。”
“以東市的茶葉鋪子為例,去年中秋節,最便宜的散茶,都是二十四貫錢一斤。”
“二十四貫呐,一貫錢就是一千枚銅錢。”李複說道:“二十四萬錢,那是多少?用牛車拉都要拉一車。”
“這方便嗎?”
“但凡是大宗貨物交易,哪家不是先打條子,簽花印。”
“隨後來往拉這些銅錢錦緞,就得用好些個牛車馬車。”
“銅錢,作為百姓之間,日常的花銷,是好用的,但是朝廷能否適應當前以及往後的情況,順勢來增加新的貨幣體係,為大宗交易,提供相應的便利。”
“長安城裏的高門大戶,世家豪族,包括普通的有錢人,不管是花錢還是掙錢,都有這方麵的需求。”
“比如說,這一枚銀幣,在大唐,能換到多少銅錢,朝廷沒有法令,全靠著商賈之間自行估量。”李複說道:“一兩銀子,換多少銅錢合適呢?甚至是往後,金作為比銀更高一等的貴重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數目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