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對對對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複笑了笑。
“老陸啊,你還是小看了自己的影響力了。”
一個中原有名的大儒,一個國子監博士。
國子監裏的博士都是些什麽人?
那孔子的後人,孔穎達,也是國子監的博士。
陸德明一把歲數了,德高望重的。
他要是發話了,國子監的那些博士們,也得好好想想,這事兒到底能不能做,更別說天底下的讀書人了。
本來大唐對異族的態度就擺在那裏了,加上國子監的這些大儒們,也是這般態度,那別說是讀書人了,連種地的,都會被他們的態度影響,狠狠的拒絕這些倭人。
“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如今大多數可都在國子監呢。”李複說道:“當初,秦王府開文學館,網羅天下有名有才學的讀書人,這些人,都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可是很大的。”
陸德明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當年他入秦王府的時候,就已經七十歲了。
是這十八人當中,年紀最大的。
雖說讀書這事兒,不論年紀,達者為先,可是,在這十八人當中,陸德明是當之無愧的前輩。
“倭國人來大唐,想要學習,朝廷拒絕他們,估摸著有些人覺得麵子上也掛不住,學習嘛,倒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儒家講究什麽教化,倭國人,大多數人都覺得,他們是未曾開化的,教化之功,有人想要這個名聲。”
“學可以,但是要看學什麽。”
“如果隻是學些經史子集,倒也罷了,讓他們學去,讀書使人明智,明理嘛,多學學儒家經典,提升自身文學涵養,樹立美好品德,這就挺好的,你說是吧。”
陸德明看著李複,思索著他說的這番話。
“隻是學儒學嗎?”陸德明問道:“恐怕,他們的心思未必在這上麵。”
“哦豁,連你都知道他們的心思不在這上麵了,看來他們的心思,還挺明顯的。”
看來,讀書人也知道,隻是死讀那些書,是不會讓國家富強起來的。
隻是上層為了方便管理,而造就出來的形象。
百姓需要生活,而皇帝和朝臣才需要儒術。
“想要學習中原王朝,隻是學習儒術,是不行的。”陸德明說道:“學習這些,隻是能夠讓他們的朝廷,更好的管理整個國家,而底層的百姓,實際上該是什麽樣還是什麽樣的。”
“想要吃飽飯,要學習種植,想要穿好的衣裳,要學習最先進的養蠶和紡織,想要軍隊強大,要學習兵道,想要堅固的鎧甲和鋒利的兵刃,要學習冶煉和鑄造,想要富裕,加強貨物的流通,增加對外的交流,要學習船隻的打造,諸多種種,百工百業,都在他們的目標之內。”
“懷仁想要說的,是這些吧?”
陸德明稍加思索,就明白了李複的道理。
世上讀書人這麽多,明白道理的有許多,但是隻是死讀書的酸腐儒生,也有許多。
教什麽,不教什麽,主要在範圍之內,主動權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裏。
李複瘋狂點頭。
“對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李複的臉上終於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因為隻有相互結合起來,才能夠使一個落後的國家,在短時間內,迅速的強大起來。”
“而周圍的國家強大了,對於大唐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好事,哪怕是現在他們不強,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他們崛起,對於中原來說,就是莫大的威脅,為子孫計,也是這個道理。”
書院裏,書房內。
也沒有什麽外人,就他倆,這些話題,也是沒有顧及,敞開了聊。
又不是在朝廷,當著百官百僚的麵,要什麽麵子?要什麽風範?
這就是所謂的人少才好聊事情,才好下決定。
人多,有的人,麵子上摸不過去。
太多人為了麵子,沒虧硬吃了。
“讓倭國人學去這些,就相當於什麽呢?就相當於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學到了大唐先進的技術之後,回到草原上,鑄造盔甲,打造兵器利刃,組建強大的軍隊,而後.......”
剩下的,就算是李複不說,陸德明也知道。
草原上沒有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刃,也侵擾中原這麽多年了。
要是有了,那可還了得。
自古中原王朝對往草原上去的商品,都是嚴加管控的。
尤其是鹽鐵這兩樣東西。
這也得虧了草原上沒有鐵礦。
”草原上不能種糧食,沒有鐵礦,尚且如此,倭國不同啊。”李複眯了眯眼睛。
“他們有礦,有地,能種糧食,可是地方小,人不多的情況下,產出夠用。”
“將來人多了,不管什麽,就全都不夠用了,吃的用的不夠,就要想辦法得到。”李複說道:“旁邊靠著個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任誰都會起歪心思的。”
陸德明深以為然,點頭。
莫要覺得讀書人迂腐,老百姓想的反而沒有那麽多,想的最多的,還是讀書人。
“那,我可要回一趟長安了。”陸德明感慨著。
“倒也不用那麽麻煩,一封書信就能解決。”李複笑道:“就不用來回折騰了。”
陸德明點點頭。
李複伸手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這個記得用,好東西。”李複笑道:“商隊從外地帶回來的,上等的徽墨,我嘛,沒那麽多講究,送你了,你著書,用的上。”
就李複那一手字,用這麽好的墨,也是浪費,倒不如送給陸德明。
至於他自己,等什麽時候覺得自己的“作品”流傳下去放在人眼前不丟人的時候再用,也來得及。
“喲,好東西啊。”陸德明笑道:“你還真是舍得。”
“這有什麽不舍得的,我要是喜歡,讓商隊的人再去弄就是了,茶莊就在徽州,找那邊的人做點徽墨什麽的,那還不簡單?”
宣城真是個好地方,徽墨,宣紙......
筆墨紙硯,都很有名。
到時候把造紙作坊也弄過去。
“說的輕巧,可不簡單啊。”陸德明笑了笑:“百裏千刀一兩漆,這徽墨當中用的漆,便需要人走上百裏,在漆樹上割一千刀,才能得到一兩生漆,而這生漆,也不是人人都能碰得的。”
“這生漆,可是製徽墨不可缺少的,桐油燃則生煙,桐油裏加生漆,冒出來的煙,才會更黑一些,如此徽墨,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
不過,文房四寶這些東西,他也是真的喜歡。
而徽墨,過於貴重了。
一兩黃金一兩墨都不足以形容這玩意兒,一斤黃金一兩墨,還差不多。
這墨,從開始製作到如今送到桌子上,沒個兩年,是做不成的。
“所以才說,適合你用。”李複笑道:“這玩意兒珍貴,應該用到合適的地方,我那書房裏,糟踐了。”
李複說完,笑著起身。
“行了,我先回去了,長安城裏的那些倭國使者,老陸,你叮囑叮囑你的好友同僚們,讓他們防著點,這幫人,個頭不高,全特娘的用來長心眼子了。”
要麽怎麽說老話說的好,心眼子就是秤砣,長的多了,壓的人不長個。
陸德明目送著李複罵罵咧咧的走了,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笑容。
送走了李複,陸德明開始思索著,給長安城的同僚寫信,問問那些倭國人的事兒。
而李複回到家中,家裏李韶正在跟老趙商議著給宅子裏的下人發賞錢。
事情定下之後,賬房那邊動作也快,今天就能從庫房裏把錢支出來,下發下去。
李複看到老趙,也想起一件事來。
“老趙啊,經過這次的事兒,我發現,廚房那邊,遇到點什麽事兒,人還是不夠用啊。”
老趙一愣,隨後試探著回應。
“那,屬下再調派一些人手,到廚房幫工,隻是平日裏,廚房那邊的活兒,也不算多,這次宅子裏辦喬遷宴,因為要管宮中千牛衛吃飯,所以廚房院子裏才顯得忙碌了許多。”
李複直搖頭。
老趙啊老趙,腦袋不開竅啊。
“不用,我的意思是,廚房那邊,可以增派個人手,當然,畢竟是管著家裏吃飯的,人品要過得去,還要細心一些才行。”李複說道:“我覺得,莊子上的那個誰,楊家的大娘子,就挺不錯的,你去找她商議商議,問問她願不願意到宅子裏來幹活,工錢嘛,跟廚房裏的其他人一樣,用不著賣身契,就簽個用工文書就成。”
李韶在一邊,看著自己的夫君和老趙對話,怎麽看都覺得,這裏頭,有事兒呢。
莊子上的人,她都見過,要回想起來,也對得上名號。
楊家大娘子,三十來歲,有個兒子,在書院裏讀書。
這好端端的,自家夫君提起她,還要她到宅子裏的廚房做工........
再看趙管家的表情.......
李韶悟了。
這是好事兒啊。
“恩,廚房那邊,的確是得再加個人。”李韶說道:“最近我看夫君晚上睡的也晚,這萬一要是餓了渴了的,廚房那邊得留人值守,如此一來,白天的時候,廚房的人就要留下一個輪換休息的。”李韶說道:“既然是從莊子裏挑人手進宅子,那便是隻用做白天的活兒,宅子裏的人,就能休息到晚上值守了。”
兩口子一唱一和的,倒是把老趙給弄不會了。
但是他心裏也有點數,看出來,自家郎君這是想為自己撮合事兒呢。
“那,屬下去問問。”老趙拱手應聲。
“恩,盡快辦吧,過兩天,房相公杜相公他們就要來了,廚房還是要忙活起來的。”李複找了個蹩腳的理由。
宅子裏人不少,就算是廚房需要幫工,隨便調派就是了。
隻是,為了老趙的終身大事著想,沒有崗位,好辦,那就創造崗位,這還不是身為郎主的李複一句話的事兒。
老趙出去辦事去了。
書房裏,李韶看向李複。
“夫君,怎麽著,有苗頭了?”李韶的眼睛笑得如同一彎明月一樣。
“有點,這還是你在長安那陣,我提前回來了,有事兒找老趙,他不在宅子裏,小桃派人去找的時候發現的。”李複笑道:“咱們宅子裏的人去莊子上找老趙的時候,他正在人家門口呢,這麽長時間了,連人家門口都沒進去。”
“好歹也是涇陽王府的大管家,莊子上的事兒,他也管得著,唉,這上麵怎麽就不知道利用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力呢?”
隻能說,用了,但是又沒有完全用。
“趙管家這人,很實誠,人品好,信得過,事情沒有進展,也不能怪他啊。”李韶笑著說道:“你這個做郎主的,推一把就是了。”
“我這不正在推嗎?”李複也笑了:“人進了宅子裏做事,平日裏接觸的不就多了嗎?也就用不著老趙再絞盡腦汁的找什麽借口,去人家家門口了。”
“反正這事兒啊,我是很讚同的,說起來,也是我虧欠老趙。”李複感慨:“這家以前要是沒有老趙,得散。”
“我,小桃,石頭,都是老趙一手拉扯大的,他不容易啊,不容易這麽多年了,如今,也該過好日子了,解決解決個人問題,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李複說道:“將來,有個自己的孩子什麽的。”
李韶點頭:“回想起以前你們的生活,的確是不容易啊,若是楊家大娘子進了宅子裏,我會多留意一些的,這是內宅的事情,你就不好過多的插手了,到時候,交給我就是了。”
“我正有此意,我跟老趙之間,怎麽說都行,情誼擺在那裏了,但是楊家大娘子跟前,我實在是說不上話,全靠夫人了。”李複像模像樣的拱了拱手,惹得李韶一陣嬌笑。
老趙先是在宅子裏忙活著讓下人們領賞錢,這是正經事。
忙完了才能去莊子上找楊家大娘子詢問是否願意進宅子。
看著眼前排隊領賞錢的人,老趙怎麽看都覺得,他們的動作著實慢了一些。
一邊的賬房先生也看出來了。
“老陸啊,你還是小看了自己的影響力了。”
一個中原有名的大儒,一個國子監博士。
國子監裏的博士都是些什麽人?
那孔子的後人,孔穎達,也是國子監的博士。
陸德明一把歲數了,德高望重的。
他要是發話了,國子監的那些博士們,也得好好想想,這事兒到底能不能做,更別說天底下的讀書人了。
本來大唐對異族的態度就擺在那裏了,加上國子監的這些大儒們,也是這般態度,那別說是讀書人了,連種地的,都會被他們的態度影響,狠狠的拒絕這些倭人。
“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如今大多數可都在國子監呢。”李複說道:“當初,秦王府開文學館,網羅天下有名有才學的讀書人,這些人,都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可是很大的。”
陸德明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當年他入秦王府的時候,就已經七十歲了。
是這十八人當中,年紀最大的。
雖說讀書這事兒,不論年紀,達者為先,可是,在這十八人當中,陸德明是當之無愧的前輩。
“倭國人來大唐,想要學習,朝廷拒絕他們,估摸著有些人覺得麵子上也掛不住,學習嘛,倒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儒家講究什麽教化,倭國人,大多數人都覺得,他們是未曾開化的,教化之功,有人想要這個名聲。”
“學可以,但是要看學什麽。”
“如果隻是學些經史子集,倒也罷了,讓他們學去,讀書使人明智,明理嘛,多學學儒家經典,提升自身文學涵養,樹立美好品德,這就挺好的,你說是吧。”
陸德明看著李複,思索著他說的這番話。
“隻是學儒學嗎?”陸德明問道:“恐怕,他們的心思未必在這上麵。”
“哦豁,連你都知道他們的心思不在這上麵了,看來他們的心思,還挺明顯的。”
看來,讀書人也知道,隻是死讀那些書,是不會讓國家富強起來的。
隻是上層為了方便管理,而造就出來的形象。
百姓需要生活,而皇帝和朝臣才需要儒術。
“想要學習中原王朝,隻是學習儒術,是不行的。”陸德明說道:“學習這些,隻是能夠讓他們的朝廷,更好的管理整個國家,而底層的百姓,實際上該是什麽樣還是什麽樣的。”
“想要吃飽飯,要學習種植,想要穿好的衣裳,要學習最先進的養蠶和紡織,想要軍隊強大,要學習兵道,想要堅固的鎧甲和鋒利的兵刃,要學習冶煉和鑄造,想要富裕,加強貨物的流通,增加對外的交流,要學習船隻的打造,諸多種種,百工百業,都在他們的目標之內。”
“懷仁想要說的,是這些吧?”
陸德明稍加思索,就明白了李複的道理。
世上讀書人這麽多,明白道理的有許多,但是隻是死讀書的酸腐儒生,也有許多。
教什麽,不教什麽,主要在範圍之內,主動權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裏。
李複瘋狂點頭。
“對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李複的臉上終於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因為隻有相互結合起來,才能夠使一個落後的國家,在短時間內,迅速的強大起來。”
“而周圍的國家強大了,對於大唐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好事,哪怕是現在他們不強,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他們崛起,對於中原來說,就是莫大的威脅,為子孫計,也是這個道理。”
書院裏,書房內。
也沒有什麽外人,就他倆,這些話題,也是沒有顧及,敞開了聊。
又不是在朝廷,當著百官百僚的麵,要什麽麵子?要什麽風範?
這就是所謂的人少才好聊事情,才好下決定。
人多,有的人,麵子上摸不過去。
太多人為了麵子,沒虧硬吃了。
“讓倭國人學去這些,就相當於什麽呢?就相當於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學到了大唐先進的技術之後,回到草原上,鑄造盔甲,打造兵器利刃,組建強大的軍隊,而後.......”
剩下的,就算是李複不說,陸德明也知道。
草原上沒有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刃,也侵擾中原這麽多年了。
要是有了,那可還了得。
自古中原王朝對往草原上去的商品,都是嚴加管控的。
尤其是鹽鐵這兩樣東西。
這也得虧了草原上沒有鐵礦。
”草原上不能種糧食,沒有鐵礦,尚且如此,倭國不同啊。”李複眯了眯眼睛。
“他們有礦,有地,能種糧食,可是地方小,人不多的情況下,產出夠用。”
“將來人多了,不管什麽,就全都不夠用了,吃的用的不夠,就要想辦法得到。”李複說道:“旁邊靠著個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任誰都會起歪心思的。”
陸德明深以為然,點頭。
莫要覺得讀書人迂腐,老百姓想的反而沒有那麽多,想的最多的,還是讀書人。
“那,我可要回一趟長安了。”陸德明感慨著。
“倒也不用那麽麻煩,一封書信就能解決。”李複笑道:“就不用來回折騰了。”
陸德明點點頭。
李複伸手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這個記得用,好東西。”李複笑道:“商隊從外地帶回來的,上等的徽墨,我嘛,沒那麽多講究,送你了,你著書,用的上。”
就李複那一手字,用這麽好的墨,也是浪費,倒不如送給陸德明。
至於他自己,等什麽時候覺得自己的“作品”流傳下去放在人眼前不丟人的時候再用,也來得及。
“喲,好東西啊。”陸德明笑道:“你還真是舍得。”
“這有什麽不舍得的,我要是喜歡,讓商隊的人再去弄就是了,茶莊就在徽州,找那邊的人做點徽墨什麽的,那還不簡單?”
宣城真是個好地方,徽墨,宣紙......
筆墨紙硯,都很有名。
到時候把造紙作坊也弄過去。
“說的輕巧,可不簡單啊。”陸德明笑了笑:“百裏千刀一兩漆,這徽墨當中用的漆,便需要人走上百裏,在漆樹上割一千刀,才能得到一兩生漆,而這生漆,也不是人人都能碰得的。”
“這生漆,可是製徽墨不可缺少的,桐油燃則生煙,桐油裏加生漆,冒出來的煙,才會更黑一些,如此徽墨,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
不過,文房四寶這些東西,他也是真的喜歡。
而徽墨,過於貴重了。
一兩黃金一兩墨都不足以形容這玩意兒,一斤黃金一兩墨,還差不多。
這墨,從開始製作到如今送到桌子上,沒個兩年,是做不成的。
“所以才說,適合你用。”李複笑道:“這玩意兒珍貴,應該用到合適的地方,我那書房裏,糟踐了。”
李複說完,笑著起身。
“行了,我先回去了,長安城裏的那些倭國使者,老陸,你叮囑叮囑你的好友同僚們,讓他們防著點,這幫人,個頭不高,全特娘的用來長心眼子了。”
要麽怎麽說老話說的好,心眼子就是秤砣,長的多了,壓的人不長個。
陸德明目送著李複罵罵咧咧的走了,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笑容。
送走了李複,陸德明開始思索著,給長安城的同僚寫信,問問那些倭國人的事兒。
而李複回到家中,家裏李韶正在跟老趙商議著給宅子裏的下人發賞錢。
事情定下之後,賬房那邊動作也快,今天就能從庫房裏把錢支出來,下發下去。
李複看到老趙,也想起一件事來。
“老趙啊,經過這次的事兒,我發現,廚房那邊,遇到點什麽事兒,人還是不夠用啊。”
老趙一愣,隨後試探著回應。
“那,屬下再調派一些人手,到廚房幫工,隻是平日裏,廚房那邊的活兒,也不算多,這次宅子裏辦喬遷宴,因為要管宮中千牛衛吃飯,所以廚房院子裏才顯得忙碌了許多。”
李複直搖頭。
老趙啊老趙,腦袋不開竅啊。
“不用,我的意思是,廚房那邊,可以增派個人手,當然,畢竟是管著家裏吃飯的,人品要過得去,還要細心一些才行。”李複說道:“我覺得,莊子上的那個誰,楊家的大娘子,就挺不錯的,你去找她商議商議,問問她願不願意到宅子裏來幹活,工錢嘛,跟廚房裏的其他人一樣,用不著賣身契,就簽個用工文書就成。”
李韶在一邊,看著自己的夫君和老趙對話,怎麽看都覺得,這裏頭,有事兒呢。
莊子上的人,她都見過,要回想起來,也對得上名號。
楊家大娘子,三十來歲,有個兒子,在書院裏讀書。
這好端端的,自家夫君提起她,還要她到宅子裏的廚房做工........
再看趙管家的表情.......
李韶悟了。
這是好事兒啊。
“恩,廚房那邊,的確是得再加個人。”李韶說道:“最近我看夫君晚上睡的也晚,這萬一要是餓了渴了的,廚房那邊得留人值守,如此一來,白天的時候,廚房的人就要留下一個輪換休息的。”李韶說道:“既然是從莊子裏挑人手進宅子,那便是隻用做白天的活兒,宅子裏的人,就能休息到晚上值守了。”
兩口子一唱一和的,倒是把老趙給弄不會了。
但是他心裏也有點數,看出來,自家郎君這是想為自己撮合事兒呢。
“那,屬下去問問。”老趙拱手應聲。
“恩,盡快辦吧,過兩天,房相公杜相公他們就要來了,廚房還是要忙活起來的。”李複找了個蹩腳的理由。
宅子裏人不少,就算是廚房需要幫工,隨便調派就是了。
隻是,為了老趙的終身大事著想,沒有崗位,好辦,那就創造崗位,這還不是身為郎主的李複一句話的事兒。
老趙出去辦事去了。
書房裏,李韶看向李複。
“夫君,怎麽著,有苗頭了?”李韶的眼睛笑得如同一彎明月一樣。
“有點,這還是你在長安那陣,我提前回來了,有事兒找老趙,他不在宅子裏,小桃派人去找的時候發現的。”李複笑道:“咱們宅子裏的人去莊子上找老趙的時候,他正在人家門口呢,這麽長時間了,連人家門口都沒進去。”
“好歹也是涇陽王府的大管家,莊子上的事兒,他也管得著,唉,這上麵怎麽就不知道利用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力呢?”
隻能說,用了,但是又沒有完全用。
“趙管家這人,很實誠,人品好,信得過,事情沒有進展,也不能怪他啊。”李韶笑著說道:“你這個做郎主的,推一把就是了。”
“我這不正在推嗎?”李複也笑了:“人進了宅子裏做事,平日裏接觸的不就多了嗎?也就用不著老趙再絞盡腦汁的找什麽借口,去人家家門口了。”
“反正這事兒啊,我是很讚同的,說起來,也是我虧欠老趙。”李複感慨:“這家以前要是沒有老趙,得散。”
“我,小桃,石頭,都是老趙一手拉扯大的,他不容易啊,不容易這麽多年了,如今,也該過好日子了,解決解決個人問題,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李複說道:“將來,有個自己的孩子什麽的。”
李韶點頭:“回想起以前你們的生活,的確是不容易啊,若是楊家大娘子進了宅子裏,我會多留意一些的,這是內宅的事情,你就不好過多的插手了,到時候,交給我就是了。”
“我正有此意,我跟老趙之間,怎麽說都行,情誼擺在那裏了,但是楊家大娘子跟前,我實在是說不上話,全靠夫人了。”李複像模像樣的拱了拱手,惹得李韶一陣嬌笑。
老趙先是在宅子裏忙活著讓下人們領賞錢,這是正經事。
忙完了才能去莊子上找楊家大娘子詢問是否願意進宅子。
看著眼前排隊領賞錢的人,老趙怎麽看都覺得,他們的動作著實慢了一些。
一邊的賬房先生也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