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這就成了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竟然是這樣,郎君和夫人真是好人。”楊家大娘子麵露激動:“多謝趙管家,趙管家,您也是個好人。”
老趙一怔。
好嘛,自己也成好人了。
算了,好人就好人吧。
“那你願不願意嘛。”老趙笑道:“這是郎君和夫人給的機會,他們覺得你一個人也不容易,家裏的孩子還在莊子上的書院上學,眼見著莊子上的人,都逐漸的過上好日子,總不能把你給落下不是。”
其他人家家裏都有家中頂梁柱,能出去幹重活,出力氣掙錢。
而楊家大娘子,即便是將自己當成男人使喚,肯出力氣肯幹活,但是比起那些在工地上掙錢的,還是多有不足。
她倒是也想著去工地上賣力氣,可是工地上在人員富裕的情況下,隻要男人。
工地上的管事也說了。
知道她不怕辛苦,有力氣,也肯賣力,但是不管是修房子也好,還是修路也罷,幹起活兒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真要是好幾個人一起抬巨石,女人的優勢還是不如男人。
如果真的想幹活的話,工地上如果有零工,會通知她去幹的。
不僅僅是楊家娘子,其餘人家,健碩的女子,工地上的零碎活,都歸了她們,也算是能讓她們掙點錢,補貼補貼家用。
真正的窮人家,哪兒會怕什麽工地上的活兒辛苦,不管是運土,還是抬石頭,她們即便是女子,也是當男人使喚,這些事情,也是做得的。
想要過日子,哪兒還顧得上矯情。
“今年莊子上也蓋了一批新房子,到了年底,又是要置換房屋的時候了,我知道你家中條件比較艱苦一些,所以,你要抓住這個機會,而且將來大壯讀書也要用錢。”
“往後過幾年,莊子上的人家陸陸續續都換了新房子,總不能就隻有你一家住在老舊的房屋裏,每年冬夏,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都讓人提心吊膽的。”
老趙這話說出來,自己倒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過這也是事實。
村裏的老房子,都有這樣的危機,夏天要是下大雨,連續兩三天的那種,就得擔心房子被雨水衝泡會倒塌,或者是房頂漏水什麽的。
這都不好說,畢竟現在住的房子,大多都是泥磚壘起來的,若隻是一場大雨,過去了也就罷了,就怕陰雨連綿的天氣。
還有冬天的大雪,房倒屋塌的例子還少嗎?
莫要說外麵莊子上的人住的房屋了,便是長安城裏,每年因為下雪倒塌的房屋有多少?
下大雪的時候,城裏的金吾衛巡街反而更勤快了,就是擔心城內有百姓的房屋倒塌,造成人員傷亡,金吾衛若是能及時發現,也好趕緊救人。
“趙管家說的對。”楊家大娘子連忙應聲。
“那你這是答應了?”老趙笑著說道:“我這就回去向郎君和夫人複命,順帶著,你明日一早,就來宅子裏吧?到時候我來安排。”
“是。”楊家大娘子向老趙福身行禮:“多謝趙管家,多謝郎君和夫人,我一定珍惜機會,在宅子裏好好幹活,不辜負主家的信任。”
楊家大娘子也表態了。
“行了,這工地上的活兒,你就別做了,回去準備準備吧。”老趙笑道:“往後,專心將家裏的事情處理好,不要耽誤了在宅子裏幹活,白天在宅子裏,晚上還是可以回家住的,郎君說了,鑒於你的情況,就不給你安排夜裏值守廚房的活兒了。”
楊家大娘子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感激身為郎主的李複兩口子,還有一直幫助自家的趙管家了,隻能激動的連連應是。
周圍的人也豎著耳朵聽了幾句。
在聽到楊家娘子得了這樣一份好差事之後,紛紛向她道賀。
都是一個莊子上的人,知道楊家大娘子這些年日子過的不容易。
早年間兩口子日子就過的不怎麽好。
楊家娘子的公公婆婆臥病在床,為了治病,沒少花錢,她的夫君為了掙錢給老人家看病,在外出力氣,結果出了意外,人沒了。
後續人家倒是給賠了一筆錢,但是這筆錢,也都用在給公公婆婆看病了,早就花完了。
錢花完了,人也沒堅持多久,也走了。
楊家大娘子是掏空了家底,最後還是在莊子上的幫助下,才將給老兩口把身後事給辦了,後續這幾年就一直獨自拉扯著兒子楊大壯。
好在這兩年莊子上的日子算是好起來了,多少能掙些錢,能維持住這個家。
否則,隻靠著他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僅僅隻是種地,就夠家裏忙活的,更別說讓孩子去上學了。
如今,地裏的活兒,依舊是娘倆一起忙活,到了春耕的時候,楊大狀就跟書院請假,去和母親一起在地裏幹活。
書院的先生感念他的孝順,也不為難他,後續回來將落下的課程補上就是了。
今年春天,甚至讓學生們一起,幫著下地幹活去。
這都是身為副院長的陸德明教導的好。
陸德明對於李複所說的,教書育人,樹立品德的說法,十分讚同。
先賢所教授讀書人要明白的道理,不應該隻是停留在書籍上。
涇陽王曾有言。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道理!
太有道理了!
陸德明甚至讓人找了塊大石頭,把這四句話刻下來,放在了學堂的院子裏。
甚至還想著,以後若是有什麽良言警句,都找石頭刻在上麵,放在各個院子裏,讓在學堂上課學習的孩子們,能夠時刻看到。
對了,牆麵上也能刻,找上好的石板,打磨好,刻好字句後,鑲嵌到牆上去。
書院嘛,要有書院的氛圍。
春種秋收,書院也要求孩子們要參與到其中去。
在書院讀書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都是跟著父母種過地的。
而也有少部分,家裏條件很好,小時候沒吃過苦,到了歲數,家中父母聽說書院的名頭,就奔著書院的名聲來,將孩子送到這裏讀書的。
這一部分孩子,無疑是最應該去躬行的。
老趙將消息傳達到之後,也就沒在外麵多停留,宅子裏還有他需要做的事情呢,而且,得到楊家大娘子確切的回複之後,他還要回去向郎君和夫人複命。
回到宅子裏,老趙去了趟賬房,從賬房那裏拿了發放賞賜的賬本,翻看了一番,確認無誤之後,便帶著賬本去書房了。
書房裏,李複還在研究倭國的事兒。
李韶倒是清閑,隻是在琢磨手裏的一堆地契,將地契都放在麵前的桌子上,開始分門別類的放了好幾堆。
“郎君,夫人。”
書房的大門敞開著,老趙恭敬的站在廊下。
李複抬起頭來,看向門外。
“進來。”
老趙這才抬腳走進書房裏。
“看你這樣子,事情是辦妥了?”李複笑著問道。
老趙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已經辦妥了,屬下問過楊家大娘子了,她願意來宅子裏幹活,明天一早就過來。”
李複和李韶兩口子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那挺好,反正,宅子裏的事兒,你是管家,你安排吧,剩下的,我就不管了,對了,往後這些事情啊,多問夫人。”李複笑道。
“是。”老趙拱手應聲。
隨後將賬本雙手奉到李韶麵前。
“夫人,這是今日下發給宅子裏的下人們的賞賜,賞錢已經發下去了,這是賬本。”
李韶微微頷首,接過賬本。
“發下去就好,這兩天大夥也都辛苦了,宅子裏要是沒有什麽要緊事的話,就安排大家休息一兩天吧。”李韶說道:“等過兩天,廚房那邊,還有的忙呢。”
老趙點頭應聲。
他自是知道,這喬遷宴的事情,還沒辦完呢。
長安城,國子監。
孔穎達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封信,有些頭疼。
一向在涇陽縣莊子上待得瀟灑的陸德明給他寫信了。
聊的還是倭國使者的事情。
“怎麽連陸博士都關注到了。”孔穎達歎息一聲。
隨後想想就明白了,涇陽王回到莊子上去了,肯定是通過涇陽王知道的。
而涇陽王對外族人,向來也沒有什麽好態度。
朝廷為了麵子上過得去,也為了安穩四方番邦的心,不會拒絕倭國使者,給了兩個國子監監生的名額。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國子監裏的監生都沸騰起來了。
人都麻了。
群情激憤。
在他們看來,兩個倭國人,進了國子監,成了國子監的監生。
那他們豈不是多了兩個倭國人同窗?
這怎麽行?
有這樣的同窗,那都拉低了他們國子監監生的身份。
就不能送到別的書院去嗎?
就非要在國子監嗎?
這真是癩蛤蟆跳腳背上,不咬人惡心人了。
國子監裏也都在傳這件事,不過到目前為止,國子監這邊還沒有通知倭國的人來這邊上課。
孔穎達知道陛下是想要如何應對這件事,這也是他們在宮中都商議好的,但是旁人還不知道呢。
而且,如何應對倭國的使者,這事兒也不能往外傳啊。
如此一來二去,孔穎達反而成為了被人誤會的最深的那個人了。
都拿著他孔家傳人的身份說事,說他為了推行先祖有教無類從而接受了倭國人什麽的。
孔穎達心裏也是委屈。
但不能往外說。
“唉~~~”
孔穎達自己坐在書房裏,長歎一聲。
無奈搖頭。
“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孔穎達想了想,還是給陸德明回了一封書信,倒是沒有明著說,隻是說自己要教授一些什麽樣的課程,最後告知陸德明,讓他不要擔心,自己心中有數。
甚至,不止是自己心中有數。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差不多了,能理解就理解,若是理解不了,也沒辦法了。
有一瞬間,孔穎達甚至覺得自己在忍辱負重。
倭國的使者如今住在鴻臚寺安排的驛館當中,他們在長安城,也並非每日隻是等候,坐以待斃。
有了遣隋使的經驗,他們對於應對長安城的官員們,還是有一套心得的。
隻是等著的話,可是成不了事的,要主動出擊才行。
於是乎,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在朝堂上請求拜師學習,另外一部分人,則是帶著禮物,分別去拜訪長安城的官員。
不管大官小官都去拜訪問候,所攜帶禮物,也各有不同。
但凡能跟大唐的這些官員打好交道,那麽對於他們要在長安做的事來說,就是莫大的幫助。
屆時,就算是他們向大唐皇帝請求什麽,也有人能夠幫著說話。
驛館中,義直古麻呂跟高丸真藤坐在一起喝茶。
“最近進展遇到了一些阻礙,原先對我們還算熱情的太仆寺的那些官員,現在對咱們的態度也不明朗了,曾經我說想要一些大唐建築的圖紙,他們說會幫我們找,但是到現在都沒有動靜,我問了好幾次了,每次問都是推脫。”義直古麻呂無奈歎息:“我也不知道,當中發生了什麽事,明明一切都好好的,好像突然之間,就變了。”
高丸真藤思索一番。
“會不會是,咱們沒有給太仆寺的官員送上珍貴的禮物,他們沒有收到東西,從而對咱們的事情不上心呢?”
“可是,送禮物的話,咱們早就給他們送過了啊,當初正因為是送過了禮物,所以我向他提出要圖紙,他才會答應的這麽幹脆吧?”
“大唐的官員真是不厚道,明明收下了咱們的東西。”高丸真藤氣憤的拍著桌子。
義直古麻呂也是直歎氣。
“看來,咱們在這方麵上,還得研究研究,加把火。”
“不過好在,咱們以使者的身份向大唐皇帝請求拜師學藝,現在他們並沒有拒絕,為了維護大唐的顏麵,他們也不會拒絕,這就是機會。”
“等到拜師之後,一切應該就容易多了。”
義直古麻呂實際上是將最大的希望寄托在這上麵。
大唐如今風光無限,大唐的皇帝,應該不會駁回他們這樣的請求。
老趙一怔。
好嘛,自己也成好人了。
算了,好人就好人吧。
“那你願不願意嘛。”老趙笑道:“這是郎君和夫人給的機會,他們覺得你一個人也不容易,家裏的孩子還在莊子上的書院上學,眼見著莊子上的人,都逐漸的過上好日子,總不能把你給落下不是。”
其他人家家裏都有家中頂梁柱,能出去幹重活,出力氣掙錢。
而楊家大娘子,即便是將自己當成男人使喚,肯出力氣肯幹活,但是比起那些在工地上掙錢的,還是多有不足。
她倒是也想著去工地上賣力氣,可是工地上在人員富裕的情況下,隻要男人。
工地上的管事也說了。
知道她不怕辛苦,有力氣,也肯賣力,但是不管是修房子也好,還是修路也罷,幹起活兒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真要是好幾個人一起抬巨石,女人的優勢還是不如男人。
如果真的想幹活的話,工地上如果有零工,會通知她去幹的。
不僅僅是楊家娘子,其餘人家,健碩的女子,工地上的零碎活,都歸了她們,也算是能讓她們掙點錢,補貼補貼家用。
真正的窮人家,哪兒會怕什麽工地上的活兒辛苦,不管是運土,還是抬石頭,她們即便是女子,也是當男人使喚,這些事情,也是做得的。
想要過日子,哪兒還顧得上矯情。
“今年莊子上也蓋了一批新房子,到了年底,又是要置換房屋的時候了,我知道你家中條件比較艱苦一些,所以,你要抓住這個機會,而且將來大壯讀書也要用錢。”
“往後過幾年,莊子上的人家陸陸續續都換了新房子,總不能就隻有你一家住在老舊的房屋裏,每年冬夏,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都讓人提心吊膽的。”
老趙這話說出來,自己倒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過這也是事實。
村裏的老房子,都有這樣的危機,夏天要是下大雨,連續兩三天的那種,就得擔心房子被雨水衝泡會倒塌,或者是房頂漏水什麽的。
這都不好說,畢竟現在住的房子,大多都是泥磚壘起來的,若隻是一場大雨,過去了也就罷了,就怕陰雨連綿的天氣。
還有冬天的大雪,房倒屋塌的例子還少嗎?
莫要說外麵莊子上的人住的房屋了,便是長安城裏,每年因為下雪倒塌的房屋有多少?
下大雪的時候,城裏的金吾衛巡街反而更勤快了,就是擔心城內有百姓的房屋倒塌,造成人員傷亡,金吾衛若是能及時發現,也好趕緊救人。
“趙管家說的對。”楊家大娘子連忙應聲。
“那你這是答應了?”老趙笑著說道:“我這就回去向郎君和夫人複命,順帶著,你明日一早,就來宅子裏吧?到時候我來安排。”
“是。”楊家大娘子向老趙福身行禮:“多謝趙管家,多謝郎君和夫人,我一定珍惜機會,在宅子裏好好幹活,不辜負主家的信任。”
楊家大娘子也表態了。
“行了,這工地上的活兒,你就別做了,回去準備準備吧。”老趙笑道:“往後,專心將家裏的事情處理好,不要耽誤了在宅子裏幹活,白天在宅子裏,晚上還是可以回家住的,郎君說了,鑒於你的情況,就不給你安排夜裏值守廚房的活兒了。”
楊家大娘子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感激身為郎主的李複兩口子,還有一直幫助自家的趙管家了,隻能激動的連連應是。
周圍的人也豎著耳朵聽了幾句。
在聽到楊家娘子得了這樣一份好差事之後,紛紛向她道賀。
都是一個莊子上的人,知道楊家大娘子這些年日子過的不容易。
早年間兩口子日子就過的不怎麽好。
楊家娘子的公公婆婆臥病在床,為了治病,沒少花錢,她的夫君為了掙錢給老人家看病,在外出力氣,結果出了意外,人沒了。
後續人家倒是給賠了一筆錢,但是這筆錢,也都用在給公公婆婆看病了,早就花完了。
錢花完了,人也沒堅持多久,也走了。
楊家大娘子是掏空了家底,最後還是在莊子上的幫助下,才將給老兩口把身後事給辦了,後續這幾年就一直獨自拉扯著兒子楊大壯。
好在這兩年莊子上的日子算是好起來了,多少能掙些錢,能維持住這個家。
否則,隻靠著他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僅僅隻是種地,就夠家裏忙活的,更別說讓孩子去上學了。
如今,地裏的活兒,依舊是娘倆一起忙活,到了春耕的時候,楊大狀就跟書院請假,去和母親一起在地裏幹活。
書院的先生感念他的孝順,也不為難他,後續回來將落下的課程補上就是了。
今年春天,甚至讓學生們一起,幫著下地幹活去。
這都是身為副院長的陸德明教導的好。
陸德明對於李複所說的,教書育人,樹立品德的說法,十分讚同。
先賢所教授讀書人要明白的道理,不應該隻是停留在書籍上。
涇陽王曾有言。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道理!
太有道理了!
陸德明甚至讓人找了塊大石頭,把這四句話刻下來,放在了學堂的院子裏。
甚至還想著,以後若是有什麽良言警句,都找石頭刻在上麵,放在各個院子裏,讓在學堂上課學習的孩子們,能夠時刻看到。
對了,牆麵上也能刻,找上好的石板,打磨好,刻好字句後,鑲嵌到牆上去。
書院嘛,要有書院的氛圍。
春種秋收,書院也要求孩子們要參與到其中去。
在書院讀書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都是跟著父母種過地的。
而也有少部分,家裏條件很好,小時候沒吃過苦,到了歲數,家中父母聽說書院的名頭,就奔著書院的名聲來,將孩子送到這裏讀書的。
這一部分孩子,無疑是最應該去躬行的。
老趙將消息傳達到之後,也就沒在外麵多停留,宅子裏還有他需要做的事情呢,而且,得到楊家大娘子確切的回複之後,他還要回去向郎君和夫人複命。
回到宅子裏,老趙去了趟賬房,從賬房那裏拿了發放賞賜的賬本,翻看了一番,確認無誤之後,便帶著賬本去書房了。
書房裏,李複還在研究倭國的事兒。
李韶倒是清閑,隻是在琢磨手裏的一堆地契,將地契都放在麵前的桌子上,開始分門別類的放了好幾堆。
“郎君,夫人。”
書房的大門敞開著,老趙恭敬的站在廊下。
李複抬起頭來,看向門外。
“進來。”
老趙這才抬腳走進書房裏。
“看你這樣子,事情是辦妥了?”李複笑著問道。
老趙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已經辦妥了,屬下問過楊家大娘子了,她願意來宅子裏幹活,明天一早就過來。”
李複和李韶兩口子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那挺好,反正,宅子裏的事兒,你是管家,你安排吧,剩下的,我就不管了,對了,往後這些事情啊,多問夫人。”李複笑道。
“是。”老趙拱手應聲。
隨後將賬本雙手奉到李韶麵前。
“夫人,這是今日下發給宅子裏的下人們的賞賜,賞錢已經發下去了,這是賬本。”
李韶微微頷首,接過賬本。
“發下去就好,這兩天大夥也都辛苦了,宅子裏要是沒有什麽要緊事的話,就安排大家休息一兩天吧。”李韶說道:“等過兩天,廚房那邊,還有的忙呢。”
老趙點頭應聲。
他自是知道,這喬遷宴的事情,還沒辦完呢。
長安城,國子監。
孔穎達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封信,有些頭疼。
一向在涇陽縣莊子上待得瀟灑的陸德明給他寫信了。
聊的還是倭國使者的事情。
“怎麽連陸博士都關注到了。”孔穎達歎息一聲。
隨後想想就明白了,涇陽王回到莊子上去了,肯定是通過涇陽王知道的。
而涇陽王對外族人,向來也沒有什麽好態度。
朝廷為了麵子上過得去,也為了安穩四方番邦的心,不會拒絕倭國使者,給了兩個國子監監生的名額。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國子監裏的監生都沸騰起來了。
人都麻了。
群情激憤。
在他們看來,兩個倭國人,進了國子監,成了國子監的監生。
那他們豈不是多了兩個倭國人同窗?
這怎麽行?
有這樣的同窗,那都拉低了他們國子監監生的身份。
就不能送到別的書院去嗎?
就非要在國子監嗎?
這真是癩蛤蟆跳腳背上,不咬人惡心人了。
國子監裏也都在傳這件事,不過到目前為止,國子監這邊還沒有通知倭國的人來這邊上課。
孔穎達知道陛下是想要如何應對這件事,這也是他們在宮中都商議好的,但是旁人還不知道呢。
而且,如何應對倭國的使者,這事兒也不能往外傳啊。
如此一來二去,孔穎達反而成為了被人誤會的最深的那個人了。
都拿著他孔家傳人的身份說事,說他為了推行先祖有教無類從而接受了倭國人什麽的。
孔穎達心裏也是委屈。
但不能往外說。
“唉~~~”
孔穎達自己坐在書房裏,長歎一聲。
無奈搖頭。
“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孔穎達想了想,還是給陸德明回了一封書信,倒是沒有明著說,隻是說自己要教授一些什麽樣的課程,最後告知陸德明,讓他不要擔心,自己心中有數。
甚至,不止是自己心中有數。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差不多了,能理解就理解,若是理解不了,也沒辦法了。
有一瞬間,孔穎達甚至覺得自己在忍辱負重。
倭國的使者如今住在鴻臚寺安排的驛館當中,他們在長安城,也並非每日隻是等候,坐以待斃。
有了遣隋使的經驗,他們對於應對長安城的官員們,還是有一套心得的。
隻是等著的話,可是成不了事的,要主動出擊才行。
於是乎,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在朝堂上請求拜師學習,另外一部分人,則是帶著禮物,分別去拜訪長安城的官員。
不管大官小官都去拜訪問候,所攜帶禮物,也各有不同。
但凡能跟大唐的這些官員打好交道,那麽對於他們要在長安做的事來說,就是莫大的幫助。
屆時,就算是他們向大唐皇帝請求什麽,也有人能夠幫著說話。
驛館中,義直古麻呂跟高丸真藤坐在一起喝茶。
“最近進展遇到了一些阻礙,原先對我們還算熱情的太仆寺的那些官員,現在對咱們的態度也不明朗了,曾經我說想要一些大唐建築的圖紙,他們說會幫我們找,但是到現在都沒有動靜,我問了好幾次了,每次問都是推脫。”義直古麻呂無奈歎息:“我也不知道,當中發生了什麽事,明明一切都好好的,好像突然之間,就變了。”
高丸真藤思索一番。
“會不會是,咱們沒有給太仆寺的官員送上珍貴的禮物,他們沒有收到東西,從而對咱們的事情不上心呢?”
“可是,送禮物的話,咱們早就給他們送過了啊,當初正因為是送過了禮物,所以我向他提出要圖紙,他才會答應的這麽幹脆吧?”
“大唐的官員真是不厚道,明明收下了咱們的東西。”高丸真藤氣憤的拍著桌子。
義直古麻呂也是直歎氣。
“看來,咱們在這方麵上,還得研究研究,加把火。”
“不過好在,咱們以使者的身份向大唐皇帝請求拜師學藝,現在他們並沒有拒絕,為了維護大唐的顏麵,他們也不會拒絕,這就是機會。”
“等到拜師之後,一切應該就容易多了。”
義直古麻呂實際上是將最大的希望寄托在這上麵。
大唐如今風光無限,大唐的皇帝,應該不會駁回他們這樣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