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徐盛火燒夷寨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在步騭圍困零陵縣的時候,整個零陵郡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經落入東吳的手中。
陵道、始安、益陽、連道、昭陵等好幾個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被東吳收歸囊中。
或者是主官吏員主動開城投降,或者本地豪強起兵殺死長吏後等吳兵一到便開城投降。
前前後後共收到八座縣城投效的消息,孫權大喜之餘連連感歎:“這都是子明的功勞啊。”
連續好幾年的籠絡人心,無數錢糧砸進去,在如今收網的時候,先前巨大的投資終於給孫權帶來巨大的回報。
劉禪的幹預雖然相當程度上破壞了呂蒙的布局,但並沒有完全拔除呂蒙數年來為東吳積攢的優勢。
江東進攻荊州從來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步步施行的戰略到了現在進入明牌的階段而已。
全據長江是江東賴以生存的戰略基礎,這是呂蒙多年前便與孫權君臣議定的。
盡管後來有些波折,但江東整體一直是走在此戰略上的,大量資源的投入自然不能成為沉沒成本。
零陵郡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城池還未投降,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的主官是郝普或者劉備提拔起來的。
需要與主君共進退,同時也有能力壓製住境內的豪強。
他們現在都在關注著郡守郝普的情況,若是太守被吳軍攻破或者投降,那他們便會無顧忌的向吳軍投降。
而若是郝普能撐住,吳軍也沒有派兵攻打他們,那他們便當一回漢室忠臣。
主打的就是一個靈活。
相較而言,武陵郡的情況就好的多。
在劉禪來此之前,武陵郡比零陵郡的情況要差的多。
境內並沒有多少很強大的漢人士族豪強,但是五溪蠻、宗賊匪寇猖獗。
尤其是其中大勢力曹卯,其人被呂蒙拉攏,甘為鷹犬。
索性他竟然趁著劉禪與傅士仁鬧掰而找死,求仁得仁的被消滅掉。
壓在武陵郡官府勢力頭上的一塊大石去除,尤其是後麵沙摩柯的歸附,讓廖立狠狠的喘了一口氣。
數月之間,在馬良的協助下,廖立針對境內蠻夷宗賊剿撫並用,將反抗朝廷的勢力消除大半。
他將許多蠻夷部落從深山老林裏麵遷徙出來,修建了十二座夷寨用來安置他們。
給他們糧種和農具,傳授他們農業種植技術和一些工匠工藝製作技術。
準備移風易俗個兩三代人,將他們同化成漢民。
結果這時候,東吳進攻荊州,大將徐盛帶兵殺入武陵郡。
不久之前,徐盛侵略如火,率領一萬大軍從長沙郡的羅縣渡過湘水,進軍到益陽的時候,益陽不戰而降。
留下一千兵力守住後路之後便立刻兵發沅南城。
結果就遇到了分布在武陵郡治臨沅,以及沅南二城周邊的十二座夷寨。
“將軍,若是一一攻打恐怕會損失我軍不少兵力啊。”當時副將如是說。
徐盛自然知曉這個道理,看著那些明顯是新修建起來的一座座夷寨,眉頭緊皺。
忽然,他靈光一閃。
“蜀軍貪圖便利,就地取材,這些夷寨竟然全是木製結構,而且明顯是新修建的。冬日較為幹燥,正適合火攻。”
於是徐盛下令士兵就地伐木取柴,將所帶物資中所有的酒和油都拿出來灑在上麵。
讓吳軍士兵們佯裝攻打營寨,實際上是衝過去將這些東西堆放在營寨旁,然後放大火燒之。
結果僅僅以損失五百餘人的代價便攻破十座夷寨,夷漢皆驚懼。
徐盛看到戰報非常高興。
“這以酒助火而攻之,比起強行攻殺事半功倍啊。”
剩下的兩座夷寨中的人則是在吳軍進攻前便棄寨而逃。
得知此事的廖立麵露憂愁,這些蠻夷是武陵郡中最為心向朝廷的一批。
他好言相勸才將他們從深山老林中遷徙出來,準備將其化做治下之民以充實官府人力資源。
結果現在都泡湯了,甚至以後再想說動其他蠻夷出山種地恐怕會更加艱難。
自出使江東之後便被劉禪安排過來做蠻夷政委的馬良,此刻也在臨沅城中。
馬良見廖立憂愁,便問道:“府君何以歎息?”
廖立看了他一眼,麵上憂愁不減:“吳軍手段狠厲,雖然城池無憂,但是鄉野之民恐遭其罪啊。若是戰事遷延日久,我武陵郡怕不是要生靈塗炭啊。”
“良倒是覺得,徐盛此人雖有大將之才,但卻缺乏牧民治郡之才。他隻顧著能快速進軍的好處,卻是將本地蠻夷徹徹底底的得罪了。”
馬良胸有成竹道:“如今沙摩柯得世子殿下封為忠公校尉,提兵五千卻有作壁上觀、兩不相幫之意,實乃是對江東還心存幻想。”
“如今借著徐盛之凶狠,再以金玉之物誘之,當能說動其出兵助戰,則此間雖有賊不足為患。靜待江北我大軍回援破敵之後,徐盛自會退走。”
聞言,廖立微微點頭,認可了他的話。
如今蜀吳這場戰爭的勝敗,其實並不在他們這裏,主戰場大概率在江北。
而決定大戰勝負的便是回援的漢軍能不能打穿吳軍的防線。
若是援軍始終來不了,後方這些郡縣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投降東吳。
“可是,誰去說動沙摩柯呢?”
馬良拱手道:“良可去。”
“你並非我武陵亦非荊州之官,何必攬下如此危險之任?”
“朝廷危難,良自當不避荊棘。況且,我知沙摩柯此人雖然為蠻夷,卻有謀略,隻要世子殿下還在統帥大軍,他是不敢對我下手的。”
“真良才也!”廖立感歎道,隨後便請他為使去招蠻兵助戰。
不久之後,領命攻取長江上遊的陸議終於成功攻取宜都郡全境。
吳軍繼夷道縣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之後。
進攻西陵、佷山等地便比較順利。
尤其是宜都太守樊友在得知吳軍來攻打自己以及屠城的消息後,竟然不顧下臣們的反對,帶著妻兒親眷向著蜀中逃去。
群龍無首之下,大小官吏接受了陸議的勸降。
而駐守在戰略要地的將領詹晏、陳鳳拒不投降。
陸議領吳軍大軍水陸並進,水上和陸上同時發動進攻,在不計傷亡的強攻之下,秭歸城破。
隨後孫權任命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為婁侯,率兵駐紮夷陵,守衛峽口。
陵道、始安、益陽、連道、昭陵等好幾個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被東吳收歸囊中。
或者是主官吏員主動開城投降,或者本地豪強起兵殺死長吏後等吳兵一到便開城投降。
前前後後共收到八座縣城投效的消息,孫權大喜之餘連連感歎:“這都是子明的功勞啊。”
連續好幾年的籠絡人心,無數錢糧砸進去,在如今收網的時候,先前巨大的投資終於給孫權帶來巨大的回報。
劉禪的幹預雖然相當程度上破壞了呂蒙的布局,但並沒有完全拔除呂蒙數年來為東吳積攢的優勢。
江東進攻荊州從來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步步施行的戰略到了現在進入明牌的階段而已。
全據長江是江東賴以生存的戰略基礎,這是呂蒙多年前便與孫權君臣議定的。
盡管後來有些波折,但江東整體一直是走在此戰略上的,大量資源的投入自然不能成為沉沒成本。
零陵郡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城池還未投降,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的主官是郝普或者劉備提拔起來的。
需要與主君共進退,同時也有能力壓製住境內的豪強。
他們現在都在關注著郡守郝普的情況,若是太守被吳軍攻破或者投降,那他們便會無顧忌的向吳軍投降。
而若是郝普能撐住,吳軍也沒有派兵攻打他們,那他們便當一回漢室忠臣。
主打的就是一個靈活。
相較而言,武陵郡的情況就好的多。
在劉禪來此之前,武陵郡比零陵郡的情況要差的多。
境內並沒有多少很強大的漢人士族豪強,但是五溪蠻、宗賊匪寇猖獗。
尤其是其中大勢力曹卯,其人被呂蒙拉攏,甘為鷹犬。
索性他竟然趁著劉禪與傅士仁鬧掰而找死,求仁得仁的被消滅掉。
壓在武陵郡官府勢力頭上的一塊大石去除,尤其是後麵沙摩柯的歸附,讓廖立狠狠的喘了一口氣。
數月之間,在馬良的協助下,廖立針對境內蠻夷宗賊剿撫並用,將反抗朝廷的勢力消除大半。
他將許多蠻夷部落從深山老林裏麵遷徙出來,修建了十二座夷寨用來安置他們。
給他們糧種和農具,傳授他們農業種植技術和一些工匠工藝製作技術。
準備移風易俗個兩三代人,將他們同化成漢民。
結果這時候,東吳進攻荊州,大將徐盛帶兵殺入武陵郡。
不久之前,徐盛侵略如火,率領一萬大軍從長沙郡的羅縣渡過湘水,進軍到益陽的時候,益陽不戰而降。
留下一千兵力守住後路之後便立刻兵發沅南城。
結果就遇到了分布在武陵郡治臨沅,以及沅南二城周邊的十二座夷寨。
“將軍,若是一一攻打恐怕會損失我軍不少兵力啊。”當時副將如是說。
徐盛自然知曉這個道理,看著那些明顯是新修建起來的一座座夷寨,眉頭緊皺。
忽然,他靈光一閃。
“蜀軍貪圖便利,就地取材,這些夷寨竟然全是木製結構,而且明顯是新修建的。冬日較為幹燥,正適合火攻。”
於是徐盛下令士兵就地伐木取柴,將所帶物資中所有的酒和油都拿出來灑在上麵。
讓吳軍士兵們佯裝攻打營寨,實際上是衝過去將這些東西堆放在營寨旁,然後放大火燒之。
結果僅僅以損失五百餘人的代價便攻破十座夷寨,夷漢皆驚懼。
徐盛看到戰報非常高興。
“這以酒助火而攻之,比起強行攻殺事半功倍啊。”
剩下的兩座夷寨中的人則是在吳軍進攻前便棄寨而逃。
得知此事的廖立麵露憂愁,這些蠻夷是武陵郡中最為心向朝廷的一批。
他好言相勸才將他們從深山老林中遷徙出來,準備將其化做治下之民以充實官府人力資源。
結果現在都泡湯了,甚至以後再想說動其他蠻夷出山種地恐怕會更加艱難。
自出使江東之後便被劉禪安排過來做蠻夷政委的馬良,此刻也在臨沅城中。
馬良見廖立憂愁,便問道:“府君何以歎息?”
廖立看了他一眼,麵上憂愁不減:“吳軍手段狠厲,雖然城池無憂,但是鄉野之民恐遭其罪啊。若是戰事遷延日久,我武陵郡怕不是要生靈塗炭啊。”
“良倒是覺得,徐盛此人雖有大將之才,但卻缺乏牧民治郡之才。他隻顧著能快速進軍的好處,卻是將本地蠻夷徹徹底底的得罪了。”
馬良胸有成竹道:“如今沙摩柯得世子殿下封為忠公校尉,提兵五千卻有作壁上觀、兩不相幫之意,實乃是對江東還心存幻想。”
“如今借著徐盛之凶狠,再以金玉之物誘之,當能說動其出兵助戰,則此間雖有賊不足為患。靜待江北我大軍回援破敵之後,徐盛自會退走。”
聞言,廖立微微點頭,認可了他的話。
如今蜀吳這場戰爭的勝敗,其實並不在他們這裏,主戰場大概率在江北。
而決定大戰勝負的便是回援的漢軍能不能打穿吳軍的防線。
若是援軍始終來不了,後方這些郡縣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投降東吳。
“可是,誰去說動沙摩柯呢?”
馬良拱手道:“良可去。”
“你並非我武陵亦非荊州之官,何必攬下如此危險之任?”
“朝廷危難,良自當不避荊棘。況且,我知沙摩柯此人雖然為蠻夷,卻有謀略,隻要世子殿下還在統帥大軍,他是不敢對我下手的。”
“真良才也!”廖立感歎道,隨後便請他為使去招蠻兵助戰。
不久之後,領命攻取長江上遊的陸議終於成功攻取宜都郡全境。
吳軍繼夷道縣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之後。
進攻西陵、佷山等地便比較順利。
尤其是宜都太守樊友在得知吳軍來攻打自己以及屠城的消息後,竟然不顧下臣們的反對,帶著妻兒親眷向著蜀中逃去。
群龍無首之下,大小官吏接受了陸議的勸降。
而駐守在戰略要地的將領詹晏、陳鳳拒不投降。
陸議領吳軍大軍水陸並進,水上和陸上同時發動進攻,在不計傷亡的強攻之下,秭歸城破。
隨後孫權任命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為婁侯,率兵駐紮夷陵,守衛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