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接手了邸報之後行動速度非常之快。


    首先是一版,自然是大篇幅講述漢傳國璽經過一番跌宕起伏,精彩絕倫的旅途終於歸到天命之人手中。


    老劉痛斥逆賊曹丕篡漢罪過董卓、王莽。


    並喊出了:“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的政治宣言。


    明發邸報到各郡縣,甚至下到鄉、亭。


    要求各級官吏認真學習中央朝廷指示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積極貫徹落實。


    自此,蜀中也開始流行邸報。


    與此同時,劉禪出麵說服了諸葛亮、法正,然後在他倆的主導下,季漢官府開始全麵推進以紙代簡,以提高行政效率。


    凡是接觸過紙張的人都能明白其遠遠要比竹簡布帛好用的多。


    其實,此前就有一些並不重要的事項已經開始使用紙張了。


    隻不過市麵上的紙張價格較為昂貴,因此才遲遲無法普及。


    經過一年半的研究工作,造紙匠人們不斷開動聰明的小腦袋瓜,改進劉禪所提出來的工作流程。


    進一步完成降本增效。


    雖然為了攫取高額利潤,他們一直在維持著市麵上高昂的紙張價格。


    但實際上成本已經非常之低,普通小地主也能用得起。


    而季漢朝廷這邊通過征收十分之一的商稅和出入境十分之一的關稅,手裏已經積累了大量紙張。


    不夠的部分也能以成本價從紙業製造局拿貨,已經有了以紙代簡的實現條件。


    二月,祭天台的修建全麵動工,邸報開始為科舉取士造勢。


    劉禪沒想到老爹人雖然是個老古董,但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倒是挺強的。


    自己將科舉對比察舉製的優勢講述一遍之後,沒想到老劉當場就同意了。


    對於劉禪的偽裝工作,老劉也是大加讚賞。


    並表示人才選拔就應該是朝廷主持,東漢朝廷的腐朽就是因為它不給寒門底層子弟上升的機會。


    老劉恨死破舊的選官製度了。


    當然,畢竟是對主流察舉製的一次挑戰,宣傳這方麵采取的是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的策略。


    先說原因:那就是因為長期戰亂,許多地方的郡縣長吏大量缺失。


    比如此前荊州降了一批、被劉禪帶兵弄了一批。


    還有一批看到劉禪弄人後覺得自己不稱職,主動請辭了一批。


    最嚴重的是宜都郡,廖化這位宜都太守上任後勉強搭建起來的一個草台班子,但也基本上就是個空架子。


    廖化不僅是太守,還是郡都尉,同時還幹著夷陵縣令的活,然後還親自深入一線當勸農官。


    總之,就是說朝廷有著大量人才缺口,需要選取士人出仕為官,這是現實需求。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稍微聰明的人結合當下形勢立刻就能猜出,這其實是為登基稱帝後的朝廷而增補人才隊伍。


    消息一放出,立刻就有不少人四處打探消息。


    諸葛亮、法正,甚至有人問到劉禪麵前。


    同時還有不少人依照傳統察舉製,向朝廷舉薦賢才。


    你不是人才短缺嗎,正好趁機安插一些我的門生故吏,家族子弟。


    然而,他們赫然發現,自己的舉薦都石沉大海,劉備竟然沒給出回應。


    這些人感到詫異,從未見過這般事情,陸續有人詢問劉備緣由。


    眼見火候差不多了,便在邸報上正式宣布,他要在成都舉行論才大典。


    不問年齡出身籍貫和家世,為朝廷選拔優秀人才。


    隻看才華,官方出麵組織大家一起比試才華。


    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可以直接任命為官吏,為朝廷工作,成為朝廷命官。


    是真才實學,還是名不符實,考場上見真章。


    當然,對自己的才能沒有自信的,也可以啃老走家族資源、人脈通過察舉的方式出仕。


    怎麽走,你們自己選。


    消息一出,輿論頓時嘩然。


    不過基本上沒有人會承認對自己才能沒自信,即便是裝也要裝出底氣十足的樣子。


    因此,此後基本上沒人在向劉備舉薦所謂賢才。


    既然你這麽賢,那就去考一考嘛,又不會掉塊肉。


    怎麽?你不敢?


    不少此前向劉備舉薦的也都選擇了撤回,表示自己舉薦的人一定可以憑才能授官。


    當然,還是有頭鐵的人堅持走察舉的方式出仕。


    老劉擱置了大部分,從中選了幾個家世著實顯赫的同意授予官職。


    許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估計會是察舉、蔭蔽、科舉取士並行存在的。


    隻不過,科舉的比重會漸漸增大,直到最後一家獨大。


    也有一些極聰明的人看出了這個端倪,隻不過他們迅速的陷入了糾結。


    他們家族一代又一代人辛苦經營的關係網,不就是為了花花轎子人抬人提高名聲,互相推薦出仕嘛。


    就比如當年的諸葛亮,就是通過這關係網才能出仕劉備,為他謀劃荊州,成為麾下第一文臣的。


    當然,諸葛亮絕對是真有才華的,不過其出仕方式,確實是經典的士族、標準的名士。


    當年北方還在戰亂,不斷有人南逃到荊州,大量的外來士人在本地沒有根基。


    但是諸葛家卻成了個例外,很快就在荊州打開了局麵。


    這得益於諸葛亮的好叔父,諸葛玄,因為他精通士族規則,用非常高明的手段經營了一張關係網。


    他先是投靠劉表,成為荊州牧屬吏,然後荊州各大家族,蔡氏,蒯氏,龐氏和黃氏都扯上了關係。


    甚至在病重狀態下還為諸葛亮和黃月英定下婚約。


    為諸葛亮行了冠禮,取了表字,看著他與黃月英結婚之後,才安心的撒手人寰。


    然後,諸葛亮就成為荊州有了龐大的關係網上的一員。


    因為這個網絡的存在,諸葛亮才有價值有能量,才能瀟灑的選擇是否出仕。


    他瞧不上劉表,便沒有出仕劉表,他看中了劉備便出仕了劉備。


    甚至因為他的價值和能量,反而需要劉備三顧茅廬。


    因為這張網,諸葛亮才能為劉備迅速謀定荊州,成為麾下第一文臣。


    這是舊時代的士族運行法則,諸葛玄幫助諸葛亮完美的運行了一遍。


    天下的士族都這麽玩,現在突然搬出個什麽考試取士。


    我們辛苦經營的關係網不能用來出仕當官了?!


    但是現在,他們不敢去跟劉備辯論。


    劉備正處於登基稱帝的敏感關鍵時期。


    任何想要出言反對者,都要掂量掂量是否值當為此搭上自己這輩子的政治前途。


    畢竟,費詩就是前車之鑒。


    所以他們隻能鴕鳥心態的對自己說,就這一回,下不為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禿然好像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禿然好像你並收藏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