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禪行冠禮的前一天,三月十八日的時候,江東使者張溫一行人來到了成都。


    作為江東首席的親蜀派士人,孫權派他來自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善意。


    “吳主聞聽奸賊篡漢,悲傷的不能自已,節食哀傷三月也隻能聊表哀思。然神器傾危之時,需有德之人承繼天命再紹大漢。”


    “漢中王伸大義於天下,恩信著稱於四海,能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解黎民於倒懸、梳時局於危難者,舍此其誰?”


    “故吳主孫權,謹慎的以卑微身份奉上奏表以讓您聽聞,請漢中王履登極位。”


    “他自己則是身披堅硬的鎧甲,拿著鋒銳的兵器為您在大江的北邊擊破敵人,哪怕戰死在衝鋒的路上,也沒有什麽遺憾了。”


    聲情並茂,聞者莫不感受到孫權的‘拳拳之心’。


    劉備接受了他的獻禮,然後讓諸葛亮在館舍好好招待他。


    不得不說,張溫出色的完成了此次出使的任務。


    季漢這邊為了北伐的順利進行,是需要一個安穩的東部環境的。


    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都是需要和江東維持表麵的和諧與團結。


    對於孫權的示好,自然是予以積極的回應。


    諸葛亮在館舍舉行了一場私人宴會宴請張溫,邀請前來的都是一些有名氣的士人。


    他們一起探討文學,評論天下局勢,然後一起罵曹丕。


    然後自然而然的就談論起來即將發生的一些重要事情。


    其中就包括劉禪的加冠禮。


    加冠,就意味著成年,從此便擺脫童子的身份,自此便能做成人才能做事情。


    比如結婚,以及正式進入朝堂處理政務。


    享有身為成年人的權利和地位,同時,也要肩負起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


    在禮法上,隻有行了加冠禮才算成年。


    所以,十六歲加冠的男子是成年人,十九歲未加冠的男子是童子這種事並不奇怪。


    當然,人間是不公平的,加冠隻是上層人的遊戲。


    有些人一輩子苦苦掙紮尚不能得到溫飽,有些人天生侯服玉食,而前者才是大多數。


    蒼天本就不公,非要找出一個公平的事情,估計也就隻有死亡了。


    底層人甚至連什麽是加冠都不知道,但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卻將其奉為圭臬,是必須遵守的規則。


    剛剛聽聞劉備要給劉禪舉行加冠之禮的時候,張溫嘴巴微微張大,顯然他也是有些吃驚的。


    他立刻就想到了孫劉兩家姻親之約,下意識以為這是要求自己回去勸孫權把十一歲的孫魯班送來。


    但旋即轉念一想便明白了,漢中王劉備到底是年紀大了,鬢角發白,完全不同於他們年富力強的吳主孫權。


    張溫的思緒活泛了,英雄老去,是不是預示著我江東能……嘶,下一代似乎更難對付啊。


    張溫對劉禪這兩年的所作所為自然是頗為熟知的,然後他自己作為孫登的老師,不自覺的就下意識將此二人放在一起比較。


    劉禪的表現著實亮眼,但自己的弟子也相當優秀啊。


    孫登孝順而多慧,熟讀諸經典、出口成章、禮賢下士,年紀輕輕對於政務就有獨到的見解,身邊名士盈門、人才濟濟。


    而諸葛亮作為劉禪的老師,眼看張溫這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自然也起了類似的心思。


    不過諸葛亮隻是說劉禪在文學方麵的造詣,畢竟其在武方麵的成就已經足夠亮眼。


    此處不提,但是大家都知道其真實存在,這樣反而顯得站位更高一層。


    而強調文學這一方麵的才能,更能彰顯劉禪文武雙全。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張溫不斷念叨著‘劉禪所做的’這首《憫農》


    不一會就眼睛瞪得像銅鈴。


    “嘶,此詩賦雖然……雖然淺顯直白,但意境卻是深遠,尤其是是以王世子之身份,竟能如此深刻體察民之疾苦。”


    張溫一開始是想說,這首詩雖然為與南方楚律不同,但行文規整,頗像曹操的《蒿裏行》文風。


    但忽然想到曹操畢竟是敵人,自然是不能用在此處比較的,便改口誇讚其內容來。


    “最後更是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要求己身,克己而複禮,這是有古之賢者之風啊。”


    身為士人張溫熟知曆史,寬仁節儉、愛民重農,這不就是漢文帝行的事情嘛。


    隻不過此刻,劉備未正式稱帝,所以還不能用先代皇帝來做比,但是心下已經如此類比了。


    張溫此時已經是擊節而讚了,諸葛亮的裝逼顯然是成功的。


    當然,劉禪也不會知道,自己曾經剽竊的一首詩,竟然給自己掙得一個‘賢者之風’的評價。


    “不知,溫能否有幸見證世子冠禮啊?”


    “哦,哈哈,自無不可。”


    聞言,諸葛亮笑了,這種事也不是什麽需要保密的事情。


    而且張溫也是江東數一數二的名士,能出席劉禪加冠禮也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所以諸葛亮便以劉禪老師的身份邀請他一同參加。


    宴會之後,諸葛亮要回去處理公務,便留下了蔣琬和李邵陪同張溫。


    傍晚的時候,張溫和副使趙爽和卑衍三人聚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孫權交給張溫的出使任務已經完成一半,即對劉備的稱帝表達恭順的態度。


    另一半則是促成其北伐,老劉北伐肯定不放心孫權,那就協商著一起北伐,彼此都安心。


    曹丕在北邊大肆打造戰船的事情,孫權自然是知道的。


    若是劉備不上去跟曹丕開幹,估計曹丕就要來幹江東了。


    這也是孫權把公孫淵派到江東的使者卑衍,再轉送成都來的原因。


    現任遼東話事人公孫恭再如何無能,但畢竟是曹丕親自遣使,拜為車騎將軍、假節,封平郭侯的。


    公孫淵要政變奪公孫恭的權,還想拉孫權為外援,實在是屎殼郎碰上竄稀的——白來一趟。


    孫權現在是一點也不想吸引曹丕的火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禿然好像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禿然好像你並收藏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