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大魏吳王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休作為一個老江湖,很清楚背刺這種事情隻有零次和無數次,背叛過一次的人沒有信譽可言。
更何況孫權是背刺過好幾次的人,曹休對他很了解,所以完全不擔心孫權會跟著偽漢一路走到底。
他主持朝政之後,便力主推動跟孫權結盟。
隻要雙方結盟,長江淮河的邊防部隊便可化作機動兵力,或許能成為國家走出困境的關鍵一招。
曹休明明一直是朝廷對吳方麵的總司令,卻是首先站出來要結盟孫權的人。
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不少人扼腕稱奇。
當然,沒有人比曹休更懂江東,而且他的提議反應出他已經放下個人恩怨,完全站到了朝廷的立場需求上來。
這是很令人欽佩的事情,所以,他的這個提議很迅速的就得到通過。
大魏朝堂派出太常邢貞持節前去拜封孫權。
邢貞也是個膽子很大有才能之人,出身河間邢氏,名門望族。
建安年間的時候,邢貞擔任中尉,就是他與衛尉程昱爭威儀最後導致程昱被罷免。
曹丕稱帝後,改奉常為太常,由邢貞擔任。
他去,既能給足孫權麵子,又不會墮了朝廷的威儀。
曹魏雖然過的慘,但曹休知道孫權也在死中求活,雙方半斤八兩。
那麽即便是自己主動去交好對方,也要盡可能掌握事情的主動權。
邢貞雖然攜帶了許多財貨和北方的特產,但整體上也算是輕裝簡行。
帶著必要的禮器和仆從很快的就渡過淮河,通報之後乘船渡過長江。
一眾江東文武對於他的到來都感到驚訝,但也有人認為這在情理之中。
畢竟季漢北伐的聲響這麽大,江東也是頗有耳聞。
雖然因為徐州的事,江東跟曹魏也是鬧得很不愉快,但是麵臨死局的時候,還是有聯手的可能的。
至少張昭、步騭這些高層官員有這樣的認識。
諸侯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利益需求變化,朋友和敵人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孫權派中大夫趙谘接待了魏國的使者,進行了初步的交談。
趙谘博聞多識,應對辯捷,跟邢貞一番唇槍舌戰,互相探查對方的老底。
一個說對方四境戰亂不休,國困民疲,領土淪喪。
一個說對方此前先後出海,檣摧櫓折,勞民傷財。
總之,誰也沒從話頭上討到對方的便宜,也都對彼此更敬重了幾分。
邢貞畢竟是帶著達成合作的任務前來,而孫權這邊也沒想得罪曹魏,隻是想探一下對方的口風。
所以在初步接觸後沒兩天,趙谘便為孫權引薦了魏國使者。
“封吳王,加九錫,拜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邢貞一上來就展現了曹魏充足的誠意,甚至原來的大魏吳王曹彪為了把吳王的爵位讓出來,主動被改封為楚王。
楚王、吳王雖然都是最為尊貴的王爵,但是真要細論起來,吳王還是要高一些的。
畢竟吳國是姬姓國,而楚國最初隻是個子爵國。
誠意是有的,但是驅使的意味同樣也很明顯。
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顯然是想讓他去咬季漢。
而季漢那邊給孫權的是吳侯,大將軍,揚州牧,節督豫、揚、徐三州諸軍事,是想讓他往北打。
雙方都把自己當成一個可以使喚的仆人了嗎?
孫權胸中一口悶氣,他狠狠的盯著桌角看了許久。
最後還是強壓下怒火沒有發作,自己當下確實沒有發火的實力,必須隱忍。
幸好他還年輕,脾氣能克製隱忍住。
政治家做事要看對自己的利弊。
如果他現在答應魏國的要求,便能立刻建立屬於自己的吳國。
便能名正言順的建立吳國政權,統治地方。
孫權當然想要稱王,他想這個很久了,季漢那邊不可能滿足他的欲望。
而僅憑自己的威望,孫權很難邁出稱王這一步。
各級官員,本地士族都會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孫權綁一條船上,強行為之,恐怕會冒出更多的造反勢力。
如今可以借助魏國的威望,接受冊封,建立吳國。
江東一直是有不少心向魏國的士人,許多士族豪強在北方也多有親戚朋友在朝堂中。
不過,接受冊封阻力雖小,但這樣一來,魏國同吳國的關係就是不平等關係。
魏是朝廷、宗主國,吳則是地方上的一個諸侯國,他孫權也隻是一個藩王而已。
至於加九錫,隻是人臣之極裝飾品,錦上添花。
實際幫助很小,頂多就是曹魏不能用孫權違禮做借口對江東開戰而已。
權衡利弊之後,孫權還是決定接受。
當然接受,自己當下處境什麽樣孫權還能不知道嗎。
他沒得選,跟曹魏合作是他當下唯一的出路。
借著魏國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地位,用多出來的官職拉攏一批人,用政治利益換取他們的支持。
提高軍民士氣,趁機平定內亂,甚至可趁著外麵兩虎相爭的時候謀利。
不過當孫權和大臣們討論之時,東吳的朝廷大臣多認為,孫權應該自稱上將軍、九州伯,而不應該接受魏國的冊封。
孫權眯眼看著這些提出建議的臣僚。
他們有的是真的在為孫權考慮,請他保持獨立自主不能向他人屈膝稱臣。
而有的卻是不想跟著孫權綁太緊,想攛掇孫權自立,得罪兩虎以至於自絕於天下。
到時候無論是季漢還是曹魏打過來,他們都可以投降反叛,將罪責推到孫權身上自己無事一身輕。
孫權心下記住這些人的姓名,準備之後報複,同時對那些真的為他考慮的臣子說道:
“以前漢高祖劉邦也接受過項羽的冊封,我現在接受曹丕的冊封,隻不過是權宜之計,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將軍徐盛非常憤怒,他哭著對同僚們說:
“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邢貞盟,不亦辱乎!”
顯然,江東還是有一批孫權的忠誠擁護者的,比如徐盛、步騭等人。
不管朝臣如何不服氣,孫權堅持以政治家的眼光來處理此事,接受冊封成為吳王。
並以一國之君的身份,不惜屈尊,和邢貞同車出入、歃血為盟,向曹丕稱臣。
更何況孫權是背刺過好幾次的人,曹休對他很了解,所以完全不擔心孫權會跟著偽漢一路走到底。
他主持朝政之後,便力主推動跟孫權結盟。
隻要雙方結盟,長江淮河的邊防部隊便可化作機動兵力,或許能成為國家走出困境的關鍵一招。
曹休明明一直是朝廷對吳方麵的總司令,卻是首先站出來要結盟孫權的人。
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不少人扼腕稱奇。
當然,沒有人比曹休更懂江東,而且他的提議反應出他已經放下個人恩怨,完全站到了朝廷的立場需求上來。
這是很令人欽佩的事情,所以,他的這個提議很迅速的就得到通過。
大魏朝堂派出太常邢貞持節前去拜封孫權。
邢貞也是個膽子很大有才能之人,出身河間邢氏,名門望族。
建安年間的時候,邢貞擔任中尉,就是他與衛尉程昱爭威儀最後導致程昱被罷免。
曹丕稱帝後,改奉常為太常,由邢貞擔任。
他去,既能給足孫權麵子,又不會墮了朝廷的威儀。
曹魏雖然過的慘,但曹休知道孫權也在死中求活,雙方半斤八兩。
那麽即便是自己主動去交好對方,也要盡可能掌握事情的主動權。
邢貞雖然攜帶了許多財貨和北方的特產,但整體上也算是輕裝簡行。
帶著必要的禮器和仆從很快的就渡過淮河,通報之後乘船渡過長江。
一眾江東文武對於他的到來都感到驚訝,但也有人認為這在情理之中。
畢竟季漢北伐的聲響這麽大,江東也是頗有耳聞。
雖然因為徐州的事,江東跟曹魏也是鬧得很不愉快,但是麵臨死局的時候,還是有聯手的可能的。
至少張昭、步騭這些高層官員有這樣的認識。
諸侯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利益需求變化,朋友和敵人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孫權派中大夫趙谘接待了魏國的使者,進行了初步的交談。
趙谘博聞多識,應對辯捷,跟邢貞一番唇槍舌戰,互相探查對方的老底。
一個說對方四境戰亂不休,國困民疲,領土淪喪。
一個說對方此前先後出海,檣摧櫓折,勞民傷財。
總之,誰也沒從話頭上討到對方的便宜,也都對彼此更敬重了幾分。
邢貞畢竟是帶著達成合作的任務前來,而孫權這邊也沒想得罪曹魏,隻是想探一下對方的口風。
所以在初步接觸後沒兩天,趙谘便為孫權引薦了魏國使者。
“封吳王,加九錫,拜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邢貞一上來就展現了曹魏充足的誠意,甚至原來的大魏吳王曹彪為了把吳王的爵位讓出來,主動被改封為楚王。
楚王、吳王雖然都是最為尊貴的王爵,但是真要細論起來,吳王還是要高一些的。
畢竟吳國是姬姓國,而楚國最初隻是個子爵國。
誠意是有的,但是驅使的意味同樣也很明顯。
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顯然是想讓他去咬季漢。
而季漢那邊給孫權的是吳侯,大將軍,揚州牧,節督豫、揚、徐三州諸軍事,是想讓他往北打。
雙方都把自己當成一個可以使喚的仆人了嗎?
孫權胸中一口悶氣,他狠狠的盯著桌角看了許久。
最後還是強壓下怒火沒有發作,自己當下確實沒有發火的實力,必須隱忍。
幸好他還年輕,脾氣能克製隱忍住。
政治家做事要看對自己的利弊。
如果他現在答應魏國的要求,便能立刻建立屬於自己的吳國。
便能名正言順的建立吳國政權,統治地方。
孫權當然想要稱王,他想這個很久了,季漢那邊不可能滿足他的欲望。
而僅憑自己的威望,孫權很難邁出稱王這一步。
各級官員,本地士族都會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孫權綁一條船上,強行為之,恐怕會冒出更多的造反勢力。
如今可以借助魏國的威望,接受冊封,建立吳國。
江東一直是有不少心向魏國的士人,許多士族豪強在北方也多有親戚朋友在朝堂中。
不過,接受冊封阻力雖小,但這樣一來,魏國同吳國的關係就是不平等關係。
魏是朝廷、宗主國,吳則是地方上的一個諸侯國,他孫權也隻是一個藩王而已。
至於加九錫,隻是人臣之極裝飾品,錦上添花。
實際幫助很小,頂多就是曹魏不能用孫權違禮做借口對江東開戰而已。
權衡利弊之後,孫權還是決定接受。
當然接受,自己當下處境什麽樣孫權還能不知道嗎。
他沒得選,跟曹魏合作是他當下唯一的出路。
借著魏國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地位,用多出來的官職拉攏一批人,用政治利益換取他們的支持。
提高軍民士氣,趁機平定內亂,甚至可趁著外麵兩虎相爭的時候謀利。
不過當孫權和大臣們討論之時,東吳的朝廷大臣多認為,孫權應該自稱上將軍、九州伯,而不應該接受魏國的冊封。
孫權眯眼看著這些提出建議的臣僚。
他們有的是真的在為孫權考慮,請他保持獨立自主不能向他人屈膝稱臣。
而有的卻是不想跟著孫權綁太緊,想攛掇孫權自立,得罪兩虎以至於自絕於天下。
到時候無論是季漢還是曹魏打過來,他們都可以投降反叛,將罪責推到孫權身上自己無事一身輕。
孫權心下記住這些人的姓名,準備之後報複,同時對那些真的為他考慮的臣子說道:
“以前漢高祖劉邦也接受過項羽的冊封,我現在接受曹丕的冊封,隻不過是權宜之計,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將軍徐盛非常憤怒,他哭著對同僚們說:
“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邢貞盟,不亦辱乎!”
顯然,江東還是有一批孫權的忠誠擁護者的,比如徐盛、步騭等人。
不管朝臣如何不服氣,孫權堅持以政治家的眼光來處理此事,接受冊封成為吳王。
並以一國之君的身份,不惜屈尊,和邢貞同車出入、歃血為盟,向曹丕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