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舞蹈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然而,它真正被人們所發現,是在印度必河堡南方 40 公裏處的必希馬比達卡廢墟岩洞中的一組精美的年輕女性舞蹈壁畫上。經過考證,這些壁畫大約繪製於公元前 200 年左右。
印度舞蹈主要分為兩大門類:傳統的舞蹈和民間地方舞蹈,它們都具有獨特的魅力。
第一類是廟堂宗教舞蹈,其中以婆羅多舞最為著名。這類舞蹈的主要任務是向神靈表達敬意和感激之情,因此它們通常起源於廟堂,並在廟堂中表演,旨在取悅天神,而並非供大眾娛樂。
第二類則是民間地方舞蹈。這些舞蹈與宗教節慶、民間婚禮、喪葬儀式、豐收慶典以及各地山區的少數民族活動密切相關。相比之下,它們更為通俗易懂,更富有地方特色。每一種民間地方舞蹈都承載著當地人民的文化傳承和生活情感,反映了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無論是歡快熱烈的慶祝舞蹈,還是莊重肅穆的祭祀舞蹈,都展現出了印度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風貌。
舞蹈在印度藝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視為一種神聖的表達方式。其中,毀滅神濕婆更是通過自身精妙絕倫的舞蹈,展現出宇宙的節奏與韻律。舞蹈同樣也是印度教和佛教的關鍵元素之一,而在眾多印度舞蹈形式中,最為引人入勝、令人陶醉的當屬手姿。
手姿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僅在於其姿態的美妙,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深遠象征意義。這些手姿在宗教中逐漸演變成富含深意的手印。印度教的手印體係分為八大類係,而佛教則有五種基本手印。此外,婆羅多舞蹈中的單手手姿多達二十四種,雙手手姿也有十三種之多。
印度舞蹈對於形體動作有著詳盡且具體的規範,並賦予每個動作特定的意義,這種獨特的詮釋方式構成了印度式的高雅韻味。在印度舞蹈中,麵部表情如頭部、眼神、眼珠、眼瞼、眉毛、鼻子、臉頰、嘴唇、下巴以及頸部的運用都有著精細的要求;肢體部位包括手部、胸部、肋骨、腹部、腰部、大腿、小腿和腳部的動作也都有明確的規定;就連姿勢方麵,如站姿、步行姿勢、坐姿甚至睡姿等,都有著細致入微的標準。這些細節的規定超出了非印度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想象範圍:
例如,舞者的眼神需要傳達情感和故事,每一次眨眼、凝視或轉動眼珠都可能具有特殊的意義。他們的麵部表情要與舞蹈的主題和情緒相呼應,展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同時,手指的彎曲、伸展和交叉等動作可以象征著不同的神明、動物或自然元素。
再比如,肢體的運動必須精準而協調,手臂的揮舞、身體的扭轉以及腳步的移動都需要與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完美契合。舞者通過控製呼吸來增強動作的流暢性和力量感,使得整個表演充滿活力和感染力。
此外,印度舞蹈中的姿勢也非常講究,無論是站立、行走還是坐下,都要保持特定的體態和風度。舞者的身姿要挺拔優雅,步伐輕盈且穩定,坐姿端莊而自信。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傳遞出一種內在的美感和尊嚴。
總而言之,印度舞蹈以其對手姿、麵部表情、肢體動作和姿勢的嚴格規定,展現出了高度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這些精確的要求不僅體現了舞者對技藝的精湛掌握,更折射出印度文化對美的追求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通過欣賞和學習印度舞蹈,我們能夠領略到這個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之處。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印度舞蹈頭部的動作竟然高達十二種之多!而眼光更是有三十六種不同的變化方式,眉毛也有七種獨特的表現形式,鼻子則有六種,臉頰同樣有六種,嘴唇亦有六種,下巴頦子也有七種,頸部動作更是達到了九種之多!而且,這些動作每一種都蘊含著特定且固定的意義。
由婆羅多仙人撰寫的印度首部舞蹈藝術理論文集《舞論》(natya shatra),對古代印度舞蹈進行了全麵、詳細且係統化的總結歸納,對於後來的舞蹈以及戲劇理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根據《舞論》中的相關記載,舞蹈手勢嚴格遵循著“世間法”和“戲劇法”這兩項準則。其中,“世間法”的手勢簡單樸實、直觀明了,主要通過模仿自然界的各種形態來展現,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而“戲劇法”的手勢則包含了大量充滿情感的語言表達以及優美的舞蹈特色,極富趣味和意境,它其實是對日常生活的一種提煉、變形、誇張化和抽象化處理。這種獨特的藝術加工手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舞蹈本身的內涵,同時也使得其原本就神聖莊嚴的宗教意義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和傳承。據說,其中單手手印又24種,雙手手印又28種,單手印之間相互配合而產生的變體多達108種。
手印在舞蹈中不僅具有宗教意義,同時也兼具藝術美感和文學價值。印度的八大舞蹈派係都以《舞論》的審美觀念為基礎,各自發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手印係統。
其中,婆羅多舞較為完整地延續了《舞論》中的審美體係,並繼承了梵劇中成熟而精確的程式化表演敘事傳統。其表演內容既展現了舞蹈的神聖屬性,又體現了人性中細膩的情感。
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轉向《舞蹈家本生》這幅壁畫。它位於夏魯寺第一層前殿的轉經道上,創作於 14 世紀上半葉。這幅壁畫高 1.25 米,寬 1.75 米,呈現的是《佛本生》故事中《舞蹈家本生》的一個片段。
《舞蹈家本生》屬於《釋迦牟尼佛本生百傳》中的一部分。根據相關記載:
釋迦牟尼前世往生到一個舞蹈世家成為女子,她被稱為眾生吉祥女。吉祥女對諸佛充滿虔誠,沒有貪婪、嗔怒、癡迷或欲望的喜好。她從城市前往鄉村,再從鄉村走進王宮,在人們聚集之處翩翩起舞,以其優美的舞姿和悅耳動聽的歌聲而聞名於世。
吉祥女從不賣弄自己的容貌,也不以嫵媚為榮或者通過取悅大眾來博取關注。相反,她常常懷著慈悲憐憫之心,幫助眾生斷掉貪欲之念。無論她走到哪裏,都會用歌舞來現身說法,宣揚人生變幻無常,並倡導大乘佛法。上部和下部作品的核心人物毫無疑問都是吉祥女的歌舞場景,巧妙地展示了吉祥女在不同時間和場合下,如何利用令人心曠神怡的歌舞表演,引導眾生向善並向往佛法。
我們甚至可以從佛像的印記中窺探到它與印度舞蹈之間的深厚淵源。
合十印通常代表著尊敬、感恩和祈禱。當舞者做出合十印時,他們可能表達對神明、導師或觀眾的敬意。這個動作也可以象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以及與宇宙能量的連接。合十印還可以表示和諧與統一,強調人與自然、身體與心靈的融合。在一些宗教儀式或冥想練習中,合十印被用作喚起內在的寧靜和平靜。它提醒人們放下雜念,專注於當下的美好,並與周圍環境產生共鳴。總的來說,合十印在舞蹈中的運用可以傳達出多重的意義和情感,給觀眾帶來深刻的體驗和思考。這樣的表達方式使得舞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成為了一種傳遞精神信息和啟發靈魂的媒介。
佛教中有許多常見的手勢,其中合十印尤為特別,因其廣泛應用於各類佛教活動之中而備受矚目。
合十印本是源自印度文化中的一種日常禮節手勢,人們通常會在生活中通過這種方式來傳達感激與祝福之意。這個手勢最早可追溯至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的記載。具體做法是將雙手合十,並同時口念“namaste”一詞,以此向對方表達誠摯的敬意。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合十印逐漸融入宗教領域並趨於儀式化後,其所蘊含的意義也變得愈發莊重肅穆:
當合十的雙手高舉過頭頂時,意味著對神靈懷有敬畏之心且無比虔誠;若將手掌舉至額頭前方,則代表著向年長者致以崇高敬意;而當手部位置處於胸前時,則表明是在向同輩施禮、問候。
不僅如此,在舞蹈表演中,合十印同樣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那些充滿儀式感的純粹舞蹈段落裏,舞者們會按照特定順序運用此手印,先敬天、再敬師長,最後向觀眾致敬。
而在敘事性舞蹈中,合十印更是大放異彩。它與各種不同的姿態相互搭配,針對不同對象采用各異的方式,其所傳遞出的含義也隨之產生微妙變化,或是祈禱,或是表達敬重、祝願以及行禮等多重情感。
佛教將這一手勢融入其中,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的理解中,還是在宗教儀式活動裏,亦或是在見麵問候應酬之時,佛教信徒都會用合十印念叨著\"阿彌陀佛\",以此表達出友善與和平的態度。合十印在造像藝術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常常可見於供養者對佛像的景仰之情。
無畏印,不僅要應對外界的紛擾,更需直麵來自內心深處的嚴峻考驗。佛陀憑借其超凡的智慧,為虔誠的信徒驅散內心的恐懼陰霾,引領他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地踏上正途。因此,佛便施展無畏印,寓意著守護、慈悲以及消除恐懼。
在犍陀羅的造像作品中,無畏印被用於展現說教的行為;而在中國的經典壁畫裏,當佛陀采用這種姿勢時,則象征著一個攻擊目標已被他成功征服。
無畏印源自印度古老的禮儀傳統,當長輩麵對晚輩或者天神麵對信徒時,會將手掌心朝前,展露出手掌內部由朱砂描繪而成的吉祥圖案,以此傳遞祝福、撫慰並給予庇佑。
濕婆在舞王形態中右手上舉,示“無畏印”,意指“不畏懼”,展現了印度教中神對信徒的關懷與賜福。
濕婆感覺到人們對未知的恐懼,便許諾他們以火祭的力量控製周圍的世界。抬起的左腳讓體態富有恒動之美,但濕婆是平衡而安定的,他的姿勢展現了其作為天真之主的穩定自在。
“右”在神話學語匯中有著特殊意義,代表精神世界的半側、平靜與寧思。身體左側與物質世界的節奏相連。
在舞蹈中,舞者通過示此手印,來模擬舞王形態的濕婆神。亦或用於表演眾天神的角色時,展現其顯現神力,向信徒給予賜福。該手印在舞蹈情境下同樣是向觀者傳遞出代表神隻旨意、吉祥、祝福的信號。
說法印\/轉法輪印
該印表現佛陀於初轉法輪時的狀態,象征佛陀說法,法輪亦能摧破所有煩惱和障礙,使身心清淨。
該手印產生自佛陀在印度北方邦的鹿野苑初轉法論宣揚他的第一次布道。
在佛造像藝術上,一般情況下,隻有釋迦牟尼示出使這個手印,除了作為規則的示範者時的彌勒。
該印有幾個變體,例如在阿旃陀石窟壁畫中,兩手分離,而手指不接觸。在早期犍陀羅風格中,佛像右手緊握拳頭,左手將食指撚合拇指放於右手上。這一鳥喙形手勢在印度各流派舞蹈中都十分常見,它既有著在審美上儀式性又不失靈動的美感,亦具備多樣化的敘事功能。
該手勢的含義在不同情境、姿勢的配合下千變萬化:吉祥的場合或節日、亙古不變的規則、確定傳達的旨意、神祗的顯現、模擬水流動態、天鵝喙、茉莉花、點亮燈盞。
除此之外,這一手勢雖不表意,但也充當了平衡舞姿、強調動態的角色。
與願印
麵對信眾們的種種祈願,具足神通的佛陀則會結與願印,使眾生得償如願。該印表現出給予、憐憫、慈悲、誠意、歡迎和慷慨的姿態,往往和施無畏印共同出現。與願印幾乎總用左手顯示,以尊敬的手勢救贖人的貪婪、憤怒和錯覺。
起初在中國北魏和日本飛鳥的時期造像中,施與願印的手指都很僵硬,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地開始放鬆,直到如唐朝的造像標準裏,手指自然彎曲。
在藏傳密宗的造像中,如白度母與千手觀音的形象,施予的掌心上會有一隻慧眼,將智慧與方法給予眾生,這象征著菩薩對人們無盡的慈愛覺識。
在舞蹈中,左手朝下掌心向外的手勢,常用來表現神靈尤其是女神,例如杜爾迦,帕爾瓦蒂,吉祥天,辯才天等平靜端莊的形象。
她們在神話中的設定是優雅且有親和力的,舞蹈表演的內容通常是她們以獨特的方式通過女性力量消除邪惡,維護宇宙秩序,以此手印展現她們的無窮神力與對眾生的關懷。
期克印
期克印常見於憤怒明王、金剛神的造像,具有壓迫威脅意味,其寓意是以止惡避禍,消災免難,得享安樂。這種手勢十分具有生活氣息,平時人們吵架到不可開交時,就會不自覺地伸出手來,指人大罵。
它在舞蹈中象征著一個強大的女神力量薩克蒂,如杜爾迦、伽梨女神在降伏惡魔時的狀態。也可用來展現毗濕奴神指尖轉動妙見法輪時的威嚴情狀。
托與印
托與印在佛教中是一種智者的手勢,帶有棕櫚象征的小拇指向外,表示知識或用以驅逐惡魔和幻念的警告。該手印在瑜伽中進行思考時所展現。
在舞蹈中常用來演示濕婆神舞蹈的動作,也用來象征其配偶或瑜伽之力,在模擬世間萬物的形態情況下,用來表示棕櫚樹。
降魔印
降魔印是令人生畏的金剛手(也稱降魔者)的四臂化身所結手印,結印時兩手呈期克印,在胸前連成降伏鏈,形狀猶如金翅鳥的翅膀,用以恐嚇和降服邪魔。
金翅鳥往往充當降魔的化身,且怒相化身都與其關係密切,在佛教中位列“天龍八部”之一。大鵬金翅鳥(迦樓羅)garuda,迦樓羅意為鷹,是印度教中的鳥王,他是保護神毗濕奴的坐騎。他的雙翅象征著強大的力量,被認為是維持秩序的載體,代表內在精神的自由,當舞蹈中出現此手印時,代表迦樓羅的出場。往往用來表現毗濕奴神的降臨。在人類文明的萌發期,對未知宇宙的敬畏促使先知者們尋找與“祗”溝通的方式。
無論是祭祀活動還是宗教典籍,無論是諄諄梵音還是千變萬化的手勢姿態,無不是人類對自身精神與力量的大膽叩問。
手印如詩,信仰永駐,宗教與藝術在曆史長河中交織留下無數痕跡。這些舞蹈動作與意義的固定聯係,使動作模式化、象征化、同時典雅化。
印度舞蹈主要分為兩大門類:傳統的舞蹈和民間地方舞蹈,它們都具有獨特的魅力。
第一類是廟堂宗教舞蹈,其中以婆羅多舞最為著名。這類舞蹈的主要任務是向神靈表達敬意和感激之情,因此它們通常起源於廟堂,並在廟堂中表演,旨在取悅天神,而並非供大眾娛樂。
第二類則是民間地方舞蹈。這些舞蹈與宗教節慶、民間婚禮、喪葬儀式、豐收慶典以及各地山區的少數民族活動密切相關。相比之下,它們更為通俗易懂,更富有地方特色。每一種民間地方舞蹈都承載著當地人民的文化傳承和生活情感,反映了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無論是歡快熱烈的慶祝舞蹈,還是莊重肅穆的祭祀舞蹈,都展現出了印度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風貌。
舞蹈在印度藝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視為一種神聖的表達方式。其中,毀滅神濕婆更是通過自身精妙絕倫的舞蹈,展現出宇宙的節奏與韻律。舞蹈同樣也是印度教和佛教的關鍵元素之一,而在眾多印度舞蹈形式中,最為引人入勝、令人陶醉的當屬手姿。
手姿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僅在於其姿態的美妙,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深遠象征意義。這些手姿在宗教中逐漸演變成富含深意的手印。印度教的手印體係分為八大類係,而佛教則有五種基本手印。此外,婆羅多舞蹈中的單手手姿多達二十四種,雙手手姿也有十三種之多。
印度舞蹈對於形體動作有著詳盡且具體的規範,並賦予每個動作特定的意義,這種獨特的詮釋方式構成了印度式的高雅韻味。在印度舞蹈中,麵部表情如頭部、眼神、眼珠、眼瞼、眉毛、鼻子、臉頰、嘴唇、下巴以及頸部的運用都有著精細的要求;肢體部位包括手部、胸部、肋骨、腹部、腰部、大腿、小腿和腳部的動作也都有明確的規定;就連姿勢方麵,如站姿、步行姿勢、坐姿甚至睡姿等,都有著細致入微的標準。這些細節的規定超出了非印度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想象範圍:
例如,舞者的眼神需要傳達情感和故事,每一次眨眼、凝視或轉動眼珠都可能具有特殊的意義。他們的麵部表情要與舞蹈的主題和情緒相呼應,展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同時,手指的彎曲、伸展和交叉等動作可以象征著不同的神明、動物或自然元素。
再比如,肢體的運動必須精準而協調,手臂的揮舞、身體的扭轉以及腳步的移動都需要與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完美契合。舞者通過控製呼吸來增強動作的流暢性和力量感,使得整個表演充滿活力和感染力。
此外,印度舞蹈中的姿勢也非常講究,無論是站立、行走還是坐下,都要保持特定的體態和風度。舞者的身姿要挺拔優雅,步伐輕盈且穩定,坐姿端莊而自信。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傳遞出一種內在的美感和尊嚴。
總而言之,印度舞蹈以其對手姿、麵部表情、肢體動作和姿勢的嚴格規定,展現出了高度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這些精確的要求不僅體現了舞者對技藝的精湛掌握,更折射出印度文化對美的追求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通過欣賞和學習印度舞蹈,我們能夠領略到這個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之處。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印度舞蹈頭部的動作竟然高達十二種之多!而眼光更是有三十六種不同的變化方式,眉毛也有七種獨特的表現形式,鼻子則有六種,臉頰同樣有六種,嘴唇亦有六種,下巴頦子也有七種,頸部動作更是達到了九種之多!而且,這些動作每一種都蘊含著特定且固定的意義。
由婆羅多仙人撰寫的印度首部舞蹈藝術理論文集《舞論》(natya shatra),對古代印度舞蹈進行了全麵、詳細且係統化的總結歸納,對於後來的舞蹈以及戲劇理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根據《舞論》中的相關記載,舞蹈手勢嚴格遵循著“世間法”和“戲劇法”這兩項準則。其中,“世間法”的手勢簡單樸實、直觀明了,主要通過模仿自然界的各種形態來展現,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而“戲劇法”的手勢則包含了大量充滿情感的語言表達以及優美的舞蹈特色,極富趣味和意境,它其實是對日常生活的一種提煉、變形、誇張化和抽象化處理。這種獨特的藝術加工手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舞蹈本身的內涵,同時也使得其原本就神聖莊嚴的宗教意義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和傳承。據說,其中單手手印又24種,雙手手印又28種,單手印之間相互配合而產生的變體多達108種。
手印在舞蹈中不僅具有宗教意義,同時也兼具藝術美感和文學價值。印度的八大舞蹈派係都以《舞論》的審美觀念為基礎,各自發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手印係統。
其中,婆羅多舞較為完整地延續了《舞論》中的審美體係,並繼承了梵劇中成熟而精確的程式化表演敘事傳統。其表演內容既展現了舞蹈的神聖屬性,又體現了人性中細膩的情感。
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轉向《舞蹈家本生》這幅壁畫。它位於夏魯寺第一層前殿的轉經道上,創作於 14 世紀上半葉。這幅壁畫高 1.25 米,寬 1.75 米,呈現的是《佛本生》故事中《舞蹈家本生》的一個片段。
《舞蹈家本生》屬於《釋迦牟尼佛本生百傳》中的一部分。根據相關記載:
釋迦牟尼前世往生到一個舞蹈世家成為女子,她被稱為眾生吉祥女。吉祥女對諸佛充滿虔誠,沒有貪婪、嗔怒、癡迷或欲望的喜好。她從城市前往鄉村,再從鄉村走進王宮,在人們聚集之處翩翩起舞,以其優美的舞姿和悅耳動聽的歌聲而聞名於世。
吉祥女從不賣弄自己的容貌,也不以嫵媚為榮或者通過取悅大眾來博取關注。相反,她常常懷著慈悲憐憫之心,幫助眾生斷掉貪欲之念。無論她走到哪裏,都會用歌舞來現身說法,宣揚人生變幻無常,並倡導大乘佛法。上部和下部作品的核心人物毫無疑問都是吉祥女的歌舞場景,巧妙地展示了吉祥女在不同時間和場合下,如何利用令人心曠神怡的歌舞表演,引導眾生向善並向往佛法。
我們甚至可以從佛像的印記中窺探到它與印度舞蹈之間的深厚淵源。
合十印通常代表著尊敬、感恩和祈禱。當舞者做出合十印時,他們可能表達對神明、導師或觀眾的敬意。這個動作也可以象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以及與宇宙能量的連接。合十印還可以表示和諧與統一,強調人與自然、身體與心靈的融合。在一些宗教儀式或冥想練習中,合十印被用作喚起內在的寧靜和平靜。它提醒人們放下雜念,專注於當下的美好,並與周圍環境產生共鳴。總的來說,合十印在舞蹈中的運用可以傳達出多重的意義和情感,給觀眾帶來深刻的體驗和思考。這樣的表達方式使得舞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成為了一種傳遞精神信息和啟發靈魂的媒介。
佛教中有許多常見的手勢,其中合十印尤為特別,因其廣泛應用於各類佛教活動之中而備受矚目。
合十印本是源自印度文化中的一種日常禮節手勢,人們通常會在生活中通過這種方式來傳達感激與祝福之意。這個手勢最早可追溯至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的記載。具體做法是將雙手合十,並同時口念“namaste”一詞,以此向對方表達誠摯的敬意。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合十印逐漸融入宗教領域並趨於儀式化後,其所蘊含的意義也變得愈發莊重肅穆:
當合十的雙手高舉過頭頂時,意味著對神靈懷有敬畏之心且無比虔誠;若將手掌舉至額頭前方,則代表著向年長者致以崇高敬意;而當手部位置處於胸前時,則表明是在向同輩施禮、問候。
不僅如此,在舞蹈表演中,合十印同樣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那些充滿儀式感的純粹舞蹈段落裏,舞者們會按照特定順序運用此手印,先敬天、再敬師長,最後向觀眾致敬。
而在敘事性舞蹈中,合十印更是大放異彩。它與各種不同的姿態相互搭配,針對不同對象采用各異的方式,其所傳遞出的含義也隨之產生微妙變化,或是祈禱,或是表達敬重、祝願以及行禮等多重情感。
佛教將這一手勢融入其中,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的理解中,還是在宗教儀式活動裏,亦或是在見麵問候應酬之時,佛教信徒都會用合十印念叨著\"阿彌陀佛\",以此表達出友善與和平的態度。合十印在造像藝術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常常可見於供養者對佛像的景仰之情。
無畏印,不僅要應對外界的紛擾,更需直麵來自內心深處的嚴峻考驗。佛陀憑借其超凡的智慧,為虔誠的信徒驅散內心的恐懼陰霾,引領他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地踏上正途。因此,佛便施展無畏印,寓意著守護、慈悲以及消除恐懼。
在犍陀羅的造像作品中,無畏印被用於展現說教的行為;而在中國的經典壁畫裏,當佛陀采用這種姿勢時,則象征著一個攻擊目標已被他成功征服。
無畏印源自印度古老的禮儀傳統,當長輩麵對晚輩或者天神麵對信徒時,會將手掌心朝前,展露出手掌內部由朱砂描繪而成的吉祥圖案,以此傳遞祝福、撫慰並給予庇佑。
濕婆在舞王形態中右手上舉,示“無畏印”,意指“不畏懼”,展現了印度教中神對信徒的關懷與賜福。
濕婆感覺到人們對未知的恐懼,便許諾他們以火祭的力量控製周圍的世界。抬起的左腳讓體態富有恒動之美,但濕婆是平衡而安定的,他的姿勢展現了其作為天真之主的穩定自在。
“右”在神話學語匯中有著特殊意義,代表精神世界的半側、平靜與寧思。身體左側與物質世界的節奏相連。
在舞蹈中,舞者通過示此手印,來模擬舞王形態的濕婆神。亦或用於表演眾天神的角色時,展現其顯現神力,向信徒給予賜福。該手印在舞蹈情境下同樣是向觀者傳遞出代表神隻旨意、吉祥、祝福的信號。
說法印\/轉法輪印
該印表現佛陀於初轉法輪時的狀態,象征佛陀說法,法輪亦能摧破所有煩惱和障礙,使身心清淨。
該手印產生自佛陀在印度北方邦的鹿野苑初轉法論宣揚他的第一次布道。
在佛造像藝術上,一般情況下,隻有釋迦牟尼示出使這個手印,除了作為規則的示範者時的彌勒。
該印有幾個變體,例如在阿旃陀石窟壁畫中,兩手分離,而手指不接觸。在早期犍陀羅風格中,佛像右手緊握拳頭,左手將食指撚合拇指放於右手上。這一鳥喙形手勢在印度各流派舞蹈中都十分常見,它既有著在審美上儀式性又不失靈動的美感,亦具備多樣化的敘事功能。
該手勢的含義在不同情境、姿勢的配合下千變萬化:吉祥的場合或節日、亙古不變的規則、確定傳達的旨意、神祗的顯現、模擬水流動態、天鵝喙、茉莉花、點亮燈盞。
除此之外,這一手勢雖不表意,但也充當了平衡舞姿、強調動態的角色。
與願印
麵對信眾們的種種祈願,具足神通的佛陀則會結與願印,使眾生得償如願。該印表現出給予、憐憫、慈悲、誠意、歡迎和慷慨的姿態,往往和施無畏印共同出現。與願印幾乎總用左手顯示,以尊敬的手勢救贖人的貪婪、憤怒和錯覺。
起初在中國北魏和日本飛鳥的時期造像中,施與願印的手指都很僵硬,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地開始放鬆,直到如唐朝的造像標準裏,手指自然彎曲。
在藏傳密宗的造像中,如白度母與千手觀音的形象,施予的掌心上會有一隻慧眼,將智慧與方法給予眾生,這象征著菩薩對人們無盡的慈愛覺識。
在舞蹈中,左手朝下掌心向外的手勢,常用來表現神靈尤其是女神,例如杜爾迦,帕爾瓦蒂,吉祥天,辯才天等平靜端莊的形象。
她們在神話中的設定是優雅且有親和力的,舞蹈表演的內容通常是她們以獨特的方式通過女性力量消除邪惡,維護宇宙秩序,以此手印展現她們的無窮神力與對眾生的關懷。
期克印
期克印常見於憤怒明王、金剛神的造像,具有壓迫威脅意味,其寓意是以止惡避禍,消災免難,得享安樂。這種手勢十分具有生活氣息,平時人們吵架到不可開交時,就會不自覺地伸出手來,指人大罵。
它在舞蹈中象征著一個強大的女神力量薩克蒂,如杜爾迦、伽梨女神在降伏惡魔時的狀態。也可用來展現毗濕奴神指尖轉動妙見法輪時的威嚴情狀。
托與印
托與印在佛教中是一種智者的手勢,帶有棕櫚象征的小拇指向外,表示知識或用以驅逐惡魔和幻念的警告。該手印在瑜伽中進行思考時所展現。
在舞蹈中常用來演示濕婆神舞蹈的動作,也用來象征其配偶或瑜伽之力,在模擬世間萬物的形態情況下,用來表示棕櫚樹。
降魔印
降魔印是令人生畏的金剛手(也稱降魔者)的四臂化身所結手印,結印時兩手呈期克印,在胸前連成降伏鏈,形狀猶如金翅鳥的翅膀,用以恐嚇和降服邪魔。
金翅鳥往往充當降魔的化身,且怒相化身都與其關係密切,在佛教中位列“天龍八部”之一。大鵬金翅鳥(迦樓羅)garuda,迦樓羅意為鷹,是印度教中的鳥王,他是保護神毗濕奴的坐騎。他的雙翅象征著強大的力量,被認為是維持秩序的載體,代表內在精神的自由,當舞蹈中出現此手印時,代表迦樓羅的出場。往往用來表現毗濕奴神的降臨。在人類文明的萌發期,對未知宇宙的敬畏促使先知者們尋找與“祗”溝通的方式。
無論是祭祀活動還是宗教典籍,無論是諄諄梵音還是千變萬化的手勢姿態,無不是人類對自身精神與力量的大膽叩問。
手印如詩,信仰永駐,宗教與藝術在曆史長河中交織留下無數痕跡。這些舞蹈動作與意義的固定聯係,使動作模式化、象征化、同時典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