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茶文化的起源和發展與印度的曆史、文化以及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印度人也愛喝茶,而且喝茶在印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生活方式。 印度是世界上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國家之一,茶葉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之首,出口量也位居全球第二位。在印度,喝茶幾乎成為了一種國民飲料,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喝茶的習慣。印度的茶文化不僅反映了其曆史和文化的多樣性,也成為了該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印度茶文化的起源傳說


    傳說公元前500年左右,一位名叫達摩的印度僧人將茶樹帶回印度,並在北部的大山培植成功。達摩僧飲用這種植物的習慣後來傳授給了其他的僧侶和修行者,這種神奇的植物開始在印度的僧院和修道場普及。


    另一個傳說是在公元前273年左右,印度大帝阿育王下令為阿育吠陀製作一種用於治療疾病和促進健康的香料飲料。阿育吠陀是一種傳統醫學實踐,使用草藥和香料進行治療。各種本土香料將被用來製作治療飲料,這種飲料的主要成分便是茶葉。


    印度近現代的茶業發展,起源於英國的殖民統治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園計劃。178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引入中國茶籽在印度種植茶樹。1834年起,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人到中國非法獲取茶籽、茶樹、技術及人才,傳入印度然後開始大量種植茶葉,這為印度茶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的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紅茶的主要產地。從1842年的少量出口,到1888年印度茶葉對英國出口量達到8600萬磅,首次超過中國對英出口量。到1899年,印度茶葉對英國出口量達到 2.19億磅。


    19世紀,英國在印度東北地區,特別是在阿薩姆邦和大吉嶺地區大規模發展茶產業,並采用中國傳統的製茶方法。20世紀,印度開始使用ctc製茶法處理紅茶,這種製茶方法使得茶葉製作過程更加高效。


    目前,在整個印度次大陸,有超過10萬個茶園,雇用了數百萬茶葉工人。茶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如此之深,所產生的百萬噸左右的茶中有70%是由自己的人消費。


    二、印度主要茶葉產區和品牌


    印度根據氣候和地理上的顯著差異,定義其茶葉種植區,印度三大茶區是阿薩姆邦、大吉嶺和尼爾吉裏。每個茶葉產區為茶葉種植提供了一個不同而又完美的氣候,三大茶區茶葉的生產和消費也受到了全球市場的認可,尤其是阿薩姆茶和大吉嶺茶,成為了印度品牌的代表。


    1、阿薩姆茶


    阿薩姆邦是印度最大的茶葉種植地區,也是印度本土野生茶樹品種camillia sinensis assamica的所在地,茶葉產量占印度總茶產量的50%至75%。。大約公元8~10世紀,少數茶葉和茶樹由中國雲南傳入印度邊地阿薩姆。曆經數百年的進化,逐漸適應了阿薩姆的土地與環境。


    阿薩姆邦是典型的熱帶河穀。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從西藏流經至該邦腹地,並提供了維持肥沃平原茶園的水源。阿薩姆邦的北部地區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部是遼闊狹長的山穀,山穀中的熱濕空氣常年保持流動,阿薩姆邦的熱帶氣候又熱又潮濕,雨水充沛,為茶樹提供了充足的養分,更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這種茶樹以長出濃密茂盛的葉子而聞名。


    阿薩姆邦的茶采摘和生產季節從3月到11月。阿薩姆茶葉通常在一個季節收獲兩次;,收獲被稱為“第一次衝洗”和“第二次衝洗”。第一次衝洗是在3月份的早春收獲期間采摘的,並產生了從阿薩姆邦出來的更細膩的茶。在夏季的第二次衝洗會產生被認為是阿薩姆茶最具特色的“剔骨”茶。這些更成熟的落葉(更多顏色銅色和細膩的頭發)釀成奶香濃鬱清爽的茶。由於阿薩姆邦是最大的茶葉種植區,


    阿薩姆地區主要以生產紅茶而聞名,也生產少量的綠茶和白茶。阿薩姆紅茶具有爽口,大膽的風味,可以單獨飲用,但也可以很好地融入牛奶和糖,製作出阿薩姆奶茶。由於其濃鬱而濃鬱的風味,阿薩姆經常被用於早餐茶混合物,這些混合物受到了英國和世界各地其他文化的歡迎。


    2、大吉嶺的茶曆史


    英國殖民時期,成功從中國走私了茶種,並在大吉嶺涼爽多雨和崎嶇的高山上種植中國品種茶樹 - 茶花。到19世紀50年代中期,大吉嶺的茶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國領導的政府繼續派出資源發展茶業。雖然該地區茶園數量增加,茶園數量增加,茶葉產量增加,但它從未達到阿薩姆邦的茶產量。到目前為止,大吉嶺的產量僅占印度總茶產量的1%。


    大吉嶺經常被稱為茶的“香檳”。大吉嶺的茶葉作物每年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天氣,土壤條件以及叢林種植的獨特而多變的山地地形。像法國的香檳標簽一樣,必須在印度大吉嶺地區的茶園種植,栽培,生產,加工和加工茶葉,才稱為大吉嶺茶。


    大吉嶺位於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邦。大吉嶺茶園的高程從2000英尺到7000英尺不等,分布在丘陵和山穀,並通過陡峭的垂直山脈和高山森林。由於海拔的急劇變化,整個大吉嶺地區有許多小氣候,從清涼的微風吹到亞熱帶森林濕度,強烈的陽光直至季風降雨。具有挑戰性的地理和粗糙的有時難以接近的地形,產生了大吉嶺獨特的茶。


    據說,地形本身就決定了大吉嶺茶獨特而珍貴的風味,生長在海拔較高、溫度較低地區的茶葉是該地區最珍貴的茶葉。大吉嶺地區灌木叢生,有時因為天氣多變,有時因為植物生長的陡峭地形,導致茶葉難以收割,這就是為什麽大吉嶺茶葉的供應永遠無法滿足無窮無盡的需求一樣。


    大吉嶺茶非常珍貴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在印度是完全獨一無二的。由於整個大吉嶺地區的冬季天氣非常寒冷,茶樹叢在一年中多月都處於休眠狀態。根據茶園的地理位置,收獲季節從二月到十一月,並且會產生幾次季節性“衝刷”。每個“衝洗”代表了茶樹新的生長,並反映了葉子成熟時對葉子的季節性影響。“第一次衝洗”是在二月和三月在該廠最早的春季生長中采摘全新的兩片葉子和一芽。這些早期的葉子通常更細膩嫩滑,因此味道更清淡,花香,清新和澀味。“二次衝洗”是在5月份挑選的,產生更大,更成熟的葉子,帶有紫色色調和銀尖或葉芽。這些葉子以其濃鬱,肌肉和水果味道而聞名。從6月到10月的“季風衝洗”產生大葉子,釀成更強烈的顏色和更大膽的味道,與以前的衝水相比沒有細微差別。“秋季衝洗”發生在十月和十一月,並產生一種豐富的銅色,可以被描述為味道飽滿而光滑。


    不管它來自哪一種“衝洗”,一個花園,一個季節到下一個季節,每批鮮葉都會有不同。大吉嶺的茶葉經過加工,枯萎,卷起,氧化……以一種反映季節和采摘葉的條件的技術,所以沒有一批大吉嶺茶會永遠是一樣的。


    盡管該地區的茶園、茶園麵積和茶葉產量都在增長,但它永遠無法達到阿薩姆邦的茶葉產量。就像好酒一樣,大吉嶺茶經常被一邊品嚐一邊批評。最好的大吉嶺茶應該根據製茶師的特定的衝泡說明啜飲,以真正欣賞來自茶葉種植區和手工製作技術的味道的細微差別。


    3、尼爾吉裏茶


    英國殖民時期,在大吉嶺興起的同樣中國茶樹種子,被送到印度南部泰米爾邦的尼爾吉裏(藍山)山進行試驗性種植。這個地區的高海拔地區雖然沒有大吉嶺那麽嚴重,但也被證明是一個肥沃的茶葉生長地區。


    雖然增長區域和茶莊的規模與大吉嶺相似,但尼爾吉裏茶本身從未獲得過阿薩姆邦和大吉嶺茶葉的威望或價格。尼爾吉裏的茶大部分進入東歐和俄羅斯,這些國家是比英格蘭和美洲小的飲茶國。這些國家也沒有像其他全球消費者那樣要求茶品質相同。現在尼爾吉裏茶約占印度總茶葉產量的25%,其中約50%出口到英國和歐洲。


    雖然尼爾吉裏的高海拔地區與大吉嶺相似,但地形和氣候不那麽極端,有更多的降雨和熱帶天氣。它毗鄰印度洋,遍布茂密的森林,熱帶叢林,清涼的薄霧山穀,陽光明媚的高原,以及由眾多溪流和河流喂養的草原。該地區擁有兩個國家公園和四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構成了印度最大的生物保護區。該地70%以上的地區都致力於茶園。印度種植的一些最著名的香料也可以在這裏找到:豆蔻,肉桂,丁香,肉豆蔻,胡椒和香草。


    尼爾吉裏的季風季節,具有明顯的幹濕期,為茶葉的生長和采摘製定了時間表。熱帶氣候允許全年采摘和生產,但最好的尼爾吉裏茶是在11月和3月之間收獲的茶。茶樹品種已適應其熱帶環境,生產出豐富深色,濃鬱葉片的豐盛灌木,使茶色澤濃鬱,風味濃鬱。茶種植於柏樹和桉樹以及各種香料中,這些都影響茶的香味。與大吉嶺相比,這是一種高產作物。味道和產量比大吉嶺和阿薩姆更可靠。


    尼爾吉裏茶通常被描述為芬芳,明亮,濃鬱。尼爾吉裏茶傾向於具有大吉嶺的果味特征,但像阿薩姆一樣強壯和大膽。與大多數紅茶不同,尼爾吉裏在冷藏時不會變味,這使其成為冰茶生產商的可靠選擇。


    4、馬薩拉柴茶


    “chai”這個名字是“茶”的印地語單詞,來源於中國的“茶”字“cha”。“chai”一詞是指摻入茶樣飲料中的香料混合物。柴的食譜因大陸、文化、城鎮和家庭而異。但茶的傳統成分通常包括紅茶與肉桂,豆蔻,丁香,生薑和黑胡椒等強烈香料混合。柴茶通常用牛奶衝泡並用糖或蜂蜜加糖。


    mas chai,又名五香茶,是幾乎在印度的每個角落都有人喝的飲料。同時,根據地區、城鎮或烹飪人的習俗,mas chai可能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調味和調製。每個柴的店主可以有自己的醞釀和炒作他們製作的柴,並且大部分都是小批量準備柴。雖然具體的準備工作因準備柴的人而異,但茶葉幾乎總是用香料煮沸,然後在加入牛奶和糖後再煮沸。


    三、印度人的飲茶方式


    印度人喝茶的習慣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時期,當時茶被視為“帝國飲料”,主要在英國殖民者和後來的新富精英中流行。印度的茶文化就是受到了英國品茶文化的影響,例如在家庭中,祖母會煮一鍋植物根係或種子給大家喝,這些家庭配方從母親傳給女兒或兒媳,再傳給孫女或外孫女,世代相傳。


    隨著時間的推移,飲茶文化逐漸普及到普通民眾中,成為了一種日常的生活方式。印度人每天有兩次茶是必不可少的,分別是早晨起床和下午吃飯之前。在印度人看來喝茶有助於凝神定性,提升精神,能使飲者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印度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先在鍋裏煮上茶葉,然後加入牛奶和糖。還有的喝法是在茶裏加入丁香和小豆蔻,熬上一會兒,把裏麵的茶葉和香料過濾掉,倒入細小的玻璃杯裏。趁熱喝上一杯,可以提神解乏。還有少數地區的印度人飲茶方式很特別,把茶倒在盤子裏用舌頭舔飲,同時要求絕不用左手遞送茶具,因為約印度人的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很是講究的。


    目前,印度的主流飲茶方式遵循著英式茶飲的習慣:煮紅茶,加糖加奶。當然,少數人依然流傳著從中國西南地區傳播過去的古老飲茶法:加香料如薑、小豆蔻等。印度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紅茶。丈夫在外麵工作時要喝茶,家庭主婦們打發時間的方法也是喝茶。印度的紅茶舉世聞名,味道醇香,衝泡成奶茶後,味道更豐富,而且不容易傷胃。印度人吃飯時沒有喝湯的習慣,但在飯後必須要喝一杯香濃的奶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就是印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心可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心可可並收藏這就是印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