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滅國計劃(二)
崇禎:朕兒子這麽強,為何上吊? 作者:喬木葉落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朱慈烺的問話,宋獻策自然不敢隱瞞。
“殿下,臣之所以這麽說,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是,如果征用民夫來運送糧草,前後怕是要征用數十萬人,現在即將夏收,隨後便是播種和秋收,征用民夫怕是會影響農務。”
朱慈烺聽到宋獻策的話,暗暗點頭,這一點朱慈烺倒是沒有想到,因為他沒有準備征用民夫。
但是,宋獻策考慮到這一點也是情理之中。
“其二是,目前親衛營和驍騎營中有不少士卒並未參加過第一次遼東之戰,遼東水土和關內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讓士卒押運糧草前往遼東,可以讓士卒提前適用遼東水土,避免作戰的時候,士卒出現水土不服,影響作戰。”
朱慈烺再次點頭,這一次不僅是宋獻策,就連孫傳庭和曹變蛟等軍方人士也點頭表示認同。
曆史上也曾出現過,將士征戰因為水土不服而大敗的事件。
例如三國時,曹操率軍征戰東吳,曹操手上的兵大都是北方的人,都是地道的旱鴨子,不善水戰,很多士兵暈船怕水,說白了也是水土不服的一種表現。
曹操為了讓士兵克服這一點,便用鐵鏈將戰船鎖在一起,最終大敗。
所以說,水土不服在古代戰爭中是非常有必要要考慮的。
“同時,讓士卒轉運糧草也可以借機訓練士兵。”
宋獻策頓了頓。
“其三呢?”
朱慈烺下意識的問道。
“其三,轉運糧草的士卒抵達遼東以後,便可以直接駐紮於遼東,雖然這樣會增加糧草的消耗,但是也可以化整為零,避免大軍一起出征引起建奴的防備。”
宋獻策向朱慈烺拱手行禮。
“殿下,以上就是臣的愚見。”
宋獻策說完以後,便退下不再言語,等候朱慈烺說話。
不得不承認,宋獻策還是有點本事的,難怪在原來的曆史上會被李自成奉為座上賓。
對於宋獻策的運糧計劃,朱慈烺基本上是讚同的。
但是,朱慈烺並沒有立刻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用目光掃向其他人。
“諸位,你們對於宋先生的意見有什麽看法?”
畢竟,宋獻策的運糧計劃涉及到親衛營和驍騎營,所以朱慈烺還是想聽一聽孫傳庭曹變蛟的看法。
“殿下,臣以為宋大人的意見完全可行。”
看到朱慈烺投來的目光後,孫傳庭首先發話。
“臣也附議。”
孫傳庭都說話了,曹變蛟自然也是同意。
得到了孫傳庭和曹變蛟的意見後,朱慈烺直接說道:“既然如此,那麽就按照宋先生的計劃行事。
宋先生,運糧這件事,就由你來全權負責,親衛營、驍騎營協助。”
宋獻策、孫傳庭和曹變蛟三人領命。
至於收糧,肯定是要皇家製造局來來負責。
倪元璐被朱慈烺派去主持大明稅務司和大明海外貿易公司了。
所以,這皇家製造局,也就是朱慈烺這個錢袋子現在由於池負責。
於池作為目前皇家製造局的財物負責人,自然也是參加了議事。
“於池何在?”
聽到太子叫自己的名字,於池連忙出聲回稟。
“殿下,卑職在。”
“收糧這件事就由你們皇家製造局來負責,不要怕花銀子,能收多少糧就收多少。收到糧食後,你和淮安府找河道總督任育民,支付給他運費,讓他安排人運輸到京城,然後交接給宋先生。”
朱慈烺給於池下達了命令。
於池自然領命,如今皇家製造局下屬的專賣店遍布大明,收糧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難。
這樣一來,籌備滅國之戰軍糧以及運送的事情就被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由皇家製造局收糧,交給大明運輸股份商號押運到京師。
第二階段,由宋獻策負責協調,親衛營和驍騎營協助負責轉運到廣寧和皮島。
“糧草是大事,宋先生、於池、孫總督和曹總督,你們共同商議,製定好方案,萬萬不能有什麽差池。”
行軍打戰,最重要的就是糧草,所以朱慈烺不敢大意,再次叮囑幾人。
眾人自然領命。
糧草的事情解決了,下一步自然就是裝備問題了,這也屬於後勤保障的範圍。
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武器裝備才能讓戰士們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武器裝備這件事一直都是皇家科學院和皇家武器製造局負責,於是朱慈烺便將目光投向了宋應星。
“宋山長,目前各軍武器生產交付的怎麽樣了?”
聽到朱慈烺的話,宋應星立刻出列行禮說道。
“回稟殿下,目前親衛營、驍騎營、左衛營已經全員裝備了最近燧發槍和火炮,右衛營目前使用的武器還是親衛營換裝下來的。
目前,皇家武器製造局正在有條不紊的生產中,再有一個月餘的時間,生產的武器就可以滿足右衛營,臣保證兩個月之內,讓右衛營完成換裝。”
宋應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自然是沒有話說,一番回答也是有理有據,讓朱慈烺很滿意。
“恩,不錯,後裝槍和後裝炮研製的怎麽樣了?”
朱慈烺繼續問道。
後裝槍相比於前裝槍有太多的優勢,不僅發射流程簡化,射擊速度提高,而且還可以做更多的戰術動作。
前裝槍隻能站立或者半蹲射擊,而後裝槍就沒有這個限製。
“殿下,後裝槍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進展,但是後裝槍中撞針的生產比較困難,目前全部依靠經驗豐富的工匠手工製作,目前還不具備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宋應星說完後,垂下了頭,有點愧疚。
朱慈烺並沒有責怪宋應星的意思,畢竟世界上第一支後裝槍在原來的曆史上於1835年發明。
整整比現在晚了近二百年,朱慈烺提供的設計方案和思路雖然能彌補一些時間差距,但是客觀技術條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朱慈烺觀察到了宋應星的情緒變化,連忙出聲寬慰道:“無礙,宋山長,本宮相信你和皇家科學院的所有人,要不了多久,你們肯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安慰過宋應星後,朱慈烺緊接著又發問。
“殿下,臣之所以這麽說,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是,如果征用民夫來運送糧草,前後怕是要征用數十萬人,現在即將夏收,隨後便是播種和秋收,征用民夫怕是會影響農務。”
朱慈烺聽到宋獻策的話,暗暗點頭,這一點朱慈烺倒是沒有想到,因為他沒有準備征用民夫。
但是,宋獻策考慮到這一點也是情理之中。
“其二是,目前親衛營和驍騎營中有不少士卒並未參加過第一次遼東之戰,遼東水土和關內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讓士卒押運糧草前往遼東,可以讓士卒提前適用遼東水土,避免作戰的時候,士卒出現水土不服,影響作戰。”
朱慈烺再次點頭,這一次不僅是宋獻策,就連孫傳庭和曹變蛟等軍方人士也點頭表示認同。
曆史上也曾出現過,將士征戰因為水土不服而大敗的事件。
例如三國時,曹操率軍征戰東吳,曹操手上的兵大都是北方的人,都是地道的旱鴨子,不善水戰,很多士兵暈船怕水,說白了也是水土不服的一種表現。
曹操為了讓士兵克服這一點,便用鐵鏈將戰船鎖在一起,最終大敗。
所以說,水土不服在古代戰爭中是非常有必要要考慮的。
“同時,讓士卒轉運糧草也可以借機訓練士兵。”
宋獻策頓了頓。
“其三呢?”
朱慈烺下意識的問道。
“其三,轉運糧草的士卒抵達遼東以後,便可以直接駐紮於遼東,雖然這樣會增加糧草的消耗,但是也可以化整為零,避免大軍一起出征引起建奴的防備。”
宋獻策向朱慈烺拱手行禮。
“殿下,以上就是臣的愚見。”
宋獻策說完以後,便退下不再言語,等候朱慈烺說話。
不得不承認,宋獻策還是有點本事的,難怪在原來的曆史上會被李自成奉為座上賓。
對於宋獻策的運糧計劃,朱慈烺基本上是讚同的。
但是,朱慈烺並沒有立刻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用目光掃向其他人。
“諸位,你們對於宋先生的意見有什麽看法?”
畢竟,宋獻策的運糧計劃涉及到親衛營和驍騎營,所以朱慈烺還是想聽一聽孫傳庭曹變蛟的看法。
“殿下,臣以為宋大人的意見完全可行。”
看到朱慈烺投來的目光後,孫傳庭首先發話。
“臣也附議。”
孫傳庭都說話了,曹變蛟自然也是同意。
得到了孫傳庭和曹變蛟的意見後,朱慈烺直接說道:“既然如此,那麽就按照宋先生的計劃行事。
宋先生,運糧這件事,就由你來全權負責,親衛營、驍騎營協助。”
宋獻策、孫傳庭和曹變蛟三人領命。
至於收糧,肯定是要皇家製造局來來負責。
倪元璐被朱慈烺派去主持大明稅務司和大明海外貿易公司了。
所以,這皇家製造局,也就是朱慈烺這個錢袋子現在由於池負責。
於池作為目前皇家製造局的財物負責人,自然也是參加了議事。
“於池何在?”
聽到太子叫自己的名字,於池連忙出聲回稟。
“殿下,卑職在。”
“收糧這件事就由你們皇家製造局來負責,不要怕花銀子,能收多少糧就收多少。收到糧食後,你和淮安府找河道總督任育民,支付給他運費,讓他安排人運輸到京城,然後交接給宋先生。”
朱慈烺給於池下達了命令。
於池自然領命,如今皇家製造局下屬的專賣店遍布大明,收糧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難。
這樣一來,籌備滅國之戰軍糧以及運送的事情就被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由皇家製造局收糧,交給大明運輸股份商號押運到京師。
第二階段,由宋獻策負責協調,親衛營和驍騎營協助負責轉運到廣寧和皮島。
“糧草是大事,宋先生、於池、孫總督和曹總督,你們共同商議,製定好方案,萬萬不能有什麽差池。”
行軍打戰,最重要的就是糧草,所以朱慈烺不敢大意,再次叮囑幾人。
眾人自然領命。
糧草的事情解決了,下一步自然就是裝備問題了,這也屬於後勤保障的範圍。
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武器裝備才能讓戰士們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武器裝備這件事一直都是皇家科學院和皇家武器製造局負責,於是朱慈烺便將目光投向了宋應星。
“宋山長,目前各軍武器生產交付的怎麽樣了?”
聽到朱慈烺的話,宋應星立刻出列行禮說道。
“回稟殿下,目前親衛營、驍騎營、左衛營已經全員裝備了最近燧發槍和火炮,右衛營目前使用的武器還是親衛營換裝下來的。
目前,皇家武器製造局正在有條不紊的生產中,再有一個月餘的時間,生產的武器就可以滿足右衛營,臣保證兩個月之內,讓右衛營完成換裝。”
宋應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自然是沒有話說,一番回答也是有理有據,讓朱慈烺很滿意。
“恩,不錯,後裝槍和後裝炮研製的怎麽樣了?”
朱慈烺繼續問道。
後裝槍相比於前裝槍有太多的優勢,不僅發射流程簡化,射擊速度提高,而且還可以做更多的戰術動作。
前裝槍隻能站立或者半蹲射擊,而後裝槍就沒有這個限製。
“殿下,後裝槍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進展,但是後裝槍中撞針的生產比較困難,目前全部依靠經驗豐富的工匠手工製作,目前還不具備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宋應星說完後,垂下了頭,有點愧疚。
朱慈烺並沒有責怪宋應星的意思,畢竟世界上第一支後裝槍在原來的曆史上於1835年發明。
整整比現在晚了近二百年,朱慈烺提供的設計方案和思路雖然能彌補一些時間差距,但是客觀技術條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朱慈烺觀察到了宋應星的情緒變化,連忙出聲寬慰道:“無礙,宋山長,本宮相信你和皇家科學院的所有人,要不了多久,你們肯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安慰過宋應星後,朱慈烺緊接著又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