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抵京
崇禎:朕兒子這麽強,為何上吊? 作者:喬木葉落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崇禎的龍輦率領朝中文武百官來到城北十裏長亭之處的時候。
整個隨行隊伍中已有數十位文官因為高強度行走而昏厥。
當王承恩把這個消息稟報給崇禎的時候,崇禎並沒有發火。
其實,這很反常,很不崇禎。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崇禎也在成長,尤其這兩年,崇禎在朱慈烺的影響下,進步很大。
無論是為君之術,還是眼光格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崇禎聽完王承恩的匯報,神色很平靜。
“張君何在?”
崇禎淡淡的說道。
張君作為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隨崇禎龍輦而行,侍奉左右,護崇禎周全。
聽到崇禎的呼喚,張君立刻出現在了崇禎龍輦旁邊。
“卑職張君拜見陛下,請陛下吩咐!”
張君雖然是朱慈烺一手提拔的,但是他對崇禎的尊敬一如既往。
“記下昏厥暈倒的大臣,朕覺得他們身體虛弱,難以承受朝廷之重任,讓他們請辭歸鄉,頤養天年吧。”
崇禎說的輕飄飄的,但是就是這樣輕飄飄的話,便決定了數十位官員的前途。
由此可見,崇禎的帝王之術確實很有進步,遇到問題,他已經學會退居幕後,讓該出手的人出手,而不是自己親自動手。
崇禎相信張君有很多種辦法,讓這些官員主動申請告老還鄉,到時候自己在深情挽留一番,麵子裏子都有了。
也不用為別人詬病自己薄情寡恩,豈不兩全其美。
而且,張君並沒有認為崇禎哪裏做的不對,一名官員,如果真的手無縛雞之力,丁點的苦都不能吃,這樣的官員哪裏會真切的懂得民間疾苦。
早點回家,利國利民利己。
“卑職領旨,請殿下放心。”
張君領命而去,很快幾名暈倒官員的姓名官職便出現在了張君隨身所帶的小本本上。
名字記下來之後,後麵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張君自然會帶人挨個上門拜訪,在張君拜訪後,這些人自然會在朝會的時候主動提出告老還鄉。
其中就連四十歲年齡的官員都會說自己年老體衰,不能勝任崗位。
他們說的是真是假,根本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說了,他們要辭官,這就夠了。
崇禎自然會挽留一番,這些人再三堅持,崇禎感覺很惋惜,但是匹夫不可奪其誌,崇禎實在沒辦法隻能選擇同意。
政治就是這樣。
就如同後世經典名言,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
幾個昏厥的文臣,崇禎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交給張君去辦,崇禎表示很開心。
“洪總督!”
崇禎低沉的聲音發出。
兵部尚書兼新京營總督洪承疇聽到崇禎的聲音後,忙不迭失的小跑過來。
洪承疇現在緊抱崇禎大腿,因為他心裏很清楚。
太子朱慈烺把他放在兵部尚書和新京營總督這個位置,就說明已經完全將他踢出了太子黨的隊列。
洪承疇沒得選,隻能緊跟崇禎,這樣才能保住自己得地位。
其實洪承疇兵部尚書的位置很尷尬。
因為在朱慈烺推行新政兵改,裁撤衛所之後,大明的兵馬就是分為新京營、親衛營、左衛營、右衛營、驍騎營以及九邊邊困。
朱慈烺麾下的幾支軍隊,洪承疇自然管不到。
而九大邊軍隨著遼東戰事的順利推進,遼東建奴被滅以及蒙古草原諸部落臣服之後,也陸續被朱慈烺裁撤。
時至今日,洪承疇這個兵部尚書所管轄的隻有新京營這一支部隊。
所以,洪承疇自然要緊隨崇禎步伐,沒了崇禎的支持,新京營恐怕都保不住。
“臣在,請陛下吩咐!”
洪承疇來到崇禎麵前行禮答道。
“派出去的哨探回來了沒有,太子大軍到哪裏了?”
崇禎問出了所有隨行大臣最想知道的問題。
畢竟一路十裏走過來,然後現在還要站著,很多大臣體力吃不消了,都在用毅力堅持著。
“回稟殿下,最近一批探子稟報說太子殿下距離此處還有十五裏地。”
洪承疇如實回答。
崇禎一聽,眉頭一皺,自己來早了。
十五裏路程,大軍行軍至少還要一個時辰。
崇禎點了點頭,示意他知道。
隨後,崇禎思索一番。
“王承恩。”
“奴婢在,皇爺有何吩咐?”
王承恩低頭彎腰,語氣輕柔。
“去給五十歲以上的大臣賜座,五十歲以下的就站著等凱旋大軍吧。”
崇禎故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大臣感受一下民間疾苦。
畢竟很多老百姓別說站立一個時辰,農忙的時候可能連續勞作四五個時辰。
“奴才領旨。”
王承恩隨後便安排人去落實崇禎的指令。
年紀大的人,對於朱慈烺賞賜板凳這件事心懷感激。
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時候的崇禎形象,堪比堯舜,簡直聖明無比。
而那些沒有領到板凳的人也隻能有苦卻不能說,隻能繼續憑借毅力堅持。
朱慈烺率領親衛營第四軍一眾將士也得到了崇禎要親出城十裏迎接大軍的消息。
左衛營除了李定國等一眾左衛營主要將領外,左衛營其他將士都按照朱慈烺的任務駐紮在山海關了。
朱慈烺考慮到,年後還要出兵朝鮮,左衛營來到京城後還要折回。
便索性將左衛營將士安頓在了山海關,免得一來一回,徒費糧草。
至於說崇禎親自出城十裏迎接大軍,朱慈烺倒是沒覺得怎麽樣,接就接唄。
但是在孫傳庭、李定國等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呼吸頓時變得急促起來。
無他,內心那是非常的激動的。
孫傳庭雖然貴為親衛營總督,但是實際上,孫傳庭並沒有見過崇禎幾次。
李定國就更不要說了,他以前是農民軍將領,怎麽可能見過崇禎皇帝呢。
其他將領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孫傳庭等人內心是又緊張,又興奮。
在他們心裏,能親眼如此近距離目睹皇帝,那對他們來說,絕對是無上榮耀。
朱慈烺在得知崇禎在城外十裏相迎凱旋大軍進城的消息後,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整個隨行隊伍中已有數十位文官因為高強度行走而昏厥。
當王承恩把這個消息稟報給崇禎的時候,崇禎並沒有發火。
其實,這很反常,很不崇禎。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崇禎也在成長,尤其這兩年,崇禎在朱慈烺的影響下,進步很大。
無論是為君之術,還是眼光格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崇禎聽完王承恩的匯報,神色很平靜。
“張君何在?”
崇禎淡淡的說道。
張君作為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隨崇禎龍輦而行,侍奉左右,護崇禎周全。
聽到崇禎的呼喚,張君立刻出現在了崇禎龍輦旁邊。
“卑職張君拜見陛下,請陛下吩咐!”
張君雖然是朱慈烺一手提拔的,但是他對崇禎的尊敬一如既往。
“記下昏厥暈倒的大臣,朕覺得他們身體虛弱,難以承受朝廷之重任,讓他們請辭歸鄉,頤養天年吧。”
崇禎說的輕飄飄的,但是就是這樣輕飄飄的話,便決定了數十位官員的前途。
由此可見,崇禎的帝王之術確實很有進步,遇到問題,他已經學會退居幕後,讓該出手的人出手,而不是自己親自動手。
崇禎相信張君有很多種辦法,讓這些官員主動申請告老還鄉,到時候自己在深情挽留一番,麵子裏子都有了。
也不用為別人詬病自己薄情寡恩,豈不兩全其美。
而且,張君並沒有認為崇禎哪裏做的不對,一名官員,如果真的手無縛雞之力,丁點的苦都不能吃,這樣的官員哪裏會真切的懂得民間疾苦。
早點回家,利國利民利己。
“卑職領旨,請殿下放心。”
張君領命而去,很快幾名暈倒官員的姓名官職便出現在了張君隨身所帶的小本本上。
名字記下來之後,後麵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張君自然會帶人挨個上門拜訪,在張君拜訪後,這些人自然會在朝會的時候主動提出告老還鄉。
其中就連四十歲年齡的官員都會說自己年老體衰,不能勝任崗位。
他們說的是真是假,根本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說了,他們要辭官,這就夠了。
崇禎自然會挽留一番,這些人再三堅持,崇禎感覺很惋惜,但是匹夫不可奪其誌,崇禎實在沒辦法隻能選擇同意。
政治就是這樣。
就如同後世經典名言,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
幾個昏厥的文臣,崇禎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交給張君去辦,崇禎表示很開心。
“洪總督!”
崇禎低沉的聲音發出。
兵部尚書兼新京營總督洪承疇聽到崇禎的聲音後,忙不迭失的小跑過來。
洪承疇現在緊抱崇禎大腿,因為他心裏很清楚。
太子朱慈烺把他放在兵部尚書和新京營總督這個位置,就說明已經完全將他踢出了太子黨的隊列。
洪承疇沒得選,隻能緊跟崇禎,這樣才能保住自己得地位。
其實洪承疇兵部尚書的位置很尷尬。
因為在朱慈烺推行新政兵改,裁撤衛所之後,大明的兵馬就是分為新京營、親衛營、左衛營、右衛營、驍騎營以及九邊邊困。
朱慈烺麾下的幾支軍隊,洪承疇自然管不到。
而九大邊軍隨著遼東戰事的順利推進,遼東建奴被滅以及蒙古草原諸部落臣服之後,也陸續被朱慈烺裁撤。
時至今日,洪承疇這個兵部尚書所管轄的隻有新京營這一支部隊。
所以,洪承疇自然要緊隨崇禎步伐,沒了崇禎的支持,新京營恐怕都保不住。
“臣在,請陛下吩咐!”
洪承疇來到崇禎麵前行禮答道。
“派出去的哨探回來了沒有,太子大軍到哪裏了?”
崇禎問出了所有隨行大臣最想知道的問題。
畢竟一路十裏走過來,然後現在還要站著,很多大臣體力吃不消了,都在用毅力堅持著。
“回稟殿下,最近一批探子稟報說太子殿下距離此處還有十五裏地。”
洪承疇如實回答。
崇禎一聽,眉頭一皺,自己來早了。
十五裏路程,大軍行軍至少還要一個時辰。
崇禎點了點頭,示意他知道。
隨後,崇禎思索一番。
“王承恩。”
“奴婢在,皇爺有何吩咐?”
王承恩低頭彎腰,語氣輕柔。
“去給五十歲以上的大臣賜座,五十歲以下的就站著等凱旋大軍吧。”
崇禎故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大臣感受一下民間疾苦。
畢竟很多老百姓別說站立一個時辰,農忙的時候可能連續勞作四五個時辰。
“奴才領旨。”
王承恩隨後便安排人去落實崇禎的指令。
年紀大的人,對於朱慈烺賞賜板凳這件事心懷感激。
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時候的崇禎形象,堪比堯舜,簡直聖明無比。
而那些沒有領到板凳的人也隻能有苦卻不能說,隻能繼續憑借毅力堅持。
朱慈烺率領親衛營第四軍一眾將士也得到了崇禎要親出城十裏迎接大軍的消息。
左衛營除了李定國等一眾左衛營主要將領外,左衛營其他將士都按照朱慈烺的任務駐紮在山海關了。
朱慈烺考慮到,年後還要出兵朝鮮,左衛營來到京城後還要折回。
便索性將左衛營將士安頓在了山海關,免得一來一回,徒費糧草。
至於說崇禎親自出城十裏迎接大軍,朱慈烺倒是沒覺得怎麽樣,接就接唄。
但是在孫傳庭、李定國等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呼吸頓時變得急促起來。
無他,內心那是非常的激動的。
孫傳庭雖然貴為親衛營總督,但是實際上,孫傳庭並沒有見過崇禎幾次。
李定國就更不要說了,他以前是農民軍將領,怎麽可能見過崇禎皇帝呢。
其他將領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孫傳庭等人內心是又緊張,又興奮。
在他們心裏,能親眼如此近距離目睹皇帝,那對他們來說,絕對是無上榮耀。
朱慈烺在得知崇禎在城外十裏相迎凱旋大軍進城的消息後,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