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章 征倭準備(一)
崇禎:朕兒子這麽強,為何上吊? 作者:喬木葉落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子一天天的過,進入二月之後,朱慈烺算了算日子,北洋水師從旅順港口出發,按照日子推算的話,差不多已經快到釜山了。
於是,朱慈烺也結束了自己清閑的日子,再次投入到出兵倭寇的事情上來。
二月初二,是華夏傳統的龍抬頭節日,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等。
此時正值驚蟄前後,大地解凍,氣溫回升,春雷乍動,雨水逐漸充沛,是春耕的關鍵時期。
龍在華夏文化中被視為司雨之神,龍抬頭意味著龍開始履行興雲布雨的職責,以保障農作物的生長。
人們通過慶祝這個節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龍抬頭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朝鮮自然也是有龍抬頭這麽個風俗的。
經曆過漢江南北省總督孫傳庭嘔心瀝血的治理,漢江兩省經過月餘之後,已經局麵已經基本穩定。
漢江兩省的重要官職人員也已經在孫傳庭的推薦和任命下,基本到位。
整個漢江兩省基本上已經步入了正軌。
戰亂的結束,對於漢江兩省的百姓來說無疑是好事一件。
現在又到了春天,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複蘇,萬物生長的季節。
同時,春天也是農作物播種的季節。
之前,一般春天是不會進行征戰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破壞農耕。
而朱慈烺現在沒有這樣的顧慮,大明現在不缺糧食。
在李定國以及左衛營將士的浴血奮戰之下,整個中南半島現在快要全部納入大明的版圖了。
目前廣安行省、雲羅行省(暹羅部分以及雲南合並成為,雲羅自治行省),這個大自然饋贈的糧倉,現在已經被大明納入懷中。
農作物差不多一年三熟,縱使現在的糧食產量不高,但是也已經足夠供應大明食用。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大明百姓以後不可能再被餓肚子的。
漢江兩省的百姓生活已經重回正軌,現在正值春耕時間,百姓們大都下田播種,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崇禎十九年,二月初二,龍抬頭,就在今天,朱慈烺再次召集孫傳庭、曹變蛟、黃得功、王建等人開會。
這次開會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宣布大軍開拔,向釜山而去。
根據之前的會議決定,這次大軍出征隻有親衛營第一軍第一衛和第二衛,其他第二軍、第三軍以及第四軍,每個軍派出一萬人馬,合計起來一共五個衛三萬人馬。
同樣右衛營也是由黃得功選派了右衛營第一至第四衛,一共五萬人馬。
至於驍騎營的人馬,則是分出兩萬,一萬由高傑率領,一萬由曹變蛟率領。
加起來這次出征日本一共就帶了七萬人馬。
眾人到齊之後,朱慈烺開口說道。
“諸位,如今已經過去半月餘,各部隊有沒有準備好!”
朱慈烺口中的準備好,所指的自然就是出征倭寇的事情。
朱慈烺話音落下之後,親衛營總督王建立刻率先起身,恭敬抱拳行禮。
隨後說道:“回稟太子殿下,親衛營已整裝待發。將士們士氣高昂,武器裝備精良,糧草輜重準備充足。隨時可以開拔,為殿下蕩平倭寇,揚我大明國威。”
王建的聲音底氣十足,由此可見,親衛營這段時間準備的不錯。
王建聲音落下,右衛營總督黃得功自然也不甘示弱,隨即起身行禮道:“殿下,右衛營第一至第四衛皆已準備妥當。
兵強馬壯,鬥誌昂揚。定不辱使命,為殿下拿下倭寇之地。”
親衛營和右衛營主要是步兵,步兵所要訓練的自然是適應大海航行的顛簸和搶灘登陸之技巧。
對於王建和黃得功的回答,朱慈烺微微頷首,對親衛營和右衛營的準備情況表示滿意。
朱慈烺隨即問道:“那你們且說說,是如何訓練士兵適應大海航行的顛簸以及搶灘登陸之技巧的?”
王建上前一步,恭敬回道:“殿下,為讓親衛營士兵適應大海航行的顛簸,臣等先是在陸地上搭建了模擬船身搖晃的設施。
讓士兵們在其上進行日常訓練,從最初的站立不穩到逐漸適應搖晃的節奏。
同時,安排有經驗的水手為士兵們講解在船上如何保持平衡、如何緩解暈船症狀。
每日還會進行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以增強士兵們的耐力。”
“至於搶灘登陸訓練,我們挑選了與海岸地形相似的區域進行模擬演練。
將士兵們分成不同的作戰小組,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職責。
從登陸小舟的快速投放,到士兵們有序登陸、建立灘頭陣地,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反複的操練。並且組織了多次實戰化的模擬對抗,以提高士兵們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
聽到王建的回答,朱慈烺連連點頭。
黃得功接著說道:“殿下,右衛營亦是如此。
我們還增加了夜間搶灘登陸的訓練,以應對各種複雜的作戰環境。
為了讓士兵們更好地適應海上的艱苦條件,我們還特意加強了士兵們的體能訓練和心理疏導。
確保士兵們在麵臨大海的挑戰時,能夠保持高昂的鬥誌和頑強的戰鬥力。”
朱慈烺聽後,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很好,你們做得非常出色。
有了如此充分的準備,此次出征倭寇,定能旗開得勝。”
朱慈烺讚賞的看向王建和黃得功。
“親衛營剩餘之兵馬,分布駐紮在朝鮮、遼東沿海各處,右衛營剩餘之人馬,從旅順出發,前往蓬萊半島駐紮!”
朱慈烺對親衛營和右衛營剩餘人馬作出了安排。
“是!”
王建和黃得功雖然不解,但是依舊領命!
“殿下,這麽安排,莫非是擔心有敵人會入侵蓬萊、遼東地區?”
孫傳庭小心翼翼的問道。
朱慈烺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朱慈烺這麽安排,確實是因為有這方麵的擔憂。
有備無患,朱慈烺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既然孫傳庭問了,朱慈烺便準備將自己的考慮說一下。
於是,朱慈烺也結束了自己清閑的日子,再次投入到出兵倭寇的事情上來。
二月初二,是華夏傳統的龍抬頭節日,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等。
此時正值驚蟄前後,大地解凍,氣溫回升,春雷乍動,雨水逐漸充沛,是春耕的關鍵時期。
龍在華夏文化中被視為司雨之神,龍抬頭意味著龍開始履行興雲布雨的職責,以保障農作物的生長。
人們通過慶祝這個節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龍抬頭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朝鮮自然也是有龍抬頭這麽個風俗的。
經曆過漢江南北省總督孫傳庭嘔心瀝血的治理,漢江兩省經過月餘之後,已經局麵已經基本穩定。
漢江兩省的重要官職人員也已經在孫傳庭的推薦和任命下,基本到位。
整個漢江兩省基本上已經步入了正軌。
戰亂的結束,對於漢江兩省的百姓來說無疑是好事一件。
現在又到了春天,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複蘇,萬物生長的季節。
同時,春天也是農作物播種的季節。
之前,一般春天是不會進行征戰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破壞農耕。
而朱慈烺現在沒有這樣的顧慮,大明現在不缺糧食。
在李定國以及左衛營將士的浴血奮戰之下,整個中南半島現在快要全部納入大明的版圖了。
目前廣安行省、雲羅行省(暹羅部分以及雲南合並成為,雲羅自治行省),這個大自然饋贈的糧倉,現在已經被大明納入懷中。
農作物差不多一年三熟,縱使現在的糧食產量不高,但是也已經足夠供應大明食用。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大明百姓以後不可能再被餓肚子的。
漢江兩省的百姓生活已經重回正軌,現在正值春耕時間,百姓們大都下田播種,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崇禎十九年,二月初二,龍抬頭,就在今天,朱慈烺再次召集孫傳庭、曹變蛟、黃得功、王建等人開會。
這次開會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宣布大軍開拔,向釜山而去。
根據之前的會議決定,這次大軍出征隻有親衛營第一軍第一衛和第二衛,其他第二軍、第三軍以及第四軍,每個軍派出一萬人馬,合計起來一共五個衛三萬人馬。
同樣右衛營也是由黃得功選派了右衛營第一至第四衛,一共五萬人馬。
至於驍騎營的人馬,則是分出兩萬,一萬由高傑率領,一萬由曹變蛟率領。
加起來這次出征日本一共就帶了七萬人馬。
眾人到齊之後,朱慈烺開口說道。
“諸位,如今已經過去半月餘,各部隊有沒有準備好!”
朱慈烺口中的準備好,所指的自然就是出征倭寇的事情。
朱慈烺話音落下之後,親衛營總督王建立刻率先起身,恭敬抱拳行禮。
隨後說道:“回稟太子殿下,親衛營已整裝待發。將士們士氣高昂,武器裝備精良,糧草輜重準備充足。隨時可以開拔,為殿下蕩平倭寇,揚我大明國威。”
王建的聲音底氣十足,由此可見,親衛營這段時間準備的不錯。
王建聲音落下,右衛營總督黃得功自然也不甘示弱,隨即起身行禮道:“殿下,右衛營第一至第四衛皆已準備妥當。
兵強馬壯,鬥誌昂揚。定不辱使命,為殿下拿下倭寇之地。”
親衛營和右衛營主要是步兵,步兵所要訓練的自然是適應大海航行的顛簸和搶灘登陸之技巧。
對於王建和黃得功的回答,朱慈烺微微頷首,對親衛營和右衛營的準備情況表示滿意。
朱慈烺隨即問道:“那你們且說說,是如何訓練士兵適應大海航行的顛簸以及搶灘登陸之技巧的?”
王建上前一步,恭敬回道:“殿下,為讓親衛營士兵適應大海航行的顛簸,臣等先是在陸地上搭建了模擬船身搖晃的設施。
讓士兵們在其上進行日常訓練,從最初的站立不穩到逐漸適應搖晃的節奏。
同時,安排有經驗的水手為士兵們講解在船上如何保持平衡、如何緩解暈船症狀。
每日還會進行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以增強士兵們的耐力。”
“至於搶灘登陸訓練,我們挑選了與海岸地形相似的區域進行模擬演練。
將士兵們分成不同的作戰小組,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職責。
從登陸小舟的快速投放,到士兵們有序登陸、建立灘頭陣地,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反複的操練。並且組織了多次實戰化的模擬對抗,以提高士兵們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
聽到王建的回答,朱慈烺連連點頭。
黃得功接著說道:“殿下,右衛營亦是如此。
我們還增加了夜間搶灘登陸的訓練,以應對各種複雜的作戰環境。
為了讓士兵們更好地適應海上的艱苦條件,我們還特意加強了士兵們的體能訓練和心理疏導。
確保士兵們在麵臨大海的挑戰時,能夠保持高昂的鬥誌和頑強的戰鬥力。”
朱慈烺聽後,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很好,你們做得非常出色。
有了如此充分的準備,此次出征倭寇,定能旗開得勝。”
朱慈烺讚賞的看向王建和黃得功。
“親衛營剩餘之兵馬,分布駐紮在朝鮮、遼東沿海各處,右衛營剩餘之人馬,從旅順出發,前往蓬萊半島駐紮!”
朱慈烺對親衛營和右衛營剩餘人馬作出了安排。
“是!”
王建和黃得功雖然不解,但是依舊領命!
“殿下,這麽安排,莫非是擔心有敵人會入侵蓬萊、遼東地區?”
孫傳庭小心翼翼的問道。
朱慈烺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朱慈烺這麽安排,確實是因為有這方麵的擔憂。
有備無患,朱慈烺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既然孫傳庭問了,朱慈烺便準備將自己的考慮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