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0章 征倭出師
崇禎:朕兒子這麽強,為何上吊? 作者:喬木葉落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慈烺的目光掃過眾人。
“你們還有什麽其他看法嘛?”
集思廣益才是重中之重,畢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眾人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朱慈烺環視一周之後,見並沒有人發聲,直接說道。
“那就按照孫總督的方案,王建你和黃總督商量一下,把方案細化一下。”
朱慈烺一邊說一邊看向王建和黃得功。
王建和黃得功自然是領命的。
“原計劃不變,三天後,大軍從平壤出發,前往釜山!”
朱慈烺最後決定說道。
“是!”
一眾將領當即領命!
眾人退下之後,朱慈烺眼中精光閃爍。
朱慈烺在心中盤算,按照行程,北洋水師的兩支戰艦編隊從旅順港出發,應該也快要抵達釜山港了。
鄭芝龍率領的東洋水師的一支戰艦編隊可能需要的時間長一些。
因為東洋水師的港口在台灣的基隆,距離釜山港口稍微遠一些。
同時,和東洋水師戰艦編隊一同前來的還有鄭芝龍征調的各種運輸船隻。
這些運輸船主要是用來運送驍騎營兵馬和親衛營以及右衛營將士。
“希望一切順利,大明旗開得勝!”
朱慈烺在心中默念。
元朝的時候,就曾經發動對日本的征討。
1274 年,元世祖派蒙古、高麗聯軍從朝鮮半島進攻日本,史稱“文永之役”。
1281 年,元朝第二次發動對日戰爭,即“弘安之役”。
但是由於兩次都遭遇暴風雨,元朝的兩次對日征服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
倭寇認為這是他們的天照大神在保佑他們,同時這兩場暴風也被倭寇稱之為神風。
就算是現在,倭寇國內還有不少以神風為名的東西。
但是,元朝時候和現在不同。
無論是艦船的大小,還是艦船承受風暴的能力,此時大明裝備的蒸汽裝甲戰列艦,都不是元朝那個時候的戰艦所能相比的。
所以,朱慈烺有信心!
一眾將領得到朱慈烺的指示,散去之後。
王建和黃得功按照朱慈烺的要求,立即著手細化孫傳庭提出的進攻方案。
兩人在營帳中鋪開地圖,仔細研究著各個目標地點的位置和周邊地形。
王建指著江戶說道:“黃總督,按照孫總督的計策,我們需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大張旗鼓地向江戶進發,做出要攻打江戶的姿態。
這樣才能吸引德川幕府的注意力,為其他部隊突襲糧倉和軍械庫創造機會。”
黃得功微微點頭:“不錯,這支偽裝部隊不僅要在行動上逼真,還要時刻與我們保持聯係,以便我們隨時調整策略。
另外,對於其他幾路突襲部隊,我們要精心挑選最勇猛善戰的將士,確保行動的成功。”
黃得功和王建相互商量著,他們開始詳細規劃每一路突襲部隊的路線和任務。
對於前往江戶城東二十裏山凹處的部隊,王建提議:“這一路要行動迅速,趁著夜色掩護接近糧倉,一旦得手,立刻放火焚燒,然後迅速撤離,避免被倭寇援軍包圍。”
黃得功補充道:“同時,要安排好接應的人馬,確保將士們能夠安全返回。”
王建點頭,非常認同黃得功的說法。
這個時候兩個人相談甚歡,氣氛十分和諧。
但是,這和諧的氣氛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王建下麵的話說出口,兩個人之間頓時又變得劍拔弩張。
“這江戶以及周邊的城池就由我們親衛營來負責,黃總督,你們右衛營負責倭寇京都周邊的城池,你看如何?”
王建率先出擊,隻為拿到自己想要的進攻目標。
“本督看不咋滴!難道我們右衛營就不能進攻這江戶地區?”
黃得功發出了靈魂拷問。
“或者說在王總督的眼裏,我們右衛營比不上你們親衛營?”
王建心裏肯定是這麽認為的。
但是,心裏有想法,不代表能夠說出來,
畢竟王建要是把心裏想法說出口的話,那簡直就是和整個右衛營為敵!
這種蠢事,王建自然不會做的。
“沒有!沒有!黃總督說笑了,隻是右衛營的兄弟在朝鮮之戰中比較辛苦,本督意思讓右衛營的兄弟們好好休息休息,進攻倭寇這硬骨頭由我們親衛營來啃好了。”
王建改變策略,一副我為你們好的語氣。
“不需要!”
黃得功自然是幹脆了斷的拒絕。
黃得功和王建都很清楚。
這次進攻的兩個地區,一個是江戶地區,一個是京都地區。
雖然京都地區是倭寇皇室所在地,但是大家都知道倭寇的皇室現在就是一個吉祥物。
江戶地區的德川幕府才是倭寇真正的掌權者。
進攻倭寇,隻有拿下江戶地區才是頭功!
黃得功和王建自然都想要進攻這個地方。
黃得功和王建兩個人互不相讓,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無奈之下,二人準備抓鬮。
一番操作之後,還是親衛營進攻江戶地區,右衛營進攻京都地區。
黃得功也是說到做到,自然是認同抓鬮結果的。
朱慈烺下令三日後向釜山行軍的命令之後親衛營、右衛營和驍騎營也在緊張地準備著出征事宜。
親衛營的將士們仔細檢查著自己的武器裝備,將火炮擦拭得鋥亮。
營中將領們不斷強調著作戰紀律和注意事項,確保在戰鬥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士兵們則互相交流著戰鬥經驗,士氣高昂。
右衛營也不遑多讓,他們加緊進行體能訓練和戰術演練。
驍騎營更是一片忙碌景象。
騎兵們精心照料著自己的戰馬,檢查馬具是否牢固。
他們還進行著最後的騎術訓練,確保在戰場上能夠靈活馳騁。
曹變蛟和高傑不斷巡視著營地,督促將士們做好準備,同時也在思考著登陸後的作戰策略。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大明征倭大軍在平壤整軍待發。
朱慈烺身著戎裝,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他大聲說道:“將士們,今日我們出征倭寇,為了大明的榮耀,為死在倭寇屠刀下的亡魂報仇!”
“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吼!吼!吼!吼!”
“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
士氣高昂,呼聲回蕩!
“你們還有什麽其他看法嘛?”
集思廣益才是重中之重,畢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眾人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朱慈烺環視一周之後,見並沒有人發聲,直接說道。
“那就按照孫總督的方案,王建你和黃總督商量一下,把方案細化一下。”
朱慈烺一邊說一邊看向王建和黃得功。
王建和黃得功自然是領命的。
“原計劃不變,三天後,大軍從平壤出發,前往釜山!”
朱慈烺最後決定說道。
“是!”
一眾將領當即領命!
眾人退下之後,朱慈烺眼中精光閃爍。
朱慈烺在心中盤算,按照行程,北洋水師的兩支戰艦編隊從旅順港出發,應該也快要抵達釜山港了。
鄭芝龍率領的東洋水師的一支戰艦編隊可能需要的時間長一些。
因為東洋水師的港口在台灣的基隆,距離釜山港口稍微遠一些。
同時,和東洋水師戰艦編隊一同前來的還有鄭芝龍征調的各種運輸船隻。
這些運輸船主要是用來運送驍騎營兵馬和親衛營以及右衛營將士。
“希望一切順利,大明旗開得勝!”
朱慈烺在心中默念。
元朝的時候,就曾經發動對日本的征討。
1274 年,元世祖派蒙古、高麗聯軍從朝鮮半島進攻日本,史稱“文永之役”。
1281 年,元朝第二次發動對日戰爭,即“弘安之役”。
但是由於兩次都遭遇暴風雨,元朝的兩次對日征服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
倭寇認為這是他們的天照大神在保佑他們,同時這兩場暴風也被倭寇稱之為神風。
就算是現在,倭寇國內還有不少以神風為名的東西。
但是,元朝時候和現在不同。
無論是艦船的大小,還是艦船承受風暴的能力,此時大明裝備的蒸汽裝甲戰列艦,都不是元朝那個時候的戰艦所能相比的。
所以,朱慈烺有信心!
一眾將領得到朱慈烺的指示,散去之後。
王建和黃得功按照朱慈烺的要求,立即著手細化孫傳庭提出的進攻方案。
兩人在營帳中鋪開地圖,仔細研究著各個目標地點的位置和周邊地形。
王建指著江戶說道:“黃總督,按照孫總督的計策,我們需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大張旗鼓地向江戶進發,做出要攻打江戶的姿態。
這樣才能吸引德川幕府的注意力,為其他部隊突襲糧倉和軍械庫創造機會。”
黃得功微微點頭:“不錯,這支偽裝部隊不僅要在行動上逼真,還要時刻與我們保持聯係,以便我們隨時調整策略。
另外,對於其他幾路突襲部隊,我們要精心挑選最勇猛善戰的將士,確保行動的成功。”
黃得功和王建相互商量著,他們開始詳細規劃每一路突襲部隊的路線和任務。
對於前往江戶城東二十裏山凹處的部隊,王建提議:“這一路要行動迅速,趁著夜色掩護接近糧倉,一旦得手,立刻放火焚燒,然後迅速撤離,避免被倭寇援軍包圍。”
黃得功補充道:“同時,要安排好接應的人馬,確保將士們能夠安全返回。”
王建點頭,非常認同黃得功的說法。
這個時候兩個人相談甚歡,氣氛十分和諧。
但是,這和諧的氣氛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王建下麵的話說出口,兩個人之間頓時又變得劍拔弩張。
“這江戶以及周邊的城池就由我們親衛營來負責,黃總督,你們右衛營負責倭寇京都周邊的城池,你看如何?”
王建率先出擊,隻為拿到自己想要的進攻目標。
“本督看不咋滴!難道我們右衛營就不能進攻這江戶地區?”
黃得功發出了靈魂拷問。
“或者說在王總督的眼裏,我們右衛營比不上你們親衛營?”
王建心裏肯定是這麽認為的。
但是,心裏有想法,不代表能夠說出來,
畢竟王建要是把心裏想法說出口的話,那簡直就是和整個右衛營為敵!
這種蠢事,王建自然不會做的。
“沒有!沒有!黃總督說笑了,隻是右衛營的兄弟在朝鮮之戰中比較辛苦,本督意思讓右衛營的兄弟們好好休息休息,進攻倭寇這硬骨頭由我們親衛營來啃好了。”
王建改變策略,一副我為你們好的語氣。
“不需要!”
黃得功自然是幹脆了斷的拒絕。
黃得功和王建都很清楚。
這次進攻的兩個地區,一個是江戶地區,一個是京都地區。
雖然京都地區是倭寇皇室所在地,但是大家都知道倭寇的皇室現在就是一個吉祥物。
江戶地區的德川幕府才是倭寇真正的掌權者。
進攻倭寇,隻有拿下江戶地區才是頭功!
黃得功和王建自然都想要進攻這個地方。
黃得功和王建兩個人互不相讓,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無奈之下,二人準備抓鬮。
一番操作之後,還是親衛營進攻江戶地區,右衛營進攻京都地區。
黃得功也是說到做到,自然是認同抓鬮結果的。
朱慈烺下令三日後向釜山行軍的命令之後親衛營、右衛營和驍騎營也在緊張地準備著出征事宜。
親衛營的將士們仔細檢查著自己的武器裝備,將火炮擦拭得鋥亮。
營中將領們不斷強調著作戰紀律和注意事項,確保在戰鬥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士兵們則互相交流著戰鬥經驗,士氣高昂。
右衛營也不遑多讓,他們加緊進行體能訓練和戰術演練。
驍騎營更是一片忙碌景象。
騎兵們精心照料著自己的戰馬,檢查馬具是否牢固。
他們還進行著最後的騎術訓練,確保在戰場上能夠靈活馳騁。
曹變蛟和高傑不斷巡視著營地,督促將士們做好準備,同時也在思考著登陸後的作戰策略。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大明征倭大軍在平壤整軍待發。
朱慈烺身著戎裝,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他大聲說道:“將士們,今日我們出征倭寇,為了大明的榮耀,為死在倭寇屠刀下的亡魂報仇!”
“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吼!吼!吼!吼!”
“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
士氣高昂,呼聲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