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章拿到對戰名單之後,首先確認了比賽地點。
因為足協杯頭兩輪參加的球隊都是乙級以下級別的球隊,所以有固定比賽場地的一方就占了便宜。
所有乙級隊都是主場作戰,這雖然對於武漢長江來講有些不公平,但對於其他業餘球隊來說都是樂意的,畢竟少了一筆租場地的費用。
山東青年的主場在魯能足校一號場,能容納3000名觀眾,它甚至都算不上一個體育場,隻是規格和維護比較好的訓練場而已。
“嘿,早知道在個訓練場比賽,我們還不如向足協申請一下主場。”艾思拉有些不滿的說道。
馮建章擺了擺手:“別高估了我們的球迷熱情。一場足協杯的比賽,能有多少人來看我們?就因為我們的票價賣的便宜嗎?”
“不是,我看俱樂部會員部那邊的數據,注冊的會員已經達到10萬人了。”
劉棟道:“你得看看那10萬人裏有多少是馬文哲的粉絲吧。”
呃……確實,刨掉馬文哲的腦殘粉,真正看球的人有多少?艾思拉心裏也沒數。
馮建章:“所以,飯一口口吃,比賽一場場踢,沒有主場優勢也沒關係。不過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們,我們已經租下了漢口文體中心,如果我們後麵的比賽踢得好,就可以在文體中心比賽了。”
武漢能符合賽事要求的足球場地並不多,一個就是馮建章剛剛說的漢口文體中心,還有一塊叫新華路體育場,這塊場地被乙級球隊武漢洪興隊拿去做了主場;能容納5.6萬人,設施最新、條件最好武漢體育中心球場被武漢卓爾拿去踢甲級了。
最後馮建章隻租到了漢口文體中心,這個球場隻能容納9000人,隻有一側看台。
艾思拉咧了咧嘴,顯然對於這個場地他也不怎麽滿意。
劉棟道:“馮總,我有個問題問一下。真的像魏總說的那樣,淘汰一個中乙對手有10萬獎金嗎?(見80章)”
馮建章沉吟了片刻:“嗯,按照魏總說的辦。我剛才跟武漢足協那邊開了個會,這次參加足協杯的,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卓爾和洪興他們(部分史實,酌情改編)。
洪興他們的晉級獎勵是第一場20萬元,每晉級一輪加30萬,累計的。
卓爾第一輪沒比賽,但是他們的贏球獎是仿照恒大6306方案來的。贏一場60萬,平一場30萬,負一場不獎不罰。如果晉級一輪,額外再獎60萬。”
“洪興他們這麽有錢嗎?”劉棟道,隨即明白,洪興是乙級球隊,他們能往前走兩輪就算很不錯的成績了,能花出去50萬獎金他們也是願意的。再往前走,定的獎金再高也沒意義,拿不到。
相比較而言,魏長纓當初說的“淘汰一個中乙球隊10萬塊”的獎金純屬拍腦門想出來的,當時還覺得挺多,但實則在這個金元橫行的年月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幸虧現在不是轉會期,恐怕我們的獎金公布出來會有很多人哭著喊著要轉會了。”艾思拉毫不留情的吐槽道。
劉棟給了艾思拉一個腦瓜崩:“你小子,狗嘴吐不出象牙來。他們得看看別的俱樂部是什麽訓練條件,上千萬的訓練設備,西班牙的外教,國腳助教,就因為少了點獎金就轉會?你看看咱們隊裏有哪些是這樣的人?”
“前國腳。”艾思拉嘟囔道。
啪,艾思拉後腦勺又挨了一個大逼兜。
“前國腳?哈?你小子是不是欠揍了。”
艾思拉扭頭,立刻在小胖臉上堆出了笑容:“董哥,你怎麽來了?什麽香風把您吹來了?您看您腿腳好了之後怎麽走路都沒有一點聲音呢?”
董方卓把艾思拉往外麵拎了拎,擠到裏麵看了一眼對陣表。
“挺好,對魯能的青訓,正好也能看看我們的成色。不用管獎金了,咱們隊的那些小子都不太看中錢。我就一個問題,我能不能上場,你們給我報名了吧?”
“報了,報了,能不報嗎?董哥,到時候得你大殺四方啊。”艾思拉拿著個扇子在旁邊給董方卓扇風。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幹就完了。”
——————————————鏡頭切換——————————————
羅瑟漢姆的五月並不暖和,呼延萍裹了裹呢子大衣走在去俱樂部的路上。
來英格蘭快一年半了,呼延萍已經辭去了《體壇周周報》專職記者的工作,加入了一家新媒體《新英體育》,成為駐英國記者站的記者。
她每周的工作任務就是出一期關於中國教練、中國球員日常生活的節目,讓在國內的觀眾能夠隨時了解在英國球員的狀況。
光這一項的收入就足以她幹到40歲就退休了。另外,她寫的那本《中國球員在羅瑟漢姆》的書又再版了幾次,版權和分成也相當可觀。
這都要感謝那個讓她來英格蘭的人啊。
上次魏長纓來英格蘭,兩人隻是在酒會上見了一麵,並沒有太深聊。
“萍萍又瘦了,在這邊吃的不合胃口?”
“恭喜你,魏部長,又升官了。”
“升官了就能做更多的事了,還得謝謝你在這邊照顧蕭劍雨那些小家夥。”
“可惜他們都不知道到底是誰把他們送來英格蘭的。”
“哈哈,重要嗎?不重要。隻要他們能踢出來,誰送出來的又有什麽區別呢?不過幸虧你在你的書裏沒提我,不然你的書銷量就要大減了。”
“為什麽?”
“因為中國足協這個名頭太臭了,誰都不想跟他們沾邊。有功勞你就算在徐指導那些青訓教練身上挺好,這些人值得你大書特書。”
“可是我這本書是紀實文學,我不可能歪曲事實。”
“沒讓你歪曲事實,而是酌情的刪減內容。哈哈,沒關係的。”魏長纓還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樣子。
呼延萍想起魏長纓總有一種他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感覺。他努力往上爬是為了改變中國足球,這點卻從未讓人知曉。她再一次想到了那趟深夜開往北京的列車,以及那段不知道說給誰聽的囈語。
“想要夢想成真需要我做很多的事情,也許是10年,也許是100年,總要有人去做不是嗎?”
是的,總有人要做夢,總有人要做事。
走進俱樂部的大樓,呼延萍跟熟悉的門衛打了個招呼。她可能是唯一一個進俱樂部隻需要刷臉就可以的外來人員。跟俱樂部的所有人她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存在。
今天她要進行一個專訪,有關謝暉的。
因為很快羅瑟漢姆將要進行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足總杯決賽,他們的對手是來自倫敦白鹿巷的托特納姆熱刺。
因為足協杯頭兩輪參加的球隊都是乙級以下級別的球隊,所以有固定比賽場地的一方就占了便宜。
所有乙級隊都是主場作戰,這雖然對於武漢長江來講有些不公平,但對於其他業餘球隊來說都是樂意的,畢竟少了一筆租場地的費用。
山東青年的主場在魯能足校一號場,能容納3000名觀眾,它甚至都算不上一個體育場,隻是規格和維護比較好的訓練場而已。
“嘿,早知道在個訓練場比賽,我們還不如向足協申請一下主場。”艾思拉有些不滿的說道。
馮建章擺了擺手:“別高估了我們的球迷熱情。一場足協杯的比賽,能有多少人來看我們?就因為我們的票價賣的便宜嗎?”
“不是,我看俱樂部會員部那邊的數據,注冊的會員已經達到10萬人了。”
劉棟道:“你得看看那10萬人裏有多少是馬文哲的粉絲吧。”
呃……確實,刨掉馬文哲的腦殘粉,真正看球的人有多少?艾思拉心裏也沒數。
馮建章:“所以,飯一口口吃,比賽一場場踢,沒有主場優勢也沒關係。不過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們,我們已經租下了漢口文體中心,如果我們後麵的比賽踢得好,就可以在文體中心比賽了。”
武漢能符合賽事要求的足球場地並不多,一個就是馮建章剛剛說的漢口文體中心,還有一塊叫新華路體育場,這塊場地被乙級球隊武漢洪興隊拿去做了主場;能容納5.6萬人,設施最新、條件最好武漢體育中心球場被武漢卓爾拿去踢甲級了。
最後馮建章隻租到了漢口文體中心,這個球場隻能容納9000人,隻有一側看台。
艾思拉咧了咧嘴,顯然對於這個場地他也不怎麽滿意。
劉棟道:“馮總,我有個問題問一下。真的像魏總說的那樣,淘汰一個中乙對手有10萬獎金嗎?(見80章)”
馮建章沉吟了片刻:“嗯,按照魏總說的辦。我剛才跟武漢足協那邊開了個會,這次參加足協杯的,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卓爾和洪興他們(部分史實,酌情改編)。
洪興他們的晉級獎勵是第一場20萬元,每晉級一輪加30萬,累計的。
卓爾第一輪沒比賽,但是他們的贏球獎是仿照恒大6306方案來的。贏一場60萬,平一場30萬,負一場不獎不罰。如果晉級一輪,額外再獎60萬。”
“洪興他們這麽有錢嗎?”劉棟道,隨即明白,洪興是乙級球隊,他們能往前走兩輪就算很不錯的成績了,能花出去50萬獎金他們也是願意的。再往前走,定的獎金再高也沒意義,拿不到。
相比較而言,魏長纓當初說的“淘汰一個中乙球隊10萬塊”的獎金純屬拍腦門想出來的,當時還覺得挺多,但實則在這個金元橫行的年月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幸虧現在不是轉會期,恐怕我們的獎金公布出來會有很多人哭著喊著要轉會了。”艾思拉毫不留情的吐槽道。
劉棟給了艾思拉一個腦瓜崩:“你小子,狗嘴吐不出象牙來。他們得看看別的俱樂部是什麽訓練條件,上千萬的訓練設備,西班牙的外教,國腳助教,就因為少了點獎金就轉會?你看看咱們隊裏有哪些是這樣的人?”
“前國腳。”艾思拉嘟囔道。
啪,艾思拉後腦勺又挨了一個大逼兜。
“前國腳?哈?你小子是不是欠揍了。”
艾思拉扭頭,立刻在小胖臉上堆出了笑容:“董哥,你怎麽來了?什麽香風把您吹來了?您看您腿腳好了之後怎麽走路都沒有一點聲音呢?”
董方卓把艾思拉往外麵拎了拎,擠到裏麵看了一眼對陣表。
“挺好,對魯能的青訓,正好也能看看我們的成色。不用管獎金了,咱們隊的那些小子都不太看中錢。我就一個問題,我能不能上場,你們給我報名了吧?”
“報了,報了,能不報嗎?董哥,到時候得你大殺四方啊。”艾思拉拿著個扇子在旁邊給董方卓扇風。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幹就完了。”
——————————————鏡頭切換——————————————
羅瑟漢姆的五月並不暖和,呼延萍裹了裹呢子大衣走在去俱樂部的路上。
來英格蘭快一年半了,呼延萍已經辭去了《體壇周周報》專職記者的工作,加入了一家新媒體《新英體育》,成為駐英國記者站的記者。
她每周的工作任務就是出一期關於中國教練、中國球員日常生活的節目,讓在國內的觀眾能夠隨時了解在英國球員的狀況。
光這一項的收入就足以她幹到40歲就退休了。另外,她寫的那本《中國球員在羅瑟漢姆》的書又再版了幾次,版權和分成也相當可觀。
這都要感謝那個讓她來英格蘭的人啊。
上次魏長纓來英格蘭,兩人隻是在酒會上見了一麵,並沒有太深聊。
“萍萍又瘦了,在這邊吃的不合胃口?”
“恭喜你,魏部長,又升官了。”
“升官了就能做更多的事了,還得謝謝你在這邊照顧蕭劍雨那些小家夥。”
“可惜他們都不知道到底是誰把他們送來英格蘭的。”
“哈哈,重要嗎?不重要。隻要他們能踢出來,誰送出來的又有什麽區別呢?不過幸虧你在你的書裏沒提我,不然你的書銷量就要大減了。”
“為什麽?”
“因為中國足協這個名頭太臭了,誰都不想跟他們沾邊。有功勞你就算在徐指導那些青訓教練身上挺好,這些人值得你大書特書。”
“可是我這本書是紀實文學,我不可能歪曲事實。”
“沒讓你歪曲事實,而是酌情的刪減內容。哈哈,沒關係的。”魏長纓還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樣子。
呼延萍想起魏長纓總有一種他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感覺。他努力往上爬是為了改變中國足球,這點卻從未讓人知曉。她再一次想到了那趟深夜開往北京的列車,以及那段不知道說給誰聽的囈語。
“想要夢想成真需要我做很多的事情,也許是10年,也許是100年,總要有人去做不是嗎?”
是的,總有人要做夢,總有人要做事。
走進俱樂部的大樓,呼延萍跟熟悉的門衛打了個招呼。她可能是唯一一個進俱樂部隻需要刷臉就可以的外來人員。跟俱樂部的所有人她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存在。
今天她要進行一個專訪,有關謝暉的。
因為很快羅瑟漢姆將要進行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足總杯決賽,他們的對手是來自倫敦白鹿巷的托特納姆熱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