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北京。吳笛辦公室。


    “這次冠名和廣告位的計劃已經初見成效了,所有的俱樂部都讚不絕口。你小子是真的有兩下子。”吳笛的臉上是毫不掩飾的笑意。


    進入到三月,各家俱樂部已經跟心儀的讚助商談妥了運動裝備的讚助協議,收入自然又增加了不少。


    前六名的俱樂部老總沒有一個傻瓜,大家通了個氣迅速達成攻守同盟,在跟不同讚助品牌談價格的時候守住了一個價格底線,六個俱樂部談成的條件幾乎一模一樣。魏長纓公布大家談判結果的計劃破產了。


    得了實惠的各家俱樂部自然會念協會和魏長纓的好,盛讚這是近些年來,中超公司最英明的舉措。


    作為魏長纓的領導,吳主任和於主任自然是與有榮焉。


    2013的聯賽在魏長纓的計劃中,就是維穩。等到乙級和甲級的球隊相對成熟了,等到中國聯賽的金元再降降溫,才有可能考慮聯賽擴軍的問題。


    現在的工作重點他隻會更多的放在低級別聯賽的開展和維護上。


    “小魏啊,新的一年馬上開始了,你有什麽想法嗎?”聊完了細枝末節,吳笛問了個問題。


    這個所謂的”想法“顯然不是問魏長纓要如何搞好工作,而是接下來對於自己的仕途有什麽規劃。


    “領導,我就不跟您說虛的了。明年就是世界杯年,我的工作重心肯定會放在國家隊上。如果您要說您卸任之後的打算,我希望是能再進一步的。”


    “再進一步”的意思是——中國足協的副主任。序列低於前麵兩個大主任的副主任,也就是至少分管兩個部門的副主任。


    中國足球代表最高意誌,最重要的會議就是足代會。


    從2003年第二屆足代會召開之後,本應該四年召開一次,但是因為2008是奧運年,有些人員有變動和調整,所以足代會被延遲到了2009年。


    2009年,在很多與會代表都已經買好了車票趕往北京的時候,又出現黑天鶴事件——南勇、楊一民等多名足管中心幹部被警方帶走調查。命運多舛的足代會再次延期。


    2011年2月召開的會議,屬於特別代表大會,是為了給吳笛和於湖臣名分的大會。會上並不涉及足球政策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改革,所以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足代會。


    真正的足代會要確定的東西會更多。不管是人事上的,還有機構改革上的。之前吳笛起草的《2013-2022十年規劃》就是為了這次真正的足代會召開做的鋪墊。


    吳笛聽完魏長纓的想法,沒有任何意外。正因為他知道魏長纓想要進步的想法,才要把自己得到的信息跟這位得力部將分享一下:


    “這次會議準備在2014年底,或者2015年初舉行。那時候我就可以放個大假了,而這段時間你要準備的東西還很多。”


    2015年吳笛榮退,在任期間成績斐然,自然可以爭取魏長纓所說的在亞足聯的地位。而於湖臣、王淩峰、陳亮全等人能不能往前進一步,就需要考量他們的政績了。


    如今魏長纓負責國管部,還有兩個來錢的公司。這無疑是別人眼中的一塊大肥肉,說不遭人嫉恨是不可能的。


    拉攏魏長纓自然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當然,給他使點絆子也屬尋常。


    但是如果魏長纓能在位置再上一層,這塊肥肉交給了下麵的人,博弈的關係就又變得不一樣了。


    吳笛的問題是:魏長纓能不能舍得手裏的這些事?


    魏長纓的問題是:接替他的人能不能把事情搞好?


    “說實話啊,你的資曆現在想要升到副主任的位置還差一些。但是劉局已經跟我透露了一些信息:總局準備在足代會之前就開始試點管辦分離。2015年開足代會,2014年試行管辦分離。


    畢竟還有2年的時間,如果你能帶著國管部和中超公司再做點成績出來,那在常委會上肯定有你的位置。”


    管辦分離?這個名詞在足協內部,社會上都已經提了很久了。


    “管辦分離終於要落地了嗎?”魏長纓當然知道這個概念,不過在現實中卻對它有兩種理解。


    球迷理解的管辦分離。是將原來足協的一套班子,兩塊牌子,變成像英超那樣,足協管足協的事,比賽由俱樂部組成的大聯盟接手。


    可是,這隻是球迷的一廂情願而已。


    體總理解的管辦分離則是另外一番摸樣。撤銷足管中心的牌子,保留足協的職能,部分足協的職工不再是事業編,而是變成合同製,意味著足協有了用人和財務的自由度,可以從外麵聘用有能力和合適的人擔任職務。


    想的很好,但執行起來就變了樣。有了用人和財務自由度的足協就變成後來那種肆意妄為的狀態。


    財務混亂,人員失控,狀況頻發。


    成立“職業聯盟”?不可能。


    由所有俱樂部代表選出足協的當家人?更不可能。


    魏長纓心裏輕輕一笑,因為他知道這所謂的管辦分離最後也無疾而終了。


    足協主席還是由總局任命,下麵的幾大副主席也同樣如此。


    對於魏長纓而言,這是好事。


    他在體製裏,總要符合規則。既然規則是這麽定的,那就在這個規則裏玩就好了。


    “管辦分離之後,職權會更加的分散。而你現在需要的是盡快培養起幾個你能信得過的部下。你要有自己的班底才行。不然你上去之後,下麵的人跟你陽奉陰違,你怎麽工作呢?哪有事情都讓你一個人做了的道理?


    下位者勞力,中位者勞神,上位者勞人。明白嗎?”


    “明白吳叔,這點你說得對。這兩年我光想著如何辦事了,沒怎麽培養人。這樣不對。”


    “孺子可教。”


    其實哪是魏長纓不願意培養人,他恨不得多出一兩個像馮建章、冷鳶、汪豐那樣的人。但後世一個反腐工作紀要表明,足協腐敗嚴重到什麽程度,“隻有六名負責同誌頂住巨大壓力,堅定的與歪風邪氣作鬥爭,受到了點名表揚。”


    百分之六的良人率,實在有些太低了。


    魏長纓也曾物色了不少有能力的幹部,結果稍微試探了一下,就露出了馬腳。


    他索性就不再想著怎麽培養自己的嫡係了。


    中超公司和國管部因為有他在那裏鋒芒畢露,所以沒人敢動彈。但真要哪天他不幹了,說不準三五天的就回到了魯俊時代,朱勇超時代。


    吳笛看出了魏長纓的為難,道:“我有幾個之前的老部下,還算不錯。雖然能力上會差點意思,但執行力還不錯。有時間給你介紹一下。”


    “好的。吳叔。”


    【今天看了不少論文,關於管辦分離的。盡量寫得簡單一些,大家好理解。


    祈福+4】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年別放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年別放氣並收藏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