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北京。


    蔡振發辦公室。


    於湖臣和陳亮全、黃克鬆坐在待客的沙發上。


    “你們研究的怎麽樣了?”蔡局問。


    “我們有了一個思路,想跟您匯報一下。”於湖臣道,“我們原則上同意他們的意見,但我們還是想聽聽您的意見。”


    吳笛跟於湖臣早在一月前就對人事調整的事情進行了溝通。


    於湖臣對於這個交換既驚且喜,他沒想到吳笛和魏長纓舍得把手裏的兩塊大肥肉交到他的手裏。在反複思量了一番後,覺得沒什麽可疑之處。隻能說魏長纓為了往上走一步,需要做出這樣的妥協。


    他往上走,需要於湖臣和整個領導班子的認可。這些利益交換算是一種示好的信號。


    剩下的就是如何安排人員的問題了。


    按照於湖臣的想法。黃克鬆去福特寶、陳亮全去中超公司,不管他們有沒有商業頭腦,但起碼是自己人。


    再說不會修冰箱還能耽誤製冷了嗎?他們可以找專業的人來幹。魏長纓總不能把公司的所有人都帶走吧。到時候提拔一些能認同他們的員工就好了。


    隻有萬小平是個難點,他的位置特殊,於湖臣不想放手,但又沒有合適的位置安排他。


    “對於萬小平同誌的工作安排,吳迪那裏希望成立新的部門去安置。可以從現在綜合部拆出法務部,由他專門負責。最近球員合同、俱樂部歸屬等等法律問題確實比較多。”


    “那吳迪是怎麽安排魏長纓的?”


    “劉同繼續在國管部,左秋華到監管部,楊繼偉到裁判委員會,魏長纓則會到競賽部任職。前麵三個部門都由魏長纓虛領著。如果國家隊成績不理想,我們還可以再跟老吳拉扯一番,在未來的張司長那邊爭取一下。”


    蔡局臉色一沉:“你們到底希望國家隊成績好,還是成績不好啊?”


    於湖臣自知失語,尷尬笑笑:“我們當然希望國家隊成績好。”


    “我知道你們有不少的徒子徒孫,親戚朋友需要幫襯和照顧。不過我也提醒你們,適可而止,留有餘地。剩下的就別讓我知道了。”


    “蔡局,這樣一來,魏長纓恐怕會成為中國足協最年輕的副主任了。不需要壓一壓他嗎?”


    蔡局抬了抬眼,掃了於湖臣等人一圈。這幾個部下,忠誠倒是忠誠,就是眼界太小了。腦袋裏的東西都固化了——不是拉攏就是打壓,沒有第三種方式嗎?


    “壓一壓?壓得住嗎?人家的這步棋是經過劉鯤鵬和張建民認可的,這是陽謀。除非你們不想要中超公司和福特寶。你們能不要嗎?”


    “這……”於湖臣幾人互相看看。當然不能不要了,這可是每年過億的流水,誰不心動?


    “所以人家格局大,就別怪自己處處吃癟。國家隊的成績擺在那,不管2014年杯賽成績如何,他都會成為最年輕的副主任。你們就守好那一畝三分地,別再出賀曉峰那樣的簍子了。”


    “蔡局,您放心,不會了不會了。賀曉峰這家夥真的是喪心病狂什麽事都敢做,我已經讓他好好反省了。”


    “我們手裏還有魏長纓跟一個東南亞女人不清不楚的照片和視頻,那個女人跟東南亞賭球集團有關聯。這應該可以拿捏一下魏長纓的。”在一旁的陳亮全補充道。


    蔡振發的臉立刻冷了下來,手底下這幾個搞體育出身的人路子都太野了,這也是能做的?


    於湖臣趕緊給陳亮全打眼色,這種事就不要讓老領導操心了。


    不過蔡振發並沒有發作,在一個派係裏,像他這種大家長,有時候說話並沒有那麽好使。掌個舵,把控個方向是可以的。但一些小事,比如像賀曉峰那種事,他也鞭長莫及。


    這屬於兒大不由爺。


    “你們管好自己,別想著出盤外招。”後半句他沒有說,心想,現在說魏長纓的家世和背景沒什麽意義了。


    蔡振發在心裏盤點了一下魏長纓的布局,心道:此子不簡單啊。


    對內,他先以青少年聯賽破局,引入一個無法拒絕的資本。


    然後轉手引入新疆國投等央企,國企資本,將青少年體育下成了一盤大棋。


    有了這個格局之後,魏長纓並不貪多和留戀,轉手向體總交了一份投名狀。在各路資本製衡之下,大家可以在一個碗裏吃飯,為他換取了在中超公司的一席之地。


    中超公司的局麵屬於五五開,上麵有於湖臣壓製,但他想辦法贏得了底下俱樂部的一致支持,那個被逮進去的賀曉峰,以及前麵選的魯俊被映襯的如螢火之於皓月。


    棋盤新的一角,又劃定了他的勢力範圍。


    緊接著是國家隊的位置。從國青到國奧,再到國家隊。


    人在做天在看。這個天可不是老天爺。


    誰受支持,誰不受待見上麵是有一本賬的。於湖臣如果不是因為乖巧懂事,業績平平怎麽可能待到今天。


    魏長纓的表現贏得了體育局一群退下去的老同誌的喜歡。雖說從沒有人明確表過態,但誰知道這些老爺子認識誰,又是誰的老領導、老上級。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比掙錢比不過,比成績你還是比不過。


    國家隊的大權順勢易主,簡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係列的改革,配合國家隊的好成績,可以說是一步險棋,又是一步妙手。


    因為國家隊成績是未知的,誰能想到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但魏長纓確確實實拿到了結果。


    事實勝於雄辯。


    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拿到結果,魏長纓在國管部的基本盤也是穩的,上麵能看到他做事的條理性和對未來的希望。年輕幹部是要培養的嘛。


    兩個外籍教練是加分項,反倒是於湖臣為了一己私利整的卡馬喬很拙劣——格局小了。


    除此之外,魏長纓在國外下的兩步棋,雖然一時間看不出端倪,但也十分重要。


    張吉龍在亞足聯,雖然掛著足協副主席的空銜,但影響力不容小覷。


    中國在足球業務上的成績需要通過張來實現,同時體總在選派足協主席的時候也要選擇跟張吉龍步調一致,可以配合的人。可以說,張吉龍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一些職位的任命。


    這同樣也是加分項。


    還有德國訓練中心的閑棋,現在看不出什麽實際結果,但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像羅瑟漢姆、安特衛普一樣成為中國球員的橋頭堡。這都是實打實的“創始”業績。


    這次置換競賽部和監管部的職位,恐怕是魏長纓對競賽體製和聯賽規則有想法了。同時,配合張建民掌握足協的局麵做的準備工作。


    想到此處蔡振發不由得歎一口氣。


    這個魏長纓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於湖臣現在就是職位比人家高,異位而處恐怕會被人拿捏的死死的。


    “守住基本盤吧。不然你們的棋會越來越難下。”


    【催更,為愛發電,分享三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年別放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年別放氣並收藏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