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纓當然知道雷哈格爾在開玩笑。
他提醒老帥要注意風險,是因為在出征之前球隊對戰術打法要跟足協領導們有個匯報。
就和出征打仗一樣,領導讓你帶隊出征,你起碼要告訴領導怎麽守平,怎麽爭勝,讓領導心裏有點底。
不然你被打花了,是沒有人給你兜底的。
當然,如果出現了10-1的比分,恐怕也沒有人給你兜底。
雷哈格爾的目光慈祥而銳利,他似乎在考驗這個一直看好的後輩,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老爺子,如果你堅持這個打法,我……我也可以接受。不過你在匯報的時候就不要說什麽八人進攻了,就說說怎麽八人防守的事兒吧,4141就是為了加強防守,其他掐了別播。這樣領導們的心髒比較容易接受一些。”
“哈哈哈哈。”雷哈格爾笑聲如雷,“怎麽對我老頭子這麽沒有信心啊?”
“不是對你沒信心,而是對他們的信心不太大。”一個球隊用10幾天的時間吸收轉化一個新戰術確實有點揠苗助長了。魏長纓是知道一些足球邏輯的。
老帥手裏抱著一個保溫杯,裏麵裝著魏長纓給他買的祁門紅茶。老爺子入鄉隨俗的喜歡上了這一口。
魏長纓坐在對麵的椅子上,像聆聽導師教誨的研究生。
吹了吹水麵上的浮沫,雷哈格爾道:
“先不說這個戰術了,給你講個故事。年紀大了就喜歡講故事。
從1990年到現在,德國隊獲得了一次亞軍,兩次第三名,卻從來沒捧起大力神杯。
1996年,德國足協主席布勞恩給列支敦士登的主教練迪特裏希-魏澤打了個電話,要他想一個可行的青訓體係出來。因為他們申辦了世界杯,需要一支強大的德國隊。
魏澤這個人你可能不認識,做青訓的都沒有什麽大名氣。反倒是我們這些做主教練的,因為一些孩子贏下了榮譽,貪天之功。
魏澤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德國青訓有卓越的貢獻,在他離職之後,u16德國隊隻拿到過兩次歐青賽冠軍,其他年齡段的榮譽是零。
有的人說是因為德國小孩的生活太富足,無心踢球,而且電子遊戲等吸引人的東西太多,足球的吸引力沒有那麽強了。
但魏澤卻認為這些都是胡說八道。他說,德國有足夠多的好苗子,我們隻是沒有挖掘出來而已,好不容易找到的苗子,有球訓練的時間也不夠多。
魏澤和他的助手經過9個月的考察,提出了一個計劃:在全國建立有115個地區培訓中心的青訓網絡,全力發展13-17歲的少年踢球;而11-12歲的孩子,則交給當地地區足協。
前段時間我看到韓國有個類似的計劃,叫golden age。
魏澤當時提出的預算是250萬德國馬克(約82.5萬英鎊),給布勞恩嚇得夠嗆:青訓怎麽需要那麽多?
魏澤解釋說:需要一大批合格的青訓教練,不能指望那些帶孩子的爸爸成為職業好教練。
布勞恩猶豫了,他決定等世界杯後再看。於是1998世界杯,德國得到了教訓。法國人通過係統培養的年輕人拿到了冠軍。
4周後他批準了魏澤的計劃,預算還擴大到了320萬馬克。
設立121個地區訓練中心。每周給4000名13-17歲的足球少年提供兩個小時訓練。此外,撥款200萬馬克給地區足協,讓他們培養大約名12歲以下的足球苗子。
這還沒有完。他們走遍了全國,勸說當地把球場貢獻出來,作為培養青年苗子的基地。
他們雇傭一些前職業球員當青年教練,為他們提供裝備,甚至給父母提供開車送孩子來的汽油費。
魏澤說,要讓每個苗子都在自己家方圓25公裏內找到一個地區訓練中心。
後來,德國足協下了行政命令,要求18家德甲俱樂部必須有自己的青訓中心,否則不許準入。
開始這些俱樂部是拒絕的,但是因為2000年歐洲杯失利,2002年德甲轉播商基希傳媒破產,德甲俱樂部經濟困難。他們再也不能浪擲轉會費了。
俱樂部轉頭開始著力培養年輕人。
就拿克羅斯為例,如果沒有魏澤的政策,來自梅克倫堡(東德地區)的他根本不會有人去看他。”
長長一段講完,老人又喝了一口水。
“魏,我知道你在做同樣的事情,而你麵對的遠比魏澤還要複雜。
要在黑暗的屋子裏敲出裂縫,光用四平八穩的策略可不行。你說是嗎?”
魏長纓沉默,老帥的良苦用心讓他動容。
老人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戰,而是為了他,為了中國足球未來的榮光而戰。
他從來沒向雷哈格爾吐露過心聲,但這位心明眼亮的老人早已裝在了心裏。
老人的目光飄向了窗外,夜幕下的訓練基地,有著青草的香味和聲聲不倦的蟬鳴。
“世界杯如果踢得好,會吸引更多的孩子踢球,會讓更多的人愛上足球。會給你更多的便利和做事的機會。”
“您很早就已經想好用這個戰術了?”
“沒有,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中國隊的問題。我可能遇到了很多我的前任都麵臨的問題。體能不足,技術不夠優秀,戰術執行上有欠缺。
不過我還是看到了很多好的地方。你對中國足球的改變,年輕人的湧現,如果想要做更多的事,你要當更大的官才行。我說的對不對?”
魏長纓無奈笑笑:“沒錯,現在的官還不夠大。”
“所以風險伴隨著回報。”老人笑了。
平常這都是我忽悠吳笛吳叔的話,現在終於“反噬”到我自己身上了。魏長纓心想。
魏長纓當然有求穩的心態,這跟他在不在官場沒有關係。
猥瑣發育,球隊能夠有突破已經能讓他往前再邁進一步了,確實沒有必要冒險。
但是,魏長纓心裏卻有個賭徒在喊:老頭的計劃我喜歡,因為足夠瘋狂!
老人繼續說道:“在馬競和拜仁的比賽中,我找到了一些靈感,而後麵馬競的幾場比賽印證了我的想法。被動挨打永遠都不是最好的方案。”
沒錯,被動的防禦必須要有反擊才行。即便是強弱分明的兩隊,弱旅也要進行進攻上的籌劃,等待一擊必殺的機會。
魏長纓有些明白了老帥的用意。
過去他們的武器庫不夠豐富,而如今,中國隊不是那個中國隊了。
【本月最後一天,求催更,求打賞。】
他提醒老帥要注意風險,是因為在出征之前球隊對戰術打法要跟足協領導們有個匯報。
就和出征打仗一樣,領導讓你帶隊出征,你起碼要告訴領導怎麽守平,怎麽爭勝,讓領導心裏有點底。
不然你被打花了,是沒有人給你兜底的。
當然,如果出現了10-1的比分,恐怕也沒有人給你兜底。
雷哈格爾的目光慈祥而銳利,他似乎在考驗這個一直看好的後輩,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老爺子,如果你堅持這個打法,我……我也可以接受。不過你在匯報的時候就不要說什麽八人進攻了,就說說怎麽八人防守的事兒吧,4141就是為了加強防守,其他掐了別播。這樣領導們的心髒比較容易接受一些。”
“哈哈哈哈。”雷哈格爾笑聲如雷,“怎麽對我老頭子這麽沒有信心啊?”
“不是對你沒信心,而是對他們的信心不太大。”一個球隊用10幾天的時間吸收轉化一個新戰術確實有點揠苗助長了。魏長纓是知道一些足球邏輯的。
老帥手裏抱著一個保溫杯,裏麵裝著魏長纓給他買的祁門紅茶。老爺子入鄉隨俗的喜歡上了這一口。
魏長纓坐在對麵的椅子上,像聆聽導師教誨的研究生。
吹了吹水麵上的浮沫,雷哈格爾道:
“先不說這個戰術了,給你講個故事。年紀大了就喜歡講故事。
從1990年到現在,德國隊獲得了一次亞軍,兩次第三名,卻從來沒捧起大力神杯。
1996年,德國足協主席布勞恩給列支敦士登的主教練迪特裏希-魏澤打了個電話,要他想一個可行的青訓體係出來。因為他們申辦了世界杯,需要一支強大的德國隊。
魏澤這個人你可能不認識,做青訓的都沒有什麽大名氣。反倒是我們這些做主教練的,因為一些孩子贏下了榮譽,貪天之功。
魏澤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德國青訓有卓越的貢獻,在他離職之後,u16德國隊隻拿到過兩次歐青賽冠軍,其他年齡段的榮譽是零。
有的人說是因為德國小孩的生活太富足,無心踢球,而且電子遊戲等吸引人的東西太多,足球的吸引力沒有那麽強了。
但魏澤卻認為這些都是胡說八道。他說,德國有足夠多的好苗子,我們隻是沒有挖掘出來而已,好不容易找到的苗子,有球訓練的時間也不夠多。
魏澤和他的助手經過9個月的考察,提出了一個計劃:在全國建立有115個地區培訓中心的青訓網絡,全力發展13-17歲的少年踢球;而11-12歲的孩子,則交給當地地區足協。
前段時間我看到韓國有個類似的計劃,叫golden age。
魏澤當時提出的預算是250萬德國馬克(約82.5萬英鎊),給布勞恩嚇得夠嗆:青訓怎麽需要那麽多?
魏澤解釋說:需要一大批合格的青訓教練,不能指望那些帶孩子的爸爸成為職業好教練。
布勞恩猶豫了,他決定等世界杯後再看。於是1998世界杯,德國得到了教訓。法國人通過係統培養的年輕人拿到了冠軍。
4周後他批準了魏澤的計劃,預算還擴大到了320萬馬克。
設立121個地區訓練中心。每周給4000名13-17歲的足球少年提供兩個小時訓練。此外,撥款200萬馬克給地區足協,讓他們培養大約名12歲以下的足球苗子。
這還沒有完。他們走遍了全國,勸說當地把球場貢獻出來,作為培養青年苗子的基地。
他們雇傭一些前職業球員當青年教練,為他們提供裝備,甚至給父母提供開車送孩子來的汽油費。
魏澤說,要讓每個苗子都在自己家方圓25公裏內找到一個地區訓練中心。
後來,德國足協下了行政命令,要求18家德甲俱樂部必須有自己的青訓中心,否則不許準入。
開始這些俱樂部是拒絕的,但是因為2000年歐洲杯失利,2002年德甲轉播商基希傳媒破產,德甲俱樂部經濟困難。他們再也不能浪擲轉會費了。
俱樂部轉頭開始著力培養年輕人。
就拿克羅斯為例,如果沒有魏澤的政策,來自梅克倫堡(東德地區)的他根本不會有人去看他。”
長長一段講完,老人又喝了一口水。
“魏,我知道你在做同樣的事情,而你麵對的遠比魏澤還要複雜。
要在黑暗的屋子裏敲出裂縫,光用四平八穩的策略可不行。你說是嗎?”
魏長纓沉默,老帥的良苦用心讓他動容。
老人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戰,而是為了他,為了中國足球未來的榮光而戰。
他從來沒向雷哈格爾吐露過心聲,但這位心明眼亮的老人早已裝在了心裏。
老人的目光飄向了窗外,夜幕下的訓練基地,有著青草的香味和聲聲不倦的蟬鳴。
“世界杯如果踢得好,會吸引更多的孩子踢球,會讓更多的人愛上足球。會給你更多的便利和做事的機會。”
“您很早就已經想好用這個戰術了?”
“沒有,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中國隊的問題。我可能遇到了很多我的前任都麵臨的問題。體能不足,技術不夠優秀,戰術執行上有欠缺。
不過我還是看到了很多好的地方。你對中國足球的改變,年輕人的湧現,如果想要做更多的事,你要當更大的官才行。我說的對不對?”
魏長纓無奈笑笑:“沒錯,現在的官還不夠大。”
“所以風險伴隨著回報。”老人笑了。
平常這都是我忽悠吳笛吳叔的話,現在終於“反噬”到我自己身上了。魏長纓心想。
魏長纓當然有求穩的心態,這跟他在不在官場沒有關係。
猥瑣發育,球隊能夠有突破已經能讓他往前再邁進一步了,確實沒有必要冒險。
但是,魏長纓心裏卻有個賭徒在喊:老頭的計劃我喜歡,因為足夠瘋狂!
老人繼續說道:“在馬競和拜仁的比賽中,我找到了一些靈感,而後麵馬競的幾場比賽印證了我的想法。被動挨打永遠都不是最好的方案。”
沒錯,被動的防禦必須要有反擊才行。即便是強弱分明的兩隊,弱旅也要進行進攻上的籌劃,等待一擊必殺的機會。
魏長纓有些明白了老帥的用意。
過去他們的武器庫不夠豐富,而如今,中國隊不是那個中國隊了。
【本月最後一天,求催更,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