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時期,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稅賦一律征銀上繳國庫。


    把老百姓的碎銀融化重鑄就必定有損耗。於是就有了“火耗”一詞。


    慢慢的火耗就大於了實際的損耗,差額就變成了官員的額外收入。


    一個行業不規範、欠發達,就容易因為信息差產生“火耗”。


    中國足球就讓很多聰明人看到了漏洞。


    郭思欣說完,幾個人把目光投向了他們馬首是瞻的成宏達。做俱樂部牽頭人是他,自然做主的也是他。


    本來幾個人的思路是這樣的:


    找一批球員,組建一個俱樂部。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升到中甲,畢竟中國足球的聯賽層級並不多,差距並不大。等到了中甲,大家就可以開始玩命燒錢了。


    引進外援,引進在海外鍍金的球員,這樣投資俱樂部的錢就會變成變成海外賬戶上的數字。


    另外一條賺錢的路就是踢假球了。默契球不管哪裏都會有,在一些不影響球隊升級的非關鍵比賽裏,都會有公關大師找上來。


    一場比賽50萬左右,重要點的比賽100萬也有。比賽越多,機會越多,級別越高,價格越高。


    幾個人分工明確,葛石名提供球員負責足協口,張川搞點外圍的公關,成宏達利用讚助球隊套現,而郭思欣就站在前台做個吉祥物,管管球隊的事情。各司其職,利益共享。


    不過,因為中乙聯賽的規模擴大,讓升級的難度陡然增加了。現在賽季已經過半,到了該抉擇的時候。


    是到賽季末止損,還是繼續加大投入升甲?


    如今,乙級球隊可以引進兩名外援,可是對於剛剛上路的四川達力士而言,還不敢有什麽大動作,花個三五百萬引進球員就已經是很引人矚目了。


    成宏達的性格不喜歡冒進,更喜歡穩紮穩打的看明了方向才行動。


    “我最近從足協收到了消息。未來可能中超中甲的外援製度會更加放開。


    而中乙的參賽名額會逐步收緊,會進行更嚴格的準入審核,所以中乙俱樂部的資格還是值錢。


    如果我們這個賽季踢完不想玩了,肯定有四川的企業願意接手的。


    不過我倒是認為應該升上中甲,因為中甲的名額會更值錢。現在的聯賽商業化程度比以前要高。中甲球隊是可以達成收支平衡的。


    而且中超沒有四川的球隊,中甲隻有一支成都謝菲聯還快要降級了,我們如果成為四川的獨苗會獲利更豐厚。。


    升到中甲後,操作的空間更大一些。


    魯能隊今年花了1200萬歐買巴西國腳洛維,光調節費就交了6000萬。我們升上中甲,買個兩三百萬歐的外援不過分的。”


    郭思欣不愧是成宏達特意送到足協去進修的人,分析的條理清晰。


    如果萬語凝在這的話,一定瞪圓了眼睛:你不是說家裏人送你來學習的嗎?你不是……沒一句真話啊?


    還是魏長纓判斷的比較準——萬語凝就像一隻耿直的鬆鼠,而郭思欣是頭隱藏很好的母狼。


    這女人可不光是成宏達的花瓶,更是能在台麵上幫他解決問題的助力。


    成宏達露出一個得意的微笑。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們再投點錢進去,就能獲得更大的回報?”葛石名道。


    “沒錯。”


    “看看,我就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張川道。他並不隻是個地產開發商那麽簡單。在這年月做地產,沒有點黑白兩道的關係可不行。


    地產有的時候就變成一種套現的工具。


    代持,抵賬,土地置換涉及了方方麵麵的利益。有很多需要通過張川的手散出去。這家夥就成了一個白手套,代表很多人的利益。


    “投多少我們可以升上中甲?”


    “我想差不多應該要3000萬左右吧。”郭思欣道。


    嘶~葛石名抽氣,他負責的是足協口,算是技術入股。


    如何能白嫖球員給球隊踢球,這是他擅長的事情,要他投錢就沒那能力了。


    聽到三千萬的數字,葛石名心道:現在中乙也這麽燒錢了嗎?


    “這是做賬的花銷。實際上2000萬差不多了。這筆錢主要不是花在球員上,而是要找個能打通關節的人。然後跟一些俱樂部公關的費用。


    接下來還有14場比賽。就算一場50萬,也要700萬對不對?中間人還要費用。對不對?”


    “你找的中間人靠譜嗎?”張川狐疑道,這種事多個人知道,就多一分風險。


    “有了。不過我還得看看他的成色。是不是真的能幫到我們。”


    幾天後,就在夏窗即將關閉之際,中乙球隊四川達力士俱樂部宣布:獲得中x能源集團3000萬球衣讚助,將努力衝擊中甲,實現俱樂部跨越式發展。


    ……


    上半場,武漢長江和廣州恒大戰成了1-1平。


    下半場僅僅過了15分鍾,劉棟就率先做出了人員調整。


    朱挺下,米利托上。


    隨著劉棟的換人,球場上又掀起了一陣人浪。


    武漢長江的信號很明顯,這場比賽武漢隊要贏。


    田忌賽馬——此時才是武漢長江發力的時間。


    比賽的場麵更加的膠著。


    雙方人仰馬翻的情況不斷上演。


    10分鍾後,裏皮也進行了人員調整,趙旭日上,劉建下,增加中場防守強度。


    恒大還有中超要踢,要合理的分配體力才行。


    在球場的喧鬧中,魏長纓心裏已經有了對歸化球員的章程。


    對於血緣規劃,隻要三代中有中國公民,不管祖輩是不是已經入籍其他國家,隻要他願意放棄原有國籍,就可以直接歸化。這個跟國家的移民政策衝突不大。


    唯一需要特別標注的一點就是歸化年齡要小於24歲,不然他參加不了幾次杯賽就退役了,歸化的努力就白費了。


    對於非血緣的球員,肯定還是要遵循入籍原則的。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政策都是紅線不容更改的。


    那要求的條件就苛刻了:


    至少在中國大陸區生活滿5年,或者在中超中甲連續效力4個賽季。最重要一點,要認同中國文化,且有在中國長期定居的意願,並簽署嚴格的歸化條款,杜絕出現250塊退籍的情況。


    說白了,中國賺錢中國花,我才認你是歸化。退籍可以,錢給我吐出來。


    同樣,要求歸化球員小於24歲(原本這個標準是小於26歲,個人覺得不合理。)


    也不要怪魏長纓狹隘和激進,因為有太多的慘痛例子在他的腦海裏浮現了。


    既然成了製定規則的那個人,魏長纓就一定要事先把口子堵上。


    最後一點才是堵漏洞最大的殺手鐧。


    歸化球員由國管部選定,由中足基金完成。所有花費由中足基金承擔。


    我倒要看看還能玩出什麽幺蛾子來?!


    【為愛發電!為愛發電!為愛發電!三個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年別放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年別放氣並收藏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