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江俱樂部會議室。


    裏麵坐了二十多號人,是七個球員和他們的家長。


    高考錄取已經快結束了,他們的孩子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根據之前簽的協議,他們隻能報考對口的武漢的學校。如果違約將賠償俱樂部500-1000萬不等的違約金。


    不要看違約金定的很高,違約的人仍然可以到法院仲裁,法院會根據實際的損失進行判決。等判決下來,球員大一應該都快念完了。今天來的這些家長也是拿準了這一點準備來跟俱樂部談條件的。


    馮建章坐在會議桌的另一邊,麵沉似水,他也沒想到會有這麽一天。


    公司法務夏羽,照本宣科道:“各位家長,今天請大家到這裏,主要是商討下球員合約的問題。在銅須門高考之前,我們有告知大家,一定要按照我們的培訓約定進行填報誌願,不然是會承擔違約責任的。”


    “我們家陽陽考的好,想去個更好的大學怎麽就不行了?我們又不是賣身給你們了。”一位球員母親說道。


    夏羽笑了笑:“這位家長,等我說完。今天大家來是為了解決問題的,看看有沒有什麽和平解決的方式。


    俱樂部有這麽兩個選擇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


    一個是既然大家已經填報誌願了,也被錄取了,看看是不是可以暫緩入學。很多球員是到20歲之前都有希望踢上一線隊的。所以可以向學校申請休學,先繼續進行訓練。你們跟俱樂部簽的合同也是2年後才到期的。


    一個是球員繼續在球隊訓練,複讀一年,明年再考到武漢來,繼續完成我們的培養合同。”


    “不行,那怎麽行。”


    “我家孩子不想踢球了。”


    “你們不能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家長們七嘴八舌。


    夏羽輕咳了一聲:“這麽說太亂了。咱們幾個家長推選一個代表來說吧。”


    幾個家長商議了一番,一個男家長被選為了代表。


    他是球員楊鋒的父親楊凱明。


    “馮總,夏總,我覺得俱樂部提的兩個條件我們都沒辦法接受。我們這些家長選武漢長江就是因為俱樂部能給孩子一個邊借讀邊踢球的機會。現在我們決定讓孩子不走足球這條路了。


    是,我們是違約了。但我們也有我們的苦衷。


    這幾年從初中到高中,四年了。孩子在武漢呆了四年,我們陪了四年。我每天天不亮去跑滴滴,他媽媽去超市給人收銀,一站就是一天。我們是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可是他確實沒天賦啊,還是讓孩子好好的上學,早點畢業掙錢吧。


    其他人差不多也是這樣,都是陪讀陪在這。孩子沒希望進一線隊,您就放過我們吧。”


    楊鋒的父親言辭懇切。


    楊鋒在球隊裏打後腰,彈跳好,頭球好,但技術略顯粗糙。有時候還會吃上兩張紅黃牌。的確不是球隊的重點培養對象。


    ……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是說放就能放的。


    從法律的角度,從俱樂部投入成本的角度,從足協對球隊青訓人數要求的角度……都不能說放走就放走了。


    現在中國足協規定,球隊注冊的25人大名單裏麵必須有4名本隊青訓3年以上的球員,8名15-21歲之間效力本國聯賽滿3年的球員(相當於本國球員)。有的時候,本隊青訓這個條件就挺難滿足的。


    如果缺1個本隊青訓,那你的25人大名單,就隻有空著1個了。沒有4個,就得空4個。報名的時候,會有競賽部的人查的。


    如果都像這七位球員一樣,俱樂部連追究都不追究的話。武漢長江搭建起的教育+俱樂部的體係將名存實亡。無非是把球員退役的年齡從12歲推到18歲了而已。


    “俱樂部對球員這六年的培養就付諸東流了。再說,在座的幾位球員,也沒有到連職業都踢不了的程度。就算踢不了中超,還能踢中甲嘛。”夏羽說道。


    這些球員有多少是真想上學的?有多少是想通過上學解約,然後再加入外地某個俱樂部的?


    如果真的想查,一定能查得到。而且不查也能知道,他們隨後就會在中國足協改變注冊單位。


    馮建章微微調整坐姿,目光在球員與家長之間遊移,似乎在思索著什麽。會議室的空氣變得愈發沉悶,連牆上的時鍾滴答聲都顯得格外清晰。


    “你們真的確定要走這條路嗎?”馮建章終於開口,語氣中透著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的對象也不是家長而是球員。


    “你們要知道,這不僅僅是合約的問題,還有你未來的職業生涯。武漢長江的條件,換成別的俱樂部是給不了你們的。”


    有的球員低下了頭。他們也知道這樣並不對,甚至有些卑劣了。


    可是,父母的辛勞他們也看在眼裏,能夠早點掙到錢,換個給錢更多的俱樂部都是為了生活。


    “馮總,我們也想繼續為俱樂部踢球。可是……”其中一個叫齊修的球員開口道。


    “大人談事情,你插什麽話。”齊修的話被家人喝止了。


    “我是很想聽聽你們真實的想法。你們都是我招進來的。這4年的時間過得可真快。有的人出國踢球了,有的人租借到了外地,還有人考上了理想的學校。說實話我挺為你們高興的。”


    馮建章對青訓的付出一點不比一線隊少,甚至更多。馮建章有時還會像之前那樣,穿上球衫跟青訓的球員練上一兩個小時。


    每個人他都很熟悉,每個人家裏什麽條件,有什麽困難他都會盡可能的去幫助。


    馮建章最後仿佛下定了決心一般:“如果你們選擇離開,我們就需要討論賠償的問題了。希望你們可以理解。”他這話也是對球員說的。


    會議室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


    ……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之門被敲響,推開。


    “抱歉打擾一下,馮總。”工作人員喘著氣,“外麵不知道哪來了一些記者,聽說我們阻止球隊的學生去上大學,想要采訪我們。”


    馮建章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望了一眼對麵的家長們,顯然這些媒體就是這些孩子家長請來的。


    “我們正在談判,現在沒有什麽好對媒體說的?”


    一個球員的母親道:“媒體有監督的權利,我們希望我們的談判能在媒體的陪同下進行。”


    “什麽媒體?”


    “不是什麽大媒體,是一些自媒體。”工作人員道。


    媒體的關注意味著俱樂部的一舉一動都將被放大,任何決定都可能引發更大的輿論風波,而媒體更喜歡站在弱勢的一邊。


    “你們堅持要有媒體參與嗎?”馮建章問道。


    幾個家長麵麵相覷,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那好吧,既然你們請了媒體,我們也可以請媒體吧。那我們就先休息一會,小朱,讓球隊宣傳部邀請武漢的、國內的體育媒體、網絡媒體,一起行使媒體的監督權。你們不反對吧?”


    球員的家長們都愣住了。


    楊鋒的父親道:“馮總,有必要把事情弄的人盡皆知嗎?”


    馮建章道:“你們要公平,那就給你們公平。不過,我建議球員們不要在這裏。他們就算是滿18歲了,也還是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年別放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年別放氣並收藏我有一計,可救國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