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分鍾後,溫博書有些恍然的點點頭,看著辰運的眼神有些怪怪的。
毫不誇張的說。
就像是在看......一個傻子。
“辰運,你的意思是成立基金會都是你自掏腰包?”
“沒錯。”
“現在一個要投資的人都沒有?”
“沒錯。”
“你這次過來是想讓醫學院的學生參加救助,而且還是有償的,換個說法就是你花錢雇學生去山區實習?”
“嗯,也可以這麽說。”
溫博書身子靠在椅子上,雙手抱肩。
眉毛挑了一下說道:“辰運啊,我和你爹幾十年的交情,我又是青檸的師傅,有了這兩層交情,咱倆的關係也還算親近。”
“溫叔兒,你這是......”
“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說這話的時候溫博書已然帶有怒色了。
辰運有些無奈:“真的就是我剛才說的這些,沒有......”
“啪!”
溫博書猛然拍了下桌子,然後雙手拄在桌子上。
“辰運!”他滿眼怒火的說道:“我不管你們商人之間有什麽糾紛,但是不要拿我的學生和教育當做你的籌碼,你知道山區裏那些孩子有多苦嗎?”
“我知道啊。”
“你知道什麽?你去過那種連吃碗米飯都是奢望的地方嗎,那裏的孩子已經夠苦了,你們商人為什麽總是再拿他們做文章,心裏不會愧疚嗎?”
溫博書這次是真的生氣了,他本來很看好辰運的品質,沒想到商人都是要一個樣,唯利是圖。
辰運確實投資建立了希望小學,這件事他知道。
但那是為了對付宋家,要個好名聲罷了。
就像他剛才所說的,成立什麽基金會救助山區。
先不說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僅是資金這一塊就是個天文數字。
而且辰運的意思不是救助一塊山區,而是他能在華夏版圖上所能看到的地方。
這不扯那嗎?
誰聽了誰也不信啊。
你一個商人在這玩捐款,還是傾家蕩產的那種,真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了?
給工資讓醫學院的學生去實習,這件事更是扯淡。
現在家庭的孩子一個個嬌生慣養的,你得給多少錢他們才去。
重點是山區裏的孩子疑難雜症頗多,沒有導師帶著,他們的能力實在有限。
這麽一大塊的費用怕又不是一筆小數目。
溫博書真的很難相信辰運的話。
這餅畫的太大了。
說他沒有其他目的,鬼都不信。
辰運看到溫博書真的動氣了,忙站起身扶著他坐回到椅子上。
然後拿出手機,打開相冊。
“溫叔兒,給你看點東西。”
然後點開一張照片。
是個6、7歲左右的小男孩,背景還是漫天大雪,應該不是最近拍的照片。
當看到男孩穿的衣服時,溫博書臉上流露出不忍。
一件單薄的深藍色衣服,上麵滿是汙漬,還有很多補丁。
常年的風吹雨打讓他臉上的皮膚很是粗糙,甚至出現一種病態的紅潤。
重點是一條袖子是揚起的狀態,可裏麵卻是......空蕩蕩的。
“何天,8歲,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看起來和年齡不符,孤兒。”
“6歲那年,家裏房屋倒塌,為了能救出母親,手臂被石頭砸斷,但他的母親......”
“然後四處流浪,被我找到的時候還在垃圾桶裏找飯吃。”
辰運在屏幕上又點了一下。
“張寧,7歲,在一次去醫院治療肺炎的過程中,被父母遺棄。”
“家庭住址不祥,本想送去孤兒院,但小姑娘幾次從裏麵跑出來,就想著能回到家。”
“她和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叔叔,我有父母的,他們很愛我......可因為那次生病,她的視力已經出現問題了。”
下一張圖片。
“李曉東,5歲......”
再下一張......
很多很多。
溫博書看著那些照片,眼眶微紅。
他這輩子做的手術很多,看到過的人間疾苦更多。
但現在......
他還是發現自己的見識短淺了。
自己能看到的還是那些有能力治病的人,隻不過可能是砸鍋賣鐵的付了醫藥費。
可他們還有一個完整的家。
這些孩子是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以地為床,以天為被,能活一天都是賺到了。
半個小時後,兩人再次相對而坐。
隻不過這次溫博書沒有了滿腔怒火。
“辰運,需要我做什麽?”
“溫叔兒,我出錢你出人,通過你的關係幫我聯係各大院校的學生,記住,重點是要學生。”
溫博書擦了下眼角的淚痕:“學生?為什麽?要專業的醫生不是更好嗎?”
辰運搖搖頭,反問道:“魯迅先生當年為什麽從文?”
“專業醫生確實好,但是他們有家有業,很難抽出大量時間去山區救治那些人。”
“隻有未步入社會像一張白紙的學生,看到那種慘狀才會動容,以後就算我不出錢,他們也會主動過去。”
溫博書愣愣的看著辰運,像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溫叔兒,是不是覺得我這人心計太深了,哎,沒辦法啊。”
“就算我錢再多,也無法真的顧及那麽多孤兒,隻有把這種精神傳下去,才會救助更多的人。”
“這一次,我賭他們心中的善。”
辰運說完這話,臉上還是保持著那種淡然,臉上看不出任何波瀾。
良久之後,溫博書才從那種震驚的情緒中緩過來。
“我懂了,這件事交給我,我去聯係其他院校,會讓一些導師帶著他們過去的。”
“溫叔兒,那就麻煩你了。”
辰運從辦公室裏出去後,溫博書看著他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義”這個詞第一次從他的心底浮現出來。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商人並不都是唯利是圖。
有些人還是想為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做點什麽的。
在遠處的一處山巔,身穿道袍的白眉道人對著那抹背影鞠了一躬。
然後仰頭看向那無邊的天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嗬嗬,芻狗。”
“去尼瑪的芻狗,有辰運在的一天你想都別想。”
命運的齒輪以此為節點,再次轉動。
隻不過曆史沒有驚人的相似罷了。
毫不誇張的說。
就像是在看......一個傻子。
“辰運,你的意思是成立基金會都是你自掏腰包?”
“沒錯。”
“現在一個要投資的人都沒有?”
“沒錯。”
“你這次過來是想讓醫學院的學生參加救助,而且還是有償的,換個說法就是你花錢雇學生去山區實習?”
“嗯,也可以這麽說。”
溫博書身子靠在椅子上,雙手抱肩。
眉毛挑了一下說道:“辰運啊,我和你爹幾十年的交情,我又是青檸的師傅,有了這兩層交情,咱倆的關係也還算親近。”
“溫叔兒,你這是......”
“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說這話的時候溫博書已然帶有怒色了。
辰運有些無奈:“真的就是我剛才說的這些,沒有......”
“啪!”
溫博書猛然拍了下桌子,然後雙手拄在桌子上。
“辰運!”他滿眼怒火的說道:“我不管你們商人之間有什麽糾紛,但是不要拿我的學生和教育當做你的籌碼,你知道山區裏那些孩子有多苦嗎?”
“我知道啊。”
“你知道什麽?你去過那種連吃碗米飯都是奢望的地方嗎,那裏的孩子已經夠苦了,你們商人為什麽總是再拿他們做文章,心裏不會愧疚嗎?”
溫博書這次是真的生氣了,他本來很看好辰運的品質,沒想到商人都是要一個樣,唯利是圖。
辰運確實投資建立了希望小學,這件事他知道。
但那是為了對付宋家,要個好名聲罷了。
就像他剛才所說的,成立什麽基金會救助山區。
先不說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僅是資金這一塊就是個天文數字。
而且辰運的意思不是救助一塊山區,而是他能在華夏版圖上所能看到的地方。
這不扯那嗎?
誰聽了誰也不信啊。
你一個商人在這玩捐款,還是傾家蕩產的那種,真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了?
給工資讓醫學院的學生去實習,這件事更是扯淡。
現在家庭的孩子一個個嬌生慣養的,你得給多少錢他們才去。
重點是山區裏的孩子疑難雜症頗多,沒有導師帶著,他們的能力實在有限。
這麽一大塊的費用怕又不是一筆小數目。
溫博書真的很難相信辰運的話。
這餅畫的太大了。
說他沒有其他目的,鬼都不信。
辰運看到溫博書真的動氣了,忙站起身扶著他坐回到椅子上。
然後拿出手機,打開相冊。
“溫叔兒,給你看點東西。”
然後點開一張照片。
是個6、7歲左右的小男孩,背景還是漫天大雪,應該不是最近拍的照片。
當看到男孩穿的衣服時,溫博書臉上流露出不忍。
一件單薄的深藍色衣服,上麵滿是汙漬,還有很多補丁。
常年的風吹雨打讓他臉上的皮膚很是粗糙,甚至出現一種病態的紅潤。
重點是一條袖子是揚起的狀態,可裏麵卻是......空蕩蕩的。
“何天,8歲,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看起來和年齡不符,孤兒。”
“6歲那年,家裏房屋倒塌,為了能救出母親,手臂被石頭砸斷,但他的母親......”
“然後四處流浪,被我找到的時候還在垃圾桶裏找飯吃。”
辰運在屏幕上又點了一下。
“張寧,7歲,在一次去醫院治療肺炎的過程中,被父母遺棄。”
“家庭住址不祥,本想送去孤兒院,但小姑娘幾次從裏麵跑出來,就想著能回到家。”
“她和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叔叔,我有父母的,他們很愛我......可因為那次生病,她的視力已經出現問題了。”
下一張圖片。
“李曉東,5歲......”
再下一張......
很多很多。
溫博書看著那些照片,眼眶微紅。
他這輩子做的手術很多,看到過的人間疾苦更多。
但現在......
他還是發現自己的見識短淺了。
自己能看到的還是那些有能力治病的人,隻不過可能是砸鍋賣鐵的付了醫藥費。
可他們還有一個完整的家。
這些孩子是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以地為床,以天為被,能活一天都是賺到了。
半個小時後,兩人再次相對而坐。
隻不過這次溫博書沒有了滿腔怒火。
“辰運,需要我做什麽?”
“溫叔兒,我出錢你出人,通過你的關係幫我聯係各大院校的學生,記住,重點是要學生。”
溫博書擦了下眼角的淚痕:“學生?為什麽?要專業的醫生不是更好嗎?”
辰運搖搖頭,反問道:“魯迅先生當年為什麽從文?”
“專業醫生確實好,但是他們有家有業,很難抽出大量時間去山區救治那些人。”
“隻有未步入社會像一張白紙的學生,看到那種慘狀才會動容,以後就算我不出錢,他們也會主動過去。”
溫博書愣愣的看著辰運,像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溫叔兒,是不是覺得我這人心計太深了,哎,沒辦法啊。”
“就算我錢再多,也無法真的顧及那麽多孤兒,隻有把這種精神傳下去,才會救助更多的人。”
“這一次,我賭他們心中的善。”
辰運說完這話,臉上還是保持著那種淡然,臉上看不出任何波瀾。
良久之後,溫博書才從那種震驚的情緒中緩過來。
“我懂了,這件事交給我,我去聯係其他院校,會讓一些導師帶著他們過去的。”
“溫叔兒,那就麻煩你了。”
辰運從辦公室裏出去後,溫博書看著他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義”這個詞第一次從他的心底浮現出來。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商人並不都是唯利是圖。
有些人還是想為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做點什麽的。
在遠處的一處山巔,身穿道袍的白眉道人對著那抹背影鞠了一躬。
然後仰頭看向那無邊的天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嗬嗬,芻狗。”
“去尼瑪的芻狗,有辰運在的一天你想都別想。”
命運的齒輪以此為節點,再次轉動。
隻不過曆史沒有驚人的相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