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高原拉練
籃壇第一人:但開局是股神 作者:絳青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城有著1891.3米的海拔,低壓、缺氧,燒水不到100度就已經沸騰了。
如果不是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偶爾去進行訓練與比賽,運動員們是否能夠適應?
早前,這一直是體育界裏爭議不斷的話題。
直到近些年,種種案例已經說明,在高原集訓確實有益於提升運動員的體能。而且這個結論,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達成了共識。
很多運動員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都會選擇去高原進行訓練。
例如nba就有不少球星會在休賽期,到3600多米高的科羅拉多山口進行體能特訓。
世界範圍內建成的高原訓練基地已經超過60個,其中,在美國早就達到了兩位數。
春城的海埂基地就是這麽一個建在高海拔、設施齊全的訓練基地。
海埂訓練基地自1975年就投入使用,基地內不但有籃球,還有足球、排球、羽毛球、遊泳等多個運動項目的訓練場地。
自從前國足主教練米盧,率國足在海埂基地訓練取得好成績之後,高原集訓也逐漸被國內各大運動項目的負責人所重視。
籃球界也不例外,宮魯鳴擔任女籃主教練時就習慣帶著女籃到海埂拉練,去年他執掌男籃帥印更是首次把男籃也弄到高原上來存備體能。
這一舉動,帶動了不少俱樂部的主教練,在休賽期領著球員們到海埂來集訓。
楊學增就是眾多教練中的一員,川省金強隊到達目的地之後,租用了球類館的2號場地進行集訓。
“腳掌踩實地麵,吸氣,上推,對!就是這樣,繼續再來一個!”
力量房裏,球隊的體能教練在糾正著林溯的臥推動作。
按照對方的指導,林溯穩定著上半身,從雙腳掌開始發力上推,等大臂與地麵垂直時緩緩吐氣,之後下放杠鈴小口吸氣……
他現在推的是80kg的杠鈴,這對長年堅持健身的他來說沒有多少難度,難的是要糾正以前臥推的壞習慣。
“保持住現在的姿勢,記住這種感覺。繼續,再來3個就夠一組了!”
於是,林溯保持姿勢連續推放完成了一組動作,他每天必須最少完成10*4組的量。
之後他又根據體能教練的安排,完成100kg深蹲、杠鈴硬拉、啞鈴推舉等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
完成所有力量訓練,體能教練帶著所有球員在瑜伽墊上進行康複動作。
一整個早上,林溯都跟著球隊泡在力量房,他的訓練完成量中規中矩,但也讓教練團隊感到滿意了。
畢竟,一個半路出家的球員能跟上職業隊的力量訓練已經殊為不易。
而且核心力量這方麵,隻要不偷懶,總能練起來的!
至於下午,球隊安排的是有球訓練,訓練項目跟林溯在宏遠俱樂部試訓時的大差不差。
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林溯在有球端表現出來的內容讓金強隊的球員與教練都驚掉了下巴。
無論是傳控能力、1vs1、多vs多,還是高強度投籃,林溯都要比所有球員出色。
接下來金強隊還進行了隊內分組全場對抗。
林溯替補上場不久,就通過協防送出了精彩的搶斷一條龍反擊暴扣,隨後又在追防當中送上了一個奔襲全場的盯板大帽。
而他在防擋拆與參與擋拆上也是非常積極,既能在罰球線發牌送出精妙的助攻,也能利用控運技術撕裂籃下防線。
助理教練潘堅平在場下興奮道,“老楊,你挖掘了一個好苗子啊!以林溯的技術特點,我已經想到好幾套適用的戰術了”
楊學增有兩個助理教練,一個叫王雪峰負責安排球員的體能與力量訓練。
另一個就是潘堅平了,他是球隊的技戰術教練,負責為球隊製定戰術、訓練監督球員提升戰術執行力。
三人已經搭檔合作多年,從浙江萬馬到山西汾酒,再到現在的四川金強。用楊學增的話說就是理念一致,合作默契。
得到潘堅平的認可,再看著場上持球飛奔的林溯,楊學增忍不住嘴角上揚。
“就是我現在有點頭痛,不知道安排這小子打什麽位置。”
綜合實力強,還有優秀的防守能力,身高又擺在那,林溯是真讓楊學增頭疼了。
潘堅平皺著眉點頭認同,“確實,按理說他這身高與跑跳能力適合打3,但這樣一來就太浪費他的持球能力了。”
“要不讓他打1號位試試?往孫悅那方向培養唄。”一旁的王雪峰也參與了討論。
聽著王雪峰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提議,原本還在苦惱的楊學增與潘建平忍不住對視一眼,然後兩人齊齊把目光轉向了王雪峰。
一時間,三個老搭檔相視笑了起來。
晚上八點鍾,楊學增帶領一眾球員出操,今天的最後一練就是五千米長跑。
啪!
洗完澡林溯整個人癱倒在床上,雖然今天的訓練他都滿分完成,但是肌肉的酸痛感卻是如潮水般不停湧襲全身。
自己以前引以為傲的訓練量,放在職業麵前真是不值一提啊!
金強隊租住酒店,安排的是兩個球員住一個套間。
孟達因為年齡最大而且兼具最豐富的比賽經驗,所以被楊學增特意安排和林溯住在一起,幫助林溯適應職業球員的生活。
眼見林溯這副樣子,孟達一麵用毛巾搓著自己的長發一麵笑著問。
“小林第一天練,感覺怎麽樣?”
“累,還有就是肌肉一直在抖。”
孟達捏了捏林溯的手臂,讚歎說道。
“你小子跟易立真像啊,看著瘦骨嶙峋,但是對抗卻不落下風!我前幾天聽他說,有個新秀跑去球隊試訓,結果80的臥推一個都做不來。”
易立是孟達的前隊友,上賽季他們都是江蘇南鋼隊的主力球員。
“對了孟哥,有一個問題我憋在心底好幾年了,想問一下你。”林溯忍著手臂的酸痛,撐住床頭坐了起來。
孟達一臉茫然,自己跟林溯八竿子打不著,他能有什麽事情要問自己?
“你說說。”
“孟哥,前些年參加兩峽邀請賽,你為什麽會肘擊那個吳什麽豪?”
八年前,孟達是南鋼隊冉冉上升的球星,此外他還被當地球迷親切稱為“最潮的球星”,皆因他喜歡穿嘻哈服裝,而且打耳釘、染頭發、簇胡子。
或許就是如此張揚的性格,所以才導致後來事情的發生。
在兩峽邀請賽上,因為與對方球員有肢體上的衝撞,加上對方言語挑釁,孟達沒忍住一肘子把對方的鼻梁打裂了。
事後籃協對孟達開出了禁賽四個月的大罰單,幾乎導致他錯過了南鋼隊整個賽季的比賽。
但是複出後孟達的自信心與手感都受到了嚴重打擊,直至前兩年生涯才慢慢有起色。
不過等他技術成熟時他也老了,為了給隊內年輕人騰位置,孟達隻好選擇在今年轉投金強隊。
聽見林溯的問題,孟達神情一黯,不過很快恢複正常。
“從青年隊開始我就被球隊重點培養,籃球路太順了難免年少輕狂,被人挑釁幾句就遭不住了唄。這點,你可千萬別學我啊。”
孟達用輕鬆的語調回答,同時還告誡了林溯一句。
之後兩人也沒有過多閑聊,早早睡覺,養精蓄銳來麵對明天的拉練。
如果不是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偶爾去進行訓練與比賽,運動員們是否能夠適應?
早前,這一直是體育界裏爭議不斷的話題。
直到近些年,種種案例已經說明,在高原集訓確實有益於提升運動員的體能。而且這個結論,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達成了共識。
很多運動員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都會選擇去高原進行訓練。
例如nba就有不少球星會在休賽期,到3600多米高的科羅拉多山口進行體能特訓。
世界範圍內建成的高原訓練基地已經超過60個,其中,在美國早就達到了兩位數。
春城的海埂基地就是這麽一個建在高海拔、設施齊全的訓練基地。
海埂訓練基地自1975年就投入使用,基地內不但有籃球,還有足球、排球、羽毛球、遊泳等多個運動項目的訓練場地。
自從前國足主教練米盧,率國足在海埂基地訓練取得好成績之後,高原集訓也逐漸被國內各大運動項目的負責人所重視。
籃球界也不例外,宮魯鳴擔任女籃主教練時就習慣帶著女籃到海埂拉練,去年他執掌男籃帥印更是首次把男籃也弄到高原上來存備體能。
這一舉動,帶動了不少俱樂部的主教練,在休賽期領著球員們到海埂來集訓。
楊學增就是眾多教練中的一員,川省金強隊到達目的地之後,租用了球類館的2號場地進行集訓。
“腳掌踩實地麵,吸氣,上推,對!就是這樣,繼續再來一個!”
力量房裏,球隊的體能教練在糾正著林溯的臥推動作。
按照對方的指導,林溯穩定著上半身,從雙腳掌開始發力上推,等大臂與地麵垂直時緩緩吐氣,之後下放杠鈴小口吸氣……
他現在推的是80kg的杠鈴,這對長年堅持健身的他來說沒有多少難度,難的是要糾正以前臥推的壞習慣。
“保持住現在的姿勢,記住這種感覺。繼續,再來3個就夠一組了!”
於是,林溯保持姿勢連續推放完成了一組動作,他每天必須最少完成10*4組的量。
之後他又根據體能教練的安排,完成100kg深蹲、杠鈴硬拉、啞鈴推舉等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
完成所有力量訓練,體能教練帶著所有球員在瑜伽墊上進行康複動作。
一整個早上,林溯都跟著球隊泡在力量房,他的訓練完成量中規中矩,但也讓教練團隊感到滿意了。
畢竟,一個半路出家的球員能跟上職業隊的力量訓練已經殊為不易。
而且核心力量這方麵,隻要不偷懶,總能練起來的!
至於下午,球隊安排的是有球訓練,訓練項目跟林溯在宏遠俱樂部試訓時的大差不差。
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林溯在有球端表現出來的內容讓金強隊的球員與教練都驚掉了下巴。
無論是傳控能力、1vs1、多vs多,還是高強度投籃,林溯都要比所有球員出色。
接下來金強隊還進行了隊內分組全場對抗。
林溯替補上場不久,就通過協防送出了精彩的搶斷一條龍反擊暴扣,隨後又在追防當中送上了一個奔襲全場的盯板大帽。
而他在防擋拆與參與擋拆上也是非常積極,既能在罰球線發牌送出精妙的助攻,也能利用控運技術撕裂籃下防線。
助理教練潘堅平在場下興奮道,“老楊,你挖掘了一個好苗子啊!以林溯的技術特點,我已經想到好幾套適用的戰術了”
楊學增有兩個助理教練,一個叫王雪峰負責安排球員的體能與力量訓練。
另一個就是潘堅平了,他是球隊的技戰術教練,負責為球隊製定戰術、訓練監督球員提升戰術執行力。
三人已經搭檔合作多年,從浙江萬馬到山西汾酒,再到現在的四川金強。用楊學增的話說就是理念一致,合作默契。
得到潘堅平的認可,再看著場上持球飛奔的林溯,楊學增忍不住嘴角上揚。
“就是我現在有點頭痛,不知道安排這小子打什麽位置。”
綜合實力強,還有優秀的防守能力,身高又擺在那,林溯是真讓楊學增頭疼了。
潘堅平皺著眉點頭認同,“確實,按理說他這身高與跑跳能力適合打3,但這樣一來就太浪費他的持球能力了。”
“要不讓他打1號位試試?往孫悅那方向培養唄。”一旁的王雪峰也參與了討論。
聽著王雪峰那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提議,原本還在苦惱的楊學增與潘建平忍不住對視一眼,然後兩人齊齊把目光轉向了王雪峰。
一時間,三個老搭檔相視笑了起來。
晚上八點鍾,楊學增帶領一眾球員出操,今天的最後一練就是五千米長跑。
啪!
洗完澡林溯整個人癱倒在床上,雖然今天的訓練他都滿分完成,但是肌肉的酸痛感卻是如潮水般不停湧襲全身。
自己以前引以為傲的訓練量,放在職業麵前真是不值一提啊!
金強隊租住酒店,安排的是兩個球員住一個套間。
孟達因為年齡最大而且兼具最豐富的比賽經驗,所以被楊學增特意安排和林溯住在一起,幫助林溯適應職業球員的生活。
眼見林溯這副樣子,孟達一麵用毛巾搓著自己的長發一麵笑著問。
“小林第一天練,感覺怎麽樣?”
“累,還有就是肌肉一直在抖。”
孟達捏了捏林溯的手臂,讚歎說道。
“你小子跟易立真像啊,看著瘦骨嶙峋,但是對抗卻不落下風!我前幾天聽他說,有個新秀跑去球隊試訓,結果80的臥推一個都做不來。”
易立是孟達的前隊友,上賽季他們都是江蘇南鋼隊的主力球員。
“對了孟哥,有一個問題我憋在心底好幾年了,想問一下你。”林溯忍著手臂的酸痛,撐住床頭坐了起來。
孟達一臉茫然,自己跟林溯八竿子打不著,他能有什麽事情要問自己?
“你說說。”
“孟哥,前些年參加兩峽邀請賽,你為什麽會肘擊那個吳什麽豪?”
八年前,孟達是南鋼隊冉冉上升的球星,此外他還被當地球迷親切稱為“最潮的球星”,皆因他喜歡穿嘻哈服裝,而且打耳釘、染頭發、簇胡子。
或許就是如此張揚的性格,所以才導致後來事情的發生。
在兩峽邀請賽上,因為與對方球員有肢體上的衝撞,加上對方言語挑釁,孟達沒忍住一肘子把對方的鼻梁打裂了。
事後籃協對孟達開出了禁賽四個月的大罰單,幾乎導致他錯過了南鋼隊整個賽季的比賽。
但是複出後孟達的自信心與手感都受到了嚴重打擊,直至前兩年生涯才慢慢有起色。
不過等他技術成熟時他也老了,為了給隊內年輕人騰位置,孟達隻好選擇在今年轉投金強隊。
聽見林溯的問題,孟達神情一黯,不過很快恢複正常。
“從青年隊開始我就被球隊重點培養,籃球路太順了難免年少輕狂,被人挑釁幾句就遭不住了唄。這點,你可千萬別學我啊。”
孟達用輕鬆的語調回答,同時還告誡了林溯一句。
之後兩人也沒有過多閑聊,早早睡覺,養精蓄銳來麵對明天的拉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