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殺人誅心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作者:月下蘭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當初她就力勸沈德平不要隨意指婚,沈知是個強脾氣的,強塞給他的婚事,他不一定會要。
偏沈德平心疼自家侄兒在京都的流言蜚語,愣是一意孤行下旨賜婚。
這下可好。
騎虎難下了。
要越皇後說,這沈知和沈德平兩叔侄都是強種。
隻有一個比一個強。
越皇後隻好勸解道:“或許不是鶴卿不滿意這門婚事,而是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為周庭芳報仇的事情,怕是無心和晏家姑娘的婚事。”
沈德平忽而蹙眉,“朕記得他…曾經說喜歡周修遠。”
沈德平一拍大腿,“早知那個時候…朕就給他二人賜婚,哪裏有現在這許多風波?”
“陛下糊塗了?那個時候周庭芳是男子之身,陛下如何賜婚?”
越皇後語氣驀地一頓,眉梢微挑,驚愕的看向沈德平,“陛下…你早就知道…周修遠是——”
隨後又轉為憤怒,“陛下既然知曉周家的事情,為何隱忍不發,還要讓玉蘭下嫁?”
沈德平歎口氣,眸色隱忍,“朕發現時候…不比沈知早幾天。那時候玉蘭和周修遠的婚事已成,朕又能如何…”
越皇後臉色變幻莫測。
忽而一種深深的無奈。
陛下是慈父,對幾個孩子都很慈愛。
尤其是沈玉蘭。
沈玉蘭的脾氣和外貌…都是最像沈德平。
若當時玉蘭已經和周修遠成親,難道沈德平還要將此事挑破?
即使周家欺君之罪又如何?
為了沈玉蘭,沈德平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總不能叫他們新婚燕爾的就和離。
越皇後心中震動,久久不語,好半晌才道:“陛下好深的心思,這件事竟然連臣妾也瞞著。”
沈德平拉著越皇後的手,“你以為朕心裏就不委屈不憤怒?周家狗膽包天,將朕這個天子玩弄鼓掌之中,還將主意打到玉蘭身上,讓朕一介天子還要委曲求全。若是可以,朕隻想把他們大卸八塊!”
“可如今…事情已經又重新擺上台麵……玉蘭她若是知道所嫁非人,今後要如何跟駙馬相處?”
越皇後心事重重的望向沈德平,“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周家?”
沈德平臉上少見猶豫之色。
沈知給他出了個大難題。
更何況如今沈玉蘭已經懷孕。
半晌,沈德平才冷聲道:“周修遠或許可以留一條狗命。但周家人…必須死。”
越皇後聞言,臉色一舒。
隨後仍然歎息。
“無論如何,玉蘭她和駙馬…也再不能像從前般。都說當斷不斷…我倒瞧著…玉蘭性格堅韌,並非不經事的孩子。周家人瞞天過海罪不容誅,周庭芳女扮男裝代兄科舉也著實可恨,可她到底曾在百花樓救過玉蘭一命。如今她死於非命,我們理應為她討回這個公道。”
越皇後重重一歎,言談之間,對周庭芳難掩遺憾和欣賞。
這樣一個女子,怎麽就死於非命了呢。
“雖說女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臣妾瞧著…玉蘭並不一定會站在周修遠這一側。也許沈知說得也對,這些事情…玉蘭理應知情,莫叫她一輩子渾渾噩噩,救她的恩人死了,她卻常伴仇人之畔。若她將來知曉,該是何等痛心。”
說到周庭芳,沈德平神色觸動。
他想起初見周庭芳的時候,那還是個十六七歲的瘦弱少年,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渾身都散發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更別提那一手絕妙的好字,以及滿腦子裏裝的錦繡詩詞。
十七歲少女,便有半個詩仙的稱號。
無論是前朝,還是未來百年,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他曾對她寄予厚望。
六元及第的少年天才啊,風光無限,甚至被稱作他上位後的祥瑞之兆。
竟是個婦人!
最最可恨的是,周庭芳已經死了!一切功過是非,她已經聽不到,不煩心——
他曾看重的少年英才,竟然悄無聲息的死在秦家的後院之中!
沈德平可以想見,這場官司將會鬧得滿城風雨。
久久不息。
連帶他沈德平也要在史書上留下臭名昭著的一筆。
沈德平這聲歎息,愈發重了。
越皇後道:“陛下是在擔心群臣百官的反應?”
沈德平做了六七年皇帝,自然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可對著越皇後,這對少年夫妻還是和在宣州那般坦誠相待。
沈德平扶著前額,“沒錯。明日上朝,還不曉得群臣會吵成什麽樣子。我一想起就頭疼。沈知這臭小子…給朕弄了個難題。”
“陛下。這件事…不能捂一輩子。身上長的膿瘡,本就該盡快挑掉才是。既然鶴卿提出來,索性趁著這次挑破了——”
沈德平看她一眼,無奈的笑。
越皇後年輕時候就敢單槍匹馬入深山打獵,生平最喜颯爽不拘的女子。
若是周庭芳還活著,定能和越皇後成為人生知己。
越皇後盯著沈德平,疑惑挑眉,“陛下笑什麽?”
“皇後心裏已有計算了吧。讓朕來猜猜,你定然是偏向周庭芳,希望朕殺光周家那群人是吧?”
越皇後一笑,“世上的事情哪兒全是非黑即白。若真論起來,臣妾自然是喜歡周庭芳,她不拘一格,敢以女子之身入官場,她替我們全天下的女人都爭了一口氣!說明咱女子不輸男兒!臣妾也恨周家人精於算計心狠手辣,將算盤打到你我的頭上來,實在是百死莫贖!可是…此事牽連甚廣,不止在京都,甚至在整個大魏朝都掀起一場風暴,最後怎麽處置,還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沈德平歎氣一聲,揉著太陽穴,“隻能如此。”
——————————————————————————
沈知出了皇宮,並沒有乘坐馬車,而是打馬離去。
心裏…很沉…很亂。
周庭芳已經下了大獄。
而他…估摸著陛下的意思…總覺得這案子懸之又懸。
這件案子說到底,無非是看陛下偏心哪個多一點。
偏偏沈玉蘭此時懷孕,也就是說…周修遠的籌碼又多了一塊。
沈知先是打馬狂奔,隨後竄入人群後,腦子裏想著今日的案子,又慢慢冷靜下來。
常樂猛甩馬鞭,快速跟上。
隨後默不作聲的跟在沈知身後。
他知道世子爺心煩意亂。
不過眨眼間,他就看見沈知朝著大獄的方向走,常樂隻能硬著頭皮攔在沈知麵前,“世子爺…是想去見周娘子嗎?”
沈知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快到大獄。
剛才想著事情,一路亂竄,竟下意識的往周庭芳的方向去。
沈知還沒有說話,倒是常樂聲音急切,“爺,這案子如今滿城風雨,您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呢。若是此刻再去見周娘子,豈不正中敵人下懷——”
沈知居高臨下的望著他,“誰說我要去找周娘子了?”
“那您往這個方向——”
“剛好走到這裏了。”
沈知調轉碼頭,朝相反方向而去,常樂舒出一口氣來。
主仆兩一前一後。
常樂一直注意觀察著沈知的神情,發現沈知臉色不複剛從皇宮出來那樣難看,一顆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孟大夫配的藥…送過去了嗎?”
常樂還在走神,這下抬頭,“已經買通許側妃身邊的丫鬟送過去了。”
沈知無言,常樂便繼續說道:“許側妃嫁入王府以後,一直囊中羞澀,身邊的下人們也漸漸不如從前忠心。”
“嗯。很好。”
常樂又問:“那…給許側妃的補品衣裳等…還要送嗎?”
“送。”沈知拍拍他的肩膀,語氣意味深長,“不僅要送,還要大張旗鼓的送,務必讓南康王爺瞧得真真切切——”
常樂心頭微漾。
世子這是…要逼死許側妃嗎。
忽而遠處一縷青煙,直衝天際,越來越旺。
常樂臉色一變,“世子爺,快看——”
沈知順著常樂手指方向看去,隻看見城內某處高樓之上青煙滾滾。
不好,那是羅老漢住的地方。
半個時辰後,靜安樓三樓房間幾乎燒毀一半,連帶著二樓也有損失。
火好不容易滅了,青煙未散,一片斷壁殘垣。
軍巡捕的人還沒有散去,一直吆喝著看熱鬧的百姓們散開。
沈知從靜安樓內走出後,臉色一直發沉。
因為…羅老漢不見了。
作為周庭芳一案的關鍵證人,羅老漢尤為重要。
今日這案子…程路短時間內判不了。
但是不出十日,必定有一場朝堂辯論。
羅老漢作為本案的切入口,若是苦主消失,那周庭芳的案子還怎麽審?
沈知忽而望向皇城內宮的方向。
抓走羅老漢的人會是誰呢?
羅老漢還活著嗎?
常樂連忙道:“世子爺,屬下已經派人去找。”
沈知低聲囑咐,“不管人是生是死,找到了先不要聲張。”
“卑職曉得。”
“沈鶴卿——”人群中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沈知望去。
卻見是李觀棋。
他一身深色衣袍,形色匆匆,背上還背著行囊,肩上扛著一柄紅蕙子長槍,顯然是從外麵剛回來。此刻躲在人群之後張望。
沈知快步下了台階。
兩人離開人群稍遠距離才開始說話。
沈知皺眉,“你去哪裏了?我今日派人給你帶的口信…你沒收到?”
“什麽口信?”李觀棋眉頭緊鎖,“我本想回上陽老家一趟,剛走出京都不過幾十裏路,就聽聞京都出了大事,便緊趕慢趕的殺回來了。”
“你消息倒是靈通……”沈知一頓,隨後冷聲道,“你在周娘子身邊安插了眼線?”
李觀棋大笑一聲,“周芳是我將來娘子,我提前照拂,有何不對?”
“嗬,我不知上陽郡的李家少家主竟身有癔症!”
“原來沈世子不知周娘子已經答應我的提親?”李觀棋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沈知,唇角含笑,“我這次去上陽郡,便是去請爹娘到京都來親自向周娘子提親,以示我李觀棋誠意。”
沈知眉頭狠狠擰起。
難怪這小子背著行囊。
感情是回老家尋爹娘提親!
“李公子,癔症要治!切莫諱疾忌醫!你是不是忘了,周娘子是個寡婦,上陽郡李家百年世家,從未有娶寡婦為正妻的先例!”
李觀棋笑,“既未有先河,不如從我這裏開始。不過我和周娘子的事情嘛,就不勞外人操心了。說起來,我還沒找你沈鶴卿算賬呢,我剛離開京都一日,你就鬧出這樣大的事情,還將周娘子拖下水!若是耽誤了我和周娘子的婚事,我可是要打到你勤王府算賬!”
沈知冷笑一聲,“好啊。本世子就在勤王府門口等你。”
常樂心知自家爺平日裏自持冷靜,可隻要遇上李觀棋就會變成炮仗。
一點就燃。
眼見兩人又要吵起來,常樂連忙上前阻止,“世子爺,周娘子還在大獄裏呢——”
一說起這個,李觀棋臉色微變,槍頭一甩,長槍對準沈知眉心。
“讓開,莫阻撓我去救周娘子!”
“李微之,今日這事水深水淺你可知曉?”
李觀棋大喇喇的一笑,“管他水深水淺,總之隻要我李觀棋在京都一日,就絕不讓這水沾到周娘子身上——”
“好。記住你今日說的話。”沈知聞言,果斷側身讓路,一臉正色,“周娘子…先拜托給李公子了。”
說罷,沈知還拱手作揖。
臉色十分凝重。
李觀棋微微蹙眉,“嘩”一聲收回長槍。
飛鳥傳書上隻有寥寥兩行字,說是周娘子犯下欺君之罪,下入大獄。可這中間過程如何,李觀棋全然不知,此刻見沈知這臉色,心下也是一沉。
果然。
周芳這回攤上大事了。
從認識周芳第一天起,李觀棋心裏便有預感。
周娘子遲早會將這天捅個窟窿。
就像她自己所說。
她會幹翻這蒼穹。
李觀棋眯著眼睛笑,“放心,周娘子乃我未過門的新婦,愛她護她是我的責任,不必旁人拜托。沈世子還是先顧好自己吧——”
李觀棋雙腿一夾馬腹,隨後駕馬揚長而去。
是夜。
慈恩太後的福寧殿內。
小小少年跪在地上,雙肩緊繃,雙手按在膝蓋頭,頭深深埋下。
屋內燈火幢幢,皓皓長風灌入,吹得窗棱子啪啪作響。
福寧殿空無一人。
隻除了施明澈和慈恩太後。
慈恩太後坐在上首,望著底下跪著的那小小人兒倔強身影,似乎極為痛心疾首。
“跪了一個時辰,你還不肯說實話嗎?!”
施明澈倔強咬唇。
將頭埋得更低。
卻不肯開口。
“你莫以為你不開口,本宮便不知道你和周芳在本宮麵前做戲之事!周芳到底給你灌什麽迷魂湯了,讓你這麽一心一意的維護她!你還不快說實話,那日你落水…到底是不是她推的!你們先前是否早就認識?你又為何要幫著外人一起欺瞞你親外祖!”
慈恩太後捂著胸口,眸光顫顫,“施明澈,你非要逼死我…你才甘心是不是……”
施明澈嚇壞了,連忙起身幫著慈恩太後拍背順氣,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下來,“祖母息怒。那周娘子當真沒有推孫兒下水,那日…有諸多人證,他們都可以證明我和周娘子素不相識,我們隻是剛好在梅園裏遇見,周娘子幫我摘梅花,孫兒沒站穩…是孫兒自己跌進河裏的!”
“胡說!那沈知和周娘子事前有勾結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們兩人將算盤打到你頭上來,你還幫著他們說話!”
“祖母為何不相信孫兒!非要相信周家那老東西的話?他犯下欺君之罪,讓自己女兒女扮男裝考科舉,這死到臨頭什麽謊話編不出來?他要想法子擺脫罪責,就隻有陷害沈世子這一招可走。”
“你知道什麽!周家欺君之罪…還在調查。周修遠到底是誰,還沒有定論——”
“如何沒有定論?兩個人僅靠筆跡就能辨別真偽,那公主府的周修遠筆跡和曾經住在寺廟裏的周庭芳筆跡一模一樣!這足以說明兩兄妹互換身份!更別提什麽去西北被賊人所害,那賊人害的分明是周庭芳,周家肯定是嫌棄周庭芳斷了腿不能繼續當官,所以才殺了周庭芳,扶持周修遠上位!”
“住嘴!”慈恩太後臉色一白,瞪著他,隨後又想到什麽,驚道,“難怪你今日非要出宮,你…你是去旁聽案子去了?說,是不是周芳讓你做的,她有沒有讓你幫她求情或者指使你一起欺瞞陛下?”
“沒有!沒有!”施明澈連忙搖頭,“孫兒怎麽敢做這樣的事情?欺君之罪何等厲害,孫兒就算是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欺瞞皇帝——”
“看來你還不笨,沒被人三言兩語的挑唆犯下大事。”慈恩太後麵色好轉,兩個人坐在榻上,“你應該知道,如今這位陛下不是從你祖母肚子裏爬出來的,都說人心隔肚皮,我畢竟不是他正兒八經的娘,他對我也不過是個麵子情。你若真出了什麽大事…就怕我也保不住你…”
施明澈低下頭去,抓著慈恩太後的手,“祖母…當真不是。孫兒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如此說來,就算沈知有欺君之罪,也牽扯不了你下水。”慈恩太後重重的舒一口氣,老人顫巍巍的反手抓住他,“澈兒,祖母是你這世上最親近的人,你應該知道祖母不會害你的吧?”
施明澈臉上一抹愧疚,“皇祖母對孫兒的好…孫兒自然知道。”
偏沈德平心疼自家侄兒在京都的流言蜚語,愣是一意孤行下旨賜婚。
這下可好。
騎虎難下了。
要越皇後說,這沈知和沈德平兩叔侄都是強種。
隻有一個比一個強。
越皇後隻好勸解道:“或許不是鶴卿不滿意這門婚事,而是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為周庭芳報仇的事情,怕是無心和晏家姑娘的婚事。”
沈德平忽而蹙眉,“朕記得他…曾經說喜歡周修遠。”
沈德平一拍大腿,“早知那個時候…朕就給他二人賜婚,哪裏有現在這許多風波?”
“陛下糊塗了?那個時候周庭芳是男子之身,陛下如何賜婚?”
越皇後語氣驀地一頓,眉梢微挑,驚愕的看向沈德平,“陛下…你早就知道…周修遠是——”
隨後又轉為憤怒,“陛下既然知曉周家的事情,為何隱忍不發,還要讓玉蘭下嫁?”
沈德平歎口氣,眸色隱忍,“朕發現時候…不比沈知早幾天。那時候玉蘭和周修遠的婚事已成,朕又能如何…”
越皇後臉色變幻莫測。
忽而一種深深的無奈。
陛下是慈父,對幾個孩子都很慈愛。
尤其是沈玉蘭。
沈玉蘭的脾氣和外貌…都是最像沈德平。
若當時玉蘭已經和周修遠成親,難道沈德平還要將此事挑破?
即使周家欺君之罪又如何?
為了沈玉蘭,沈德平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總不能叫他們新婚燕爾的就和離。
越皇後心中震動,久久不語,好半晌才道:“陛下好深的心思,這件事竟然連臣妾也瞞著。”
沈德平拉著越皇後的手,“你以為朕心裏就不委屈不憤怒?周家狗膽包天,將朕這個天子玩弄鼓掌之中,還將主意打到玉蘭身上,讓朕一介天子還要委曲求全。若是可以,朕隻想把他們大卸八塊!”
“可如今…事情已經又重新擺上台麵……玉蘭她若是知道所嫁非人,今後要如何跟駙馬相處?”
越皇後心事重重的望向沈德平,“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周家?”
沈德平臉上少見猶豫之色。
沈知給他出了個大難題。
更何況如今沈玉蘭已經懷孕。
半晌,沈德平才冷聲道:“周修遠或許可以留一條狗命。但周家人…必須死。”
越皇後聞言,臉色一舒。
隨後仍然歎息。
“無論如何,玉蘭她和駙馬…也再不能像從前般。都說當斷不斷…我倒瞧著…玉蘭性格堅韌,並非不經事的孩子。周家人瞞天過海罪不容誅,周庭芳女扮男裝代兄科舉也著實可恨,可她到底曾在百花樓救過玉蘭一命。如今她死於非命,我們理應為她討回這個公道。”
越皇後重重一歎,言談之間,對周庭芳難掩遺憾和欣賞。
這樣一個女子,怎麽就死於非命了呢。
“雖說女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臣妾瞧著…玉蘭並不一定會站在周修遠這一側。也許沈知說得也對,這些事情…玉蘭理應知情,莫叫她一輩子渾渾噩噩,救她的恩人死了,她卻常伴仇人之畔。若她將來知曉,該是何等痛心。”
說到周庭芳,沈德平神色觸動。
他想起初見周庭芳的時候,那還是個十六七歲的瘦弱少年,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渾身都散發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更別提那一手絕妙的好字,以及滿腦子裏裝的錦繡詩詞。
十七歲少女,便有半個詩仙的稱號。
無論是前朝,還是未來百年,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他曾對她寄予厚望。
六元及第的少年天才啊,風光無限,甚至被稱作他上位後的祥瑞之兆。
竟是個婦人!
最最可恨的是,周庭芳已經死了!一切功過是非,她已經聽不到,不煩心——
他曾看重的少年英才,竟然悄無聲息的死在秦家的後院之中!
沈德平可以想見,這場官司將會鬧得滿城風雨。
久久不息。
連帶他沈德平也要在史書上留下臭名昭著的一筆。
沈德平這聲歎息,愈發重了。
越皇後道:“陛下是在擔心群臣百官的反應?”
沈德平做了六七年皇帝,自然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可對著越皇後,這對少年夫妻還是和在宣州那般坦誠相待。
沈德平扶著前額,“沒錯。明日上朝,還不曉得群臣會吵成什麽樣子。我一想起就頭疼。沈知這臭小子…給朕弄了個難題。”
“陛下。這件事…不能捂一輩子。身上長的膿瘡,本就該盡快挑掉才是。既然鶴卿提出來,索性趁著這次挑破了——”
沈德平看她一眼,無奈的笑。
越皇後年輕時候就敢單槍匹馬入深山打獵,生平最喜颯爽不拘的女子。
若是周庭芳還活著,定能和越皇後成為人生知己。
越皇後盯著沈德平,疑惑挑眉,“陛下笑什麽?”
“皇後心裏已有計算了吧。讓朕來猜猜,你定然是偏向周庭芳,希望朕殺光周家那群人是吧?”
越皇後一笑,“世上的事情哪兒全是非黑即白。若真論起來,臣妾自然是喜歡周庭芳,她不拘一格,敢以女子之身入官場,她替我們全天下的女人都爭了一口氣!說明咱女子不輸男兒!臣妾也恨周家人精於算計心狠手辣,將算盤打到你我的頭上來,實在是百死莫贖!可是…此事牽連甚廣,不止在京都,甚至在整個大魏朝都掀起一場風暴,最後怎麽處置,還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沈德平歎氣一聲,揉著太陽穴,“隻能如此。”
——————————————————————————
沈知出了皇宮,並沒有乘坐馬車,而是打馬離去。
心裏…很沉…很亂。
周庭芳已經下了大獄。
而他…估摸著陛下的意思…總覺得這案子懸之又懸。
這件案子說到底,無非是看陛下偏心哪個多一點。
偏偏沈玉蘭此時懷孕,也就是說…周修遠的籌碼又多了一塊。
沈知先是打馬狂奔,隨後竄入人群後,腦子裏想著今日的案子,又慢慢冷靜下來。
常樂猛甩馬鞭,快速跟上。
隨後默不作聲的跟在沈知身後。
他知道世子爺心煩意亂。
不過眨眼間,他就看見沈知朝著大獄的方向走,常樂隻能硬著頭皮攔在沈知麵前,“世子爺…是想去見周娘子嗎?”
沈知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快到大獄。
剛才想著事情,一路亂竄,竟下意識的往周庭芳的方向去。
沈知還沒有說話,倒是常樂聲音急切,“爺,這案子如今滿城風雨,您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呢。若是此刻再去見周娘子,豈不正中敵人下懷——”
沈知居高臨下的望著他,“誰說我要去找周娘子了?”
“那您往這個方向——”
“剛好走到這裏了。”
沈知調轉碼頭,朝相反方向而去,常樂舒出一口氣來。
主仆兩一前一後。
常樂一直注意觀察著沈知的神情,發現沈知臉色不複剛從皇宮出來那樣難看,一顆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孟大夫配的藥…送過去了嗎?”
常樂還在走神,這下抬頭,“已經買通許側妃身邊的丫鬟送過去了。”
沈知無言,常樂便繼續說道:“許側妃嫁入王府以後,一直囊中羞澀,身邊的下人們也漸漸不如從前忠心。”
“嗯。很好。”
常樂又問:“那…給許側妃的補品衣裳等…還要送嗎?”
“送。”沈知拍拍他的肩膀,語氣意味深長,“不僅要送,還要大張旗鼓的送,務必讓南康王爺瞧得真真切切——”
常樂心頭微漾。
世子這是…要逼死許側妃嗎。
忽而遠處一縷青煙,直衝天際,越來越旺。
常樂臉色一變,“世子爺,快看——”
沈知順著常樂手指方向看去,隻看見城內某處高樓之上青煙滾滾。
不好,那是羅老漢住的地方。
半個時辰後,靜安樓三樓房間幾乎燒毀一半,連帶著二樓也有損失。
火好不容易滅了,青煙未散,一片斷壁殘垣。
軍巡捕的人還沒有散去,一直吆喝著看熱鬧的百姓們散開。
沈知從靜安樓內走出後,臉色一直發沉。
因為…羅老漢不見了。
作為周庭芳一案的關鍵證人,羅老漢尤為重要。
今日這案子…程路短時間內判不了。
但是不出十日,必定有一場朝堂辯論。
羅老漢作為本案的切入口,若是苦主消失,那周庭芳的案子還怎麽審?
沈知忽而望向皇城內宮的方向。
抓走羅老漢的人會是誰呢?
羅老漢還活著嗎?
常樂連忙道:“世子爺,屬下已經派人去找。”
沈知低聲囑咐,“不管人是生是死,找到了先不要聲張。”
“卑職曉得。”
“沈鶴卿——”人群中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沈知望去。
卻見是李觀棋。
他一身深色衣袍,形色匆匆,背上還背著行囊,肩上扛著一柄紅蕙子長槍,顯然是從外麵剛回來。此刻躲在人群之後張望。
沈知快步下了台階。
兩人離開人群稍遠距離才開始說話。
沈知皺眉,“你去哪裏了?我今日派人給你帶的口信…你沒收到?”
“什麽口信?”李觀棋眉頭緊鎖,“我本想回上陽老家一趟,剛走出京都不過幾十裏路,就聽聞京都出了大事,便緊趕慢趕的殺回來了。”
“你消息倒是靈通……”沈知一頓,隨後冷聲道,“你在周娘子身邊安插了眼線?”
李觀棋大笑一聲,“周芳是我將來娘子,我提前照拂,有何不對?”
“嗬,我不知上陽郡的李家少家主竟身有癔症!”
“原來沈世子不知周娘子已經答應我的提親?”李觀棋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沈知,唇角含笑,“我這次去上陽郡,便是去請爹娘到京都來親自向周娘子提親,以示我李觀棋誠意。”
沈知眉頭狠狠擰起。
難怪這小子背著行囊。
感情是回老家尋爹娘提親!
“李公子,癔症要治!切莫諱疾忌醫!你是不是忘了,周娘子是個寡婦,上陽郡李家百年世家,從未有娶寡婦為正妻的先例!”
李觀棋笑,“既未有先河,不如從我這裏開始。不過我和周娘子的事情嘛,就不勞外人操心了。說起來,我還沒找你沈鶴卿算賬呢,我剛離開京都一日,你就鬧出這樣大的事情,還將周娘子拖下水!若是耽誤了我和周娘子的婚事,我可是要打到你勤王府算賬!”
沈知冷笑一聲,“好啊。本世子就在勤王府門口等你。”
常樂心知自家爺平日裏自持冷靜,可隻要遇上李觀棋就會變成炮仗。
一點就燃。
眼見兩人又要吵起來,常樂連忙上前阻止,“世子爺,周娘子還在大獄裏呢——”
一說起這個,李觀棋臉色微變,槍頭一甩,長槍對準沈知眉心。
“讓開,莫阻撓我去救周娘子!”
“李微之,今日這事水深水淺你可知曉?”
李觀棋大喇喇的一笑,“管他水深水淺,總之隻要我李觀棋在京都一日,就絕不讓這水沾到周娘子身上——”
“好。記住你今日說的話。”沈知聞言,果斷側身讓路,一臉正色,“周娘子…先拜托給李公子了。”
說罷,沈知還拱手作揖。
臉色十分凝重。
李觀棋微微蹙眉,“嘩”一聲收回長槍。
飛鳥傳書上隻有寥寥兩行字,說是周娘子犯下欺君之罪,下入大獄。可這中間過程如何,李觀棋全然不知,此刻見沈知這臉色,心下也是一沉。
果然。
周芳這回攤上大事了。
從認識周芳第一天起,李觀棋心裏便有預感。
周娘子遲早會將這天捅個窟窿。
就像她自己所說。
她會幹翻這蒼穹。
李觀棋眯著眼睛笑,“放心,周娘子乃我未過門的新婦,愛她護她是我的責任,不必旁人拜托。沈世子還是先顧好自己吧——”
李觀棋雙腿一夾馬腹,隨後駕馬揚長而去。
是夜。
慈恩太後的福寧殿內。
小小少年跪在地上,雙肩緊繃,雙手按在膝蓋頭,頭深深埋下。
屋內燈火幢幢,皓皓長風灌入,吹得窗棱子啪啪作響。
福寧殿空無一人。
隻除了施明澈和慈恩太後。
慈恩太後坐在上首,望著底下跪著的那小小人兒倔強身影,似乎極為痛心疾首。
“跪了一個時辰,你還不肯說實話嗎?!”
施明澈倔強咬唇。
將頭埋得更低。
卻不肯開口。
“你莫以為你不開口,本宮便不知道你和周芳在本宮麵前做戲之事!周芳到底給你灌什麽迷魂湯了,讓你這麽一心一意的維護她!你還不快說實話,那日你落水…到底是不是她推的!你們先前是否早就認識?你又為何要幫著外人一起欺瞞你親外祖!”
慈恩太後捂著胸口,眸光顫顫,“施明澈,你非要逼死我…你才甘心是不是……”
施明澈嚇壞了,連忙起身幫著慈恩太後拍背順氣,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下來,“祖母息怒。那周娘子當真沒有推孫兒下水,那日…有諸多人證,他們都可以證明我和周娘子素不相識,我們隻是剛好在梅園裏遇見,周娘子幫我摘梅花,孫兒沒站穩…是孫兒自己跌進河裏的!”
“胡說!那沈知和周娘子事前有勾結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們兩人將算盤打到你頭上來,你還幫著他們說話!”
“祖母為何不相信孫兒!非要相信周家那老東西的話?他犯下欺君之罪,讓自己女兒女扮男裝考科舉,這死到臨頭什麽謊話編不出來?他要想法子擺脫罪責,就隻有陷害沈世子這一招可走。”
“你知道什麽!周家欺君之罪…還在調查。周修遠到底是誰,還沒有定論——”
“如何沒有定論?兩個人僅靠筆跡就能辨別真偽,那公主府的周修遠筆跡和曾經住在寺廟裏的周庭芳筆跡一模一樣!這足以說明兩兄妹互換身份!更別提什麽去西北被賊人所害,那賊人害的分明是周庭芳,周家肯定是嫌棄周庭芳斷了腿不能繼續當官,所以才殺了周庭芳,扶持周修遠上位!”
“住嘴!”慈恩太後臉色一白,瞪著他,隨後又想到什麽,驚道,“難怪你今日非要出宮,你…你是去旁聽案子去了?說,是不是周芳讓你做的,她有沒有讓你幫她求情或者指使你一起欺瞞陛下?”
“沒有!沒有!”施明澈連忙搖頭,“孫兒怎麽敢做這樣的事情?欺君之罪何等厲害,孫兒就算是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欺瞞皇帝——”
“看來你還不笨,沒被人三言兩語的挑唆犯下大事。”慈恩太後麵色好轉,兩個人坐在榻上,“你應該知道,如今這位陛下不是從你祖母肚子裏爬出來的,都說人心隔肚皮,我畢竟不是他正兒八經的娘,他對我也不過是個麵子情。你若真出了什麽大事…就怕我也保不住你…”
施明澈低下頭去,抓著慈恩太後的手,“祖母…當真不是。孫兒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如此說來,就算沈知有欺君之罪,也牽扯不了你下水。”慈恩太後重重的舒一口氣,老人顫巍巍的反手抓住他,“澈兒,祖母是你這世上最親近的人,你應該知道祖母不會害你的吧?”
施明澈臉上一抹愧疚,“皇祖母對孫兒的好…孫兒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