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洞回來,譚震與老三叔連夜召開“xx局擴大會議”,非常嚴肅認真的討論了黃金和銀元的使用問題。
由於不滿譚震的“多次提議”,老三叔也多次采用“爆栗子”的方式行使主權,最終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老三叔非常滿意。
隻有譚震頂著一臉大包,哭喪著臉,他深切體會到了小屁孩,沒人權的感受!
當天晚上,父子倆在床下挖了一個坑,除了留下三根小黃魚和一百個銀元,其他全部埋了起來,兩人也約好一起保密,不要告訴劉英。
劉英是個話癆,嘴裏從來藏不住事,一旦她知道了這事,那可是小喇叭要廣播了,整個小山村的人估計很快就都知道了。
或許是興奮過度,老三叔睜著眼一夜沒睡,一下又爬起床,不放心的看看床下,周而複始,把譚震也鬧得一宿沒睡著。
結果第二天兩人都是頂著熊貓眼,一邊吃飯一邊打瞌睡,讓隔壁鄰居好一頓調侃。
中午的時候,譚震老娘回來了,看見他們兩父子精神不佳,一臉萎靡不振的樣子,很是納悶。
心想這父子倆咋回事?我就一晚上沒回來咋就變成這樣了呢?
“孩他娘,明天我去市裏有點事,家裏照看著一點…”,看見劉英回來,老三叔很是高興,終於可以開始他的“財富計劃”了。
“有什麽事不能跟我說呀?”劉英斜睨了老三叔一眼,眼神中帶著殺氣。
“這不跟你商量嘛,就是…就是尋思著去借點錢蓋房子,讓你和孩子們住的舒服一些,孩子們慢慢大了,再不蓋房子,連下腳的地都沒了…”,老三叔狗腿般的跑到媳婦麵前,討好的說道。
“借錢蓋房?這行嗎?”劉英心中充滿疑慮。
“怎麽不行?我都想好了,像咱這家庭,要想攢夠錢建房子,怕是要到猴年馬月去了,還不如借點錢建了房,再慢慢還,至少,也有個落腳的地不是…”
為了說服劉英,老三叔也是拚了,他一改平時木訥的性子,鼓起三寸不爛之舌,在劉英麵前說起建房的好處。
“既然這樣,那就去借吧…”,劉英被老三叔給說動了。
在農村,建房可是大事情,為了建房借貸是常有的事情,雖然母親出身不好,可是人都是要臉麵的。
在這個四麵透風的棚屋裏麵住著,條件不好不說,每次逢年過節的來客人,看到家裏這種情況,自然的就落了下乘,總感覺低人一等。
被人瞧不起不說,還被人說三道四,心裏麵膈應的慌,說真的,劉英是做夢都想著房子的事情。
現在好了,不管怎麽說,能夠有機會建房就是好事,至於欠債,在那個年代,農村建房哪有不欠賬的。
有了房子,就有了希望,至於債務,慢慢還就是,總比吹著冷風,守著個四處透風的棚屋強吧。
有了這個好消息,劉英一整天的臉都是笑嘻嘻的,晚上對老三叔也是極盡溫柔。
弟弟還小,不到一歲,還不會說話,和譚震兩個人睡一張小床,房間就那麽大,屁大點地,稍微一點動靜都聽到清清楚楚,打個噴嚏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別人知道。
譚震兩世為人,對父母的那點事自然心知肚明,內心也是尷尬不已,隻能是捂住耳朵,裝作啥也不知道罷了。
第二天淩晨五點,老三叔早早就起床了,畢竟到鄉裏麵還有一段山路要走,要是趕不上七點的班車可就麻煩了。
那時候可不像後世,一天也就隻有這一趟車,你要是沒趕上那就隻能是等第二天了。
車輛七點從鄉政府出發,九點先到縣城,十點再到市裏,下午兩點從市區返回,也就是說,要是當天往返的話,在市區的時間隻有四個小時。
譚震知道老三叔有個堂哥在地區銀行上班,還是一個小領導,權力還不小,就出主意叫他直接找自家堂哥幫忙。
有了他的擔保,而且還是賣給銀行,雖然價格可能沒有黑市高,但勝在安全。
事情辦得很順利,老三叔到市裏找到了堂哥,堂哥聽說自家兄弟居然有黃金要出手,也是有點吃驚。
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兄弟就是一個苦哈哈,三十好幾才娶了一個媳婦,為了娶媳婦擺酒還借了不少債,後來分了家更是窮的叮當響,現在居然還有黃金出手,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老三叔的故事其實昨晚上譚震就和他已經編好了,無非就是拿母親的家裏說事。
要知道姥爺原來可是富豪,家有餘財是很自然的事情,為了應付zfp抄家藏匿金銀是那個年代很多特殊成分家庭都幹過的事情,這也符合國人“財不露富”的為人準則。
所以堂哥的質問自然得到了老三叔的一番解釋。
堂哥雖然半信半疑,但是出於對老三叔的同情,又礙於本家兄弟的情麵,還是出麵給他幫了這個忙。
有了堂哥的幫忙。老三叔很順利的把一百塊銀元和三根小黃魚都兌換給了銀行。
“小黃魚”其實是民國時期對收藏黃金的一種叫法。
這種形狀扁平的黃金重量按現在的計算方式就是31.25克一根,三根就是93.75克,按照當時的黃金兌換價格是35元每克,合計就是3300元左右。
銀元那個時候銀行也收,不過是按個收,那個時候是5-6元一枚,也就是500多元,兩樣合計換得人民幣約三千八百元。
他留了一千八的現金,其他兩千元存了銀行,換了一本薄薄的存折。
說實話,老三叔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辦存折,總感覺心裏不踏實,要不是譚震的極力慫恿,老三叔絕對會選擇把錢藏在家裏。
在那個苦逼的年代,存錢對農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一般都是那些“吃國家糧”的人才有餘錢幹這種事情,至於農民,嗬嗬,能吃飽就不錯了。
從銀行出來,老三叔又趕緊去供銷社買了一點糖果和其他東西,緊趕慢趕坐上回家的班車。
下午六點不到,老三叔從鄉裏回來了,後麵烏央烏央的跟了一大幫小屁孩。
究其原因是老三叔窮嘚瑟,買了幾大包糖果和餅幹回來,塑料網兜提著招搖過市,結果回來的時候被在曬穀場玩耍的孩子們發現了,引來村裏孩子們的窺視。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除了過年和走親戚,孩子們一年也難得吃上幾次糖果和餅幹,所以孩子們對有人外出帶糖果回來是很敏感的。
孩子們的世界就是那麽簡單,隻要收到消息,馬上就會有一大群小屁孩雲集於此,不吃到糖果誓不罷休。
譚震很快發現,自己竟然進不去家門了,門口擠滿了一群小屁孩。
都是一些半大小子,有不少還是穿著開襠褲的小家夥,走路都是一晃一晃的,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留著哈喇子,一臉渴望的眼神。
譚震感覺自己到了幼兒園,周圍全是“嗡嗡”的小孩說話聲,還不時傳來“不要擠我”的聲音…
譚震哭笑不得,他隻能是倒背著小手,站在屋外,看老三叔在那裏裝逼的樣子。
對於小崗村的孩子們來說,今天無疑是最快樂的日子,感謝老三叔,讓他們有了甜蜜的世界。
快樂也是短暫的,直到老三叔將空空如也的塑料網兜在孩子們麵前展示以後,孩子們這才心滿意足離開了。
晚飯後,老三叔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由於籌集資金很順利,明天就開始蓋房,爭取下月完工,老娘非常的興奮,端著飯碗就出了門,小喇叭開始廣播了!
很快,全村人都知道:老三家要建新房了!
由於不滿譚震的“多次提議”,老三叔也多次采用“爆栗子”的方式行使主權,最終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老三叔非常滿意。
隻有譚震頂著一臉大包,哭喪著臉,他深切體會到了小屁孩,沒人權的感受!
當天晚上,父子倆在床下挖了一個坑,除了留下三根小黃魚和一百個銀元,其他全部埋了起來,兩人也約好一起保密,不要告訴劉英。
劉英是個話癆,嘴裏從來藏不住事,一旦她知道了這事,那可是小喇叭要廣播了,整個小山村的人估計很快就都知道了。
或許是興奮過度,老三叔睜著眼一夜沒睡,一下又爬起床,不放心的看看床下,周而複始,把譚震也鬧得一宿沒睡著。
結果第二天兩人都是頂著熊貓眼,一邊吃飯一邊打瞌睡,讓隔壁鄰居好一頓調侃。
中午的時候,譚震老娘回來了,看見他們兩父子精神不佳,一臉萎靡不振的樣子,很是納悶。
心想這父子倆咋回事?我就一晚上沒回來咋就變成這樣了呢?
“孩他娘,明天我去市裏有點事,家裏照看著一點…”,看見劉英回來,老三叔很是高興,終於可以開始他的“財富計劃”了。
“有什麽事不能跟我說呀?”劉英斜睨了老三叔一眼,眼神中帶著殺氣。
“這不跟你商量嘛,就是…就是尋思著去借點錢蓋房子,讓你和孩子們住的舒服一些,孩子們慢慢大了,再不蓋房子,連下腳的地都沒了…”,老三叔狗腿般的跑到媳婦麵前,討好的說道。
“借錢蓋房?這行嗎?”劉英心中充滿疑慮。
“怎麽不行?我都想好了,像咱這家庭,要想攢夠錢建房子,怕是要到猴年馬月去了,還不如借點錢建了房,再慢慢還,至少,也有個落腳的地不是…”
為了說服劉英,老三叔也是拚了,他一改平時木訥的性子,鼓起三寸不爛之舌,在劉英麵前說起建房的好處。
“既然這樣,那就去借吧…”,劉英被老三叔給說動了。
在農村,建房可是大事情,為了建房借貸是常有的事情,雖然母親出身不好,可是人都是要臉麵的。
在這個四麵透風的棚屋裏麵住著,條件不好不說,每次逢年過節的來客人,看到家裏這種情況,自然的就落了下乘,總感覺低人一等。
被人瞧不起不說,還被人說三道四,心裏麵膈應的慌,說真的,劉英是做夢都想著房子的事情。
現在好了,不管怎麽說,能夠有機會建房就是好事,至於欠債,在那個年代,農村建房哪有不欠賬的。
有了房子,就有了希望,至於債務,慢慢還就是,總比吹著冷風,守著個四處透風的棚屋強吧。
有了這個好消息,劉英一整天的臉都是笑嘻嘻的,晚上對老三叔也是極盡溫柔。
弟弟還小,不到一歲,還不會說話,和譚震兩個人睡一張小床,房間就那麽大,屁大點地,稍微一點動靜都聽到清清楚楚,打個噴嚏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別人知道。
譚震兩世為人,對父母的那點事自然心知肚明,內心也是尷尬不已,隻能是捂住耳朵,裝作啥也不知道罷了。
第二天淩晨五點,老三叔早早就起床了,畢竟到鄉裏麵還有一段山路要走,要是趕不上七點的班車可就麻煩了。
那時候可不像後世,一天也就隻有這一趟車,你要是沒趕上那就隻能是等第二天了。
車輛七點從鄉政府出發,九點先到縣城,十點再到市裏,下午兩點從市區返回,也就是說,要是當天往返的話,在市區的時間隻有四個小時。
譚震知道老三叔有個堂哥在地區銀行上班,還是一個小領導,權力還不小,就出主意叫他直接找自家堂哥幫忙。
有了他的擔保,而且還是賣給銀行,雖然價格可能沒有黑市高,但勝在安全。
事情辦得很順利,老三叔到市裏找到了堂哥,堂哥聽說自家兄弟居然有黃金要出手,也是有點吃驚。
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兄弟就是一個苦哈哈,三十好幾才娶了一個媳婦,為了娶媳婦擺酒還借了不少債,後來分了家更是窮的叮當響,現在居然還有黃金出手,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老三叔的故事其實昨晚上譚震就和他已經編好了,無非就是拿母親的家裏說事。
要知道姥爺原來可是富豪,家有餘財是很自然的事情,為了應付zfp抄家藏匿金銀是那個年代很多特殊成分家庭都幹過的事情,這也符合國人“財不露富”的為人準則。
所以堂哥的質問自然得到了老三叔的一番解釋。
堂哥雖然半信半疑,但是出於對老三叔的同情,又礙於本家兄弟的情麵,還是出麵給他幫了這個忙。
有了堂哥的幫忙。老三叔很順利的把一百塊銀元和三根小黃魚都兌換給了銀行。
“小黃魚”其實是民國時期對收藏黃金的一種叫法。
這種形狀扁平的黃金重量按現在的計算方式就是31.25克一根,三根就是93.75克,按照當時的黃金兌換價格是35元每克,合計就是3300元左右。
銀元那個時候銀行也收,不過是按個收,那個時候是5-6元一枚,也就是500多元,兩樣合計換得人民幣約三千八百元。
他留了一千八的現金,其他兩千元存了銀行,換了一本薄薄的存折。
說實話,老三叔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辦存折,總感覺心裏不踏實,要不是譚震的極力慫恿,老三叔絕對會選擇把錢藏在家裏。
在那個苦逼的年代,存錢對農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一般都是那些“吃國家糧”的人才有餘錢幹這種事情,至於農民,嗬嗬,能吃飽就不錯了。
從銀行出來,老三叔又趕緊去供銷社買了一點糖果和其他東西,緊趕慢趕坐上回家的班車。
下午六點不到,老三叔從鄉裏回來了,後麵烏央烏央的跟了一大幫小屁孩。
究其原因是老三叔窮嘚瑟,買了幾大包糖果和餅幹回來,塑料網兜提著招搖過市,結果回來的時候被在曬穀場玩耍的孩子們發現了,引來村裏孩子們的窺視。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除了過年和走親戚,孩子們一年也難得吃上幾次糖果和餅幹,所以孩子們對有人外出帶糖果回來是很敏感的。
孩子們的世界就是那麽簡單,隻要收到消息,馬上就會有一大群小屁孩雲集於此,不吃到糖果誓不罷休。
譚震很快發現,自己竟然進不去家門了,門口擠滿了一群小屁孩。
都是一些半大小子,有不少還是穿著開襠褲的小家夥,走路都是一晃一晃的,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留著哈喇子,一臉渴望的眼神。
譚震感覺自己到了幼兒園,周圍全是“嗡嗡”的小孩說話聲,還不時傳來“不要擠我”的聲音…
譚震哭笑不得,他隻能是倒背著小手,站在屋外,看老三叔在那裏裝逼的樣子。
對於小崗村的孩子們來說,今天無疑是最快樂的日子,感謝老三叔,讓他們有了甜蜜的世界。
快樂也是短暫的,直到老三叔將空空如也的塑料網兜在孩子們麵前展示以後,孩子們這才心滿意足離開了。
晚飯後,老三叔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由於籌集資金很順利,明天就開始蓋房,爭取下月完工,老娘非常的興奮,端著飯碗就出了門,小喇叭開始廣播了!
很快,全村人都知道:老三家要建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