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麽呢,我梁山是那樣的人嗎?要不這樣吧,你跟你姐說,叫她別在煤站幹了,反正那裏一個月也掙不來幾個錢?還又髒又累,還不如到深州來呢,起碼這裏工資高些…”,梁山在電話裏麵大聲說道。
“行,我跟姐說,讓她自己決定吧,沒事就掛了,還要上課呢!”
放下電話,又付了電話費,譚震就騎著單車到了煤場。
話說自從譚震在煤場大顯身手震懾了煤場的“衡州幫”,再加上梁山女朋友的身份,煤場的工人看譚玉的眼神裏都多了一絲敬畏,譚玉在煤場的工作也順暢多了。
“姐,你出來一下!”譚震衝在房間過地磅的譚玉招了招手。
“怎麽樣?問了沒?”剛從房間出來,譚玉急吼吼的問道。
她也不嫌害臊,譚震忍不住想捂臉。
“姐,我問了,梁山哥確實很忙,沒時間寫信,其實你也知道,就他那水平,要他寫情書也確實難為他了,還不如打電話呢?”譚震笑著回答道。
“打電話不要錢呀,再說了還要排隊…”,譚玉很不高興。
“其實…就像山哥說的,你也可以去特區找份工作,起碼比這裏強”,譚震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跟堂姐說了。
“去深州,那這裏怎麽辦?”譚玉有點為難。
“姐,這種事,你自己想清楚,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現在國家正在搞改革開放,去深州的發展前景肯定比在宜城這個小地方強,而且,如果你真的喜歡梁山,我建議你過去…”,譚震看著堂姐,很認真的說道。
“那我今晚再想想吧…”,堂姐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實話,她從心底裏喜歡梁山,感覺跟他在一起的日子特別的開心。
可是她又不想放棄現在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到底是國字號,某些方麵還是有保障的。
現在在宜城找一份工作有多難,她是知道的,她辭職容易,想再回來就難了。
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她心裏想。
愛的選擇真的好難呀!
其實她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而且還是在一個陌生的行業,前途充滿了風險和挑戰。
第二天,堂姐就去郵局打了電話給梁山,也不知道她們兩個怎麽溝通的,打完電話她回到煤場就交了辭職報告。
站長收到譚玉的辭職報告有些吃驚。
說實話,那年頭,在國營單位敢辭職下海的人不是沒有,但是真的很少。
尤其是像宜城這樣的小縣城,工作機會本來就少,你前腳剛辭職,後腳就有人頂上了。
站長也再三要她考慮清楚,說辭職報告一旦交了上去,可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要知道等工作安排的人可是一大把。
可堂姐還是鐵了心要辭職,站長長歎了一口氣,還是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批準了。
一周後,堂姐交接好煤場的工作,坐上了開往深州的火車,譚震過去送行,還提前打了電話給梁山,要他注意接站。
看著遠去的列車,譚震心裏有股莫名的欣慰,堂姐雖然離開了宜城,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新打拚。
可是她再也不會像上輩子那樣,瘋瘋癲癲的走完自己的人生。
她有了更好的人生,更好的追求,她會生活的很幸福,很快樂!
堂姐呀,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
…
今天的36班似乎很不一樣,沒有往常的朗朗讀書聲,全是嘰嘰喳喳的聲音,一進門就看見不少人在交頭接耳。
就連平時一本正經的班長陳珂也在和學習委員廖桂芬咬著小耳朵。
譚震有些納悶,他剛到座位坐下,看了一下旁邊的同桌,很安靜,小芳正在認真的看書。
可是譚震卻從她斜睨的眼神能感覺到她的意思,求我呀,快來求我呀,求我就告訴你!
譚震是不會求她的,小女孩的人情最難還。
他可是有“情報員”的,身後的牛哥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與他分享了。
說起牛哥,就不得不說一下他最近的“曆史”,自從上次打小抄被教導主任郭大炮抓住公開批評以後,牛哥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
不過牛哥可是“打不死的小強”,生性開朗的他很快就恢複了狀態,又滿血複活了!
而且牛哥經曆了上次“打小抄”被抓的事情後,他痛定思痛,經過了一番認真的研究之後,“打小抄”的技藝也愈發成熟。
據說他還花巨資托人從南方帶來了“高科技”-隱形藥水!
他隻要用這種隱形藥水寫字在課桌上,平時看不見,考試的時候隻要用嘴吹口氣,字跡就會顯示出來,當然顯示的時間比較短,但是時間足夠你抄寫了。
這種在後世爛大街的玩意現在可是高科技,一般的地方可沒有賣。
於是在最近的幾次班級測驗中,牛哥大顯神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因此受到了老師的表彰。
牛哥也得意洋洋的表示,“打小抄”的道路永無止境,他還將砥礪前行。
牛哥從“滿山”的資料中探出頭,壓低聲音說道:“你知道嗎?聽說學校有學生的高考成績被人頂替了!”
高考成績被頂替?譚震也是吃了一驚。
怪不得大家都那麽八卦,高考對畢業班的學生來說可是最敏感的事情,更何況是高考被頂替這種考生最痛恨的事。
在那個年代,工作機會少,同學們就盼著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盡管這個世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公平。
但是相對而言,高考這種公開的選拔比以前的政治推薦公平多了,最起碼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所以這種高考頂替的消息才會為之矚目,也讓畢業班的學生們憂心忡忡,生怕這種事情也落到自己頭上。
從牛哥的敘述中,譚震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還得從1978年高考說起,宜城一中78屆的高考學生中,一個叫鄧蓮的女學生考上了湘南大學,可是她卻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因為錄取通知書被另外一名她的同班同學黃英給拿走了,從此,這位黃英就變成了“鄧蓮”,成了湘南大學的一名大學生。
按理說這個故事似乎就這樣結束了,鄧蓮回到了農村務農,黃英成了大學生,天各一方,再也碰不到一塊。
可事情就有這麽巧,今年的國慶,在農村的鄧蓮和自己的老公帶著孩子來到縣城玩。
突然間聽到有人在叫她的名字,她下意識的想要應答,卻發現是一個帥氣的男孩在衝一位女生招手,而那位女生就是她曾經的同班同學黃英。
她不是黃英嗎?怎麽就成了“鄧蓮”了呢?
“行,我跟姐說,讓她自己決定吧,沒事就掛了,還要上課呢!”
放下電話,又付了電話費,譚震就騎著單車到了煤場。
話說自從譚震在煤場大顯身手震懾了煤場的“衡州幫”,再加上梁山女朋友的身份,煤場的工人看譚玉的眼神裏都多了一絲敬畏,譚玉在煤場的工作也順暢多了。
“姐,你出來一下!”譚震衝在房間過地磅的譚玉招了招手。
“怎麽樣?問了沒?”剛從房間出來,譚玉急吼吼的問道。
她也不嫌害臊,譚震忍不住想捂臉。
“姐,我問了,梁山哥確實很忙,沒時間寫信,其實你也知道,就他那水平,要他寫情書也確實難為他了,還不如打電話呢?”譚震笑著回答道。
“打電話不要錢呀,再說了還要排隊…”,譚玉很不高興。
“其實…就像山哥說的,你也可以去特區找份工作,起碼比這裏強”,譚震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跟堂姐說了。
“去深州,那這裏怎麽辦?”譚玉有點為難。
“姐,這種事,你自己想清楚,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現在國家正在搞改革開放,去深州的發展前景肯定比在宜城這個小地方強,而且,如果你真的喜歡梁山,我建議你過去…”,譚震看著堂姐,很認真的說道。
“那我今晚再想想吧…”,堂姐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實話,她從心底裏喜歡梁山,感覺跟他在一起的日子特別的開心。
可是她又不想放棄現在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到底是國字號,某些方麵還是有保障的。
現在在宜城找一份工作有多難,她是知道的,她辭職容易,想再回來就難了。
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她心裏想。
愛的選擇真的好難呀!
其實她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而且還是在一個陌生的行業,前途充滿了風險和挑戰。
第二天,堂姐就去郵局打了電話給梁山,也不知道她們兩個怎麽溝通的,打完電話她回到煤場就交了辭職報告。
站長收到譚玉的辭職報告有些吃驚。
說實話,那年頭,在國營單位敢辭職下海的人不是沒有,但是真的很少。
尤其是像宜城這樣的小縣城,工作機會本來就少,你前腳剛辭職,後腳就有人頂上了。
站長也再三要她考慮清楚,說辭職報告一旦交了上去,可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要知道等工作安排的人可是一大把。
可堂姐還是鐵了心要辭職,站長長歎了一口氣,還是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批準了。
一周後,堂姐交接好煤場的工作,坐上了開往深州的火車,譚震過去送行,還提前打了電話給梁山,要他注意接站。
看著遠去的列車,譚震心裏有股莫名的欣慰,堂姐雖然離開了宜城,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新打拚。
可是她再也不會像上輩子那樣,瘋瘋癲癲的走完自己的人生。
她有了更好的人生,更好的追求,她會生活的很幸福,很快樂!
堂姐呀,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
…
今天的36班似乎很不一樣,沒有往常的朗朗讀書聲,全是嘰嘰喳喳的聲音,一進門就看見不少人在交頭接耳。
就連平時一本正經的班長陳珂也在和學習委員廖桂芬咬著小耳朵。
譚震有些納悶,他剛到座位坐下,看了一下旁邊的同桌,很安靜,小芳正在認真的看書。
可是譚震卻從她斜睨的眼神能感覺到她的意思,求我呀,快來求我呀,求我就告訴你!
譚震是不會求她的,小女孩的人情最難還。
他可是有“情報員”的,身後的牛哥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與他分享了。
說起牛哥,就不得不說一下他最近的“曆史”,自從上次打小抄被教導主任郭大炮抓住公開批評以後,牛哥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
不過牛哥可是“打不死的小強”,生性開朗的他很快就恢複了狀態,又滿血複活了!
而且牛哥經曆了上次“打小抄”被抓的事情後,他痛定思痛,經過了一番認真的研究之後,“打小抄”的技藝也愈發成熟。
據說他還花巨資托人從南方帶來了“高科技”-隱形藥水!
他隻要用這種隱形藥水寫字在課桌上,平時看不見,考試的時候隻要用嘴吹口氣,字跡就會顯示出來,當然顯示的時間比較短,但是時間足夠你抄寫了。
這種在後世爛大街的玩意現在可是高科技,一般的地方可沒有賣。
於是在最近的幾次班級測驗中,牛哥大顯神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因此受到了老師的表彰。
牛哥也得意洋洋的表示,“打小抄”的道路永無止境,他還將砥礪前行。
牛哥從“滿山”的資料中探出頭,壓低聲音說道:“你知道嗎?聽說學校有學生的高考成績被人頂替了!”
高考成績被頂替?譚震也是吃了一驚。
怪不得大家都那麽八卦,高考對畢業班的學生來說可是最敏感的事情,更何況是高考被頂替這種考生最痛恨的事。
在那個年代,工作機會少,同學們就盼著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盡管這個世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公平。
但是相對而言,高考這種公開的選拔比以前的政治推薦公平多了,最起碼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所以這種高考頂替的消息才會為之矚目,也讓畢業班的學生們憂心忡忡,生怕這種事情也落到自己頭上。
從牛哥的敘述中,譚震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還得從1978年高考說起,宜城一中78屆的高考學生中,一個叫鄧蓮的女學生考上了湘南大學,可是她卻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因為錄取通知書被另外一名她的同班同學黃英給拿走了,從此,這位黃英就變成了“鄧蓮”,成了湘南大學的一名大學生。
按理說這個故事似乎就這樣結束了,鄧蓮回到了農村務農,黃英成了大學生,天各一方,再也碰不到一塊。
可事情就有這麽巧,今年的國慶,在農村的鄧蓮和自己的老公帶著孩子來到縣城玩。
突然間聽到有人在叫她的名字,她下意識的想要應答,卻發現是一個帥氣的男孩在衝一位女生招手,而那位女生就是她曾經的同班同學黃英。
她不是黃英嗎?怎麽就成了“鄧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