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或許可以去山裏看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想起那久違的野雞肉,加上辣椒,配上自家醃製的鹹菜,猛火爆炒一番,鮮香麻辣,才而不膩,那滋味想想就流口水。
要是僥幸抓到一隻野兔,在這嚴寒的冬季,弄上一頓紅燒兔肉,別提有多爽了。
紅燒兔肉的做法相對比較講究,因為兔子肉比較肥膩,如果沒有香料醃製,炒起來吃會感覺有些膩口,這或許也是四川人為什麽要拿它做火鍋的原因。
香味獨特的火鍋底料配上燒製好的紅燒兔肉,味道立馬變得鮮香爽口,使人胃口大開。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能碰上傻傻的麅子。
為什麽說它是傻麅子呢?
這也是有原因的,這種動物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在古代捕獵工具比較落後的時候,有的獵人發現有麅子時,為了吸引它的注意,故意倒在地上裝死。
麅子看到了,就會好奇心泛濫,心想這是什麽東西呀?咱得去瞧瞧!
它就會立馬跑過來察看,當它靠近地上的獵人時,獵人則趁機一躍而起,把麅子給抓獲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好奇心害死了麅子呀。
當然森林中的動物遠遠不止這些,宜城毗鄰五嶺山脈,又是地處山區,境內原始森林不少,五十年代的時候還曾有華南虎出現過。
有關老虎的事情確有其事,小時候譚震曾聽老三叔說起過,據說那還是民國時期,當時的大陸很不太平,整個中華大地軍閥混戰,盜匪橫生,百姓也是流離失所。
因為戰亂,為了不被拉壯丁和生存下去,譚震的爺爺帶著一家子躲進了大山。
那個時候的大山因為交通閉塞,原始森林密布,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一般人是不會去到大山裏麵的。
因為大山裏麵林子多,地形複雜,且野獸眾多,進到裏麵容易迷路,還容易受到野獸襲擊。
所以無論是盜匪還是軍閥輕易都不會進林子,這也是譚震爺爺帶著家眷躲進深山的原因。
幸好當時深山裏麵有一座山神廟,譚震的爺爺帶著一家子老老小小十幾口人就蝸居在這裏。
男人白天就在附近砍柴,女的就在附近弄點野菜和蘑菇什麽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活下去。
稍微遠點的地方是不敢去的,白天都能聽見野狼的嚎叫。
那時的老三叔還年幼,家裏的幾個姐姐也還小。
據說也是一個寒冷的冬季,大家吃完晚飯就要睡覺的時候,就聽到屋外的狗“嗚嗚”的叫聲,當時就覺得有點不對勁。
透過窗戶一看,不由倒抽一口涼氣,我的個媽呀!一隻白額吊巾大虎,正張開一張血盆大嘴,撕咬著外麵的家犬。
老虎一雙鋒利的前爪按壓著它,讓家犬動彈不得,家裏人都嚇壞了,個個瑟瑟發抖,伏在地上不敢出聲。
過了一會,大虎開始用利爪拍擊木門,把厚重的木門拍的是“啪啪”直響,隻是一會兒工夫,木門已經是搖搖欲墜。
爺爺見到情勢危急,拿起家裏的鳥槍,開始對著窗外鳴槍。
大虎一聽槍聲,感覺這家不好惹,這才離開譚家,往叢林去了。
譚家在擔驚受怕中過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起來一看,好家夥,飼養的家犬已經不見了蹤影,隻留下地上一攤鮮紅的血跡。
家裏的木門也被虎爪劃出一道道裂痕,可想這大虎的威力!
不過經過了那麽多年的捕殺,到八十年代的時候,五嶺地區已經很少見到華南虎的蹤跡,就連野狼也少了很多。
不過進山還是要帶一把槍防身的,沒有一把獵槍防身,進山萬一碰到野獸,那可就大發了!
譚震家沒有獵槍,老家倒是有一把鳥槍,不過那鏽跡斑斑的模樣,譚震有點懷疑會不會炸膛,反正他是不敢用的。
看來還得找李達,他家可是坐地戶,絕對有獵槍。
果然,找到李達一問,李達立刻得意的吹噓自家的獵槍是多麽的厲害,死在其槍口之下的獵物不計其數。
看來找他是對了,兩人約好明天早上一起上山,牛哥聽了很感興趣,表示一定要加入。
於是,第二天的打獵行動便成了三人行。
早上九點,雪已經停了,太陽也開始出來了,不過天氣還是很冷,到處是白茫茫一片。
譚震和牛哥背著背包氣喘籲籲的趕到了李達家。
這次進山,譚震還帶上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就是多年以前在小山村的後山山洞拿的一把日製手槍。
它就是抗日戰爭時期大名鼎鼎的“王八盒子”,口徑8毫米,容彈8發,有效射程50米,近距離下威力還是挺大的。
當時譚震趁老三叔沒注意拿了一把藏了起來,還偷拿了幾盒子彈,當時也沒多想,純粹出於好奇。
後來也沒有拿出來用過,一直藏在家裏,一直到譚震家搬到縣城,譚震又把它帶到了新家。
雖然時間已經有些久遠,不過槍是新槍,裏麵還有槍油,保養的還是挺不錯的。
譚震拿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防身,要知道當年有多少的抗日誌士就是死在它的槍口下,武功再高,也怕手槍!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拿出來的,他可不想讓李達和大牛哥知道。
他們正是青春躁動的年齡,他們知道了保不齊就會到處去吹噓和炫耀,譚震可不想被“坑”。
要知道這可是軍用手槍,到時候被人知道,光解釋來曆就是一個問題。
為了以防萬一,他還帶了一盒子彈。
後山的那個山洞,譚震後來一個人偷偷的去過幾次,不為別的,就是單純為了過槍癮。
如果不是擔心手雷爆炸的聲音太大,譚震當時都想拿幾個手雷藏起來,後來想想那個東西不好保管,萬一不小心被弟弟妹妹發現拿出來玩耍,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出於安全緣由,他當時沒有拿,等到後來想起要去拿的時候,山洞已經被發現,那些武器也全部被鄉政府給送到了縣武裝部封存,也失去了擁有手雷的機會,這也讓譚震很是遺憾。
李達拿著獵槍早已等候多時,譚震和大牛一到,三個人立馬就收拾出門了。
昨天下了一夜的雪,宜城也成了白雪之城,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進山的路變得有些陌生。
不過好在還有李達這個“地頭蛇”,他打小在這裏長大,自然熟悉這裏的地形,他抬頭看看天,說道:
“我們去將軍坳吧,那裏應該有野雞野兔出沒,去年我爸就在那裏打了十幾隻呢!”
“那趕緊的呀,去晚了可就跑了!”
牛哥永遠都是那麽的風風火火,他的武器是一把大砍刀,據說采用精鐵煉製而成,削鐵如泥,不過譚震是沒有見識過。
要是僥幸抓到一隻野兔,在這嚴寒的冬季,弄上一頓紅燒兔肉,別提有多爽了。
紅燒兔肉的做法相對比較講究,因為兔子肉比較肥膩,如果沒有香料醃製,炒起來吃會感覺有些膩口,這或許也是四川人為什麽要拿它做火鍋的原因。
香味獨特的火鍋底料配上燒製好的紅燒兔肉,味道立馬變得鮮香爽口,使人胃口大開。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能碰上傻傻的麅子。
為什麽說它是傻麅子呢?
這也是有原因的,這種動物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在古代捕獵工具比較落後的時候,有的獵人發現有麅子時,為了吸引它的注意,故意倒在地上裝死。
麅子看到了,就會好奇心泛濫,心想這是什麽東西呀?咱得去瞧瞧!
它就會立馬跑過來察看,當它靠近地上的獵人時,獵人則趁機一躍而起,把麅子給抓獲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好奇心害死了麅子呀。
當然森林中的動物遠遠不止這些,宜城毗鄰五嶺山脈,又是地處山區,境內原始森林不少,五十年代的時候還曾有華南虎出現過。
有關老虎的事情確有其事,小時候譚震曾聽老三叔說起過,據說那還是民國時期,當時的大陸很不太平,整個中華大地軍閥混戰,盜匪橫生,百姓也是流離失所。
因為戰亂,為了不被拉壯丁和生存下去,譚震的爺爺帶著一家子躲進了大山。
那個時候的大山因為交通閉塞,原始森林密布,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一般人是不會去到大山裏麵的。
因為大山裏麵林子多,地形複雜,且野獸眾多,進到裏麵容易迷路,還容易受到野獸襲擊。
所以無論是盜匪還是軍閥輕易都不會進林子,這也是譚震爺爺帶著家眷躲進深山的原因。
幸好當時深山裏麵有一座山神廟,譚震的爺爺帶著一家子老老小小十幾口人就蝸居在這裏。
男人白天就在附近砍柴,女的就在附近弄點野菜和蘑菇什麽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活下去。
稍微遠點的地方是不敢去的,白天都能聽見野狼的嚎叫。
那時的老三叔還年幼,家裏的幾個姐姐也還小。
據說也是一個寒冷的冬季,大家吃完晚飯就要睡覺的時候,就聽到屋外的狗“嗚嗚”的叫聲,當時就覺得有點不對勁。
透過窗戶一看,不由倒抽一口涼氣,我的個媽呀!一隻白額吊巾大虎,正張開一張血盆大嘴,撕咬著外麵的家犬。
老虎一雙鋒利的前爪按壓著它,讓家犬動彈不得,家裏人都嚇壞了,個個瑟瑟發抖,伏在地上不敢出聲。
過了一會,大虎開始用利爪拍擊木門,把厚重的木門拍的是“啪啪”直響,隻是一會兒工夫,木門已經是搖搖欲墜。
爺爺見到情勢危急,拿起家裏的鳥槍,開始對著窗外鳴槍。
大虎一聽槍聲,感覺這家不好惹,這才離開譚家,往叢林去了。
譚家在擔驚受怕中過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起來一看,好家夥,飼養的家犬已經不見了蹤影,隻留下地上一攤鮮紅的血跡。
家裏的木門也被虎爪劃出一道道裂痕,可想這大虎的威力!
不過經過了那麽多年的捕殺,到八十年代的時候,五嶺地區已經很少見到華南虎的蹤跡,就連野狼也少了很多。
不過進山還是要帶一把槍防身的,沒有一把獵槍防身,進山萬一碰到野獸,那可就大發了!
譚震家沒有獵槍,老家倒是有一把鳥槍,不過那鏽跡斑斑的模樣,譚震有點懷疑會不會炸膛,反正他是不敢用的。
看來還得找李達,他家可是坐地戶,絕對有獵槍。
果然,找到李達一問,李達立刻得意的吹噓自家的獵槍是多麽的厲害,死在其槍口之下的獵物不計其數。
看來找他是對了,兩人約好明天早上一起上山,牛哥聽了很感興趣,表示一定要加入。
於是,第二天的打獵行動便成了三人行。
早上九點,雪已經停了,太陽也開始出來了,不過天氣還是很冷,到處是白茫茫一片。
譚震和牛哥背著背包氣喘籲籲的趕到了李達家。
這次進山,譚震還帶上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就是多年以前在小山村的後山山洞拿的一把日製手槍。
它就是抗日戰爭時期大名鼎鼎的“王八盒子”,口徑8毫米,容彈8發,有效射程50米,近距離下威力還是挺大的。
當時譚震趁老三叔沒注意拿了一把藏了起來,還偷拿了幾盒子彈,當時也沒多想,純粹出於好奇。
後來也沒有拿出來用過,一直藏在家裏,一直到譚震家搬到縣城,譚震又把它帶到了新家。
雖然時間已經有些久遠,不過槍是新槍,裏麵還有槍油,保養的還是挺不錯的。
譚震拿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防身,要知道當年有多少的抗日誌士就是死在它的槍口下,武功再高,也怕手槍!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拿出來的,他可不想讓李達和大牛哥知道。
他們正是青春躁動的年齡,他們知道了保不齊就會到處去吹噓和炫耀,譚震可不想被“坑”。
要知道這可是軍用手槍,到時候被人知道,光解釋來曆就是一個問題。
為了以防萬一,他還帶了一盒子彈。
後山的那個山洞,譚震後來一個人偷偷的去過幾次,不為別的,就是單純為了過槍癮。
如果不是擔心手雷爆炸的聲音太大,譚震當時都想拿幾個手雷藏起來,後來想想那個東西不好保管,萬一不小心被弟弟妹妹發現拿出來玩耍,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出於安全緣由,他當時沒有拿,等到後來想起要去拿的時候,山洞已經被發現,那些武器也全部被鄉政府給送到了縣武裝部封存,也失去了擁有手雷的機會,這也讓譚震很是遺憾。
李達拿著獵槍早已等候多時,譚震和大牛一到,三個人立馬就收拾出門了。
昨天下了一夜的雪,宜城也成了白雪之城,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進山的路變得有些陌生。
不過好在還有李達這個“地頭蛇”,他打小在這裏長大,自然熟悉這裏的地形,他抬頭看看天,說道:
“我們去將軍坳吧,那裏應該有野雞野兔出沒,去年我爸就在那裏打了十幾隻呢!”
“那趕緊的呀,去晚了可就跑了!”
牛哥永遠都是那麽的風風火火,他的武器是一把大砍刀,據說采用精鐵煉製而成,削鐵如泥,不過譚震是沒有見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