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的領導在勉勵了譚震一番後,就離開了。
臨走還留下500塊錢,說是縣裏對於譚震在本次高考中取得全市第一的獎勵。
陳校長也當場表示,會在譚震收到通知書後,給予適當的獎勵,勉勵他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
一旁的李達和大牛看的是眼熱不已,不過他們有自知之明。
這次能夠取得這麽好的成績已經是燒了高香了,全縣第一就別想了。
老實說,如果不是譚震的幫助,他們兩個別說上大學,估計早就卷著鋪蓋回家了。
種地的種地,待業的待業。
他們都很感激他,約好有空一定要去自己家裏,殺雞宰羊“盛情”招待一番,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劉英把電光炮買回來了,老三叔當場就放了一個兩千響的大炮仗,“霹靂吧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響徹全城。
宜城就是一個小縣城,消息傳播的很快,很快全縣城的人都知道了,河水村的老譚家出了個“狀元”。
要不是聽說譚震隻有十歲,年幼尚未成年,估計上門提親的人已經踏破了門檻。
聽說李達和大牛考了高分以後,已經有人在打探兩人的事情,一旦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到,媒人就要上門提親了!
弟弟譚華羨慕的看著大哥,他也想要這樣的“風光”。
這其實很正常,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魔鬼”,那就是追求和欲望。
你隻要善待它,它就會給你最好的回報,如果你心術不正,你就會得到衝動的懲罰。
譚震站在大廳,看著忙碌而激動的父母親,那種四處洋溢的快樂把譚震都感染了。
他第一次看到父母親那麽幸福的微笑,或許在他們眼裏,快樂就是那麽的簡單。
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高考成績出來了,錄取通知書還會遠嗎?
…
八月的一天,譚震收到了心儀的那份通知書。
那時候的通知書很簡單,就是薄薄的一張紙,憑這張紙你就可以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和糧油關係轉移,很薄卻很厚重。
老三叔拿著它忍不住熱淚盈眶,目不識丁的母親也是激動不已,多年的期望變成了現實。
如果是在熟悉的鄉下,估計早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了。
通知書是班主任賈寶玥親自送來的,自己的學生能夠考上心儀的學校,還是國家重點大學,她自然是最喜悅的。
他告訴譚震,今年的高考宜城一中有一百五十多人考上了大學,當然其中也包含了部分大專院校,創造了建校以來高考曆史的最好成績。
一中高中部這次很爭氣,放了一個“大衛星”,大學升學錄取比例達到了創紀錄的55%,是整個地區錄取比例最高的。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消息傳出以後,已經有很多本地和外地的學生家長拉關係找後門,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弄到宜城一中來就讀。
不過這對宜城一中來說,絕對是件很有麵子的事情,就連一中的老師現在在宜城都成了香餑餑。
能夠跟一中的老師攀上關係是宜城的家長這段時間最熱衷的事情。
賈寶玥順便也通知他,說是學校要召開表彰大會,叫他準備好發言稿,到時要在大會上發言的。
隨著通知書的到來,“狀元”的光環愈發的顯眼,每天都有不少城裏的鄉鄰打著“祝賀”的旗號來譚家看他。
一雙雙大手總是會在“狀元”的頭頂摩挲一番,順便沾染一下“狀元”的才氣,然後才滿意而去。
留下頭頂被摸成“雞窩”的譚震,獨自在風中淩亂。
他現在就是家裏的吉祥物,每天站在家裏擺“pose”,給各位叔叔阿姨提供茶餘飯後的素材。
滿足老三叔和劉英庸俗的虛榮心,在街坊鄰居麵前掙盡了麵子。
大牛和李達也如願以償的拿到了燕京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們瞬間便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以往的調皮和頑劣成了過往,取而代之的是高考前的勤奮和聰慧。
“現實”是最好的教科書,曾經的學渣也成了學弟學妹們學習的榜樣。
大牛現在已經“飄”了,幸福來得太快,他一下子還沒適應。
從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就成了另一個人。
陳家世代工人家庭,雖然家境殷實,生活富足,但是從來沒有出過一個像樣的文化人。
雖然家裏公家人不少,幾個孩子也爭氣,在宜城的工作崗位上做的是有聲有色,好幾個現在都已經是在職的幹部了。
可是文化底蘊的缺失,使得陳爸陳媽老是覺得在別人那裏矮了一頭,這也是他們想方設法要把大牛塞到一中讀書的原因。
可惜牛哥不給力,平時成績是一塌糊塗,排名前列就別想了,倒數第一倒是經常有份。
就在陳爸陳媽滿懷失望的時候,劇情居然得到了反轉,大牛從一個狗嫌人棄的“差等生”,變成了學習優秀的“好學生”。
成績火箭般的提升,完全滿足了陳爸陳媽鯉魚跳龍門的願望。
在大學通知書寄到的那一刻,陳爸陳媽燒香拜佛,感謝祖宗庇佑。
哥哥姐姐們看他的眼神也有了變化,以往嫌棄的眼神充滿了欣慰。
街坊鄰居看到他也滿是羨慕的眼神,雖然他們背地裏嘀咕陳家是走了狗屎運,一定是祖墳的風水好。
可這絲毫改變不了陳家出了大學生的現實,此時的大牛哥就是人生的高光時刻,踏破門檻的媒婆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精明的陳爸陳媽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兒子的“價值”。
他們以兒子年紀尚幼還需努力為由,推辭了一個又一個的說客,讓大牛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美夢落了空。
學校的慶祝大會譚震是少不了的主角,誰叫他是今年的文科狀元呢?
另一個主角是38班的陳夢,她以655分的成績榮獲“理科狀元”的桂冠,被五道口職業學院電子工程係錄取。
要說明一下,理科是總分710分,所以她比譚震多分是很正常的。
一百多個大學生的家長也都來到了現場,再加上到校的嘉賓和領導,整個一中的校園都是喜氣洋洋,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作為“狀元”的爸媽,老三叔和劉英自然受到了家長們的特別關注。
他們詢問的問題千奇百怪,譚震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都成了他們關注的焦點。
甚至譚震愛吃酸菜魚也成了“狀元”智力增強的原因,已經有人在盤算著是否要給自家孩子多弄點酸菜魚吃,好補補腦子。
臨走還留下500塊錢,說是縣裏對於譚震在本次高考中取得全市第一的獎勵。
陳校長也當場表示,會在譚震收到通知書後,給予適當的獎勵,勉勵他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
一旁的李達和大牛看的是眼熱不已,不過他們有自知之明。
這次能夠取得這麽好的成績已經是燒了高香了,全縣第一就別想了。
老實說,如果不是譚震的幫助,他們兩個別說上大學,估計早就卷著鋪蓋回家了。
種地的種地,待業的待業。
他們都很感激他,約好有空一定要去自己家裏,殺雞宰羊“盛情”招待一番,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劉英把電光炮買回來了,老三叔當場就放了一個兩千響的大炮仗,“霹靂吧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響徹全城。
宜城就是一個小縣城,消息傳播的很快,很快全縣城的人都知道了,河水村的老譚家出了個“狀元”。
要不是聽說譚震隻有十歲,年幼尚未成年,估計上門提親的人已經踏破了門檻。
聽說李達和大牛考了高分以後,已經有人在打探兩人的事情,一旦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到,媒人就要上門提親了!
弟弟譚華羨慕的看著大哥,他也想要這樣的“風光”。
這其實很正常,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魔鬼”,那就是追求和欲望。
你隻要善待它,它就會給你最好的回報,如果你心術不正,你就會得到衝動的懲罰。
譚震站在大廳,看著忙碌而激動的父母親,那種四處洋溢的快樂把譚震都感染了。
他第一次看到父母親那麽幸福的微笑,或許在他們眼裏,快樂就是那麽的簡單。
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高考成績出來了,錄取通知書還會遠嗎?
…
八月的一天,譚震收到了心儀的那份通知書。
那時候的通知書很簡單,就是薄薄的一張紙,憑這張紙你就可以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和糧油關係轉移,很薄卻很厚重。
老三叔拿著它忍不住熱淚盈眶,目不識丁的母親也是激動不已,多年的期望變成了現實。
如果是在熟悉的鄉下,估計早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了。
通知書是班主任賈寶玥親自送來的,自己的學生能夠考上心儀的學校,還是國家重點大學,她自然是最喜悅的。
他告訴譚震,今年的高考宜城一中有一百五十多人考上了大學,當然其中也包含了部分大專院校,創造了建校以來高考曆史的最好成績。
一中高中部這次很爭氣,放了一個“大衛星”,大學升學錄取比例達到了創紀錄的55%,是整個地區錄取比例最高的。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消息傳出以後,已經有很多本地和外地的學生家長拉關係找後門,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弄到宜城一中來就讀。
不過這對宜城一中來說,絕對是件很有麵子的事情,就連一中的老師現在在宜城都成了香餑餑。
能夠跟一中的老師攀上關係是宜城的家長這段時間最熱衷的事情。
賈寶玥順便也通知他,說是學校要召開表彰大會,叫他準備好發言稿,到時要在大會上發言的。
隨著通知書的到來,“狀元”的光環愈發的顯眼,每天都有不少城裏的鄉鄰打著“祝賀”的旗號來譚家看他。
一雙雙大手總是會在“狀元”的頭頂摩挲一番,順便沾染一下“狀元”的才氣,然後才滿意而去。
留下頭頂被摸成“雞窩”的譚震,獨自在風中淩亂。
他現在就是家裏的吉祥物,每天站在家裏擺“pose”,給各位叔叔阿姨提供茶餘飯後的素材。
滿足老三叔和劉英庸俗的虛榮心,在街坊鄰居麵前掙盡了麵子。
大牛和李達也如願以償的拿到了燕京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們瞬間便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以往的調皮和頑劣成了過往,取而代之的是高考前的勤奮和聰慧。
“現實”是最好的教科書,曾經的學渣也成了學弟學妹們學習的榜樣。
大牛現在已經“飄”了,幸福來得太快,他一下子還沒適應。
從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就成了另一個人。
陳家世代工人家庭,雖然家境殷實,生活富足,但是從來沒有出過一個像樣的文化人。
雖然家裏公家人不少,幾個孩子也爭氣,在宜城的工作崗位上做的是有聲有色,好幾個現在都已經是在職的幹部了。
可是文化底蘊的缺失,使得陳爸陳媽老是覺得在別人那裏矮了一頭,這也是他們想方設法要把大牛塞到一中讀書的原因。
可惜牛哥不給力,平時成績是一塌糊塗,排名前列就別想了,倒數第一倒是經常有份。
就在陳爸陳媽滿懷失望的時候,劇情居然得到了反轉,大牛從一個狗嫌人棄的“差等生”,變成了學習優秀的“好學生”。
成績火箭般的提升,完全滿足了陳爸陳媽鯉魚跳龍門的願望。
在大學通知書寄到的那一刻,陳爸陳媽燒香拜佛,感謝祖宗庇佑。
哥哥姐姐們看他的眼神也有了變化,以往嫌棄的眼神充滿了欣慰。
街坊鄰居看到他也滿是羨慕的眼神,雖然他們背地裏嘀咕陳家是走了狗屎運,一定是祖墳的風水好。
可這絲毫改變不了陳家出了大學生的現實,此時的大牛哥就是人生的高光時刻,踏破門檻的媒婆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精明的陳爸陳媽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兒子的“價值”。
他們以兒子年紀尚幼還需努力為由,推辭了一個又一個的說客,讓大牛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美夢落了空。
學校的慶祝大會譚震是少不了的主角,誰叫他是今年的文科狀元呢?
另一個主角是38班的陳夢,她以655分的成績榮獲“理科狀元”的桂冠,被五道口職業學院電子工程係錄取。
要說明一下,理科是總分710分,所以她比譚震多分是很正常的。
一百多個大學生的家長也都來到了現場,再加上到校的嘉賓和領導,整個一中的校園都是喜氣洋洋,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作為“狀元”的爸媽,老三叔和劉英自然受到了家長們的特別關注。
他們詢問的問題千奇百怪,譚震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都成了他們關注的焦點。
甚至譚震愛吃酸菜魚也成了“狀元”智力增強的原因,已經有人在盤算著是否要給自家孩子多弄點酸菜魚吃,好補補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