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他也是有房一族了。
而且還是首都的四合院,想想就激動呀!
房子跟街道辦相距並不遠,旁邊就是有名的北海公園。
又毗鄰故宮,名勝古跡甚多,風景優美。
白天喧嘩熱鬧,晚上安靜清新。
絕對是休閑度假,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而且因為毗鄰故宮,永遠不用擔心拆遷。
文津街16號,這就是譚震的新居。
一套二進的四合院。
雖然以前做過單位的辦公場所。
有些地方還有破損,需要修繕。
但是總體保養的還不錯。
譚震轉了一圈也沒發現有漏雨的地方。
看來以前的單位是有修繕過的,這讓他很是滿意。
譚震的兩進四合院大約有500多平。
據說是清朝末年所建,還是一滿清遺貴居所。
解放後被收歸國有,產權一直掛在街道辦的名下。
這也是譚震能夠很快就辦理好房本的原因。
要是換了私人產權的四合院,光是住在裏麵的那些住戶就夠他喝一壺的。
按照房子當初的設計,前麵一進為門房,雜物間和下人的房間。
大概有十來間房間。
二進後院為主臥,側臥,書房還有妻妾和傭人的房間。
大大小小近二十間房間。
一進院裏還有一口水井。
不過水質一般,漿洗衣服還是可以,用來泡茶就差遠了。
這也讓譚震有些遺憾,想要用井水泡茶的希望也落空了。
後院比較寬大,院裏還有兩棵高大的榆樹。
旁邊有一個葡萄架,下麵有石桌石凳,是閑時喝茶聊天的好場所。
譚震想要是買上一張搖椅。
在炎炎夏日,坐在陰涼的葡萄架下,喝茶賞月。
端的是愜意和悠閑。
那一番舒適,想想就是快樂!
隨行的小燕應該也是第一次來這裏。
她看著這寬大的的院子,心裏很是羨慕。
再想想自己家那個也是兩進的院子。
可大大小小的卻住了十幾戶人家。
真是同人不同命呀!
他們張家幾代人在燕京城繁衍生息,幾十年過去了。
房子還是那麽大,人口卻越來越多。
自己和妹妹還有哥弟四個擠在一個房間裏麵。
一個幾平米的小房間,放著兩張上下床。
中間就隔一道簾子,轉個身都得小心翼翼。
尤其是晚上上廁所更是不便。
那時城裏的四合院普遍沒有廁所,都是在街上的公廁上大號。
小號一般都是拿一個臉盆放在床下,尿在裏麵。
試想一個黃花大閨女,隔著一道薄薄的布簾。
嘩啦啦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尤為刺耳。
尷尬自是不必說了。
“燕姐,你要有事你就先走吧,我先收拾一下,好住人…”。
趁著現在這股熱氣勁,譚震決定要好好收拾一番。
不然等學校開始上課就沒時間了。
“怎麽?這麽快就要趕我走了?怕我賴你這?”
小燕裝著生氣的樣子說道。
“嗨…燕姐,你這話說的,這哪跟哪呀?你來隨時歡迎”。
譚震笑道。
“這可是你說的,我要是在你這住一段時間,你不會嫌棄吧?”
小燕看了他一眼,突然說道。
“這哪能呢?你能過來,幫我打理一下院子,我還求之不得呢”,譚震笑著說道。
“那我可當真了,不瞞你說,我住的地方離這裏有點遠,每天一大早要擠公交來這裏上班,很是不方便”。
“要不我付你房租吧,我也不用多大的地,就一個小房間就行…”。
“付什麽房租呀,你直接來住就行了,不過嘛,就是順便幫我打掃一下房間,嘿嘿…”。
譚震不好意思的搓著手。
“好呀,合著是把我當老媽子了,還要天天伺候你這個大少爺,哼!想的倒美,不過可以考慮一下…”。
小燕看著譚震,臉上露出狡黠的微笑。
得到了譚震的允許,小燕很是高興。
她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四合院轉悠開了。
最終她在後院的西廂房挑了一個房間。
房間有二十多平米,比她家裏四個人住的房間還要大。
哪怕她在裏麵翻更鬥都沒問題。
裏麵還遺留有一張楠木大床,書桌書椅都有。
還有一個梳妝櫃,屋子打掃的很幹淨,應該是以前單位的工作人員房間。
後院的正房有三間,譚震挑了一間做自己的臥室。
這個房間也有一張楠木大床,上麵雕龍刻鳳,非常的漂亮。
看的出來是有點年頭的老物件了。
經曆了幾十年的滄桑,還是那麽的結實和堅固。
他又在旁邊選了一間房間做書房。
可惜沒有書架,看來要找個木匠打造一個書架才行。
以後自己看書查資料也方便。
沒有廁所是四合院的通病。
這裏離公廁有數百米的距離。
譚震想人有三急,萬一哪天拉肚子該怎麽辦?
排隊上廁所可是要人命的,總不能拉褲子裏頭吧?
不行,必須得整一個廁所出來。
要不然真有那麽一天,急著上廁所。
跑幾百米過去,估計早就憋不住了。
不管怎麽說,畢竟是自己即將入住的地方,房子都需要重新裝潢一下。
有些破損的地方也需要重新修繕。
不過這畢竟是燕京的四合院,又是有點曆史的老宅子。
不是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必須找個懂行的來修繕才行。
小燕是地道的燕京人,又從事古玩生意這麽多年。
自然認識不少從事古建築行業的能人。
她介紹了一個叫“馬老六”的人給譚震,說這個人以前是滿清遺貴。
從事建築行業多年,在這一帶有點名氣。
經他手修的房子又好又漂亮,質量也是有口皆碑,找他應該沒錯。
譚震想了想,說道:
“燕姐,一事不煩二主,還是你受累,幫我聯係一下,另外公廁離這裏有點遠,還是有些不方便,再增加一個廁所吧,另外再打造一套沙發,一個書架…”。
小燕聽得腦大,她苦笑著說:
“停…你還是先寫給我吧,我找人估價以後再說”。
“對對…是我疏忽了”,譚震不好意思的笑了。
他很快把需要修繕的內容都寫在一張紙上。
又把廁所和打造的家具都列好,然後把它交給了小燕。
小燕有點吃驚的看著列好的清單:
“呦,這可得花不少錢,你有那麽多錢嗎?”
“小瞧人了不,我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錢!”
譚震得意的說道。
“你就吹吧你,小小年紀,口氣倒是不小,合著銀行你家開的?”
小燕一臉的鄙視。
而且還是首都的四合院,想想就激動呀!
房子跟街道辦相距並不遠,旁邊就是有名的北海公園。
又毗鄰故宮,名勝古跡甚多,風景優美。
白天喧嘩熱鬧,晚上安靜清新。
絕對是休閑度假,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而且因為毗鄰故宮,永遠不用擔心拆遷。
文津街16號,這就是譚震的新居。
一套二進的四合院。
雖然以前做過單位的辦公場所。
有些地方還有破損,需要修繕。
但是總體保養的還不錯。
譚震轉了一圈也沒發現有漏雨的地方。
看來以前的單位是有修繕過的,這讓他很是滿意。
譚震的兩進四合院大約有500多平。
據說是清朝末年所建,還是一滿清遺貴居所。
解放後被收歸國有,產權一直掛在街道辦的名下。
這也是譚震能夠很快就辦理好房本的原因。
要是換了私人產權的四合院,光是住在裏麵的那些住戶就夠他喝一壺的。
按照房子當初的設計,前麵一進為門房,雜物間和下人的房間。
大概有十來間房間。
二進後院為主臥,側臥,書房還有妻妾和傭人的房間。
大大小小近二十間房間。
一進院裏還有一口水井。
不過水質一般,漿洗衣服還是可以,用來泡茶就差遠了。
這也讓譚震有些遺憾,想要用井水泡茶的希望也落空了。
後院比較寬大,院裏還有兩棵高大的榆樹。
旁邊有一個葡萄架,下麵有石桌石凳,是閑時喝茶聊天的好場所。
譚震想要是買上一張搖椅。
在炎炎夏日,坐在陰涼的葡萄架下,喝茶賞月。
端的是愜意和悠閑。
那一番舒適,想想就是快樂!
隨行的小燕應該也是第一次來這裏。
她看著這寬大的的院子,心裏很是羨慕。
再想想自己家那個也是兩進的院子。
可大大小小的卻住了十幾戶人家。
真是同人不同命呀!
他們張家幾代人在燕京城繁衍生息,幾十年過去了。
房子還是那麽大,人口卻越來越多。
自己和妹妹還有哥弟四個擠在一個房間裏麵。
一個幾平米的小房間,放著兩張上下床。
中間就隔一道簾子,轉個身都得小心翼翼。
尤其是晚上上廁所更是不便。
那時城裏的四合院普遍沒有廁所,都是在街上的公廁上大號。
小號一般都是拿一個臉盆放在床下,尿在裏麵。
試想一個黃花大閨女,隔著一道薄薄的布簾。
嘩啦啦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尤為刺耳。
尷尬自是不必說了。
“燕姐,你要有事你就先走吧,我先收拾一下,好住人…”。
趁著現在這股熱氣勁,譚震決定要好好收拾一番。
不然等學校開始上課就沒時間了。
“怎麽?這麽快就要趕我走了?怕我賴你這?”
小燕裝著生氣的樣子說道。
“嗨…燕姐,你這話說的,這哪跟哪呀?你來隨時歡迎”。
譚震笑道。
“這可是你說的,我要是在你這住一段時間,你不會嫌棄吧?”
小燕看了他一眼,突然說道。
“這哪能呢?你能過來,幫我打理一下院子,我還求之不得呢”,譚震笑著說道。
“那我可當真了,不瞞你說,我住的地方離這裏有點遠,每天一大早要擠公交來這裏上班,很是不方便”。
“要不我付你房租吧,我也不用多大的地,就一個小房間就行…”。
“付什麽房租呀,你直接來住就行了,不過嘛,就是順便幫我打掃一下房間,嘿嘿…”。
譚震不好意思的搓著手。
“好呀,合著是把我當老媽子了,還要天天伺候你這個大少爺,哼!想的倒美,不過可以考慮一下…”。
小燕看著譚震,臉上露出狡黠的微笑。
得到了譚震的允許,小燕很是高興。
她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四合院轉悠開了。
最終她在後院的西廂房挑了一個房間。
房間有二十多平米,比她家裏四個人住的房間還要大。
哪怕她在裏麵翻更鬥都沒問題。
裏麵還遺留有一張楠木大床,書桌書椅都有。
還有一個梳妝櫃,屋子打掃的很幹淨,應該是以前單位的工作人員房間。
後院的正房有三間,譚震挑了一間做自己的臥室。
這個房間也有一張楠木大床,上麵雕龍刻鳳,非常的漂亮。
看的出來是有點年頭的老物件了。
經曆了幾十年的滄桑,還是那麽的結實和堅固。
他又在旁邊選了一間房間做書房。
可惜沒有書架,看來要找個木匠打造一個書架才行。
以後自己看書查資料也方便。
沒有廁所是四合院的通病。
這裏離公廁有數百米的距離。
譚震想人有三急,萬一哪天拉肚子該怎麽辦?
排隊上廁所可是要人命的,總不能拉褲子裏頭吧?
不行,必須得整一個廁所出來。
要不然真有那麽一天,急著上廁所。
跑幾百米過去,估計早就憋不住了。
不管怎麽說,畢竟是自己即將入住的地方,房子都需要重新裝潢一下。
有些破損的地方也需要重新修繕。
不過這畢竟是燕京的四合院,又是有點曆史的老宅子。
不是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必須找個懂行的來修繕才行。
小燕是地道的燕京人,又從事古玩生意這麽多年。
自然認識不少從事古建築行業的能人。
她介紹了一個叫“馬老六”的人給譚震,說這個人以前是滿清遺貴。
從事建築行業多年,在這一帶有點名氣。
經他手修的房子又好又漂亮,質量也是有口皆碑,找他應該沒錯。
譚震想了想,說道:
“燕姐,一事不煩二主,還是你受累,幫我聯係一下,另外公廁離這裏有點遠,還是有些不方便,再增加一個廁所吧,另外再打造一套沙發,一個書架…”。
小燕聽得腦大,她苦笑著說:
“停…你還是先寫給我吧,我找人估價以後再說”。
“對對…是我疏忽了”,譚震不好意思的笑了。
他很快把需要修繕的內容都寫在一張紙上。
又把廁所和打造的家具都列好,然後把它交給了小燕。
小燕有點吃驚的看著列好的清單:
“呦,這可得花不少錢,你有那麽多錢嗎?”
“小瞧人了不,我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錢!”
譚震得意的說道。
“你就吹吧你,小小年紀,口氣倒是不小,合著銀行你家開的?”
小燕一臉的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