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囤積這茅台酒,譚震還得感謝王成。


    要不是他,譚震還沒有機會收藏到這麽多的茅台酒。


    要知道那年頭可是計劃經濟體製,買什麽東西都要票。


    像這種大規模的采購就更不用說了。


    沒有過硬的關係,你就是再有錢,也買不到茅台酒。


    王成是川省人,他有個姑姑嫁到貴省茅台鎮。


    也是巧了,她的丈夫恰好就在茅台酒廠上班。


    而且還是在銷售科工作,自然就給了譚震購買茅台酒的便利。


    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譚震說起想要收藏茅台酒的事。


    王成一聽,立馬就上了心。


    在他的心裏,譚震就是他的救命恩人。


    沒有他,自己父親就可能永遠癱瘓在床。


    自己也可能無法堅持到大學畢業。


    他一直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譚震,現在機會來了。


    王成立馬就打了電話給他姑父,要他務必幫忙。


    還把譚震幫助他的事情也在電話裏說了。


    他姑父一聽,呦!這可是老王家的恩人呐!


    這忙必須得幫!


    何況這還是給他們銷售部創造業績。


    這種利人利己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這年頭買茅台酒是要票的,何況買這麽大量的茅台酒。


    為了不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


    王成姑父和譚震經過多次溝通以後,想到了一個法子。


    譚震以港島發達電子公司北京辦事處的名義向茅台酒廠下單。


    以出口創匯的名義掩人耳目。


    雖然這酒沒有出國,但是購買方確實是港島的。


    而且這銷售款收到的也是實打實的港幣,也算是出口創匯了。


    買酒的錢也是譚震委托文智林辦理的。


    所有的費用到時候從譚震的紅利中扣除。


    這樣自然雙方得利,兩邊都是皆大歡喜。


    茅台酒廠得到了寶貴的外匯,譚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茅台酒。


    為此,王成的姑父還得到了酒廠的表彰,畢竟出口創匯可是大事。


    在那個年代,國家為了購買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機器設備,對外匯是異常的渴望。


    可以說隻要你能拿外匯來大陸購買東西,除了某些國之重器。


    其他的東西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是一些古玩字畫,在友誼商店都是明碼標價。


    而且上麵還特意標明,隻能用外匯券結算。


    這也間接說明當時國家對外匯的需求是多麽的強烈!


    譚震當時定了1000箱,每箱12瓶,合計瓶。


    全部也就是二十多萬港幣的樣子。


    按理說這樣的小單在茅台酒廠算不了什麽。


    茅台酒廠好歹也是一個大型國企,這點錢塞牙縫都不夠。


    可是那年頭一切跟創匯有關的都是大事。


    當時茅台廠還專門派了一個人千裏迢迢的把茅台酒押運到京。


    指望著跟客戶溝通後再撈一個大訂單。


    為年底的創匯任務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沒想到到了譚震指定的地點,貨卸進了倉庫,卻沒見著正主。


    譚震安排財務付了款就讓他離開了。


    這也讓茅台酒廠大失所望,出口創匯的希望也成了泡影。


    其實這也不怪譚震,他隻是收藏而已。


    還沒狂妄到要幫茅台酒廠賣酒到國外的地步。


    外國人的飲酒習慣跟中國人不一樣,茅台酒在海外其實並不是很暢銷。


    真正買它的人其實都是以華僑為主,外國人其實並不感興趣。


    他們喜歡喝的一般都是威士忌和葡萄酒。


    中國茅台酒的那種醬香味。


    在他們看來就像中國的臭豆腐一樣讓他們難以接受。


    隻有那些重口味的人才會喜歡。


    收到這些茅台酒以後,本來他是想把這些茅台酒都放到地下密室中去的。


    可是密室畢竟空間有限,譚震就把它先存放在他臥室的隔壁房間。


    看著這堆積如山的茅台酒,譚震瞬間又有了購買四合院的衝動。


    想當年童話大王鄭淵潔為了放置讀者來信,特意買了四合院用來存儲。


    卻是無意中給他造就了一番潑天財富。


    既然他都可以,自己也可以呀,譚震心裏想。


    …


    現在還處在春節期間,京城的很多企事業單位都還沒有上班。


    小燕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聽說家裏來了客人,屋裏麵小燕的兄弟姐妹也都出來了。


    張大哥看起來已經年近三十,跟張成功一樣的高大。


    劍眉星目的,也是一個帥小夥。


    小夥子很精神,不過身上的中山裝看起來有些褪色。


    估摸著手頭也不是很寬裕。


    張大哥雖然頂了老爺子的職位,可是他沒有張成功的本事。


    畢竟會計這個行業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一般人真心做不了。


    於是張大哥每天在工廠也就做一些端茶倒水的活,一個月下來也就三十多塊錢。


    兩個月的工資還頂不上老爺子一個月的錢。


    要知道張成功在通達公司可是100元一個月的基本工資。


    每個月還有獎金和其他補助,一年下來可不少掙。


    這也讓他很是羨慕,甚至還動了想去通達公司的念頭。


    他試探著跟老爺子一說,卻被張成功給罵了個狗血噴頭。


    張成功始終覺得,這合資公司雖然工資高,可是畢竟是私人企業。


    哪有國營單位來的實在,還旱澇保收。


    這也是那個年代大多數人的想法。


    在他們的骨子裏,對私營企業還是存在著很大的疑慮。


    小燕的弟弟妹妹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還在上初中。


    他們顯然聽小燕說起過譚震。


    看到這個跟自己年紀相仿的大學生,眼裏都是小星星。


    來的時候譚震就準備了小紅包。


    大過年的,這個必須有!


    要是萬一碰上有什麽親戚上門的,人家給紅包。


    你不給,那豈不是很沒麵子!


    “過年了,按我們老家的習俗,給個紅包,祝你們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譚震掏出兩個小紅包,微笑著塞到小燕弟弟妹妹的手裏。


    也沒多少,一個紅包也就20塊錢。


    太多了他怕引起別人的誤解。


    畢竟現在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幾十塊錢的水平。


    兩個小孩有些拘束,想接又不敢接,都轉頭看著張成功。


    看樣子張成功的家教還是很嚴的,沒有得到他的允許估計不敢收。


    “又讓你破費了,這多不好意思呀?”


    譚震又送禮又給紅包,搞得張成功心裏都有點犯嘀咕。


    難道這小子跟自己姑娘真有事,上門提親來了?


    譚震看著張成功滿臉躊躇的樣子,就知道他想多了。


    他笑了笑,說道:


    “張叔,這是我們南方的習俗,過年都要給小孩發紅包,預示著來年大吉大利!”


    張成功鬆了一口氣,衝兩個孩子揮了揮手。


    “拿著吧,還不謝謝哥哥…”。


    “謝謝哥哥…”。


    兩個小孩看到父親的示意,立馬高興的接過小紅包就出了門。


    看樣子是去巷子口買鞭炮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夜打更人胖胖並收藏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