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眼珠一轉,裝著很神秘的樣子說道:
“文哥,我收到一個內幕消息,有一家港島上市公司近期將發生變故,股價也會跟著發生變化,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
“是嗎?”文智林半信半疑。
也難怪他有疑問,他一個港島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譚震一個大陸人居然了如指掌,他怎麽可能放心。
看著文智林猶豫的眼神,譚震有些著急。
“文哥,要不這樣,我把我公司的股份作抵押,從公司抽錢出來,你看這樣可以嗎?”
看到譚震鐵了心想要炒股,文智林陷入了沉思。
毫無疑問,如果他不同意,會給接下來的合作帶來陰影。
他一直很欣賞譚震,他在譚震的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文智林沉吟片刻,說道:
“抵押就不必了,工廠現在也是剛剛投產,能拿出來的資金也不多,現在最多也就能抽…500萬出來,要是再過幾個月就好啦,一千萬都不是問題…”。
譚震想了想,問道:
“文哥,如果8月份之前,我們能抽多少錢出來?”
文智林皺了皺眉頭,說道:
“按現在的發展勢頭,如果沒有什麽異常的話,8月份能抽出1500萬出來,再多就不行了,那樣會傷及跟本,影響工廠的生產”。
譚震皺起了眉頭,這麽點錢,不夠呀!
“1500萬,按照現行匯率,也就200多萬美元,還是太少了,能不能以工廠作抵押,向銀行貸款…”。
“200萬美元你還嫌少,你瘋了嗎?你到底要玩多大?”
文智林還沒說話呢,梁山先忍不住了。
他覺得譚震已經瘋了!
為了炒股居然想著拿公司去銀行做抵押。
這要是虧了,想要再賺回來,那可就難了!
譚震反駁道:
“富在險中求嘛,要是我們一直都這麽保守,我們怎麽追上時代的腳步呢?”
兩個人從合作賣喇叭褲開始,從來梁山都是很配合譚震的。
他也一直很相信譚震的眼光。
可是今天,他對譚震的想法第一次提出了質疑。
也難怪,這就是信息不對稱的原因造成的。
作為一個過來人,譚震顯然是信心十足。
不過這種事情他自然是說不出口的。
他清楚的記得,曆史上就是“廣場協議”簽訂以後,日元開始大幅升值。
短短幾個月,日元就從1美元兌換250日元,升到一美元兌換140日元,升值50%。
而東瀛股市也是水漲船高,從8000多點漲到點。
這小日子的錢不賺,那是天理難容呀!
譚震想了想,說道:
“文哥,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如果你們害怕虧損,不願意入場,我就自己幹,我以股份做抵押,向公司借款,期間按銀行利率結算,如有損失,可以相應減少我的股份做賠償,你看怎樣?”
文智林銳利的眼神盯著譚震。
很嚴肅的問道:“你是認真的?”
“當然…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實話跟你說,港島股市我隻是想入場圈錢,我真正的目標是東瀛股市”。
譚震很認真的對文智林說道。
文智林有些震驚。
他看著譚震,仿佛第一天認識他似的。
難道是我老了嗎?
譚震看了文智林一眼,說道:
“文哥,現在漂亮國和東瀛兩國財長一直在頻頻會晤,在商討日元升值的問題,毫無疑問,日本股市將迎來一個暴漲的機會,時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這個我需要考慮一下,過段時間再給你答複吧”。
老實說,文智林對譚震這個提議很不看好。
他認為年輕人就是頭腦發熱,一衝動就容易犯渾。
文智林人老成精,他用起了拖延戰術。
他覺得也許過一段時間,譚震冷靜下來。
就會放棄這個天真的想法。
譚震一看文智林這態度,瞬間就明白了。
這還是不相信自己呀!
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這麽大的投資。
換誰都會有所顧忌。
譚震覺得這樣很難說服文智林。
還是要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隻有實際的利益擺在眼前,文智林才會相信自己。
他想了想,說道:
“文哥,要不這樣,我過兩天跟你一起走,你把工廠賬上能挪用的500萬都拿上,咱們到港島股市試試水,你覺得怎麽樣?”
文智林一聽,這個可以有!
港島可是自己的地盤,譚震炒股還需要自己張羅。
到時候買進賣出,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可以,那我馬上安排人給你辦理簽證,後天就可以飛香港,就像你說的,是驢子是馬,要拉出來遛遛才知道!”
文智林看著譚震,意味深長的說道。
500萬雖然不是小數目。
但是對現在的發達磁帶廠來說,影響並不大。
即便全部輸完了,也不會影響工廠的正常生產。
過幾個月就可以賺回來了。
港島的股市上從來不缺奇跡。
文智林也很想看看,譚震這隻過江龍。
到底能在港島這個地方卷起多大的浪花!
那年頭因為港島還在外國人手中,還沒有完成交接。
普通人想去港島比較麻煩。
不過對文智林來說,這根本不是事。
隻要給香港公司那邊一個電話,發一個邀請函過來。
這邊就可以到領事館辦理簽證了。
事情辦妥了,譚震也很高興。
“那行,我先回去跟學校請假,後天早上你派車來接我,我們一起飛港島!”
譚震穿好衣服,同梁山和文智林揮手告別。
梁山一直沒有做聲,他雖然知道譚震會來事,眼光也準。
可是這麽大的投資,他實在心裏沒底。
他總覺得還是踏踏實實的幹好磁帶廠就行了。
至於什麽股票呀,外匯呀,那個東西實在風險太大。
他好幾次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麽,又咽了回去。
他很清楚譚震的脾氣,他認準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譚震剛走,梁山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文總,你真的同意拿500萬讓他去股市炒股?就不怕虧了嗎?”
“我相信他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他今年才13歲,500萬…他輸的起!”
文智林站在三樓的窗戶旁,看著譚震遠去的背影,笑了笑。
譚震要是還在這裏,聽到文智林的話一定會非常感動。
500萬雖然不多。
哪怕是文智林這樣的億萬富豪。
想要拿出這麽多的現金也是需要一番周轉。
他的財富隻是明麵數字。
工廠在生產,公司在運營,都需要錢來維持。
一旦資金鏈斷絕,公司就會陷入很危險的境地。
文智林更多的是看重譚震這個人。
他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自己年輕的時候何曾不是這樣的意氣風發。
隻不過自己年輕的時候生不逢時,也沒有貴人扶持,全靠自己打拚。
其中的艱辛,也隻有他自己知道。
或許這個年輕的合夥人會給他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也不一定,他心裏想。
“文哥,我收到一個內幕消息,有一家港島上市公司近期將發生變故,股價也會跟著發生變化,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
“是嗎?”文智林半信半疑。
也難怪他有疑問,他一個港島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譚震一個大陸人居然了如指掌,他怎麽可能放心。
看著文智林猶豫的眼神,譚震有些著急。
“文哥,要不這樣,我把我公司的股份作抵押,從公司抽錢出來,你看這樣可以嗎?”
看到譚震鐵了心想要炒股,文智林陷入了沉思。
毫無疑問,如果他不同意,會給接下來的合作帶來陰影。
他一直很欣賞譚震,他在譚震的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文智林沉吟片刻,說道:
“抵押就不必了,工廠現在也是剛剛投產,能拿出來的資金也不多,現在最多也就能抽…500萬出來,要是再過幾個月就好啦,一千萬都不是問題…”。
譚震想了想,問道:
“文哥,如果8月份之前,我們能抽多少錢出來?”
文智林皺了皺眉頭,說道:
“按現在的發展勢頭,如果沒有什麽異常的話,8月份能抽出1500萬出來,再多就不行了,那樣會傷及跟本,影響工廠的生產”。
譚震皺起了眉頭,這麽點錢,不夠呀!
“1500萬,按照現行匯率,也就200多萬美元,還是太少了,能不能以工廠作抵押,向銀行貸款…”。
“200萬美元你還嫌少,你瘋了嗎?你到底要玩多大?”
文智林還沒說話呢,梁山先忍不住了。
他覺得譚震已經瘋了!
為了炒股居然想著拿公司去銀行做抵押。
這要是虧了,想要再賺回來,那可就難了!
譚震反駁道:
“富在險中求嘛,要是我們一直都這麽保守,我們怎麽追上時代的腳步呢?”
兩個人從合作賣喇叭褲開始,從來梁山都是很配合譚震的。
他也一直很相信譚震的眼光。
可是今天,他對譚震的想法第一次提出了質疑。
也難怪,這就是信息不對稱的原因造成的。
作為一個過來人,譚震顯然是信心十足。
不過這種事情他自然是說不出口的。
他清楚的記得,曆史上就是“廣場協議”簽訂以後,日元開始大幅升值。
短短幾個月,日元就從1美元兌換250日元,升到一美元兌換140日元,升值50%。
而東瀛股市也是水漲船高,從8000多點漲到點。
這小日子的錢不賺,那是天理難容呀!
譚震想了想,說道:
“文哥,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如果你們害怕虧損,不願意入場,我就自己幹,我以股份做抵押,向公司借款,期間按銀行利率結算,如有損失,可以相應減少我的股份做賠償,你看怎樣?”
文智林銳利的眼神盯著譚震。
很嚴肅的問道:“你是認真的?”
“當然…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實話跟你說,港島股市我隻是想入場圈錢,我真正的目標是東瀛股市”。
譚震很認真的對文智林說道。
文智林有些震驚。
他看著譚震,仿佛第一天認識他似的。
難道是我老了嗎?
譚震看了文智林一眼,說道:
“文哥,現在漂亮國和東瀛兩國財長一直在頻頻會晤,在商討日元升值的問題,毫無疑問,日本股市將迎來一個暴漲的機會,時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這個我需要考慮一下,過段時間再給你答複吧”。
老實說,文智林對譚震這個提議很不看好。
他認為年輕人就是頭腦發熱,一衝動就容易犯渾。
文智林人老成精,他用起了拖延戰術。
他覺得也許過一段時間,譚震冷靜下來。
就會放棄這個天真的想法。
譚震一看文智林這態度,瞬間就明白了。
這還是不相信自己呀!
也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這麽大的投資。
換誰都會有所顧忌。
譚震覺得這樣很難說服文智林。
還是要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隻有實際的利益擺在眼前,文智林才會相信自己。
他想了想,說道:
“文哥,要不這樣,我過兩天跟你一起走,你把工廠賬上能挪用的500萬都拿上,咱們到港島股市試試水,你覺得怎麽樣?”
文智林一聽,這個可以有!
港島可是自己的地盤,譚震炒股還需要自己張羅。
到時候買進賣出,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可以,那我馬上安排人給你辦理簽證,後天就可以飛香港,就像你說的,是驢子是馬,要拉出來遛遛才知道!”
文智林看著譚震,意味深長的說道。
500萬雖然不是小數目。
但是對現在的發達磁帶廠來說,影響並不大。
即便全部輸完了,也不會影響工廠的正常生產。
過幾個月就可以賺回來了。
港島的股市上從來不缺奇跡。
文智林也很想看看,譚震這隻過江龍。
到底能在港島這個地方卷起多大的浪花!
那年頭因為港島還在外國人手中,還沒有完成交接。
普通人想去港島比較麻煩。
不過對文智林來說,這根本不是事。
隻要給香港公司那邊一個電話,發一個邀請函過來。
這邊就可以到領事館辦理簽證了。
事情辦妥了,譚震也很高興。
“那行,我先回去跟學校請假,後天早上你派車來接我,我們一起飛港島!”
譚震穿好衣服,同梁山和文智林揮手告別。
梁山一直沒有做聲,他雖然知道譚震會來事,眼光也準。
可是這麽大的投資,他實在心裏沒底。
他總覺得還是踏踏實實的幹好磁帶廠就行了。
至於什麽股票呀,外匯呀,那個東西實在風險太大。
他好幾次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麽,又咽了回去。
他很清楚譚震的脾氣,他認準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譚震剛走,梁山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文總,你真的同意拿500萬讓他去股市炒股?就不怕虧了嗎?”
“我相信他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他今年才13歲,500萬…他輸的起!”
文智林站在三樓的窗戶旁,看著譚震遠去的背影,笑了笑。
譚震要是還在這裏,聽到文智林的話一定會非常感動。
500萬雖然不多。
哪怕是文智林這樣的億萬富豪。
想要拿出這麽多的現金也是需要一番周轉。
他的財富隻是明麵數字。
工廠在生產,公司在運營,都需要錢來維持。
一旦資金鏈斷絕,公司就會陷入很危險的境地。
文智林更多的是看重譚震這個人。
他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自己年輕的時候何曾不是這樣的意氣風發。
隻不過自己年輕的時候生不逢時,也沒有貴人扶持,全靠自己打拚。
其中的艱辛,也隻有他自己知道。
或許這個年輕的合夥人會給他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也不一定,他心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