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密室布置,西北方向為生門。


    它對應的是乾,他走到乾位的雕像麵前,踩下腳下的石板。


    伴隨著“喳喳”的聲響,祭壇開始震動起來。


    中央祭壇的位置突然裂開一個洞口,有台階通向地下的密室。


    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股難聞的氣味。


    這是水銀的味道,譚震趕緊捂住了鼻子,退的遠遠的!


    過了一會,密室裏麵的水銀開始慢慢的在減少。


    顯然是沿著下水道流向了其他地方。


    這水銀劇毒無比,如果吸入體內,必將對人體造成極大的損害,必須極其小心!


    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譚震感覺密室裏麵的空氣好了一些。


    他這才用衣服捂住鼻子慢慢走下台階,仔細觀察著密室中央的棺槨。


    這裏的每一步都透著危險,誰也不知道這裏還有沒有機關潛藏其中。


    他小心翼翼的挪動著腳步,一步步靠近地下室中央的棺槨。


    這個通體白色的水晶棺槨也不知道工匠是怎麽合上去的,肉眼看不到一絲縫隙。


    隻能在細致的觀察中才能發現其中有一條細細的痕跡。


    不過他是無意打開這位道教皇帝的棺槨了。


    他現在急需找到出去的通道。


    他從剛才水銀的流向獲得了靈感。


    他有一種預感,那裏可能會有出去的通道。


    他從空間拿出一把日軍的製式佩刀,撬開排泄口。


    裏麵是一個黑乎乎的洞口,除了有水銀的味道。


    他還感覺到了一股微風。


    他把手伸進裏麵,感覺有股涼意。


    這足以說明,密室離外界不遠了。


    他敲擊著密室的牆壁,能感覺靠下水道的位置有回響。


    他心頭一喜,大喝一聲,一腳向牆壁踹去。


    “轟”的一聲巨響,牆壁立時空出了一個大洞,灰塵瞬間籠罩了整個密室。


    不過在彌漫的灰燼中,他感覺到了一股清涼。


    這說明外麵有風!


    他小心翼翼的探出頭去。


    外麵黑乎乎的,什麽也看不見,隻是隱約有一股微風拂麵。


    他趕緊走上祭壇,拿了一個火把點燃,下到洞口。


    與幹燥的地下密室相比,洞口外麵顯得有些潮濕。


    通過火把的亮光,他發現外麵是一個空曠的溶洞。


    也不知道當時負責修建陵墓的那些大臣。


    是怎麽把英明神武的嘉靖皇帝給糊弄過去的。


    要知道臨近溶洞建造皇陵是大忌,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可以殺頭的!


    甚至有可能誅連九族。


    不過想想這位不理朝政,隻管修道的皇帝。


    估計手下監工的那些太監和大臣想要蒙蔽他想必也不是難事。


    通過火焰飄逸的方向,他判斷溶洞西北方向有出口又或者通風口。


    他舉著火把,順著風的方向繼續向前。


    走了大約數百米以後,他看到一絲亮光。


    他舉起火把一看,原來在石壁上方有一道細小的裂縫。


    也正是這條裂縫,讓外麵的風從這裏滲透了進來。


    現在已是晚上,透過石頭縫隙,還能隱約看到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看起來似乎是咫尺之遙,馬上就可以出去了。


    可是石壁離地麵有將近三米高,想要上去真的有點麻煩。


    你要說跳起來的話,他也能做的到。


    關鍵是那是厚厚的石壁。


    要想出去的話,還得想辦法把縫隙擴大才行。


    怎麽立足成了一個困擾譚震的問題。


    思索良久。


    他突然想起大廳裏麵的那些堆積如山的大木箱。


    裏麵也不知道裝了些什麽,不過拿來墊墊還是可以的。


    於是他又跑回了大廳,搬了十幾個大木箱過來,臨時搭了一個台階。


    本來像這種挖掘的活,用洋鎬最是合適。


    可那不是沒有嘛!


    想來想去,也隻能是找了一把小本子的刺刀來挖。


    說實在的,這刺刀挖石頭真的不好用。


    挖了半天也就是把洞口擴大了十幾公分,離能出去還差的遠。


    因為長時間的舉著手臂,人倒是是累的夠嗆,胳膊也是酸痛不已。


    他實在挖不動了,準備坐下來歇會。


    待看到插在一旁的火把時,他心頭突然一動。


    他想到了一個典故-“燒火取石”。


    在古代,人們的生產力低下,又沒有機械設備的幫助。


    就用最原始的辦法,在石頭上麵放置木材燃燒。


    讓石頭在高溫下裂開,以便於開采。


    說幹就幹!


    幸好這位道教皇帝的皇陵中火油甚多,找起來不要太容易。


    他將火油潑在石壁上,點燃火把開始在石頭上燒炙起來。


    你還別說,這石頭經過了半小時的燒炙以後,立馬變得脆弱起來。


    譚震隻是用刺刀輕輕的一捅,就有大塊的岩石掉落。


    譚震大喜過望,馬上又擴大了燒炙麵積。


    按照這樣的操作。


    不一會他就把原先狹小的石頭縫隙擴大到了半米左右。


    雖然洞口還不是很寬敞,但是出去是沒有問題了。


    他搭上石頭正想往上跳,一股燒焦的肉香味傳入鼻腔。


    他吸了吸鼻子。


    深更半夜的,難道還有人在這裏燒烤?


    這個時候,他突然感覺手掌有股疼痛傳來。


    他定睛一看,我的媽呀!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他的手掌居然冒起了白煙!


    就連頭上的毛發也卷了起來。


    他這才想起,這可是用火油炙烤過的石頭,燙著呢!


    他抱著滿是水泡的手掌,欲哭無淚。


    這倒黴催的!


    他趕緊跑了下來,把受傷的手掌放在潮濕的地麵,這才感覺舒服了一點。


    石頭需要降溫,他決定先等等。


    他突然想起,這馬上就要出去了,怎麽著也得帶點東西吧。


    那些所謂的文物就算了,還是留給我們的考古科研人員吧。


    自己就拿點庸俗的金銀珠寶得了。


    尤其是大廳裏麵那些堆積如山的金銀,不要太多。


    自己私下拿一點想必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看著那些疊起來的大木箱。


    心想這位道袍皇帝把它帶到地下,想必也是好東西。


    必須打開瞧瞧!


    他拿出一個木箱,撬開一看,大失所望,裏麵居然全都是抄寫的經書!


    裏麵有《道德真經》、《南華真經》、《黃帝陰符經》、《通玄真經》等等。


    種類非常之多。


    每本經書的字跡也是非常的漂亮,一看就是大家手筆。


    也是,皇帝收藏的東西,那能差的了嗎?


    不過對於譚震來說,還是有些失望。


    他不信道,自然對經書也是敬謝不敏!


    他還是喜歡那些庸俗的金銀珠寶多些。


    又一個大木箱被打開,結果還是經書。


    譚震不信邪,接著再撬一箱,依然還是經書。


    這下他是徹底死了心,把經書扔回了大木箱。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經書可都是寶貝!


    而且很多還是世間絕版,其珍貴程度堪比稀世珍寶。


    是探索封建時期道教文化的重要曆史資料。


    要說這些經書的來曆,還得從這位道袍皇帝說起。


    嘉靖皇帝因為崇尚長生,喜好經書。


    尤其是那些傳說中的道教經典,他更是求知若渴。


    他於是派人尋訪天下名山名教,打著朝廷編著道家經典的幌子。


    強行索要收藏。


    很多道教門派迫於朝廷壓力被迫把教中珍藏交出。


    原想著也可以借此揚名天下,弘揚道家文化。


    沒想到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這位道袍皇帝收到這些經書後就將他們視為己有。


    將其當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


    死前還留下遺言,將經書隨其葬入地宮。


    從此這些絕版經書就石沉大海,再也沒了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夜打更人胖胖並收藏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