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剛才受到了驚嚇,王主任安排考古隊休息了大半個時辰。
等到大家的情緒穩定了下來,這才又開始繼續勘查。
不過,相比開始,考古隊員們是愈發的小心了!
“太壯觀了,有生之年能夠見到如此規模的地宮,不枉此生呀!”
看著眼前的一切,陳金陽情緒顯得有些激動。
“說是世界奇跡也不為過呀!”王主任也是感慨萬分。考古隊的同學們也都驚呆了。
他們一個個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看著這些精美的雕塑和藝術品。
個個讚不絕口,流著哈喇子,眼睛都不帶眨一個的。
如果是在後世的網絡時代,估計又要拍照發朋友圈了。
譚震則是直奔後邊的偏殿,那裏可是存放著大量的木箱。
他懷疑要找的《永樂大典》很可能就在這裏。
推開偏殿的房門,觸目所及是層層疊疊的木箱。
譚震拿下來一個木箱,用撬棍撬開了它。
木箱裏麵滿滿都是書籍,因為年代久遠,上麵都有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抹去灰塵,顏色發黃的封麵便顯露開來。
書封麵用的是比較厚重的宣紙包裹,正中用行書寫著“永樂大典”四個大字,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大明永樂四年編撰”。
沒錯!它正是王教授他們苦苦尋覓的《永樂大典》正本!
譚震大喜過望,曆盡艱辛,終於找到你了。
總算是功德圓滿,也不枉每天那麽辛苦的來回了。
“王主任,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永樂大典》找到了!”
譚震興衝衝的跑到大殿,找到正在研究考察大殿建築結構的幾位老教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們。
“真的找到了?”
陳金陽激動的直發抖,他用力的抓著譚震的手,把譚震都抓痛了。
“老陳,你…看你,把孩子的手都抓痛了,不要激動!聽他慢慢說…”。
王主任拉開陳金陽的手,笑著說道。
說是不要激動,其實王靖也是心潮澎湃,恨不得馬上一睹為快。
“幾位老師,走吧,心動不如行動,跟我來…”。
譚震帶著幾位老教授往後殿走去,央視的那位記者也聞訊跟了上來。
毫無疑問這是曆史性的一刻,他作為新聞媒體的記者,有責任把它記錄下來。
後麵偏殿層層疊疊的都是木箱,嘉靖皇帝將它存放在這裏,足以見他對《永樂大典》的重視。
幾位老教授看到打開的木箱上麵放著的《永樂大典》,都是欣喜若狂。
陳金陽更是老淚縱橫,雙手顫抖著摩挲著書本的封麵,言語哽咽的說道:“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這個木箱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永樂大典》可是有一萬多卷的,好幾百個木箱。
找到了《永樂大典》,譚震算是功德圓滿了。
他決定明天開始要好好的休息幾天。
這段時間一直跟著考古隊忙著尋找《永樂大典》,好長時間沒有休息過了。
真的很懷念在四合院睡懶覺的日子!
考古係的學生們都很興奮,對他們來說,考古就是他們的工作。
能夠親自參與到永陵地宮的發掘是他們此生最重要的資曆,更是他們一輩子值得炫耀的事情。
他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記錄著這裏的每一件文物,還有對宮殿的測量、拍照,忙的是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隻有譚震是最悠閑的!
他不是考古係的學生,他的任務隻是協助考古隊找到《永樂大典》。
現在任務完成,接下來的考古研究已經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了。
他這裏走走,那裏看看。
隨便他走到哪裏,哪裏的人都會跟他熱情的打著招呼。
通過幾天的相處,譚震的勇敢,果斷,機智給考古隊的全體隊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也都喜歡上了這個年輕還有點稚嫩的陽光男孩!
譚震轉悠到了後山。
你很難想象,在這陰暗的地下陵園,這裏也是綠樹成蔭,鮮花綻放。
“救命呀…來人呐!”
突然,一陣呼救聲傳來!
譚震晃了晃腦袋,難道自己聽錯了?
他順著聲音向前走去,遠遠的就看見一個男同學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嘴裏還在喊著:“救命…救命呀…”。
“出了什麽事?”,譚震攔住了那位奔跑的學生。
那位學生一看到譚震,立馬像看到救星一樣,抓住譚震的手說道:“你在就好了,快去救救眼鏡吧,他快要不行了”。
從那位學生斷斷續續的言語中,譚震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話說人有三急,這位學生因為肚子有點不舒服,想著找個地方方便一下。
可是這地宮裏麵情況複雜,一個人又有點害怕,就和那位戴眼鏡的學生相約一起到後山方便。
他們找了一個背風的地方,正要蹲下方便時。
轉頭卻發現在前麵的樹林中,有一棵巨大的靈芝。
它大如鬥笠,顏色金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味。
要知道靈芝可是人間至寶,傳聞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何況是如此巨大的靈芝。
兩人看了很是眼熱,心裏都打起了小九九。
那位叫“眼鏡”的同學忍不住好奇,想要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巨大的靈芝。
卻沒曾想,還沒等靠近,人已經“撲通”一聲栽倒在地。
他的樣子有些嚇人,臉色開始變得青紫。
他雙手掐著脖子,喉嚨發出“呼呼”的聲響,就是說不出話來。
那位同學被這詭異的一幕給嚇壞了,連滾帶爬的跑了回來,沒曾想在這裏碰上了四處溜達的譚震。
雖然還沒看到東西,但是聽了這位同學的敘述,譚震心裏便有了計較。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那位帶眼鏡的同學應該是“中招”了。
這眼鏡也是,什麽不好碰,偏要碰這陰間的東西!
他也不想想,這深藏地下的東西豈是隨便能招惹的嗎?
譚震並沒有直接過去,而是先回到大殿,找後勤領了一些東西,還帶上了防毒麵具。
然後他讓那位學生領著,找到了後山眼鏡同學倒地的地方。
到了地方一看,好家夥!一顆碩大的金黃色靈芝長在黑黝黝的地麵上。
四周寸草不生,靈芝表麵發出耀眼的金光!
譚震一眼就看出,在靈芝周邊的空氣中,彌漫著一些絲狀物體,它們就像張牙舞爪的野獸,隻要有人靠近,就會撲上前來。
看來與自己預想的一樣,這位同學明顯是“中招”了!
有人也許會問了,這靈芝也有毒嗎?
嗬嗬,列位看官,一般來說,靈芝本身是沒毒的。
但這靈芝表麵有一層厚厚的粉塵,粉塵裏麵充滿了無數的孢子。
這些孢子彌漫在空氣中,隻要有人接近,就會被吸入人的體內。
這些孢子有一個特性,遇水便開始膨脹。
它一膨脹,自然就會阻塞人體的呼吸道,這下別說說話了,時間久了,性命堪憂!
再說了,這可是地宮裏麵的千年靈芝,不是一般的東西。
它匯集地底之寒氣,又吸收地宮中陰氣之精華,與陽間的靈芝已是大不一樣。
誰也不敢保證它會不會攜帶有什麽稀奇古怪的病菌?
此刻躺在地上的眼鏡同學看起來有些不妙!
他雙手仍然還在抓住脖子,麵色慘白,看起來已是危在旦夕!
譚震戴上防毒麵具,上前將眼鏡拖離靈芝數十米之外,直到發現空氣中沒有了靈芝孢子,他才停了下來。
他將眼鏡扶了起來,從口袋裏麵拿出一瓶醋,扒開眼鏡的喉嚨就灌了下去。
一瓶醋灌完,眼鏡的喉嚨裏麵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過了一會,他突然跳了起來,一邊張著嘴幹咳,一邊大叫道:“你們給我喝了什麽?好酸呀!”。
“眼鏡,你沒事了?”他的同伴驚喜的叫道。
眼鏡揉了揉腦袋,精神似乎還有些恍惚。
“我剛才是怎麽啦?怎麽突然之間感覺呼吸困難,瞬間就倒地上了?”
譚震沒好氣的說道:
“你這是吸進了靈芝裏麵的孢子,幸好你命大,剛好我就在附近,要不然,你就會因為呼吸不暢活活憋死”。
“是呀,眼鏡,要不是我出去碰到譚震,你就沒命了!”
另外一個學生心有餘悸的說道。
譚震看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我都說過多少次了,這地底下的東西邪性,不要隨意去觸碰這裏的任何東西,不然你們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一定,一定...”眼鏡訕訕的應道。
經曆了這麽一場劫難,眼鏡也是心有餘悸,估計他是再也不敢伸手觸碰這裏的東西了。
等到大家的情緒穩定了下來,這才又開始繼續勘查。
不過,相比開始,考古隊員們是愈發的小心了!
“太壯觀了,有生之年能夠見到如此規模的地宮,不枉此生呀!”
看著眼前的一切,陳金陽情緒顯得有些激動。
“說是世界奇跡也不為過呀!”王主任也是感慨萬分。考古隊的同學們也都驚呆了。
他們一個個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看著這些精美的雕塑和藝術品。
個個讚不絕口,流著哈喇子,眼睛都不帶眨一個的。
如果是在後世的網絡時代,估計又要拍照發朋友圈了。
譚震則是直奔後邊的偏殿,那裏可是存放著大量的木箱。
他懷疑要找的《永樂大典》很可能就在這裏。
推開偏殿的房門,觸目所及是層層疊疊的木箱。
譚震拿下來一個木箱,用撬棍撬開了它。
木箱裏麵滿滿都是書籍,因為年代久遠,上麵都有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抹去灰塵,顏色發黃的封麵便顯露開來。
書封麵用的是比較厚重的宣紙包裹,正中用行書寫著“永樂大典”四個大字,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大明永樂四年編撰”。
沒錯!它正是王教授他們苦苦尋覓的《永樂大典》正本!
譚震大喜過望,曆盡艱辛,終於找到你了。
總算是功德圓滿,也不枉每天那麽辛苦的來回了。
“王主任,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永樂大典》找到了!”
譚震興衝衝的跑到大殿,找到正在研究考察大殿建築結構的幾位老教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們。
“真的找到了?”
陳金陽激動的直發抖,他用力的抓著譚震的手,把譚震都抓痛了。
“老陳,你…看你,把孩子的手都抓痛了,不要激動!聽他慢慢說…”。
王主任拉開陳金陽的手,笑著說道。
說是不要激動,其實王靖也是心潮澎湃,恨不得馬上一睹為快。
“幾位老師,走吧,心動不如行動,跟我來…”。
譚震帶著幾位老教授往後殿走去,央視的那位記者也聞訊跟了上來。
毫無疑問這是曆史性的一刻,他作為新聞媒體的記者,有責任把它記錄下來。
後麵偏殿層層疊疊的都是木箱,嘉靖皇帝將它存放在這裏,足以見他對《永樂大典》的重視。
幾位老教授看到打開的木箱上麵放著的《永樂大典》,都是欣喜若狂。
陳金陽更是老淚縱橫,雙手顫抖著摩挲著書本的封麵,言語哽咽的說道:“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這個木箱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永樂大典》可是有一萬多卷的,好幾百個木箱。
找到了《永樂大典》,譚震算是功德圓滿了。
他決定明天開始要好好的休息幾天。
這段時間一直跟著考古隊忙著尋找《永樂大典》,好長時間沒有休息過了。
真的很懷念在四合院睡懶覺的日子!
考古係的學生們都很興奮,對他們來說,考古就是他們的工作。
能夠親自參與到永陵地宮的發掘是他們此生最重要的資曆,更是他們一輩子值得炫耀的事情。
他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記錄著這裏的每一件文物,還有對宮殿的測量、拍照,忙的是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隻有譚震是最悠閑的!
他不是考古係的學生,他的任務隻是協助考古隊找到《永樂大典》。
現在任務完成,接下來的考古研究已經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了。
他這裏走走,那裏看看。
隨便他走到哪裏,哪裏的人都會跟他熱情的打著招呼。
通過幾天的相處,譚震的勇敢,果斷,機智給考古隊的全體隊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也都喜歡上了這個年輕還有點稚嫩的陽光男孩!
譚震轉悠到了後山。
你很難想象,在這陰暗的地下陵園,這裏也是綠樹成蔭,鮮花綻放。
“救命呀…來人呐!”
突然,一陣呼救聲傳來!
譚震晃了晃腦袋,難道自己聽錯了?
他順著聲音向前走去,遠遠的就看見一個男同學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嘴裏還在喊著:“救命…救命呀…”。
“出了什麽事?”,譚震攔住了那位奔跑的學生。
那位學生一看到譚震,立馬像看到救星一樣,抓住譚震的手說道:“你在就好了,快去救救眼鏡吧,他快要不行了”。
從那位學生斷斷續續的言語中,譚震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話說人有三急,這位學生因為肚子有點不舒服,想著找個地方方便一下。
可是這地宮裏麵情況複雜,一個人又有點害怕,就和那位戴眼鏡的學生相約一起到後山方便。
他們找了一個背風的地方,正要蹲下方便時。
轉頭卻發現在前麵的樹林中,有一棵巨大的靈芝。
它大如鬥笠,顏色金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味。
要知道靈芝可是人間至寶,傳聞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何況是如此巨大的靈芝。
兩人看了很是眼熱,心裏都打起了小九九。
那位叫“眼鏡”的同學忍不住好奇,想要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巨大的靈芝。
卻沒曾想,還沒等靠近,人已經“撲通”一聲栽倒在地。
他的樣子有些嚇人,臉色開始變得青紫。
他雙手掐著脖子,喉嚨發出“呼呼”的聲響,就是說不出話來。
那位同學被這詭異的一幕給嚇壞了,連滾帶爬的跑了回來,沒曾想在這裏碰上了四處溜達的譚震。
雖然還沒看到東西,但是聽了這位同學的敘述,譚震心裏便有了計較。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那位帶眼鏡的同學應該是“中招”了。
這眼鏡也是,什麽不好碰,偏要碰這陰間的東西!
他也不想想,這深藏地下的東西豈是隨便能招惹的嗎?
譚震並沒有直接過去,而是先回到大殿,找後勤領了一些東西,還帶上了防毒麵具。
然後他讓那位學生領著,找到了後山眼鏡同學倒地的地方。
到了地方一看,好家夥!一顆碩大的金黃色靈芝長在黑黝黝的地麵上。
四周寸草不生,靈芝表麵發出耀眼的金光!
譚震一眼就看出,在靈芝周邊的空氣中,彌漫著一些絲狀物體,它們就像張牙舞爪的野獸,隻要有人靠近,就會撲上前來。
看來與自己預想的一樣,這位同學明顯是“中招”了!
有人也許會問了,這靈芝也有毒嗎?
嗬嗬,列位看官,一般來說,靈芝本身是沒毒的。
但這靈芝表麵有一層厚厚的粉塵,粉塵裏麵充滿了無數的孢子。
這些孢子彌漫在空氣中,隻要有人接近,就會被吸入人的體內。
這些孢子有一個特性,遇水便開始膨脹。
它一膨脹,自然就會阻塞人體的呼吸道,這下別說說話了,時間久了,性命堪憂!
再說了,這可是地宮裏麵的千年靈芝,不是一般的東西。
它匯集地底之寒氣,又吸收地宮中陰氣之精華,與陽間的靈芝已是大不一樣。
誰也不敢保證它會不會攜帶有什麽稀奇古怪的病菌?
此刻躺在地上的眼鏡同學看起來有些不妙!
他雙手仍然還在抓住脖子,麵色慘白,看起來已是危在旦夕!
譚震戴上防毒麵具,上前將眼鏡拖離靈芝數十米之外,直到發現空氣中沒有了靈芝孢子,他才停了下來。
他將眼鏡扶了起來,從口袋裏麵拿出一瓶醋,扒開眼鏡的喉嚨就灌了下去。
一瓶醋灌完,眼鏡的喉嚨裏麵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過了一會,他突然跳了起來,一邊張著嘴幹咳,一邊大叫道:“你們給我喝了什麽?好酸呀!”。
“眼鏡,你沒事了?”他的同伴驚喜的叫道。
眼鏡揉了揉腦袋,精神似乎還有些恍惚。
“我剛才是怎麽啦?怎麽突然之間感覺呼吸困難,瞬間就倒地上了?”
譚震沒好氣的說道:
“你這是吸進了靈芝裏麵的孢子,幸好你命大,剛好我就在附近,要不然,你就會因為呼吸不暢活活憋死”。
“是呀,眼鏡,要不是我出去碰到譚震,你就沒命了!”
另外一個學生心有餘悸的說道。
譚震看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我都說過多少次了,這地底下的東西邪性,不要隨意去觸碰這裏的任何東西,不然你們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一定,一定...”眼鏡訕訕的應道。
經曆了這麽一場劫難,眼鏡也是心有餘悸,估計他是再也不敢伸手觸碰這裏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