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援朝家住在燕京城區張自忠路的一條小巷子裏,也是一個四合院。
不過這個四合院裏麵住著的人可不少。
一個三進的大院,跟譚震新買的那個院子麵積差不多。
大大小小就住了將近二十來戶人家,上百號人!
劉援朝家住在最裏邊的後院,靠東邊的兩個房間就是他們家的。
一間是弟弟弟媳住,另外一間就是他和母親住。
劉援朝的父親以前在東北野戰軍服役,後來朝鮮戰爭爆發,被調到了朝鮮支援戰鬥,不幸犧牲在了朝鮮。
家裏的頂梁柱沒有了,對這個家庭打擊是巨大的。
劉援朝的母親是農村戶口,本來就沒有工作,一家的經濟全靠父親維持。
在劉援朝父親犧牲後,街道辦事處考慮到她家的實際情況,把她安排到了街道的火柴廠上班。
最開始每個月也就十幾塊錢,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漲到三十多塊錢一個月。
就是靠著這點微薄的工資,還有他父親犧牲政府發的的撫恤金。
劉援朝的母親含辛茹苦的把他們姐弟四個撫養長大。
劉援朝的姐姐妹妹已經嫁人,弟弟從農村下鄉回來後就頂替母親在街道辦的工廠上班。
說實在的,一個大小夥,呆在全是老娘們的街道小工廠,確實是有些憋屈。
可在那年頭,找個工作真的很難!
一個蘿卜一個坑,安排誰都不是。
即便是這份街道小廠的工作,還是劉媽媽讓出來給他的。
劉援朝回來的晚,安排工作更是成了奢望。
隻能是在潘家園擺個地攤做點小生意,維持生計。
弟弟已經結婚,隔壁應該就是他們的家了。
不過房門是緊閉的,不知道是在休息還是在睡覺。
劉援朝帶著譚震走進自家的房間。
這是一個十來平米的房間,雖然不是很大,但是被女主人收拾的很幹淨。
裏麵隻有一些簡單的擺設。
進門就是一套舊的木質沙發,看起來已經有點曆史,沙發的表麵都是斑駁的漆麵。
聽劉援朝說,他以前剛回城的時候,這沙發就是他的床。
一張桌子放在沙發旁邊,看來這就是他們的餐桌了。
靠裏麵是一個顏色有些發黃的舊衣櫃,挨著衣櫃是一道布簾,裏麵應該就是劉媽媽的床鋪了。
不得不說,劉家的擺設非常簡單,甚至有些寒酸。
可就是這樣簡單的家具,還是劉援朝父親犧牲以前置辦下來的。
由此可見這個家庭當初的經濟是多麽的拮據。
劉媽媽能夠把他們兄妹幾個撫養成人真的很不容易。
“媽,我回來了!”
回到久違的家中,劉援朝顯得有些激動。
“援朝回來了…”。
隨著說話聲,一位身材瘦小,滿頭白發的老太太從布簾後麵走了出來。
老太太滿臉的驚喜,顯然兒子的安危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她的心。
“這孩子是哪家的?我以前怎麽沒見過?”
老太太看見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站在劉援朝身邊,有些驚訝。
“劉阿姨,你好,我叫譚震,是劉哥的朋友”,譚震搶先說道。
“你是援朝的朋友呀,快坐,快坐!你看你來就來唄,還帶東西,哎呦…這茅台酒可是不便宜,這怎麽好意思?”
老太太一看譚震手裏提著的茅台酒,也是驚著了。
不要以為茅台酒在那個年代能買到,就以為很便宜。
一瓶茅台酒就要十幾塊錢,普通人半月的工資。
就這還要憑票供應,你就是想買也要掂量一下!
這跟後世商場昂貴的高檔商品並沒有什麽區別。
“阿姨,就是兩瓶酒而已,沒什麽的,還請你務必收下”,譚震笑著擺了擺手。
或許是說的有些大聲,譚震聽到隔壁房間有了動靜。
“媽,家裏來客人了…”。
隻聽得隔壁房門一聲響,一個身材矮胖,滿臉橫肉的女人走了進來。
她一進門就盯上了放在桌上的茅台酒,也不打招呼。
直接上前就把它拽在手裏,對劉媽媽說道:
“媽,我爸過段時間七十大壽,我正愁沒東西送他呢,這酒我要了,就當咱家隨禮了哈”。
說完,提著譚震的茅台酒就回了隔壁房間。
這一番騷操作下來,把譚震看的是目瞪口呆。
劉援朝更是臉色鐵青,陰沉著臉好久沒有說話。
“這孩子,咋這樣呢,小夥子,對不住,讓你見笑了!哎,家門不幸呀…”。
看到兒媳婦這樣,老太太也是有些傷心,拿手抹起了眼淚。
這個劉援朝的弟媳婦顯然平時也是個很不著調的。
劉媽媽對此也是非常的無奈。
從劉媽媽斷斷續續的敘述中,譚震算是徹底了解了這個叫吳愛芳的女人。
也就是劉援朝弟弟的媳婦,是一個什麽樣的貨色。
吳愛芳在市供銷社上班,父母都在供銷社裏麵當領導。
因為自幼家境優越,又備受父母的寵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養成了自私自利,囂張跋扈的性格。
這人在家裏囂張慣了,上班也是這樣。
不但跟顧客吵架,還跟領導和同事也是相處的很不愉快。
眼高於頂,從不帶正眼瞧人的。
雖然人長得不怎麽樣嘛,性格也不好,不過人家會投胎,出身好呀。
而且人家工作也好,供銷社,可是那個年代最吃香的單位。
就是找對象也是撿著挑,嫌這嫌那的,總覺得人家配不上自己。
結果挑來挑去的就把自個給耽誤了。
一轉眼已是三張了,人家跟她同齡的女同伴孩子都已經好幾個了。
就她因為太過挑剔,至今還單著,生生的把自己給弄成老姑娘了。
眼看著再不嫁就沒人要了,不要說是她父母,就是吳愛芳自己也是著急了。
後來經人介紹跟劉援朝的弟弟見了麵,一看小夥子人還不錯,也老實。
雖然家裏窮了點,不過沒關係,吳家有錢呀!
要論實際年齡,劉援朝的弟弟還比她小兩歲呢,模樣也長得周正。
吳愛芳一看立馬就喜歡上了,馬上就給媒人回話說應下了。
從見麵到結婚,也就不到一月的時間,堪稱神速!
開始嫁到劉家的時候,吳愛芳還耐著性子收斂著點。
一副事必躬親的模樣,讓老太太很是欣慰。
都說狗改不了吃屎,時間一長,吳愛芳又故態複發。
不但動不動就跟婆婆吵架,還時不時就跟左鄰右舍的大吵一頓。
而且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算是把鄰裏街坊的都得罪光了。
老太太考慮到兒子年紀大了,娶一個媳婦不容易,每次都是忍氣吞聲。
可是這個吳愛芳卻是變本加厲,越來越不把劉媽媽放在眼裏。
經常把劉媽媽當老媽子一樣的使喚。
劉援朝的弟弟是個老實人,性格又比較木訥,不善言辭。
看到自家媳婦的劣行,自然也會忍不住說幾句。
可是他根本不是吳愛芳的對手,吳愛芳一吼,他就得乖乖站牆角。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譚震算是明白了,為什麽劉援朝寧願租房子,也不願回家來住!
也是,這樣一個母大蟲在家裏鬧騰,逮誰也受不了呀!
不過這個四合院裏麵住著的人可不少。
一個三進的大院,跟譚震新買的那個院子麵積差不多。
大大小小就住了將近二十來戶人家,上百號人!
劉援朝家住在最裏邊的後院,靠東邊的兩個房間就是他們家的。
一間是弟弟弟媳住,另外一間就是他和母親住。
劉援朝的父親以前在東北野戰軍服役,後來朝鮮戰爭爆發,被調到了朝鮮支援戰鬥,不幸犧牲在了朝鮮。
家裏的頂梁柱沒有了,對這個家庭打擊是巨大的。
劉援朝的母親是農村戶口,本來就沒有工作,一家的經濟全靠父親維持。
在劉援朝父親犧牲後,街道辦事處考慮到她家的實際情況,把她安排到了街道的火柴廠上班。
最開始每個月也就十幾塊錢,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漲到三十多塊錢一個月。
就是靠著這點微薄的工資,還有他父親犧牲政府發的的撫恤金。
劉援朝的母親含辛茹苦的把他們姐弟四個撫養長大。
劉援朝的姐姐妹妹已經嫁人,弟弟從農村下鄉回來後就頂替母親在街道辦的工廠上班。
說實在的,一個大小夥,呆在全是老娘們的街道小工廠,確實是有些憋屈。
可在那年頭,找個工作真的很難!
一個蘿卜一個坑,安排誰都不是。
即便是這份街道小廠的工作,還是劉媽媽讓出來給他的。
劉援朝回來的晚,安排工作更是成了奢望。
隻能是在潘家園擺個地攤做點小生意,維持生計。
弟弟已經結婚,隔壁應該就是他們的家了。
不過房門是緊閉的,不知道是在休息還是在睡覺。
劉援朝帶著譚震走進自家的房間。
這是一個十來平米的房間,雖然不是很大,但是被女主人收拾的很幹淨。
裏麵隻有一些簡單的擺設。
進門就是一套舊的木質沙發,看起來已經有點曆史,沙發的表麵都是斑駁的漆麵。
聽劉援朝說,他以前剛回城的時候,這沙發就是他的床。
一張桌子放在沙發旁邊,看來這就是他們的餐桌了。
靠裏麵是一個顏色有些發黃的舊衣櫃,挨著衣櫃是一道布簾,裏麵應該就是劉媽媽的床鋪了。
不得不說,劉家的擺設非常簡單,甚至有些寒酸。
可就是這樣簡單的家具,還是劉援朝父親犧牲以前置辦下來的。
由此可見這個家庭當初的經濟是多麽的拮據。
劉媽媽能夠把他們兄妹幾個撫養成人真的很不容易。
“媽,我回來了!”
回到久違的家中,劉援朝顯得有些激動。
“援朝回來了…”。
隨著說話聲,一位身材瘦小,滿頭白發的老太太從布簾後麵走了出來。
老太太滿臉的驚喜,顯然兒子的安危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她的心。
“這孩子是哪家的?我以前怎麽沒見過?”
老太太看見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站在劉援朝身邊,有些驚訝。
“劉阿姨,你好,我叫譚震,是劉哥的朋友”,譚震搶先說道。
“你是援朝的朋友呀,快坐,快坐!你看你來就來唄,還帶東西,哎呦…這茅台酒可是不便宜,這怎麽好意思?”
老太太一看譚震手裏提著的茅台酒,也是驚著了。
不要以為茅台酒在那個年代能買到,就以為很便宜。
一瓶茅台酒就要十幾塊錢,普通人半月的工資。
就這還要憑票供應,你就是想買也要掂量一下!
這跟後世商場昂貴的高檔商品並沒有什麽區別。
“阿姨,就是兩瓶酒而已,沒什麽的,還請你務必收下”,譚震笑著擺了擺手。
或許是說的有些大聲,譚震聽到隔壁房間有了動靜。
“媽,家裏來客人了…”。
隻聽得隔壁房門一聲響,一個身材矮胖,滿臉橫肉的女人走了進來。
她一進門就盯上了放在桌上的茅台酒,也不打招呼。
直接上前就把它拽在手裏,對劉媽媽說道:
“媽,我爸過段時間七十大壽,我正愁沒東西送他呢,這酒我要了,就當咱家隨禮了哈”。
說完,提著譚震的茅台酒就回了隔壁房間。
這一番騷操作下來,把譚震看的是目瞪口呆。
劉援朝更是臉色鐵青,陰沉著臉好久沒有說話。
“這孩子,咋這樣呢,小夥子,對不住,讓你見笑了!哎,家門不幸呀…”。
看到兒媳婦這樣,老太太也是有些傷心,拿手抹起了眼淚。
這個劉援朝的弟媳婦顯然平時也是個很不著調的。
劉媽媽對此也是非常的無奈。
從劉媽媽斷斷續續的敘述中,譚震算是徹底了解了這個叫吳愛芳的女人。
也就是劉援朝弟弟的媳婦,是一個什麽樣的貨色。
吳愛芳在市供銷社上班,父母都在供銷社裏麵當領導。
因為自幼家境優越,又備受父母的寵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養成了自私自利,囂張跋扈的性格。
這人在家裏囂張慣了,上班也是這樣。
不但跟顧客吵架,還跟領導和同事也是相處的很不愉快。
眼高於頂,從不帶正眼瞧人的。
雖然人長得不怎麽樣嘛,性格也不好,不過人家會投胎,出身好呀。
而且人家工作也好,供銷社,可是那個年代最吃香的單位。
就是找對象也是撿著挑,嫌這嫌那的,總覺得人家配不上自己。
結果挑來挑去的就把自個給耽誤了。
一轉眼已是三張了,人家跟她同齡的女同伴孩子都已經好幾個了。
就她因為太過挑剔,至今還單著,生生的把自己給弄成老姑娘了。
眼看著再不嫁就沒人要了,不要說是她父母,就是吳愛芳自己也是著急了。
後來經人介紹跟劉援朝的弟弟見了麵,一看小夥子人還不錯,也老實。
雖然家裏窮了點,不過沒關係,吳家有錢呀!
要論實際年齡,劉援朝的弟弟還比她小兩歲呢,模樣也長得周正。
吳愛芳一看立馬就喜歡上了,馬上就給媒人回話說應下了。
從見麵到結婚,也就不到一月的時間,堪稱神速!
開始嫁到劉家的時候,吳愛芳還耐著性子收斂著點。
一副事必躬親的模樣,讓老太太很是欣慰。
都說狗改不了吃屎,時間一長,吳愛芳又故態複發。
不但動不動就跟婆婆吵架,還時不時就跟左鄰右舍的大吵一頓。
而且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算是把鄰裏街坊的都得罪光了。
老太太考慮到兒子年紀大了,娶一個媳婦不容易,每次都是忍氣吞聲。
可是這個吳愛芳卻是變本加厲,越來越不把劉媽媽放在眼裏。
經常把劉媽媽當老媽子一樣的使喚。
劉援朝的弟弟是個老實人,性格又比較木訥,不善言辭。
看到自家媳婦的劣行,自然也會忍不住說幾句。
可是他根本不是吳愛芳的對手,吳愛芳一吼,他就得乖乖站牆角。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譚震算是明白了,為什麽劉援朝寧願租房子,也不願回家來住!
也是,這樣一個母大蟲在家裏鬧騰,逮誰也受不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