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有些空虛,又或許是少了一些溫情的陪伴。
這段時間的譚震一直都“宅”在屋子裏,不是睡覺就是寫作。
單身狗也有單身狗的好處,那就是不用天天去美眉麵前獻殷勤,做“舔狗”。
每天睡到自然醒,自由又自在。
當然,如果要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沒有了美眉溫暖的抱抱。
荷爾蒙爆發的時候,隻能是躲在被窩裏,幻想一下蒼老師性感的臀部。
然後在左手和右手的幫助下,把自己憋在心裏的欲望徹底的爆發出來。
當然,這種事情是難以啟齒的。
所以一般隻能是偷偷摸摸的進行,然後再偷偷摸摸的在早晨“毀屍滅跡”。
事實上,如果他願意,燕大的很多女同學還是很願意跟他“交流”的。
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盡管有不少學校的女同學向他拋出橄欖枝,甚至有時候教室的抽屜裏會莫名其妙的多出許多小紙條。
譚震還是選擇了沉默,就像沒有看見一樣,依舊是孤獨的那個人。
有人說,是譚震受到了感情的創傷,至今仍然未能緩過來。
也有人說,是譚震某些方麵出現了問題,以至於不敢再找女朋友。
反正眾說紛紜,什麽怪話都有。
就連班裏的同學見了他也是神情異樣,好像他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一樣。
不過,這些所謂的議論並沒有嚇倒譚震,他反而更加的積極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了。
到四月的時候,他又接連發表了好幾篇短篇小說。
也就是說,從2月份開始,短短的幾個月,譚震已經在全國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十幾部作品。
包括四部中篇小說,六七部短篇小說。
他優異的表現毫無疑問的受到了首都文學界的關注,已經有人提出要將他吸收進中國作協了。
說實話,他還蠻期待的!
在八十年代,作家這個職業還是很有市場的。
那個時候,有不少專業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
譬如當時的王夢,路藥,蘇同,餘華,賈平額,莫煙等等,他們算是那個年代專業的創作人。
其中的王夢還在今年當上了部委高官。
要說八十年代最牛逼的作家,當屬王說,也就是寫電影《頑主》的那位。
拋開其個人品行不說,王說的文學創作水平絕對是沒得說。
他在八十年代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當時風靡一時的電視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就是他和鄭曉龍聯合一幫作家一起合作創作的。
他們甚至還因此成立了一個歌舞廳,給他們的創作和聚會提供便利。
不過很可惜,因為管理不善,這個歌舞廳不斷虧損,在運行了一年後也壽終正寢了。
王說他們還把這段經曆改編成了一部電視劇,名字就叫《海馬歌舞廳》。
再過兩年,也就是88年,王朔將有四部電影作品上映。
而這一年,也被國內電影文娛界稱之為“王說元年”。
可以說,這一年也是王說人生中的最高光時刻。
古語有雲,風蕭蕭兮易水寒。
這世間之事就是這麽奇妙,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王說的作品就很少再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至於原因嘛,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
所以譚震雖然對能成為作協的一員感到期待,但是他從來沒有去主動的聯係過。
更沒有想過要去運作什麽的,他還是平常心一樣的繼續自己的創作。
直到有一天,他被輔導員楊樹叫到辦公室,一進門,楊樹就熱情的給他介紹道:
“譚震同學,這位是首都電影製片廠的黃健導演,他找你談一談關於你的小說《天下無賊》改編電影的事情…”。
譚震這才注意到,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坐著一位頭發有些花白,身材矍鑠的中年男人。
他穿著一身灰色的西裝,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看起來不像導演,更像一位從海外回來的歸國華僑。
“黃導你好…”,譚震趕緊上前打招呼。
“你好,說實話,如果不是今天親眼看到,我還真不敢相信,這麽優秀的一部小說居然出自一位年輕的作家之手,哈哈…”。
黃健導演站了起來,熱情的握住了譚震的雙手。
“感謝黃導的信任,就是瞎寫,讓你見笑了…”,譚震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沒什麽不好意思的,好就是好,要不然我也不會答應出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哦,對了,這是500元錢,電影改編費用,你收好…”。
黃健從口袋裏麵掏出500元遞給譚震。
說實話,八十年代的電影改編費有些坑。
按照當時的規定,不管你是什麽樣的小說,都是一個價,統統500元的改編費。
還比不上人家國外電影改編費的一個零頭。
雖然對這種計劃經濟下額定的標準頗有微詞,但是譚震還是禮貌的把它接了過來。
有總比沒有的好!
“哦,還有一個事,就是電影製片廠領導希望作者能夠協助製片廠完成劇本的創作,你看…”。
黃導說完,一臉希翼的看著譚震。
我去!合著拿了這500元還要跑去首都電影製片廠兼職做編劇呀。
問題是他也沒做過編劇呀!
這錢拿的可真燙手,譚震的臉瞬間成了苦瓜色。
他撓了撓頭,有些為難的說道:
“黃導,不是我不願意,實在是我沒有做過編劇,對這行也不了解呀!”
如果譚震有意在文娛方麵進行發展的話,說不定已經是欣喜若狂了。
可是他真的沒有在娛樂圈發展的意思,他寫小說,也是一時興起,自然也沒有心情去客串這個勞啥子編劇了!
“沒關係的,就是協助而已,我們電影廠有專門的編劇”。
或許是看出譚震的疑慮,黃健導演寬慰道。
“那好吧,不過黃導,你也知道,我還在上學,所以隻能是利用課餘時間去幫忙了,請你理解!”
既然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譚震也隻能是無奈的答應了。
他不答應也不行,楊樹正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看著他呢。
這可是政治任務,他要是不答應,領導可就要找他談話了。
“理解,理解…”,黃導笑著點了點頭。
“黃導,你們劇組現在還招演員嗎?”一旁的楊樹突然插嘴問道。
“怎麽?楊老師有朋友想當演員?”
黃導似乎對這一套早已司空見慣,一臉的微笑。
“啊…是有人想當演員,不過不是別人,就是區區在下”。
楊樹搓著雙手,不好意思的說道。
“楊老師,你…你想當演員呀?”譚震差點把眼珠子都瞪了出來。
他是真沒想到,平時一本正經的楊樹,居然還有一個當明星的夢想。
就連黃導都感覺有些意外,他估計也沒想到楊樹居然會對表演感興趣。
放著好好的燕大輔導員不當,居然想著來劇組客串當演員。
這段時間的譚震一直都“宅”在屋子裏,不是睡覺就是寫作。
單身狗也有單身狗的好處,那就是不用天天去美眉麵前獻殷勤,做“舔狗”。
每天睡到自然醒,自由又自在。
當然,如果要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沒有了美眉溫暖的抱抱。
荷爾蒙爆發的時候,隻能是躲在被窩裏,幻想一下蒼老師性感的臀部。
然後在左手和右手的幫助下,把自己憋在心裏的欲望徹底的爆發出來。
當然,這種事情是難以啟齒的。
所以一般隻能是偷偷摸摸的進行,然後再偷偷摸摸的在早晨“毀屍滅跡”。
事實上,如果他願意,燕大的很多女同學還是很願意跟他“交流”的。
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盡管有不少學校的女同學向他拋出橄欖枝,甚至有時候教室的抽屜裏會莫名其妙的多出許多小紙條。
譚震還是選擇了沉默,就像沒有看見一樣,依舊是孤獨的那個人。
有人說,是譚震受到了感情的創傷,至今仍然未能緩過來。
也有人說,是譚震某些方麵出現了問題,以至於不敢再找女朋友。
反正眾說紛紜,什麽怪話都有。
就連班裏的同學見了他也是神情異樣,好像他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一樣。
不過,這些所謂的議論並沒有嚇倒譚震,他反而更加的積極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了。
到四月的時候,他又接連發表了好幾篇短篇小說。
也就是說,從2月份開始,短短的幾個月,譚震已經在全國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十幾部作品。
包括四部中篇小說,六七部短篇小說。
他優異的表現毫無疑問的受到了首都文學界的關注,已經有人提出要將他吸收進中國作協了。
說實話,他還蠻期待的!
在八十年代,作家這個職業還是很有市場的。
那個時候,有不少專業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
譬如當時的王夢,路藥,蘇同,餘華,賈平額,莫煙等等,他們算是那個年代專業的創作人。
其中的王夢還在今年當上了部委高官。
要說八十年代最牛逼的作家,當屬王說,也就是寫電影《頑主》的那位。
拋開其個人品行不說,王說的文學創作水平絕對是沒得說。
他在八十年代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當時風靡一時的電視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就是他和鄭曉龍聯合一幫作家一起合作創作的。
他們甚至還因此成立了一個歌舞廳,給他們的創作和聚會提供便利。
不過很可惜,因為管理不善,這個歌舞廳不斷虧損,在運行了一年後也壽終正寢了。
王說他們還把這段經曆改編成了一部電視劇,名字就叫《海馬歌舞廳》。
再過兩年,也就是88年,王朔將有四部電影作品上映。
而這一年,也被國內電影文娛界稱之為“王說元年”。
可以說,這一年也是王說人生中的最高光時刻。
古語有雲,風蕭蕭兮易水寒。
這世間之事就是這麽奇妙,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王說的作品就很少再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至於原因嘛,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
所以譚震雖然對能成為作協的一員感到期待,但是他從來沒有去主動的聯係過。
更沒有想過要去運作什麽的,他還是平常心一樣的繼續自己的創作。
直到有一天,他被輔導員楊樹叫到辦公室,一進門,楊樹就熱情的給他介紹道:
“譚震同學,這位是首都電影製片廠的黃健導演,他找你談一談關於你的小說《天下無賊》改編電影的事情…”。
譚震這才注意到,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坐著一位頭發有些花白,身材矍鑠的中年男人。
他穿著一身灰色的西裝,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看起來不像導演,更像一位從海外回來的歸國華僑。
“黃導你好…”,譚震趕緊上前打招呼。
“你好,說實話,如果不是今天親眼看到,我還真不敢相信,這麽優秀的一部小說居然出自一位年輕的作家之手,哈哈…”。
黃健導演站了起來,熱情的握住了譚震的雙手。
“感謝黃導的信任,就是瞎寫,讓你見笑了…”,譚震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沒什麽不好意思的,好就是好,要不然我也不會答應出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哦,對了,這是500元錢,電影改編費用,你收好…”。
黃健從口袋裏麵掏出500元遞給譚震。
說實話,八十年代的電影改編費有些坑。
按照當時的規定,不管你是什麽樣的小說,都是一個價,統統500元的改編費。
還比不上人家國外電影改編費的一個零頭。
雖然對這種計劃經濟下額定的標準頗有微詞,但是譚震還是禮貌的把它接了過來。
有總比沒有的好!
“哦,還有一個事,就是電影製片廠領導希望作者能夠協助製片廠完成劇本的創作,你看…”。
黃導說完,一臉希翼的看著譚震。
我去!合著拿了這500元還要跑去首都電影製片廠兼職做編劇呀。
問題是他也沒做過編劇呀!
這錢拿的可真燙手,譚震的臉瞬間成了苦瓜色。
他撓了撓頭,有些為難的說道:
“黃導,不是我不願意,實在是我沒有做過編劇,對這行也不了解呀!”
如果譚震有意在文娛方麵進行發展的話,說不定已經是欣喜若狂了。
可是他真的沒有在娛樂圈發展的意思,他寫小說,也是一時興起,自然也沒有心情去客串這個勞啥子編劇了!
“沒關係的,就是協助而已,我們電影廠有專門的編劇”。
或許是看出譚震的疑慮,黃健導演寬慰道。
“那好吧,不過黃導,你也知道,我還在上學,所以隻能是利用課餘時間去幫忙了,請你理解!”
既然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譚震也隻能是無奈的答應了。
他不答應也不行,楊樹正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看著他呢。
這可是政治任務,他要是不答應,領導可就要找他談話了。
“理解,理解…”,黃導笑著點了點頭。
“黃導,你們劇組現在還招演員嗎?”一旁的楊樹突然插嘴問道。
“怎麽?楊老師有朋友想當演員?”
黃導似乎對這一套早已司空見慣,一臉的微笑。
“啊…是有人想當演員,不過不是別人,就是區區在下”。
楊樹搓著雙手,不好意思的說道。
“楊老師,你…你想當演員呀?”譚震差點把眼珠子都瞪了出來。
他是真沒想到,平時一本正經的楊樹,居然還有一個當明星的夢想。
就連黃導都感覺有些意外,他估計也沒想到楊樹居然會對表演感興趣。
放著好好的燕大輔導員不當,居然想著來劇組客串當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