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神仙圖》更是他的一幅名作,譚震記得中國郵政還曾經發行過《神仙圖》的郵票。


    他可是資深集郵愛好者,自然也是收集過的,難怪那麽眼熟!


    要知道吳道子號稱唐代“畫聖”,尤為擅長壁畫,是唐朝時期壁畫界的祖師爺,後世的壁畫創作風格大都是受他的影響。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他的畫作多為佛道神仙,仙界人物,神態飄逸,超凡脫俗,在佛道界備受推崇。


    可以說,在中國的很多寺廟都曾留下他的足跡,這也是為什麽他的人物畫像比較誇張的原因。


    雖然吳道子畫作無數,但那都是壁畫,他真正流傳於世的紙質畫作少之又少。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一件紙質的畫作要想保存至今,真的很不容易。


    他又驚又喜,這可是吳道子的畫作,如果是真跡的話,那可就發達了!


    要知道吳道子號稱唐朝“畫聖”,唐朝畫師的扛把子,他的畫可謂是價值連城的珍品,堪稱國寶中的國寶。


    吳道子的畫作存世量極為稀少,那價值絕對是杠杠的!


    這幅《神仙圖》與吳道子的著名畫作《八十七神仙卷》風格類似,也是著重於仙界人物的描寫。


    譚震在畫作底部發現一方形印鑒,上麵有四個字:“道玄之印”。


    “道玄之印”!這不就是吳道子的別號嘛,看來這果然就是吳道子的真跡無疑!


    這個時候譚震已經可以認定這應該就是吳道子的真跡了。


    雖然他對書畫作品不是很了解,但是沒關係,宗社黨了解呀!


    這些人大都有皇室背景,在書畫鑒賞的造詣上絕對非同一般,經過了他們鑒定過的字畫,就好像是故宮專家鑒定過一樣的權威。


    譚震打死也不信,他們會把一幅贗品當寶貝一樣收藏起來。


    隻是第一幅畫便收獲了一幅國寶級的畫作,這讓譚震對接下來的幾幅畫作充滿了期待。


    第二幅畫作一打開讓譚震有些失望,居然是一幅書法。


    要知道書法類作品的價值曆來是比較低的,同樣兩幅藝術類作品,書法類和畫作可謂是相差甚遠。


    不過譚震想既然能讓宗社黨的人費盡心機的帶到這裏來,想必不是凡品,他於是便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是一幅行書字體,筆力幹勁有力,飄逸得體,看起來頗有神韻。


    譚震尋思著要把它掛在自己的書房,陶冶一下情操也好,便沒有細看,隨手將它拿了出來,放到一邊,準備等下帶回家裏去慢慢細研。


    他接著又打開了第三幅畫作,這同樣是一幅古畫。


    正中是一叢翠竹,旁邊有一臘梅綻放,右上角題有幾行詩句,字體蒼勁,筆鋒銳利。


    畫作的左下角一紅色印鑒,仔細辨認,原來是“彝齋居士”四字。


    很可惜譚震在書畫方麵的知識實在有限,他想了老半天,也沒有想起了這位“彝齋居士”到底是何方神聖。


    不過看這畫作的紙張,倒是有些曆史,隻怕也是幾百年的老物件了。


    隻是譚震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他也來不及細想,便將它放到一邊,準備帶回去慢慢研究。


    第四幅也是一幅畫作,典型的山水畫。


    隻見畫中一巍峨群山,山間懸崖峭壁,陡峭難行,一瀑布從山巒間衝天而下,直落山腳,形成一股涓涓溪流,流向遠方。


    這幅畫作的左下角同樣有幾個紅色的印鑒,有一個印鑒上的“中正之印”引起了他的注意。


    “中正…”,譚震下意識的就想起了蔣某人。


    可是後來一想,不對呀!這肯定不會是蔣某人的印鑒。


    就這紙張的顏色就可以看出,這起碼都得是五百年以上,那個時候蔣某人還沒出生呢。


    他突然想起前幾天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宋朝畫家範寬的簡介,他不就字號“中正”嗎?


    譚震大喜,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太好了。


    這範寬可是宋朝的著名畫師,尤其擅長山水畫創作,號稱北宋山水畫三大家之一。


    他的畫作留到今天,那絕對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又收獲了一件珍品,讓譚震欣喜不已,他小心翼翼的將這幅畫作重新放好,又開始檢查剩下的兩幅畫作。


    為了加快速度,譚震幹脆將剩下的兩幅畫作都一起打開來。


    這兩幅畫作一幅是翠竹圖,一幅是花鳥圖,畫工都不錯,惟妙惟肖,頗具神韻。


    翠竹圖很好辨認,譚震一眼就看出,這是清代畫家鄭板橋的畫作,畫作下方的印鑒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位清代畫家可是清代有名的“竹子畫家”,對竹子的描繪可謂是栩栩如生,看他的《翠竹圖》有種身在竹林的感覺。


    另外一幅花鳥圖畫風大膽,風格有些獨特,看起來頗有些現代感,譚震一度懷疑會不會是現代畫作。


    可是他回頭一想,不對呀,要知道宗社黨成員大都有皇室背景,在收藏這方麵絕對是人才濟濟。


    即便要收藏,也隻能是收藏那些珍貴的畫作,怎麽可能收藏近代畫家的畫作呢。


    譚震倒是聽說,前幾年有位翁姓華僑花了幾十萬美金買下國家文物商店的幾千幅畫作。


    據說這些都是近代畫家的作品,其中不乏齊白石,徐悲鴻這樣的大畫家,每幅作品的價格還不到一百美金。


    這位華僑家世顯赫,父親在前清時期還曾是皇帝老兒的禦前老師,地位顯赫。


    民國後遷居國外,一直到國家撥亂反正以後才返回大陸。


    他借著國家外匯短缺的機會把文物商店裏麵的畫作一掃而空,據說幾十年後因此發了大財。


    譚震也曾有過想去撿漏的想法,很可惜等他有錢想去“豪橫一把”的時候,國家文物商店的名人字畫早已經停止了售賣,讓他的希望落了空。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人不可能這麽傻,不惜人力的將一幅近代畫作搬到這裏來,還跟吳道子的畫作擺在一起,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通呀!


    譚震仔細看了看下方的紅色印鑒,有一方“青藤先生之印”尤為明顯。


    奇怪!這個名字似乎在哪裏見過,譚震一時間陷入了沉思當中。


    當他看到畫中的題詞時,他終於想起這位“青藤先生”是誰了。


    題字中有一首小詩,應該是繪畫者所為,末尾有“山陰徐謂題”幾個字,讓他瞬間茅塞頓開。


    徐謂?不就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徐謂嗎?這可是與唐伯虎齊名的人物!


    徐謂的字畫雖然沒有唐伯虎那麽有名,可是他的花鳥畫法卻是頗受後世畫家的追捧。


    齊白石就曾言:“甘為青藤先生門下走狗也!”


    徐謂的其他畫作譚震不知道,但是他的花鳥畫作在收藏界也是頗為搶手,價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


    如果這幅是真跡的話,哪怕按照現在的價格,最少也是百萬起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夜打更人胖胖並收藏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