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謝暄的聲音,在場的人都不自覺的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那兩桌的士兵甚至都齊齊的站了起來,齊聲道:“拜見將軍!”
林司念也站了起來,她朝著謝暄行了一禮,說道:“大人今日光臨寒舍,未能遠迎,還是大人見諒。”
李謙站起來抱拳道:“末將見過將軍。”
謝暄搖著折扇,慢吞吞的走過來,自顧自的坐在了林司念身旁的位置上,說道:“各位不必緊張,今日本座過來,不過是沾沾喜氣罷了。”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林司念才不會相信謝暄會無緣無故的來將軍府。
不過今日是謝暄帶著皇帝的聖旨去的靖安侯府,又在靖安侯府幫她撐腰,於情於理,他今日都算是幫了林司念一個大忙。
林司念親自為謝暄斟了一杯酒,說道:“今日之事,還要多謝大人出手幫忙,我敬你一杯。”
謝暄淡淡道:“算不上幫忙,隻不過是奉天軍的兵,那自然是無論在什麽地方,都不能被人看扁了。”
林司念笑了笑,仰頭將杯中的酒喝完。
謝暄端起酒杯,也朝著林司念笑了笑,直接一口幹了。
其中一位小兵帶頭道:“將軍與林小將軍果真都是好酒量。”
謝暄放下酒杯,淡淡道:“大家不必因為本座在此就拘謹著,不敞開了吃喝,怎麽對得起如此的好酒好菜?”
士兵們都是些粗人,也確實極少吃到這麽好出的酒肉,於是很快又都高興的該吃吃,該喝喝。
一群大老爺們,喝點酒就喜歡劃拳,於是李謙要被拉到了那兩個桌子上,喝酒劃拳。
謝暄看著李謙跟士兵們打成一片的樣子,眸色深沉。
一旁的林司念則不動聲色的觀察著謝暄的一舉一動,連一個細小的動作都不放開。
其實林司念從一開始,就特別奇怪謝暄為什麽會幫她。
她知道自己長得很漂亮,但是這種漂亮可能對其他男人還有用,但是對於謝暄沒有用。
因為謝暄是個閹人。
一個人幫助另外一個人,要麽就是圖這個人,要麽就是圖這個人手中的東西。
這個東西,可能是錢,也可能是別的。
以前林司念沒想明白,今日她想明白。
謝暄幫她,是因為她林氏獨女的身份。
說的更明白點,林家軍雖然並入奉天軍,但是那些並入奉天軍的士兵們,從心底還是認同自己是林家軍。
所以在林家軍的心目中,李謙比謝暄更值得信任。
這應該也是老皇帝為什麽要將李謙提拔為奉天軍的副將的原因。
說白了還是帝王的平衡之術。
哪怕謝暄為他賣命,哪怕謝暄隻是個閹人,老皇帝依舊不敢讓謝暄手中的權利太大。
可如果謝暄得到了林司念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
林家軍再信任李謙,李謙也不是李家的人,跟李謙相比,林家軍更信任林司念。
想通這一點後,林司念看謝暄的眼神反而愈加的不解了。
他一個太監,手中的權利已經夠大的了,為什麽還要奉天軍的實際控製權呢?
如果是普通人,別人可能會覺得他會謀權篡位,可謝暄一個太監,是不可能有子嗣的,他謀權篡位有什麽意義?
而且,就憑他是太監,他想謀權篡位也不會有人跟隨他。
不知道是不是林司念的眼神太過炙熱,謝暄收回視線,看向林司念,他笑著問:“林小將軍可是有什麽話要跟本座說?”
林司念笑著說:“我想明日進宮親自叩謝陛下,想問一問大人,如此行事,是否穩妥?”
謝暄淡淡道:“不是什麽大事,自然也沒有穩妥不穩妥一說,倒是有一件事。”
謝暄看著林司念的眼睛,一字一句道:“難道林小將軍不想弄清楚林老將軍與你的長兄,到底是怎麽死的嗎?”
林司念一怔,問道:“大人是什麽意思,你是不是知道什麽?”
謝暄搖著折扇,笑著說:“我什麽都不知道,隻是覺得有些事太過巧合,就總會讓人覺得是不是人為。”
其實自從上次林司念去了趟杜夫人的生辰宴,她就對自己父兄的死產生了疑問。
當時她曾經數次收到過二哥從雁門關寫給她的信。
信中明確的說過好幾次,林家軍在與羌人的幾次戰爭中,都處於優勢,很快就能徹底打敗羌人,班師回朝。
但是奇怪的是,二哥從來沒有在信件中提到過玲瓏縣主。
謝暄繼續說:“帽兒山一戰,我朝不僅折損了林老將軍,他的兩位公子也相繼在那場戰爭中被殺,帽兒山一戰我軍打敗,陛下隻能臨時派顧景安過去。”
謝暄說的沒錯,這事林司念也知道,因為她父親跟兩位兄長大敗並身亡的消息實在是太過突然,聽說當時老皇帝聽到這個消息震怒,他甚至一度以為是軍中出了叛徒,但是林老將軍治軍森嚴,斷然是不會出現叛徒這種事。
更何況,林老將軍跟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戰亡,就是軍中真的出現了叛徒,也無從調查。
可戰爭一旦打響了,是不能停的,主帥死了,那就隻能繼續找人頂上。
所以當時老皇帝才會那麽著急的把顧景安派上了戰場。
因為顧景安是林老將軍手把手親自帶出來的。
顧景安也不負所望,成功的擊退了羌人的進攻。
可是這件事如今細探究起來,就有問題了。
顧景安雖然是林老將軍手把手帶出來的,可其實並不能度挑大梁,以前那幾次大戰能夠成功,都是因為林司念與他並肩作戰,可這才,沒有林司念,他竟然在一年之內就擊退了羌人的進攻。
林司念說:“你懷疑有人在暗中幫助顧景安,而這個人,就是還是我父兄的那個人?”
謝暄笑道:“本座可什麽都沒說。”
說完,他端起麵前的酒杯,再次一飲而盡,笑著起身道:“今日將軍府的喜氣本座已經沾到了,就不繼續打擾了,告辭。”
說完謝暄帶著他的人,起身就走了。
謝暄一走,李謙走了過來,他問林司念:“姑娘,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您是如何跟他交好的?”
林司念原本還看著謝暄的背影,聞言收回視線,小聲道:“將軍,我想去雁門郡。”
那兩桌的士兵甚至都齊齊的站了起來,齊聲道:“拜見將軍!”
林司念也站了起來,她朝著謝暄行了一禮,說道:“大人今日光臨寒舍,未能遠迎,還是大人見諒。”
李謙站起來抱拳道:“末將見過將軍。”
謝暄搖著折扇,慢吞吞的走過來,自顧自的坐在了林司念身旁的位置上,說道:“各位不必緊張,今日本座過來,不過是沾沾喜氣罷了。”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林司念才不會相信謝暄會無緣無故的來將軍府。
不過今日是謝暄帶著皇帝的聖旨去的靖安侯府,又在靖安侯府幫她撐腰,於情於理,他今日都算是幫了林司念一個大忙。
林司念親自為謝暄斟了一杯酒,說道:“今日之事,還要多謝大人出手幫忙,我敬你一杯。”
謝暄淡淡道:“算不上幫忙,隻不過是奉天軍的兵,那自然是無論在什麽地方,都不能被人看扁了。”
林司念笑了笑,仰頭將杯中的酒喝完。
謝暄端起酒杯,也朝著林司念笑了笑,直接一口幹了。
其中一位小兵帶頭道:“將軍與林小將軍果真都是好酒量。”
謝暄放下酒杯,淡淡道:“大家不必因為本座在此就拘謹著,不敞開了吃喝,怎麽對得起如此的好酒好菜?”
士兵們都是些粗人,也確實極少吃到這麽好出的酒肉,於是很快又都高興的該吃吃,該喝喝。
一群大老爺們,喝點酒就喜歡劃拳,於是李謙要被拉到了那兩個桌子上,喝酒劃拳。
謝暄看著李謙跟士兵們打成一片的樣子,眸色深沉。
一旁的林司念則不動聲色的觀察著謝暄的一舉一動,連一個細小的動作都不放開。
其實林司念從一開始,就特別奇怪謝暄為什麽會幫她。
她知道自己長得很漂亮,但是這種漂亮可能對其他男人還有用,但是對於謝暄沒有用。
因為謝暄是個閹人。
一個人幫助另外一個人,要麽就是圖這個人,要麽就是圖這個人手中的東西。
這個東西,可能是錢,也可能是別的。
以前林司念沒想明白,今日她想明白。
謝暄幫她,是因為她林氏獨女的身份。
說的更明白點,林家軍雖然並入奉天軍,但是那些並入奉天軍的士兵們,從心底還是認同自己是林家軍。
所以在林家軍的心目中,李謙比謝暄更值得信任。
這應該也是老皇帝為什麽要將李謙提拔為奉天軍的副將的原因。
說白了還是帝王的平衡之術。
哪怕謝暄為他賣命,哪怕謝暄隻是個閹人,老皇帝依舊不敢讓謝暄手中的權利太大。
可如果謝暄得到了林司念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
林家軍再信任李謙,李謙也不是李家的人,跟李謙相比,林家軍更信任林司念。
想通這一點後,林司念看謝暄的眼神反而愈加的不解了。
他一個太監,手中的權利已經夠大的了,為什麽還要奉天軍的實際控製權呢?
如果是普通人,別人可能會覺得他會謀權篡位,可謝暄一個太監,是不可能有子嗣的,他謀權篡位有什麽意義?
而且,就憑他是太監,他想謀權篡位也不會有人跟隨他。
不知道是不是林司念的眼神太過炙熱,謝暄收回視線,看向林司念,他笑著問:“林小將軍可是有什麽話要跟本座說?”
林司念笑著說:“我想明日進宮親自叩謝陛下,想問一問大人,如此行事,是否穩妥?”
謝暄淡淡道:“不是什麽大事,自然也沒有穩妥不穩妥一說,倒是有一件事。”
謝暄看著林司念的眼睛,一字一句道:“難道林小將軍不想弄清楚林老將軍與你的長兄,到底是怎麽死的嗎?”
林司念一怔,問道:“大人是什麽意思,你是不是知道什麽?”
謝暄搖著折扇,笑著說:“我什麽都不知道,隻是覺得有些事太過巧合,就總會讓人覺得是不是人為。”
其實自從上次林司念去了趟杜夫人的生辰宴,她就對自己父兄的死產生了疑問。
當時她曾經數次收到過二哥從雁門關寫給她的信。
信中明確的說過好幾次,林家軍在與羌人的幾次戰爭中,都處於優勢,很快就能徹底打敗羌人,班師回朝。
但是奇怪的是,二哥從來沒有在信件中提到過玲瓏縣主。
謝暄繼續說:“帽兒山一戰,我朝不僅折損了林老將軍,他的兩位公子也相繼在那場戰爭中被殺,帽兒山一戰我軍打敗,陛下隻能臨時派顧景安過去。”
謝暄說的沒錯,這事林司念也知道,因為她父親跟兩位兄長大敗並身亡的消息實在是太過突然,聽說當時老皇帝聽到這個消息震怒,他甚至一度以為是軍中出了叛徒,但是林老將軍治軍森嚴,斷然是不會出現叛徒這種事。
更何況,林老將軍跟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戰亡,就是軍中真的出現了叛徒,也無從調查。
可戰爭一旦打響了,是不能停的,主帥死了,那就隻能繼續找人頂上。
所以當時老皇帝才會那麽著急的把顧景安派上了戰場。
因為顧景安是林老將軍手把手親自帶出來的。
顧景安也不負所望,成功的擊退了羌人的進攻。
可是這件事如今細探究起來,就有問題了。
顧景安雖然是林老將軍手把手帶出來的,可其實並不能度挑大梁,以前那幾次大戰能夠成功,都是因為林司念與他並肩作戰,可這才,沒有林司念,他竟然在一年之內就擊退了羌人的進攻。
林司念說:“你懷疑有人在暗中幫助顧景安,而這個人,就是還是我父兄的那個人?”
謝暄笑道:“本座可什麽都沒說。”
說完,他端起麵前的酒杯,再次一飲而盡,笑著起身道:“今日將軍府的喜氣本座已經沾到了,就不繼續打擾了,告辭。”
說完謝暄帶著他的人,起身就走了。
謝暄一走,李謙走了過來,他問林司念:“姑娘,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您是如何跟他交好的?”
林司念原本還看著謝暄的背影,聞言收回視線,小聲道:“將軍,我想去雁門郡。”